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浙江省中考科学冲刺题型专练-实验探究题(一)
1.某炉渣中主要含氧化亚铁、氧化铁,还含少量杂质(不溶于水,也不与酸反应):现按如图所示流程制备绿矾。(FeSO4·7H2O),已知氧化亚铁与稀硫酸、铁与硫酸铁反应均可生成硫酸亚铁。
(1)为了提高“浸取”过程中的反应速率,可采取的措施有______(选填序号:①加水稀释;②升高温度;③粉碎炉渣)
(2)“过滤”操作需要使用的玻璃仪器有烧怀、玻璃棒和______。实验测得,滤液II的pH比滤液I的大,其原因是______。
(3)将滤液II蒸发浓缩、降温结品、过滤、冰水洗涤、低温干燥后得到绿矾,其中采用“冰水洗涤”的好处是______。
2.实验室利用光具座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当三个元件移动到图示位置时,光屏上出现了清晰的像。
回答下列问题:
(1)光屏上像的性质为________。
(2)根据图中信息可推算焦距范围为________。
(3)实验过程中,蜡烛在燃烧中不断缩短,导致光屏上的像向上移动。为使像重新回到光屏中央,应将凸透镜 ________(填向上或向下)移动。
3.牙是人体口腔内的消化器官。而龋齿(俗称蛀牙)是青少年中发生率很高的牙病。
(1)下列龋齿形成的过程中,哪一环节会导致患者感觉到剧烈牙疼?_____
(2)使用含氟牙膏是预防龋齿的一种有效途径,但过量摄入氟化物,也会引起氟斑牙等疾病。因此在含氟牙膏上往往标明:六岁及以下儿童使用豌豆大小牙膏,在成人指导下刷牙。估测豌豆大小牙膏的体积约为_____。
A. 0.3mm3 B 0.3cm3 C.0.3dm3 D.0.3m3
(3)含氟牙膏中摩擦剂的种类对氟化物能否有效预防龋齿有较大影响。假如某含氟牙膏中使用的摩擦剂成分可能为碳酸钙、水合硅石(不溶于水且不与盐酸反应)中的一种或两种,而牙膏的其他成分均能溶于水且不与盐酸反应。请设计实验探究此牙膏中摩擦剂的成分。_____(写出实验思路即可)
4.某同学为了测定由两种元素形成的气态化合物X的组成,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他把气体X由注射器A缓慢送入装有CuO的B装置,使之完全反应,得到如下结果(不考虑装置中的空气):
①实验前B管及药品的质量为21.32克,实验后为21.16克。
②C管收集到的液体物质经电解后可以得到H2和O2。
③在D中收集到约为0.09克的N2。
根据上述实验结果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B管反应前后减小了0.16g,这是________的质量,B管中的实验现象为________ 。
(2)C中收集到的液体名称及质量分别是________ 。
(3)根据该实验数据,得出气态化合物X币各元素的质量比约为________。
5.小金为了探究氧化铜与氢气的反应和反应产物,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注射器内装满氢气,并将注射器针头扎200mL注射器入橡皮塞中。将少许氧化铜粉末送入长柄U形石英玻璃管内并平铺于管底。将少量白色的无水硫酸铜粉末送入长柄U形石英玻璃管中并平铺于直管中部。然后将一个气球套在长柄氢气U形石英玻璃管的直管出口处,连接好整个实验装置并检查装置气密性……
(1)为确保实验安全,在点燃酒精灯加热前的操作是_____。
(2)装置末端连接的气球的作用是_____。
(3)实验过程中,当观察到_____现象时可判断一定有产物水生成。
(4)实验开始时加入a克纯氧化铜粉末,实验结束后取出U形管底的固体称量为b克,当b为_____(用含有a式子表示)时,可判断氧化铜已完全转化为铜。
6.小金利用如图甲所示的电路来测量小灯泡的额定功率。小灯泡额定电压为2.5V,电源电压恒定。
(1)依据图甲,请在答题卷上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乙中的实物图补充完整_____。
(2)小金正确连接实物电路,闭合开关后,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至某位置时,电压表示数如图丙所示,此时灯泡两端电压为_____V。接下来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_____(选填“A”或“B”)端移动,直至小灯泡正常发光。
7.如图甲所示为探究环境因素对金鱼藻光合作用速率影响的实验装置图:其中光源可调节光的强弱,自动控温器可调节水温的高低,水中还加入能缓慢释放二氧化碳的物质。
(1)用该装置进行实验,可通过观察一定时间内______来判断金鱼藻光合作用速率的大小。
(2)查阅资料知道,金鱼藻光合作用的最适温度在t1~t2之间:通过实验发现,金鱼藻光合作用的最适温度为t0;在图乙中用曲线表示探究金鱼藻光合作用最适温度的实验结果________。温度影响金鱼藻光合作用速率的主要原因是______。
(3)调节光的强弱,可研究光照强度对金鱼藻光合作用速率的影响,此时需控制装置中二氧化碳浓度及______(写出2个)等因素保持相同且适宜。
8.电炉丝正常工作时,导线和电炉丝通过的电流相同,但电炉丝热得发红,而导线却几乎不发热。为探究其原因,小乐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电路,其中R1>R2。
(1)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实验电路连接完整______。
(2)为了在较短的时间内达到明显的实验效果,烧瓶中应加入等量的______(选填“水”或“煤油”);实验中通过______(选填“加热时间”或“温度计示数的变化”)来反映电阻丝产生热量的多少。
(3)实验表明:在电流和通电时间相同时,电阻越大,电流产生的热量越多。则“电炉丝热得发红,而导线却几乎不发热”的原因是______。
9.有些植物能否开花和日照时间长短有密切关系。唐菖蒲必须在每日14小时以上的长日照环境下才能分化出花芽,才能开花,因此叫作长日照植物。菊花在夏季长日照环境下只生长,不能分化花芽;入秋后,当每天的日照时间缩短到12个小时以后才能分化花芽,才能开花,因此叫作短日照植物。前苏联科学家M H.Chailahian 用菊花做了一个实验,来探究植物感受光周期刺激和产生开花激素的器官。如图是他设计的实验方案:去掉菊花顶端的全部叶子,①②植株分别接受长日照、短日照,③④植株的顶端和下部带叶的部位分别接受长日照和短日照处理。
请根据实验结果回答问题。
(1)根据图中的实验结果分析,感受光周期刺激和产生开花激素的器官是________ 。
(2)根据实验请提出一条让菊花夏天开花的方法 ________。
(3)设计实验方案证明:短日照条件下,菊花会分化出花芽,并开花,是因为短日照条件下菊花感受光刺激的器官会产生了开花激素,而菊花能分化出花芽,并开花是开花激素在起作用。________ (请写出简要的实验思路)
10.在测定“小灯泡电功率”的实验中,电源电压为6V,小灯泡L1额定电流为0.2A,电阻小于10Ω。
(1)连接电路时开关应处于________状态。
(2)请你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中的实物电路连接完整。____________
(3)闭合开关前,图甲中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应位于_______(选填“A”或“B”)端。
(4)实验电路连接完毕后,闭合开关,发现灯泡不亮,电流表有示数、电压表无示数,产生此现象的可能原因是(写一条即可)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小向同学移动滑片P,记下多组对应的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并绘制成如图所示的I﹣U图象,根据图象信息,可计算出小灯泡的额定功率是__________W。
(6)用上述电路测量了L1的额定功率后,再测定一个额定电流为“0.4A”的灯泡L2的额定功率,L2的电阻略小于10Ω,需更改表的量程,且更换成L2后应该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从原来的位置往_____(选填“A”或“B”)移动,使L2正常发光。
参考答案:
1. ②③ 漏斗 加入铁粉后消耗了硫酸 防止绿矾溶解造成损失
【解析】
【分析】
【详解】
(1)提高反应速率,可以通过增加反应物浓度、升高温度、增加接触面积等方法,①加水稀释,降低反应物浓度,降低反应速率,②升高温度,可以加快反应速率,③粉碎炉渣,增加了接触面积,提高反应速率,因此②和③符合题意。
(2)过滤需要烧杯盛取滤液,玻璃棒引流,还需要漏斗过滤滤液;滤液Ⅱ中没有了硫酸,加入的铁粉消耗了硫酸,使溶液pH变大。
(3)绿矾具有一定的溶解度,且带有结晶水,冰水洗涤温度降低,可以防止绿矾被溶解,不能完全回收,造成损失。
2. 倒立缩小实像 15cm【解析】
【详解】
(1)根据能在光屏上成像,得出一定是实像,再根据物距大于像距,可知,光屏上的像为倒立缩小的实像;
(2)由图可知,物距u=50cm 10cm=40cm,因为所成的像是倒立缩小的实像,则u>2f,像距范围2f>v>f,
即:
40cm>2f、2f>30cm>f,
解得15cmf20cm;
(3)随着蜡烛燃烧而变短,根据过光心不改变方向,像会向上移动;为了使下面是实验更方便操作,更合理是操作是把凸透镜向下移动。
3. D B 1.取一定量的牙膏样品,加蒸馏水溶解
2.过滤,分离滤液与沉淀
3.取沉淀加过量盐酸,观察其溶解的情况
①若全部溶解,则摩擦剂的成分是CaCO3
②若部分溶解,则摩擦剂的成分是CaCO3和水合硅石
③若全部不溶解,则摩擦剂的成分是水合硅石
【解析】
【分析】
牙齿是人体中最坚硬的器官,牙齿的结构分为牙冠、牙颈和牙根三部分。
【详解】
(1)牙齿是人体中最坚硬的器官。根据题图龋齿形成的过程中,牙轴质损坏时,伤及到了神经,因此,该阶段患者感觉到剧烈牙疼,故选D。
(2)豌豆有大有小,就拿市场上销售的豌豆来说一般半径在2.5-3.5毫米。所以,估测豌豆大小牙膏的体积约为0.3cm3,故选B。
(3)含氟牙膏中摩擦剂的种类对氟化物能否有效预防龋齿有较大影响。假如某含氟牙膏中使用的摩擦剂成分可能为碳酸钙、水合硅石(不溶于水且不与盐酸反应)中的一种或两种,而牙膏的其他成分均能溶于水且不与盐酸反应。为了探究此牙膏中摩擦剂的成分,1.取一定量的牙膏样品,加蒸馏水溶解。
2.过滤,分离滤液与沉淀3.取沉淀加过量盐酸,观察其溶解的情况:
①若全部溶解,则摩擦剂的成分是CaCO3。
②若部分溶解,则摩擦剂的成分是CaCO3和水合硅石。
③若全部不溶解,则摩擦剂的成分是水合硅石。
【点睛】
正确识记并理解科学探究的一般观察和牙齿的结构是解题的关键。
4. 氧化铜中氧元素 黑色固体变红色 0.18g 9:2
【解析】
【分析】
实验前B管及药品的质量为21.32g,实验后为21.16g,C管中收集到的物质点解后可得到H2和O2,在D中收集到约为0.09克的N2,可以得出X含有氮、氢两种元素。
【详解】
(1)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物的总质量等于生成物的总质量,减少的为生成的气体的质量,一氧化碳和氧化铜高温生成铜和二氧化碳,故B管反应前后减少的质量为氧化铜中氧元素的质量,氧化铜被还原成铜单质,可观察到的现象为黑色固体变红色。
(2)C管收集到的液体物质经电解后可以得到H2和O2 可知收集到的液体水,因为氧元素的质量为,则水的质量为。
(3)水中氢元素的质量为,氮气中氮元素的质量为0.09g,气态化合物X 中氮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为。
5. 通入氢气 收集尾气(或防止空气中的水蒸气进入) U形石英玻璃管的直管中部白色粉末变蓝 氢气与氧化铜完全反应,生成的固体物质只有铜,
解得:b=0.8a
【解析】
【分析】
【详解】
(1)氢气还原氧化铜时,要先通氢气排净空气防止爆炸,所以在点燃酒精灯加热前的操作是通入氢气。
(2)气球能收集尾气,并能防止空气中水蒸气进入装置,干扰生成物水的检验。
(3)水能使无水硫酸铜由白色变为蓝色,所以当观察到U形石英玻璃管的直管中部分白色粉末变为蓝色,说明一定有产物水生成。
(4)解析见答案。
6. 2.30 B
【解析】
【分析】
【详解】
(1)由电路图知道,电流表串联接入电路中,电压表并联到灯泡的两端,故实物连接如下图
(2)电压表的量程为0~3V,分度值为0.1V,示数为2.3V,而额定电压为2.5V,故应使小灯泡两
端的电压增大,就应该让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减小,就必须把滑动变阻器的阻值调小,即滑片向B移动,使电压表示数为2.5V。
7. 收集的氧气的量 温度影响酶的活性 温度、金鱼藻数量
【解析】
【分析】
绿色植物利用光提供的能量,在叶绿体中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了淀粉等有机物,并且把光能转化成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这个过程就叫光合作用。
【详解】
(1)光合作用消耗二氧化碳,产生氧气,可以通过试管收集的氧气的量来判断光合速率的大小。因此,用该装置进行实验,可通过观察一定时间内收集的氧气的量来判断金鱼藻光合作用速率的大小。
(2)金鱼藻光合作用的最适温度在t1~t2之间:通过实验发现,金鱼藻光合作用的最适温度为t0,在最适温度条件下,光合速率最大,低于或高于最适温度,光合速率会下降,据此作图:
温度影响光合作用速率,是因为光合作用需要酶的参与,而酶的活性受温度的影响,进而影响植物的光合作用。
(3)若要探究光照强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应保持其他条件都相同,此时需控制装置中二氧化碳浓度及温度以及金鱼藻数量都相同。
【点睛】
本题主要考察了光合作用的条件和产物,以及影响光合作用强度的因素。
8. 煤油 温度计示数的变化 电炉丝的电阻远大于导线的电阻
【解析】
【分析】
【详解】
(1)由题意知导线和电炉丝是串联,滑动变阻器串联在电路中,所以电路连接如下:
(2)由公式
Q=cmt
在相同质量的水和煤油,吸收的相同的热量时,由于水的比热容大,温度升高的度数少,温度计的示数变化不明显;煤油的比热容小,温度升高的度数多,温度计的示数变化明显,烧瓶中应加入等量的煤油;实验中通过温度计示数的变化来反映电阻丝产生热量的多少,这里采用的是转换法。
(3) 电炉丝与导线是串联的,电流和通电时间相等,根据Q=I2Rt,电阻越大,产生的热量越多。电炉丝的电阻远大于导线的电阻,所以在相同的时间内,电炉丝产生的热量较多,电炉丝热得发红,而与电炉丝连接的导线却几乎不发热。
9. 叶 培养时只让它每天接受少于12小时的光照 )第一步:将琼脂块放在切去顶端的②枝条的切口上[或切取一小段②植株带叶枝条放(倒)置在琼脂块上]一段时间,取另一块不放在②植株上的琼脂块作对照。第二步:在叶腋处切口,再将含激素的琼脂块放在切口上;第三步:在叶腋处切口,再将不含激素的琼脂块放在切口上。第二步处理的植株开花,第三步处理的植株不开花
【解析】
【分析】
控制变量在进行科学实验的概念,是指那些除了实验因素(自变量)以外的所有影响实验结果的变量,这些变量不是本实验所要研究的变量,所以又称无关变量、无关因子、非实验因素或非实验因子。
【详解】
(1) ①②植株分别接受长日照、短日照,③④植株的顶端和下部带叶的部位分别接受长日照和短日照处理。实验结果是②③植株都开花,而①④植株均没有开花,则说明植株能够开花与光照时间有关,且感受光照的部位是叶。
(2) 菊花在夏季长日照环境下只生长,不能分化花芽;入秋后,当每天的日照时间缩短到12个小时以后才能分化花芽,才能开花;因此想让菊花在夏天开花,只需让植株每天接受少于12个小时光照即可。
(3)实验目的是为了证明植株能够开花是开花激素所致的,所以实验的变量是有无开花激素,设置成对照组即可,首先去除产生开花激素的部位,利用琼脂块人为设置变量即可。因此,设计实验如下: 第一步:将琼脂块放在切去顶端的②枝条的切口上[或切取一小段②植株带叶枝条放(倒)置在琼脂块上]一段时间,取另一块不放在②植株上的琼脂块作对照。第二步:在叶腋处切口,再将含激素的琼脂块放在切口上;第三步:在叶腋处切口,再将不含激素的琼脂块放在切口上。第二步处理的植株开花,第三步处理的植株不开花。
【点睛】
设计对照实验,关键在于控制单一变量,明确变量后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10. 断开 A 小灯泡短路了 0.3 B
【解析】
【详解】
(1)为了保护电路,在连接电路时应将开关断开;
(2)测小灯泡电功率的实验中,电压表应与灯泡并联,电阻小于10Ω,由欧姆定律知道,灯泡的额定电压小于
U=IR=0.2A×10Ω=2V,
所以,电压表应使用0-3V量程,故电路如下图:
(3)为了保护电路,闭合开关前,由图甲知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应位于最大值A端;
(4)闭合开关,电流表有示数,说明电路中通路,但灯泡不亮,电压表无示数,所以,故障可能是小灯泡短路了;
(5)当通过灯泡的电流等于其额定电流0.2A时,灯泡正常发光,由图象知道,此时灯泡两端电压为1.5V,所以,灯泡的额定功率是:
P=U额 I=1.5V×0.2A=0.3W;
(6) L2 的电阻略小于10Ω,额定电流为0.4A,灯泡L2 额定电压约是:
0.4A×10Ω=4V>3V,
所以,应更换电压表量程;灯泡额定电压变大,由电路图知道,应向B端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使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减小,这样能减小变阻器分得电压,从而使灯泡两端电压增大,当灯泡电压增大到额定电压时,灯泡正常发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