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 二力平衡的条件 提高练习(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3.5 二力平衡的条件 提高练习(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96.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2-04-16 18:17:4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3.5 二力平衡提高练习
一、选择题
1.在水平桌面上放着AB两个相同的木块,AB两个木块用绳子相连,在力F1和F2作用下匀速向左运动,已知F1=9N,F2=3N,则绳子对B的拉力大小为( )
A. 3N B. 6N C. 9N D. 12N
2.如图所示,在一根结实的细绳的一端栓一个小球,绳子的另一端固定在悬挂点O上,做成一个单摆。拉动小球到B处,放手后使它摆动起来,则小球在摆动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小球运动到最低处A时,小球受到的重力和绳子对小球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
B. 小球运动到最高处B时,它对细绳拉力与它受到重力平衡
C. 小球运动到最高处C时,细绳对它拉力与它受到重力平衡
D. 小球摆动过程中不可能受到平衡力
3.一个重 500 牛的物体,当受到 500 牛竖直向上的拉力时(不计空气阻力),该物体( )
A. 一定处于静止状态 B. 一定处于匀速上升状态
C. 一定处于匀速下降状态 D. 以上三种状态都有可能
4.如图所示,四旋翼无人机下方用细线悬挂一个重物,不考虑空气阻力,则无人机在空中( )
A. 悬停时,重物受到的重力与它对细线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 B. 匀速上升时,细线对重物的拉力等于重物所受的重力
水平匀速飞行时,重物所受的重力大于细线对重物的拉力
水平匀速飞行时,悬挂重物的细线会偏离竖直方向
5.甲、乙两个物体叠放在一起,此时静止在水平地面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甲物体受到重力和乙对甲的支持力,它们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甲对乙的压力与乙对甲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乙对地面的压力与地面对乙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地面对乙的支持力与乙受到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6.如图是利用每秒闪光 10 次的照相装置拍摄到的四个物体运动的闪光照片(图中的黑点表示物体)。其中可能受到平衡力作用的物体是( )
7.下列图中所画的两个力彼此平衡的是( )
A.
8.质量相等的甲、乙两只降落伞在空中匀速下降,甲的速度是 7 米/秒,乙的速度是 4 米/秒,它们所受阻力 F 甲、F 乙之比是( )
A. 3∶4 B. 4∶7 C. 7∶4 D. 1∶1
9.如图甲所示,老李用水平向左的力 F 推放在水平地面上的箱子,力 F 的大小以及箱子的运动速度大小 v 随时间 f 的变化情况分别如图乙、丙所示。则箱子受到的阻力( )
A. 在 6~8 秒内等于 12 牛 B. 在 0~10 秒内始终等于 10 牛
C. 在第 2 秒受到的阻力等于 4 牛 D. 在第 10 秒受到的阻力大于 10N
10.氢气球下吊一小重物 G 在空气中做匀速直线运动,若不计空气阻力和风力影响,而小重物 G 恰能沿 MN 方向斜上升,下图中气球和重物 G 在运动中所处的位置正确的是( )
二、填空题
11.如图是小明探究“二力平衡条件”的实验装置。
(1)小明将重力可忽略不计的卡片两端用细线绕过滑轮,并挂上钩码,使作用在卡片上的两个拉力方向相反。实验过程中,可通过调整________来改变拉力的大小。
(2)小明将卡片扭转一个角度,松手后卡片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保持平衡。
(3)小明用剪刀将卡片一分为二,两张小卡片迅速向两边分离。此操作要探究的问题是________。
第16题图 第17题图 第19题图
12.如图,小明同学从滑梯上匀速下滑,则小明________(填“是”或“不是”)处于平衡状态,此时滑梯对小明的作用力有________个,若我们把滑梯对小明的所有作用力等效为一个力 F,则 F 的方向是________(填“竖直向上”“垂直于滑梯向上”或“平行于滑梯向上” )。
12.今年中国男足在陕西举行的世界杯亚洲区预选赛中,2比0击败卡塔尔队,奇迹般地晋级12强。球员争顶后顶出的球在上升过程中受到________(填“平衡力”或“非平衡力”)作用,足球最后会落回地面是因为受________的作用。
14.如图所示为一条平直的轨道ABC,其中AB段表而粗糙,BC段表面光滑,一辆电动小车在A位置由静止开始向右运动。小车静止时受到的支持力和 ________是一对平衡力。小车经过B点后将做________运动(不计空气阻力)。
15.某次演练中,直升飞机悬停于高空,一伞兵(含伞)跳伞后竖直降落,其速度v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所示,在0~t1内,伞兵处于________运动状态,此时伞兵受到的重力________阻力(选填 “<”、“=”或“>”);在________(选填“t1~t2”或“t2~t3”)内,伞兵受到的阻力保持不变,此时受到的重力________阻力(选填 “<”、“=”或“>”)。
16.天花板上悬挂一只电灯处于静止状态.绳对灯的________力和灯受到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灯对绳的拉力和________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三、实验探究题
17.某同学在探究“二力平衡条件”的实验中,组装了如下实验装置:
(1)实验时,向左盘和右盘同时放入一个不等重的砝码,这是木块仍然保持静止状态,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此时木块受到的力是________(选填“平衡力”或“非平衡力”)。
(2)怎样改进实验使效果更好?请写出其中的一条改进措施:________。
18.在“探究二力平衡条件”的活动中,主要是通过探究力对物体的作用效果来实现探究目的.如图所示是可供选择的两种探究方案.
(1)图a的探究方案中研究对象是小卡片,图b的探究方案中研究对象是________;
(2)小明选择了图a所示的探究方案.他将系于小卡片两对角的细线分别跨过左右支架上的滑轮后,就在两线端挂上钩码.这是用于探究两个力的________和________对物体平衡的影响;
(3)探究活动中保持F1与F2相等,把小卡片转过一个角度到图a中的位置,然后再松手,卡片将无法在此位置平衡.实验中设计这一步骤的目的是为了探究二力平衡时,两个力必须满足的条件是________.
(4)两个探究方案相比较,你认为哪个方案的探究过程对实验结论的影响小一些?为什么?________.
四、解答题
19.如图甲所示,放在水平地面上的物体受到方向不变的水平推力F的作用,F的大小与时间t的关系和物体运动速度v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乙和丙所示。由图像可知:
(1)当t=1s时,物体处于________(填“加速”、“匀速”或“减速”)状态。
(2)当t=3s时,物体受到的阻力为________N,阻力的方向________。
(3)当t=5s时,物体受到的推力和阻力是否为平衡力________?
20.我国自主研发了一种氢燃料汽车,它使用氢气代替汽油,在一次测试中,汽车在平直路面上受到2000N的牵引力,5min内匀速直线行驶了9000m,该车的质量是1.6t.求:
(1)汽车受到的阻力是多少?
(2)汽车受到的重力是多少?
(3)汽车运动的速度是多少?
21.据报道,马丁和新西兰科研组发明了喷气式背包,马丁背上此背包飞上5000英尺(1.52公里)高空。并借助降落伞使它最终安全降落在地面上。这次飞行持续大约10分钟,是有史以来最长的一次。据马丁说,喷气式背包很好驾驭,它的飞行原理非常简单,请解释:
(1)喷气式背包向下快速喷气,为什么会使人腾空而起?
(2)若不考虑空气阻力的作用,要使“喷气式背包和人”沿某一方向匀速直线飞行,背包喷出气体的方向如何?为什么?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 B 2. D 3. D 4. B 5. C 6. D 7. C 8. D 9. C 10. D
二、填空题
11. (1)钩码的数量(2)不能(3)互为平衡力的两个力是否要作用在同一物体上
12. 是;2;竖直向上
13. 非平衡力;重力
14.重力;匀速直线
15.加速;>;t2-t3;=
16.拉;绳对灯的拉力
三、实验探究题
17.(1)木块与桌面间存在摩擦力;平衡力
(2)将木块换成小车
18.(1)小车
(2)大小;方向
(3)作用在同一直线上
(4)a方案,因为小卡片的重力可以忽略,它只受到两个拉力的作用
四、解答题
19.(1)加速
(2)2;水平向左
(3)不是平衡力
20.(1)解:汽车做匀速直线运动,阻力与牵引力是一对平衡力,即F阻=F牵=2000N;
答:汽车受到的阻力为2000N;
(2)解:汽车受到的重力为:
G=mg=1.6×103kg×10N/kg=1.6×104N;
答:汽车受到的重力为1.6×104N;
(3)解:汽车运动的速度为:
v===30m/s.
答:汽车运动的速度为30m/s.
21. (1)解:气式背包向下快速喷气时,背包对喷出的气体施加了一个向下的力,由于物体之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气体对背包(和人)产生了向上的推力,且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所以会使背包和人腾空而起。
(2)解:由于“喷气式背包和人”要保持匀速直线飞行,又因为不计空气阻力,则“喷气式背包和人”所受的重力和推力是一对平衡力。根据二力平衡的条件,则“它”所受推力方向与重力相反(即竖直向上)。又根据物体之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则背包喷出气体的方向应该是竖直向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