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科版九年级物理第十三章内能与热机章节测评
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物理教研组
考生注意:
1、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试卷规定位置上
3、答案必须写在试卷各个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I卷(选择题 30分)
一、单选题(1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30分)
1、下列事例中,不属于扩散现象的是( )
A.墙内开花,墙外可以闻到花香
B.长时间堆放煤的墙角,墙壁内部会变黑
C.一个人吸烟,满屋子都可以闻到烟味
D.扫地时,太阳光下能看到大量灰尘在空中飞舞
2、如图所示是某物质加热熔化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关于该图像,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该图像可能是沥青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
B.AB段说明:物质温度升高,该物质的熔点也随之升高
C.BC段温度不变,内能也不变
D.该物质液态时的比热容大于固态时的比热容
3、关于热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固体很难被压缩,表明固体分子间存在斥力
B.腌制咸鸭蛋,利用了分子在不停地做有规则运动
C.小米与大豆放在一起总体积变小,说明分子间有间隔
D.两个削平的铅块被紧压在一起不易分开,是因为分子间只有引力,没有斥力
4、下列所描述的现象中,不能够说明分子在做永不停息地无规则运动的是( )
A.在扫地的时候看到尘土到处飞扬 B.酒香不怕巷子深
C.花气袭人知骤暧 D.炒菜时闻到了菜的香味
5、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任何物体都具有内能
B.一个物体的温度升高,它的分子运动变得更剧烈
C.固体和液体很难被压缩,说明固体和液体分子间无间隙
D.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是同时存在的
6、2020 年 12 月 17 日,嫦娥5 号凯旋归来,圆满实现中国探月工程“绕、落、回”的三步走发展目标。图甲所示,嫦 5 在月球上成功进行了月壤钻掘打包、地外天体起飞、深空无人对接的多个世界级科研实验。月壤快递到家后,假如用质量均为 1g的地岩甲和样品月岩乙进行对比实验,如图乙是这两种岩石温度随放热时间变化的图像,若它们在相同的时间内放出的热量相等,已知 c甲=2.1×103 J/(k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机械臂在钻掘时,主要是以热传递的方式改变了月壤的内能
B.因月表没有空气阻力,嫦娥 5 号火箭发动机可以把内能全部转化为机械能
C.1g地岩甲在 20min 内放出的热量为 6.3×103J
D.月岩乙的比热容为1.05×103 J/(kg·℃)
7、关于温度、热量和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温度高的物体内能一定大
B.物体的温度越高,所含的热量越多
C.内能少的物体也可能将能量传递给内能多的物体
D.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一定升高
8、下列现象中,可以用分子热运动规律解释的是( )
A.还未看见瀑布,先听见瀑布的声音 B.还未看见花儿,先嗅到花儿的香气
C.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腾空而起 D.火车呼啸着从站台驶过
9、以下有关“热”的说法,你认为其中正确的是( )
A.今天的天气真热,这里的“热”指的是温度
B.摩擦生热,这里的“热”指的是热量
C.物体吸热之后温度可能升高,这里的“热”指的是内能
D.分子热运动,这个“热”指的是热量
10、如图所示,2021年5月17日,,神州十二号载人飞船返回舱进入大气层,在进入大气层过程中因摩擦而燃烧。神州十二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这个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内能是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的 B.减少的重力势能全部转化成内能
C.动能和重力势能都增加 D.机械能保持不变
第Ⅱ卷(非选择题 70分)
二、填空题(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15分)
1、冬天手冷的时候,可以通过两手互搓的方法使手变暖,这一过程中发生的能量转化与四冲程汽油机的______冲程能量转化相同。
2、某四冲程内燃机的转速是3000r/min,它1s内完成___________个冲程。某型号汽车发动机效率为30%,行驶20min消耗4L汽油,已知汽油热值q=4.0×107J/m3,这一过程该发动机输出机械功是________J。
3、小明从滑梯上滑下的过程中臀部发热了,这是通过______的方式改变物体的内能。
4、完全燃烧40g无烟煤放出的热量是________J,若这些热量的42%被质量为2kg、温度为20℃的水吸收,在1标准气压下,能使水的温度升高_____℃(无烟煤的热值是)。
5、 “分子是静止的,还是运动的”,根据如图所示实验可以作出判断。两个相同瓶子的瓶口相对,之间用一块玻璃板隔开,上面的瓶中装有空气,下面的瓶中装有密度比空气大的红棕色二氧化氮气体。玻璃板在面抽掉玻璃板后,可以看到,两个瓶中的气体会混合在一起,最后颜色变得均匀。根据这一现象可以断定______。
三、计算题(5小题,每小题8分,共计40分)
1、如图所示,是一款无人驾驶汽车原型图,汽车自动驾驶时用激光测距器来了解周围的交通状况,使用北斗卫星导航系统进行定位和导航,该款车以某速度在一段平直的公路上匀速行驶了一段距离时,消耗汽油2kg,汽油机的效率为30%,在这段行驶过程中,(已知:汽油的热值为4.5×107J/kg,c水=4.2×103J/(kg oC)。求
(1)汽油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是多少J?
(2)假设该汽车在这次行驶过程中,发动机排出的废气带走的能量占汽油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的42%,若这些废气带走的能量全部被质量200kg的水吸收,水升高的温度是多少?(水未沸腾)
(3)如果汽油机的效率提高到40%,其他条件都不变,那么汽车在这段路程消耗的汽油是多少?
2、在厨房里用锅烧水,锅里面盛有1kg的水,水温为20℃,把水烧开时(1个标准大气压下)用掉了0.1kg的煤气,煤气的热值为4.0×107J/kg,c水=4.2×103J/(kg·℃)。求:
(1)水吸收的热量;
(2)0.1kg煤气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
(2)若煤气完全燃烧,则烧水时锅的效率为多少。
3、如图是小芳家新买的轿车,该车部分参数如下表。求
(1)该车静止在水平地面上时,对地面的压强多大?(轮胎与地面接触的总面积为0.12m2,g=10N/kg)
整车质量 1.8t
最大输出功率 9.2kw
汽油机效率 30%
(2)若该车以最大输出功率行驶10min,需要消耗多少千克汽油?(q汽油=4.6×107J/kg)
4、在1个标准大气压下,将一壶质量为2kg、初温为20℃的水烧开天然气放出1.68×106J的热量。已知水的比热容c水=4.2×103J/(kg ℃)。求:
(1)水吸收的热量?
(2)此次烧水的效率η?
5、把10kg水从20℃加热到70℃,求它吸收了多少热量?已知水的比热容为4.2×103J/(kg·℃)
四、实验探究(3小题,每小题5分,共计15分)
1、为了比较A、B两种液体比热容的大小,某实验小组做了如图所示实验:在两个相同的试管中,分别装入A、B两种液体,将试管放入完全相同的盛水烧杯中,用相同的酒精灯加热。
(1)实验采用水浴加热,目的是为了使溶液A、B受热_______;
(2)实验中要控制液体A、B的初温和质量相同,用到的方法是_______(选填“控制变量法”或“类比法”);
(3)加热相同的时间,是为了使液体A、B吸收的热量_______(选填“相同”或“不相同”);
(4)如图,加热相同时间后液体A中的温度计示数上升更快,这表明液体_______(选填“A”或“B”)的比热容较大。
2、为了比较水和沙子吸热本领的大小,小敏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在两个相同的烧杯中,分别装有质量、初温都相同的水和沙子,用两个相同的酒精灯对其加热,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
质量/g 温度升高10℃所需要的时间/s 温度升高20℃所需要的时间/s 温度升高30℃所需要的时间/s
沙子 30 30 62 98
水 30 96 193 297
(1)在此实验中用___________的多少表示水和沙子吸热的多少;
(2)分析表中的实验数据可知:质量相同的水和沙子,升高相同温度时,水吸收的热量___________(填“大于”或“小于”)沙子吸收的热量;
(3)如果加热相同的时间,质量相同的水和沙子,___________(选填“水”或“沙子”)升高的温度更高。
3、如图所示是空气压燃引火仪,玻璃筒内置有一小团棉花,将活塞迅速压下去,将会看到棉花________,这是因为________做功使筒内空气内能________、温度___________而达到棉花着火点的缘故,此过程中___________能转化为___________能。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1、D
【详解】
AC.墙内开花,墙外可以闻到花香,一个人吸烟,满屋子都可以闻到烟味,这两种现象是由于气体分子在空气中无规则的运动,属于扩散现象,故AC不符合题意;
B.长时间堆放煤的墙角,墙壁内部会变黑,这种现象是由于固体分子在做无规则的运动,属于扩散现象,故B不符合题意;
D.扫地时,太阳光下能看到大量灰尘在空中飞舞,这是固体大颗粒的机械运动,不属于扩散现象,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2、D
【详解】
A.由图像可知,该物质在BC段温度保持不变,是晶体,沥青是非晶体,所以该图像不是沥青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故A错误;
B. 由图像可知,AB段是物质熔化之前升温的过程,该物质在BC段是熔化过程,熔点是48℃,该物质的熔点不会升高,故B错误;
C.BC段温度不变,吸收热量,内能增大,故C错误;
D.比较图像中AB段和CD段可以看出,在时间相同时,AB段温度升高快,说明这种物质在固态时升温快,表明固态时的比热容小于液态时的比热容,故D正确。
故选D。
3、A
【详解】
A.分子间既有引力又有斥力,固体很难被压缩,表明固体分子间存在斥力,故A正确;
B.组成物质的分子在不停的做杂乱无章的热运动,腌制咸鸭蛋,利用了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故B错误;
C.小米与大豆放在一起总体积变小,不能说明分子间有间隔,小米和大豆都不是单个的分子,故C错误;
D.分子间既有引力又有斥力,两个削平的铅块被紧压在一起不易分开,是因为物体被拉伸时,分子间表现为引力,故D错误。
故选A。
4、A
【详解】
A.尘土飞扬是由于尘埃小颗粒在空气中运动形成的,属于机械运动,不属于分子的热运动,故A符合题意;
BCD.人们闻到的酒香、花气、菜香味分别是酒精分子、花香分子和油分子不断运动的结果,能够证明分子在做永不停息地无规则运动,故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5、C
【详解】
A.内能是物体内部所有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任何物体都有内能,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剧烈程度与物体的温度有关,一个物体的温度升高,它的分子运动将更剧烈,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固体和液体很难被压缩,说明固体和液体分子间存在斥力,故C错误,符合题意;
D.组成物质的分子间同时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与斥力,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C。
6、D
【详解】
A.机械臂在钻掘时,主要是以做功的方式改变了月壤的内能,涉及能量的转化,故A错误;
B.嫦娥 5 号火箭发动机工作时,燃料不可能完全燃烧,而且还有一部分热量发生了损失,故可能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故B错误;
C.1g地岩甲在 20min 内放出的热量为
故C错误;
D.月岩乙的比热容为
故D正确。
故选D。
7、C
【详解】
A.物体的内能与物体的质量、温度、物质种类及物态等因素有关,那么温度高的物体内能不一定大,但同一物体,温度高,其内能一定大,故A错误;
B.热量是过程量,应表达成传递热量的多少,不能表达成含有热量的多少,故B错误;
C.热传递是热量由高温物体向低温物体传递,而内能少的物体如果温度高于内能多的物体,则会将能量传递给内能多的物体,故C正确;
D.物体吸收热量,内能一定增大,但温度不一定升高,例如:晶体在熔化时,持续吸收热量,但温度保持不变。故D错误。
故选C。
8、B
【详解】
A.还未看见瀑布,先听见瀑布的声音,说明空气能传播声音,故A不符合题意;
B.还未看见花儿,先嗅到花儿的香气,是因为有花香的“原子”飘到我们鼻子里,说明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故B符合题意;
C.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腾空而起,载人飞船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说明载人飞船受到力的作用,故C不符合题意;
D.以站台为参照物,火车相对于站台的位置发生了改变,故看到火车呼啸着从站台驶过,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9、A
【详解】
A.今天的天气真热,这里的“热”指的是冷热程度,即温度,故A正确;
B.摩擦生热,这里的“热”指的是内能,故B错误;
C.物体吸热之后温度可能升高,这里的“热”指的是热量,故C错误;
D.分子热运动,这个“热”指的是温度,故D错误。
故选A。
10、A
【详解】
A.返回舱在进入大气层过程中,和空气摩擦,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是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内能的,故A正确;
B.在整个过程中,减少的重力势能会有一部分转化为动能,不是全部转化成内能,故B错误;
C.在进入大气层过程中,速度虽然变大,但质量因烧蚀在不断减小,所以动能不能确定;同时高度降低,重力势能一定减小,故C错误;
D.由于返回舱克服空气的摩擦阻力做功,一部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所以其机械能减小,故D错误。
故选A。
二、填空题
1、压缩
【详解】
两手互搓时,手克服摩擦做功,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使得手变暖,而四冲程汽油机的工作过程中,在压缩冲程也是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与这一过程中发生的能量转化相同。
2、100 4.8×104
【详解】
[1]在四冲程内燃机曲轴转一圈,完成2个冲程,某四冲程内燃机的转速是
3000r/min=50r/s
即每秒钟转50圈,完成100个冲程。
[2]汽油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
Q放=Vq=4×10-3m3×4.0×107J/m3=1.6×105J
发动机输出机械功
W=Q放η=1.6×105J×30%=4.8×104J
3、做功
【详解】
小明在下滑过程中克服摩擦做功,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所以臀部有灼热的感觉,这是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了他的内能。
4、 68
【详解】
[1]根据热量的计算公式可得
[2]根据题意,水吸收的热量为
由比热容的公式可得水升高的温度为
5、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详解】
两个瓶中的气体会混合在一起,最后颜色变得均匀,空气分子运动到下方,下方的二氧化碳分子运动到上方,这种现象叫做扩散现象,表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三、计算题
1、(1)9×107J;(2)45oC;(3)1.5kg
【详解】
解:(1)汽油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
(2)由题知,发动机排出的废气带走的能量占汽油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的42%,且这些能量全部被水吸收,则水吸收的热量
由得水升高的温度
(3)由题意可知,两种情况下汽车所做的有用功W相同,由
可得
即
所以效率提高后消耗汽油的质量
答:(1)汽油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为9×107J;
(2)水升高的温度为45℃;
(3)如果汽油机的效率提高到40%,其他条件都不变,那么汽车在这段路程消耗的汽油为1.5kg。
2、(1)3.36×105J;(2)4.0×106J;(3)8.4%
【详解】
解:(1)1个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为100℃,即水的末温为100℃,故水吸收的热量为
(2)由题意可知,煤气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为
(3)由题意可知,烧水时锅的效率为
答:(1)水吸收的热量为3.36×105J;
(2)0.1kg煤气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为4.0×106J;
(3)若煤气完全燃烧,则烧水时锅的效率为8.4%。
3、(1)1.5×105Pa;(2)0.4kg
【详解】
解:(1)轿车质量为
m=1.8t=1.8×103kg
根据重力得计算公式可得,轿车的重力为
因为轿车静止在水平地面上,所以,轿车对水平地面的压力为
F压=G=1.8×104N
受力面积,即车轮与地面的总接触面积为
S=0.12m2
跟据压强的计算公式可得,轿车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为
(2)由
可得,该车以最大输出功率行驶10min,做的有用功为
根据
可得
由
Q放=mq
可得,需要完全燃烧汽油的质量为
答:(1)该车静止在水平地面上时,对地面的压强为1.5×105Pa;
(2)若该车以最大输出功率行驶10min,需要消耗4kg汽油。
4、(1)6.72×105J;(2)40%
【详解】
解:(1)在1个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为100℃,即水的末温
t=100℃
故水吸收的热量
Q吸=c水m水(t﹣t0)=4.2×103J/(kg ℃)×2kg×(100℃﹣20℃)=6.72×105J
(2)此次烧水的热效率
答:(1)水吸收的热量是6.72×105J;
(2)此次烧水的效率是40%。
5、2.1×106J
【详解】
解:水吸收的热量
Q吸=cmΔt=4.2×103J/(kg·℃)×10kg×(70℃﹣20℃)=2.1×106J
答:水吸收了2.1×106J的热量。
四、实验探究
1、均匀 控制变量法 相同 B
【详解】
(1)[1]实验采用将试管放入水中加热的方法,属于水浴法,目的是使液体A、B均匀受热。
(2)[2]要研究两种液体的吸热本领,即比热容的大小,应控制两个试管中所装的A、B两种液体的初温相同、质量相等,采用控制变量法。
(3)[3]因为加热时间的长短反应液体吸收热量的多少,所以加热相同的时间,是为了液体A、B吸收的热量相同。
(4)[4]根据图示可知,加热相同时间后,液体A升高的温度大于B升高的温度,因此液体B的吸热能力强,液体B的比热容较大。
2、加热时间 大于 沙子
【详解】
(1)[1]实验采用相同的酒精灯对其加热,加热时间越长,沙子和水吸收的热量就多,因此实验中用加热时间表示水和沙子吸热的多少。
(2)[2]分析表中的实验数据可知:质量相同的水和沙子,升高相同温度时,水吸收热量需要的时间更长,所以水吸收的热量大于沙子吸收的热量。
(3)[3]如果加热相同的时间,即吸收相同热量,质量相同的水和沙子,由于水每升高1℃吸收的热量多,因此水升温慢,沙子升温快,沙子的温度变化更大。
3、燃烧 活塞 增加 升高 机械 内
【详解】
[1][2][3][4]如图所示,活塞下压时,活塞对筒内的空气做功,使气体的内能增加,温度升高,当温度达到棉花的着火点时,会看到筒内的棉花燃烧起来。
[5][6]做功可以使机械能和内能之间进行转化,对物体做功,物体内能增加,物体对外做功,物体的内能减少。故此过程中,活塞对筒内的空气做功,机械能转化为空气的内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