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4张PPT)
且看诗酒论人生
-------李白饮酒诗群文阅读
诗山中学 陈招娥
第二课时
一、课前表演
前两周的飞花令比赛同学们都积极参与,经过激烈的角逐,我们选出了两位优秀的选手,接下来请两位同学上台表演。今天的关键字是“酒”,我们提高难度,限定只能从李白的饮酒诗中选择。掌声有请瑜靓、凯萌。
飞 花 令 酒
二、群文阅读。阅读李白《将进酒》、《客中行》等饮酒诗,走近李白。
(一)、阅读《将进酒》、《月下独酌四首其一》、《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回顾《将进酒》。
1.提问:同学们知道李白的多少酒诗呢?(请几位学生背出李白酒诗中的经典句。)
2.提问:李白是“诗仙”,也是著名的“酒仙”,在昨天学的《将进酒》中哪些诗句说明李白不愧于“酒仙”的称号?
教师明确: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教师点评:李白一生不得志,借酒浇愁、及时行乐是他无奈的选择。而李白的喝酒不像一般的凡夫俗子的喝法:“菜来一碟乎,两碟乎?酒要一壶也,两壶也?”而是整只的牛羊,不喝上“三百杯”决不罢休,宁愿舍弃一切也要换得美酒。在夸张的语言背后是痛饮豪迈的李白,所以时人称其为“酒中仙”,杜甫在《饮中八仙歌》中写到“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李白的饮酒、醉酒之作多言愁绪,把他的诗推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正如《将进酒》,全诗紧紧围绕一个“酒”字,感情跌宕起伏:悲伤——欢乐——愤激——狂放,而这所有的情感又都是基于一个“愁”字,作者因愁而悲叹时光易逝,因愁而纵酒作乐,因愁而慷慨愤激,也因愁而狂放失态。这是酒诗的经典之作。
3.提问:幻灯片上的四首诗皆出自李白之手,请一位同学根据你所查找的资料按作诗时间顺序给四首诗排排序。
教师明确:
《客中行》——《月下独酌四首其一》——《将进酒》——《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客中行》:开元(唐玄宗年号,713—741年)年间 (第一次入长安前)
《月下独酌四首其一》:约作于唐玄宗天宝三载(744年)( 在长安时)
《将进酒》:约作于唐玄宗天宝十一年 (离开长安后)
《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约作于安史之乱前不久的天宝十二载(753年)(离开长安后)
4.提问:有哪位同学知道李白第一次入长安的时间?
(开元十八年,730年)如果以入长安为分界线,那么这四首诗就分别是李白入长安前、在长安时和离开长安后的作品。
长安之于李白的意义可以说是他仕途上的一个分水岭。李白三入长安而又三次离开。从入长安前的满怀希望到在长安时的官场失意,再到离开长安后的纵情山水,借酒诉愁,残酷的现实使李白“治国平天下”的壮志难酬,他把满腹心思寄托于美酒之上。可以说,嗜酒反映着李白的失意人生,接下来就让我们品读李白的几首酒诗,来感受仕途失意的李白,是如何借酒诉愁的。(板书)
5.提问:请同学们快速阅读《月下独酌四首其一》、《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找出表现诗人“愁”的诗句并分析诗人是如何抒情的。
请学生分析,教师引导。
抒情方式:直抒胸臆 间接抒情:借景(物)抒情 、托物言志、用典抒情
①直抒胸臆: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昨日”不是仅指逝去的岁月,还指开元盛世的大好时光。而当李白的宏伟理想尚未实现之时,这些充满希望之光的“昨日”便“弃我而去”,可见这两句包孕着作者对开元之治消逝和宏图大志未酬的痛惜感慨。当然也含有对自己年华已逝的惆怅。这里的“今日”也不是仅指眼前的岁月,而是指安史之乱前夕的国家衰乱时期。此时,李白内心郁结的忧国忧民之情和报国无路之苦有增无减,使他忧心烦乱。这次地怎一个“愁”字了得!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愁如水, 常流不息,刀抽不断,酒饮难平。比喻奇特贴切,诗人的忧愤郁悒自然流露。
②借物抒情:“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诗人上场时,背景是花间,道具是一壶酒,登场角色只是他一个人,动作是独酌,场面单调得很。此情此景,我想李白一定想说一句话:我太难了!于是诗人忽发奇想,把天边的明月,和月光下他的影子,拉了过来,连他自己在内,化成了三个人,举杯共酌,冷清清的场面,看似热闹起来了。然而“明月”是孤独的,“影”也是独一无二的,在这与李白共饮的“月”,共饮的“影”中我们读出了李白浓浓的孤独之愁。这是借物抒情的方式。
将 进 酒
李白是“诗仙”,也是著名的“酒仙”,在《将进酒》中哪些诗句说明李白不愧于“酒仙”的称号?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杜甫《饮中八仙歌》
愁
狂
乐
愤
悲
《客中行》:开元(唐玄宗年号,713—741年)年间 (第一次入长安前)
《月下独酌四首其一》:约作于唐玄宗天宝三载(744年)( 在长安时)
《将进酒》:约作于唐玄宗天宝十一年 (离开长安后)
《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约作于安史之乱前不久的天宝十二载(753年)
(离开长安后)
月下独酌四首·其一
李 白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李 白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诵读《月下独酌四首其一》、《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找出表现诗人“愁”的诗句并分析诗人是如何抒情的。
①“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借物抒情)
②“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直抒胸臆)
③“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直抒胸臆)
④“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用典抒情)
小结:
《月下独酌四首其一》、《将进酒》、《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是李白在长安时及被赐金放还长安之后的作品,仕途失意的李白在这三首诗中所表现的愁真可谓“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但其实,李白并非只是一个愁肠满怀之人。借酒浇愁固然不可取,但这酒中也包含着李白豪放的个性、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一起来品读《客中行》。
羁旅诗
客 中 行
李 白
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
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
游子羁旅在外的漂泊之苦和思乡之愁
其它饮酒诗是否也有体现李白的豪放与乐观呢?请找出来。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
仿照例句,结合李白的饮酒诗写出两个句子。
例:“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这是何等自信!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这是何等逍遥!
“人生达命岂暇愁,且饮美酒上高楼”,这是何等洒脱!
“黄金白璧买歌笑,一醉累月轻王侯”,这是何等痛快!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这是何等潇洒!
“两人对酌山花开,一杯一杯复一杯”,这是何等浪漫!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这是何等乐观!
“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这是何等狂喜!
“兴酣落笔摇五岳,诗成笑傲凌沧洲”,这是何等傲岸!
作业
1.我们该如何正确看待李白嗜酒如命的放浪行为呢?请说说你的看法,200个字左右。
2.写一篇题为《我心中的李白》的演讲稿。不少于800字。
3.完成学案3.
结束语
“敏捷诗千首,飘零酒一杯”,这是杜甫对李白一生的概括。李白是个有酒有故事的诗人。李白的饮酒诗深深影响着一代代的文人士大夫。他在诗歌创作上的巨大成就和推动酒文化的发展上所作的巨大贡献可以说是“不废江河万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