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6张PPT)
走进乱世词人李清照
走进乱世词人李清照
大河百代众浪齐奔淘尽万古英雄汉
词苑千载群芳竞秀盛开一只女儿花
《如梦令》李清照
昨夜雨疏风骤, 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 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 应是绿肥红瘦。
醉花阴 李清照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凤凰台上忆吹箫》李清照
香冷金猊,被翻红浪,起来慵自梳头。任宝奁尘满,日上帘钩。生怕离怀别苦,多少事、欲说还休。新来瘦,非干病酒,不是悲秋。
休,休! 者回去也,千万遍阳关,也则难留。念武陵人远,烟锁秦楼。惟有楼前流水,应念我,终日凝眸。凝眸处,从今又添,一段新愁。
内容:怀旧悼亡
词风:凄婉哀怨
李清照的一生,少历繁华、中经丧乱、晚景凄凉。作为乱世词人,婉约派的代表,创作以宋室南渡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
内容:闺怨离愁词风:清丽柔媚
南渡前
南渡后
声声慢 李清照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注释】 (1)乍:忽然(2)将息:调养,静息 (3)怎生:怎样(3)次第:景况,情形 (4)了:概括。
【写作背景】题目一作“秋词”,描写词人在残秋所见所闻所感,是晚年词作。当时,正值金兵入侵,北宋灭亡,南渡避难,夫死孀居。词人饱尝颠沛之苦、亡国之恨、丧夫之痛、孀居之哀。
叠词
词眼
意象
品读重点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宋·张端义《贵耳集》曰:“此乃公孙大娘舞剑手。本朝非无能词之士,未曾有一下十四叠字者。”
徐钒《词苑丛谈》谓其音乐之美,“真似大珠小珠落玉盘也”。
万树《词律》云:“其用字奇横而不妨音律,故卓绝千古”。
寻寻觅觅
冷冷清清
凄凄惨惨戚戚
动 作
环 境
感 受
若有所失
寂寞冷清
凄凉惨淡
感情基调:哀婉、凄凉、愁苦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在内容上, 表达了词人国破、家亡,夫死、孀居的哀婉凄凉愁苦之精神状态。“寻寻觅觅”,侧重写动作,心神不定,怅然若失;“冷冷清清”,侧重写环境感受,孤单寂寞,形影相吊;“凄凄惨惨戚戚”侧重写心境,悲惨凄凉,终日愁苦。三者用“情”贯穿一起。
在结构上,整首词定下哀婉凄凉愁苦的感情基调,创造出悲伤的氛围,使读者屏息凝神,受其感染。
在声律上,双音叠词,舒缓有致,节奏韵律感强。
找出词中的主要意象:
淡酒
急风
雁
黄花
细雨
梧桐
司机一滴酒,亲人两行泪。
酒是穿肠毒药,色是刮骨钢刀。
酒是“祸”的象征
酒入豪肠七分化作月光, 剩下的三分啸成了剑气, 绣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 (余光中《忆李白》)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杜甫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李白《将进酒》
酒是“豪迈狂放”的象征
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范仲淹
何以解忧,惟有杜康。 --曹操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李白
莫道有酒终需醉,酒入愁肠愁更愁。 --魏子安
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 。--白居易
昨夜雨疏风骤, 浓睡不消残酒 。--李清照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李清照
酒是“愁”的象征
为何说是“淡酒”?
并非酒淡,愁情太重,酒力压不住心愁,自然也就觉得酒味淡,这是一种主观感受。一个“淡”字表明了作者晚年是何等凄凉惨淡。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
酒
雁
1、《本草纲目》说雁有四德:“寒则自北而南,止於衡阳,热则自南而北,归於雁门,其信也;飞则有序而尊鸣后和,其礼也;失偶不再配,其节也;夜则群宿而一奴巡警,昼则衔芦以避缯缴,其智也。”
2、鸿雁传书 :汉朝时,苏武出使匈奴,被单于流放北海去放羊。10年后,汉朝皇帝打猎射得一雁,雁足上绑有书信,叙说苏武在某个沼泽地带牧羊。单于听后,只有让苏武回汉。后来,人们就用鸿雁比喻书信和传递书信的人。
“雁” 是“思乡怀人”的象征
雁
为什么作者看到“雁”会伤心
因为“雁”是“旧时相识”,也是从北方来到南方。再者“雁”是传递信息的使者,作者正愁苦时看到曾为她和丈夫传递相思的大雁,如今大雁依旧而收信的丈夫却不在人世,所以看到大雁睹物思人,不禁伤心。
采菊东篱下 ,悠然见南山(陶渊明《饮酒》 )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 。( 周敦颐 《爱 莲 说 》)
菊是幽独淡雅的象征
不第后赋菊 黄巢
待到秋来九月八, 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 满城尽带黄金甲。
菊是昂扬斗志的象征
黄花
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李清照《醉花阴》
黄花是凄婉愁苦的象征。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梧桐
东西植松柏,左右种梧桐。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孔雀东南飞》)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李煜《相见欢》)
梧桐是孤独忧愁,离情别绪的象征
意 象
淡酒、急风、雁、黄花、梧桐、细雨
山河破碎,家破人亡,在乱世中漂浮如雨打萍的李清照简直无以慰藉,触处心伤。
酒吗?这可以使人忘忧的杯中物,如今也失去了效力,晚来风急时,那噬骨的凄苦是酒也无能为力的啊。
雁吗?曾经多少次倚楼翘盼,那天边的雁,是再也熟悉不过的了,现在它们却再也不会带给她希望和惊喜,倍添伤感罢了。
黄花吗?那曾和她一同消瘦的黄花,如今也和她一同憔悴了,惨败不堪了,谁还会有兴致赏玩呢?她简直度日如年。
梧桐滴雨的声音又从听觉上强化了一种悲剧色彩,那是对心灵的敲击,哀婉悲凄愈发浓重,至此气氛渲染已到无可复加的程度了。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中的“愁”字是词眼。
词眼 :指全词中最精彩和关键性的字 。
全篇最后归结在一个“愁”字上,这“愁”字是词人感情的一个凝聚点,是词眼。全词围绕着这个“愁”字,逐层推进,就好比一首热烈缠绵的曲子到最后铿锵一声终止,袅袅有余韵。
愁
直接抒情
1、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2、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间接抒情
(词眼)
(意象)
淡酒
急风
过雁
黄花
梧桐
细雨
(意境)
总结
声声慢 李清照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