《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格物致知”的文本含义及其对于学习科学知识的重要性,从整体上把握文章内容。
2.理解本文从正反两方面运用摆事实和讲道理相结合的论证方法。
3.感受科学实验精神的重要性,树立格物致知的精神及乐于动手实验的科学品质。
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作者观点,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难点:学习“摆事实、讲道理”的论证方法。
教学准备
1.多媒体材料:教学课件,范读录音,有关图片。
2.布置学生搜集有关作者的资料,写作背景以及借助工具书解决生字词。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导入课题
同学们,当我们津津乐道于悠久历史、灿烂文化、四大发明和奥数夺冠的时候,你是否知道当代十大科技发明中没一项是咱中国人的?著名的李约瑟命题就是探讨近代中国的科技为什么落后了的。从五四时起很多有识之士就在思考这个问题,可直到现在中国学生“高分低能”,创造和实践能力不足,仍是不争的事实。原因何在啊?让我们和丁肇中教授一起探寻这个极有价值问题。
检查预习,扫除障碍
丁肇中( zhào ) 瞭望( liào ) 缅怀( miǎn)
探察( chá ) 格物致知( zhì ) 儒家( rú )
埋没( mò ) 检讨( jiǎn) 清谈( tán )
袖手旁观( xiù) 不知所措( cuò )
彷徨( pánɡ huánɡ )
袖手旁观:比喻置身事外或不协助别人。
一帆风顺:比喻非常顺利,毫无波折或挫折。
格物致知:推究事物的原理法则而总结为理性知识。
不知所措:不知道怎么办才好,形容受窘或发急。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默读课文,讨论编写阅读提纲。
可从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三个部分来列提纲。
第一部分(l~2段):提出问题。中国学生应该怎样了解自然科学 要格物致知。
第二部分(3~12段):分析问题。
第三部分:解决问题。强调我们需要培养实验的精神的意义并对我们这一代提出希望。
思考以下问题:
(1)《大学》里“格物致知”的含义是什么?作者所说的真正的格物致知的意义是什么?
(2)传统的中国教育为中国教育不重视真正的“格”?传统的中国教育有什么弊端?
(3)为什么要提倡“格物致知”的精神?有何现实意义?
(4)判断一个人是否具备“格物致知”精神的关键是什么?
学生前后座四人一组讨论交流.然后各组选一名代表作总结发言。全班交流。
明确:
(1)《大学》里“格物致知”的含义是:从探察物体而得到知识。
“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有两个方面:第一,寻求真理的唯一途径是对事物客观的探索;第二,探索应该有想象力、有计划,不能消极地袖手旁观。
(2)传统的中国教育不重视真正的“格”,是因为传统教育的目的并不是寻求新知识,而是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
传统的中国教育“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验。偏向于抽象的思维而不愿动手”,缺乏对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
(3)为什么要提倡“格物致知”的精神?原因有以下三点:第一,这是由中国传统教育导致的中国学生的弱点决定的;第二,这是科学发展的历史和实验过程证明了的:第三,这是应付今天的世界环境必不可少的。
作者提倡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即培养学生的实验精神,保留一个怀疑求真的态度,靠实践来发现事物的真相,这对于今天素质教育中要求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4)判断一个人是否具备“格物致知”的精神,关键看他是否有对事物客观的、有想象力的,有计划、积极的、主动的探索,也就是我们平日所说的“努力探索”的精神、“勇于实践”“大胆创新”的精神。不具备这些就不具备真正的“格物致知”的精神。
精读课文,读中感悟
1、三种论证方法:
⑴引用古语:如,开头引用《大学》中的格物致知,指出它的基本意思。3段中引用《大学》中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八条目。
⑵摆事实与讲道理有机结合:列举事例时,采用正面事例与反面事例相结合说理的方法。反面事例:
①列举明朝大理论家阳明“格竹子”头痛失败的事例,阐述了传统儒家对实验的错误态度。
②中国学生功课成绩好,面临实际工作却束手无策
③作者在念大学时,埋头读书应付一切,对于实际的需要毫无帮助。
④正面事例:通过积极的有计划的探测了解竹子的性质。
好处:典型事例论证,说理充分,令人信服。
⑶运用对比:如,中国传统教育通过内心体悟和自我检讨维护社会制度,与科学进展的历史说明新的知识只能通过实地实验得到形成鲜明对比。好处:正反互陈,发人省思。
2、关联词与逻辑思辨:
本文的关联词的运用繁复严谨。它们起承转合,闪转腾挪,肯定否定,递进因果,一方面将较为丰富零散的材料焊接的很严密,另一方面也表现了作者极强的逻辑思辨能力和语言驾驭能力,增强了本文的逻辑力量,也起着表情达意的效果。如第三段:“但是……这可能是因为……并不是……,而是……,……是使人……,从而……因为这样,……便……”又如第九段中:他用“……不是……而是……决不是……”,“它……是要……就要……需要……”等自己的观点、态度、语气表达的极其鲜明。
拓展延伸,总结课文
1.课堂拓展:(1)再读课文,思考一下:培养格物致知精神的主要途径是什么
(2)课外阅读《发明的故事》中《最重要的是思想》一文,比较两篇文章所强调的科学精神有何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试以《我所追求的科学精神》为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议论文。
2.教师小结:本文就中国学生的现状,指出格物致知的重要性和真正意义,希望我们这一代要培养实验的精神。文章用举事例讲道理论证了中心论点。
布置作业,强化复习
1、推荐阅读(上网搜索篇名可得)
①《丁肇中致同学们的一封信》
②丁肇中《太空站找反物质实验》演讲(实录)。
2、自己亲手做一小的科学实验(如:将两杯水放入冰箱,1小时后,看热水先冻还是凉水先冻?)结果和你想得一样吗?有何启发和收获。
板书设计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中心论点
一、点题、剖析“格物致知”的含义层次清晰
二、具体分析“格物致知”精神的重要性}
三、总结、发出号召叙议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