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化学与材料研制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认识硅酸盐材料(玻璃)、合成材料(塑料)、复合材料(玻璃钢)的生产与应用。
2.能力目标:
从多种渠道获取信息的能力,并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
3.情感目标:
通过本节教学,进一步增强学生“化学使生活更美好”的信念。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普通玻璃的生产原理,认识通过化学方法可以将用途小的物质转化为用途大的物质。
2.难点:知道使用混合的方法可以改变物质的性能、扩展物质的应用范围,增强对符合材料的开发和研制的重要性的认识。
三、教学措施、教法和准备
1.措施:构建知识网络,形成知识系统。
2.教法:问题引导、总结归纳,小组合作、重复记忆。
3.准备:多媒体。
四、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
【展示图片】 投影:几种金属材料制品,以此介绍金属使用的历史过程。 青铜器时代→铁器时代→铝→钛合金 【提出问题】你都看到了什么 它们是由哪些材料建成的 哪些是自然界存在的 哪些是用化学方法合成的 【导入】材料开发、利用和发展都与化学紧密相连,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化学与材料研制。 看图思考 学生讨论回答 这样的引课比较有趣自然,极 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可以让学生饱含热情地参与 教学过程。
学生了解用化学的方法可以合成自然界不存在的材料 学生体会材料是时代进步的重要的标志。 【提出问题】高楼的表面是什么材料制成的 学生观察回答让学生对玻璃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导入】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玻璃这种材料。玻璃最开始是怎么被发现的呢 【投影显示】玻璃的发现 【播放视频】现代玻璃是如何生产的呢 【提出要求】现在的玻璃是什么物质制取的 在玻璃生产过程中发生了什么反应 你能试着写出相关的化学方程式吗 【展示图片】制取玻璃的原料和两个化学方程式 学生进行了解 学生观看,了解玻璃的生产过程 学生小组讨论交流,尝试书写化学方程式 【讲述】我们把这种主要由硅酸盐组成的材料,称为硅酸盐材料例如水泥、陶瓷。 【提问】玻璃属于纯净物还是混合物 【讲解】玻璃没有固定的熔沸点,当高温加热时,易变成熔融态,宜加工成型。 【播放图片和视频】各种玻璃的生产:(钢化玻璃,防弹玻璃,玻璃纤维)。 【提问】知道各种玻璃的生产后,你有何感想 学生思考 学生了解各种玻璃的生产 学生体会物质的组成决定性质,性质决定用途。 同学体会到化学的神奇:生产玻璃的原材料廉价,工艺简单,生 产的玻璃却性能优良,用途广泛. 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在结合 生活经验的同时,了解到材料 的使用情况,简练、自然。 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知道玻璃生产中发生的化学反应。 训练学生读取信息的能力,强化提高学生书写化学方程式的能力。 谈一谈体会感想 由点到面,让学生对硅酸盐材料有一个整体认识。
【提问】由于油价很高,许多国家纷纷采用太阳能电池,太阳能电池的重要组成物质多晶硅就是由玻璃的制取原料石英砂制得,你想了解吗 【展示】多识一点:从沙子到芯片 【提问】第一个反应己经得到了硅,那为什么还要下面两个反应呢 学生阅读思考 【提问】白色污染是我国城市特有的环境污染,它是由哪类物质引起的 【展示图片】塑料垃圾 【提出问题】为什么会产生白色污染 我们能为减少白色污染做些什么 【交流共享】列举你所知道的塑料制品 【展示图片】各种塑料制品 【提出问题】主要分为哪几类 【展示图片】塑料的种类 【交流共亨】还有什么疑问 【展示】聚乙烯合成卡通画 通过该图,你获取了哪些信息 发生了一个什么变化 交流讨论回答 学生交流讨论回答。 认识各种塑料制品 学生讨论回答塑料是怎样生产的 学生读图分析 尝试了解聚乙烯的合成过程引出另一种材料一塑料 了解塑料的种类 【导入】不同的塑料的特点是什么 有什么用途 【讲述】聚四氟乙烯分子是由四氟乙烯分子聚合的大分子。不同的塑料就是由不同的小分子聚合为大分子而形成的。他们属于有机高分子材料,我们衣服标签上注的涤纶、氨纶、晴纶等这些人造纤维都是有机高分子材料。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芯片的生产为背景,培养学生以化学视角审视问题,并形成应具备的化学知识。 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注生活,提高学生的环境意识。体会塑料在我们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提高学生读图分析能力。从微观角度了解塑料的生产原理,并体会化学变化不仅能为我们提供能源,还能为我们提供物质。
【提出问题】塑料制品给我们带来太多的便利,但是不合理的使用也给我们带来新的环境问题白色污染。 【提问】为什么可降解型塑料不会造成污染 【展示图片】可降解型塑料不产生污染的原因。学生讨论回答 学生看图并思考 了解各种塑料的用途 让学生认识不仅小分子可以连成大分子,大分子也可以分解为小 分子 【导入】下雨天,我们的自行车最好放在哪里 它是由哪些材料制成的 【展示图片】自行车棚 【提问】猜测这是什么材料做的 玻璃钢是玻璃还是钢 通过阅读,你获取了什么信息 【展示图片】复合材料和四大人造材料。学生讨论回答 学生猜测 阅读教材:玻璃钢是钢吗 引出另一种材料一玻璃钢 【课后小结】这节课你有什么体会与收获 交流学习过程中的体会、感想、收获。反思性学习能力的培养属于学生的自我认识,可以促进学生的学习。 【在线测试】见大屏幕 【作业】 I、下列生活用品由有机合成材料制成的是( ) A.尼龙袜子 B、砂锅 C、铁锅 D.瓷碗 2、下物质中不属于复合材料的是( ) A、钢筋混凝土 B、玻璃钢 C、高技术陶瓷 D.复合肥 3、玻璃、有机玻璃、玻璃钢、不锈钢四种物质,其中属于金属材料的是 ,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的是 由点到面让学生对有机高分子材料有一个整体的认识;进一步增强学生的环境意识。 指导阅读的方法,提高阅读能力,提升学生提取信息的能力。 总结现代社会四大人造材料,使学生有整体的认识。 独立思考,完成练习。检查学生对木节知识的掌握情况以及知识迁移运用的能力。
,属于合 成材料的是 ,属于复合材料的是 。 【板书】化学与材料研制 一、玻璃 二、塑料 三、玻璃钢复合材料 教学反思: STS教育强调把化学或科学放在社会大背景中去学习,而不是放在课木中去学习,不是放在考试中去学习,是把社会,生产、生活中出现的与化学有关的问题作为化学知识解释或解读的一个源泉。《化学与材料研制》是实施这一思想的很好材料。 (1)引导学生要从化学视角来关心、关注他身边的社会、生产、生活中的现象。 (2)通过STS教育我们教学要达到的目标: ①促进学生对化学与人类社会发展关系的认识,让学生认识到化学作为科学技术的一种,它是一把双刃剑——它可以促进人类社会的进步,但如果我们利用的不好反而会不利于人类社会发展的。 ②通过上面的认识,让学生充分重视在社会生活中与人类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的问题的存在,关注这些问题,让学生从这些方面提高他的认识。 在实际教学中,STS教育实施的目标更多的是落在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 (3)在课堂教学中实施STS教育的策略。一是真实的情景,即真实发生的化学事件;二是用具体的、准确的、真实的数据来引起学生的心理震撼;三是进行实验探究,获得情感体验;四是进行实地考查,就是在实施STS教育的过程中要尽量的真实、数据化、做实验、到现场去参观,这样的效果比单纯在课本上放录像、展示图画、带上语言描述可能效果要好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