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1张PPT)
芣 苢
《诗经 ·周南 》
《诗经》,是中国古代诗歌的开端,是最早的一部 ,
中国 文学的光辉起点。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大约五百年的诗歌,共 篇。又称 。相传由孔子编订。《诗经》在先秦时期称为《诗》。西汉时期被尊为儒家经典,称为《诗经》,并沿用至今。
根据音乐和表现内容,《诗经》可分为《 风 》《 》《 》三部分,“风”即“国风”,是各国土乐,十五个地方的民歌,“十五国风”。是《诗经》中的核心内容,和屈原《离骚》并称“ ”后泛指文学。“ ”是周朝宫廷宴享或朝会时的正统乐歌歌词,即所谓正声雅乐,宫廷乐歌。分大雅小雅。“ ”是宗庙祭祀的舞曲歌辞,内容多是歌颂祖先的功业。有周颂、鲁颂、商颂,“三颂”
《诗经》按表现手法可分为 、 、 三类。 ,“敷陈其事而直言之也”, 即直接铺叙陈述排比,使诗歌显得整齐匀称,有气势。 “以彼物比此物也”,即比喻,是《诗经》开创的修辞方法。 “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即借助其他事物为所咏之物作铺垫,往往用于开头。
关于《诗经》你知道哪些呢?
诗歌总集
现实主义
305
诗三百
雅
颂
风骚
雅
颂
赋
比
兴
赋
比
兴
诗歌鉴赏方法和步骤:
第一步,读懂题目;
第二步,读懂诗句的意思(借助课文注解,平时积累的知识);
第三步,找出诗中的意象、表现手法,然后后结合时代背景和作者的生平,挖掘诗歌的内涵,体味作者抒发的思想情感。
自由朗读诗歌,体味诗歌思想情感,并结合注释,
思考:
诗歌的题目是什么意思?用怎样的情感朗读?尝试翻译全诗。
芣 苢
采采/芣苢,薄言/采之。采采/芣苢,薄言/有之。
采采/芣苢,薄言/掇之。采采/芣苢,薄言/捋之。
采采/芣苢,薄言/袺之。采采/芣苢,薄言/襭之。
注意停顿和轻重音
带着欢欣的情感
(1)题目:芣苢,车前草,春夏生长,遍布于荒野路边,其嫩叶可食,全草可入药,可以说是一种易得又多用的食物。题目写的是采摘车前草的事。
(2)译文:
采呀采呀采芣苢,采呀采呀采起来。采呀采呀采芣苢,采呀采呀采得来。
采呀采呀采芣苢,一片一片摘下来。采呀采呀采芣苢,一把一把捋下来。
采呀采呀采芣苢,提起表襟兜起来。采呀采呀采芣苢,掖起衣襟兜回来。
你答对了吗?
这首诗是怎样表现她们采摘这一劳动过程的?
展现了劳动人民从劳动到满载而归的场景,富有诗情画意。
《芣苢》在语言和结构上有什么特点?
《芣苢》运用重章叠唱,回环往复,本诗三章十二句,只有六字交替变动,在诗歌表现力上: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音乐感,形成了一种回环往复的美,带给人一种委婉而深长的韵味。与反复的劳动动作和劳动效果谐和一致,形成融合无间、情景交融的艺术意境。
《芣苢》一诗最突出的表现手法是什么?
《芣苢》全篇以赋为主要手法,描写妇女采摘芣苢这一简单的事件,表现人民热爱劳动的勤劳朴素的品质。全篇没有出现一个表达主观情感色彩的词,但表现出来的却是一种欢快的劳动节奏,氛围是极为和谐的。这样的和谐也体现了当时的社会状况,只有在太平盛世,百姓才能安居乐业,才会有闲情逸致享受劳动的美好,才会出现和睦的集体劳作景象。因此,诗人对当时和谐社会的社会氛围的喜爱之情也不言自明。
小练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