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课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单元教学设计
单元名称 生命的诗意 文学阅读与写作
1.单元教学设计说明 本单元学习内容汇集了不同时期、不同体式的诗词名作,篇目有《短歌行》《归园田居(其一)》《梦游天姥吟留别》《登高》《琵琶行》《念奴娇赤壁怀古》《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声声慢》。其中《短歌行》《梦游天姥吟留别》《登高》《念奴娇赤壁怀古》为定篇(教读)篇目,承载本单元核心素养的目标;《归园田居(其一)》《琵琶行》《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声声慢》为样文(自读)篇目,承载着核心素养的巩固和进一步达成。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可以让学生体味古人丰富的情感、深邃的思想、多样的人生,加深对社会的思考,增强对人生的感悟,激发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 单元教学设计时可通过了解诗人、词人的生平、创作背景等,深入理解诗人对社会的思考和对人生的感悟;可以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体会古诗词的音韵美;可以通过群文阅读的方式,体味古诗词的深刻意蕴和独特的艺术匠心;可以通过写作文学短评,感受分析古诗词独特的艺术魅力。
2.单元目标与重点难点 ①梳理、把握本单元诗歌中“生命的诗意”及其表达方式。(重点、难点) ②重点领会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豪放与婉约两大诗风流派。(重点、难点) ③掌握文学短评的基本特点和写作要求,学习写文学短评。(重点、难点)
3.单元整体教学思路 ①借助教材中的单元说明、注释及学习提示等学习资源,结合教材配套资料和自己搜集的相关资料,了解诗人的人生经历、所写作品、创作风格及本单元诗词的写作背景,积累8首古诗词中蕴含独特文化内涵的词语或诗句及相关的文学常识。 ②举办班级古诗词朗诵大赛,通过品读不同形式不同特征的古代诗词,理解古代诗词的语言表达形式及艺术魅力,培养学生的语感,提升审美体验。 ③以主题阅读和比较阅读的方式,通过具体任务设计的方法鉴赏诗词,对诗歌的艺术特色进行探究,体会诗人多样的表达方式,提高审美鉴赏能力;体会诗人在诗词中表现的思想感情与人生态度,提高对人生价值的思考。 ④从八首诗词中自主选择一首,从语言、内容、情感或写法等角度中任选一个角度,结合具体的诗句和自己的理解思考,写一则800字左右的文学短评。
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 《短歌行》曹操
1.教学内容分析 《短歌行》是第三单元第一课。本单元的主题是积累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传承中华文化的文化基因。积极引导学生学会关注生活,从而思考生命价值的最佳体现。 通过读《短歌行》的学习,体会曹操对“天下归心”积极建功立业的渴望,与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其一)》展现的是对官场的厌倦,不愿同流合污,独守自我,追求心灵的自由的另一种人生选择;从诗歌欣赏的角度看,作为一首自读诗歌,着重在于白描、比喻等手法的赏析以及魏晋诗歌的句式由四言向五言的过渡。
2.学情分析 高一学生经过一学期多的学习,在诗歌阅读方面已经有了一定的积累,对诗歌有了一定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本单元探究生命的价值,引导学生珍惜光阴、积极进取
3.目标确定 ①语言素养:通过听读、断句、跟读、诵读和背诵,感受诗歌的音韵,体会其情感。 ②思维素养:抓诗眼,理解作者执着的精神追求。 ③审美素养:结合时代背景,评价作者人生志趣,激励学生选择正确的人生志趣。 ④文化素养:了解陶渊明的人生经历和本诗及《归园田居》组诗的写作背景。
4.学习重点难点 ①抓典故,理解作者执着的精神追求。(重点) ②结合诗人的身世领悟诗中的思想感情。(难点)
5.学习活动设计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环节一:激趣导入,看图猜诗文教师活动 PPT展示《短歌行》配乐歌舞朗诵。 学生活动 指导学生朗诵,读出感情,读出磅礴气势。 设计意图: 点燃学习热情 ②回顾有关曹操的文学常识——“建安文学”“古体诗”环节二:朗读诗歌,明白大意教师活动: 1.播放范读录音。 2.展示本诗范读的节奏。 3.引导学生结合注释串译全诗,并展示诗歌大意PPT学生活动 1.朗读诗歌,感受诗歌节奏,体会诗人情感。 2.结合注释,小组合作,扫除阅读中障碍,理解重难词语含义,揣摩诗意,理解诗歌大意。设计意图 整体理解诗歌大意,感受诗歌韵律环节三:抓住诗眼,理解赏析诗歌教师活动: 问题预设: 1.诗中反复出现的是哪一个字? 忧 2.找出诗中体现诗人情感的诗句,试着绘出诗人的情感变化图,并加以分析。(把情感曲线图画在纸上并做好变化标注,小组派代表上黑板画图并作分析) 学生活动 自主探究: (一生读——生评——齐读——师评)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自主阅读、探讨中体悟诗人在诗歌中体现的思想感情。环节四:再读诗歌,品诗论世教师活动: 思考:诗人为何而忧?(教学设想:通过小组的进一步合作与交流,深化对文本的理解。小组讨论后交流,学生代表发言,其余学生补充。) 讨论后明确: 人生短暂 贤才难求 功业未成 曹操在《蒿里行》中这样记载:“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诗人生逢乱世,目睹百姓颠沛流离,肝肠寸断,渴望建功立业却不得,由此发出深沉的忧叹。正因为生命有限,他才更懂得珍惜光阴,干出一番经天纬地的事业来。 学生活动 组内赏读,代表发言
设计意图:学会知人论世的诗歌鉴赏方法环节五:悟读诗歌,品诗论人教师活动: 明确:1)宏大志向;霸气 2)谦恭之气;广博的胸襟 3)待人真诚、热情(爱才惜才); 4)对犹豫彷徨未找到明主的贤才给予关心和同情 5)对人才的尊重 各组学生发言后,师小结: 曹操忧人生,忧贤才,忧天下。因壮志难酬而忧,但他没有陷入低沉的哀叹而不能自拔,反而因忧愁而迸发出巨大的生命能量 。《短歌行》是曹操胸怀大志的壮歌,体现了直面现实、热爱生命的担当与豪情。曹操的忧是进取中的忧,是追梦中的忧,是反复忧愁后的奋发激昂。生逢乱世,他彰显了生命价值,影响推动了一个时代。 学生活动 活动三:1.品味《短歌行》中最能打动你的诗句,谈谈你对曹操的认识。 2.你还读过曹操的哪些诗歌,从中读出了什么?
设计意图:吟咏诗歌,涵泳诗情环节六:“经典咏流传”教师活动: 设计说明:带着敬意,唱响经典。学生活动 小组合作:设计一种自己擅长的方式来表达对《短歌行》思想情感的理解。(或诵读或吟唱,方式自定)
设计意图:
6.板书设计 人生短暂 贤才难求 功业未成
作业与拓展学习设计 1、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背诵《短歌行》。 2、课后练笔:《我眼中的曹操》。
8.特色学习资源分析、技术手段应用说明 学校有当前比较先进的教学设备,能够播放PPT,能够播放范读录音,能够临时上网查阅资料。
9.教学反思与改进 1.整堂课的教学构思较为精巧合理。抓诗眼“归”,然后让学生围绕“归”追问出“从何而归”“为何而归”“归向何处”“归去如何”等四个问题,接着围绕这四个问题结合文本和链接资料,运用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让学生交流碰撞,老师再点拨讲解,引导方向,既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又体现了教师的主导地位。 2.对学生的基础能力估计有误,有些看似简单的问题,结果学生没有这方面的知识能力,没办法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导致有些教学环节完成得有些仓促,时间显得紧张。 3.从教学内容来看,似乎有面面俱到之嫌,应遵循主线,有些内容可以不涉及。这样教学环节的进行就会从容一些。
10.学习评价设计 学生课堂表现评价量表 项目A级B级C级个人评价小组评价教师评价备注听课情况听课认真,没有走神、讲闲话的现象听课较认真,偶尔有走神、讲闲话的现象听课不认真,严重有走神、讲闲话的现象发言情况积极举手发言,有深刻的见解较少举手发言,有肤浅的见解没有举手发言,没有表达的见解合作学习情况积极参与探讨,随时记录别人的谈话要点能参与探讨,偶尔记录了别人的谈话要点没有参与探讨,但能记录别人的谈话要点课堂批注情况选择性地批注老师同学们的讲解要点全部批注老师同学们的讲解要点要求批注才批注,否则就不作批注课堂作业情况认真迅速地完成作业,正确率高能完成作业,速度较慢,正确率不高不能完成作业对这节课的表现,我这样评价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