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关市2010—2011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目标检测
高二语文试卷
题 号
一
二
三
四
五
总分
得 分
说明:本试卷共6页,18小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本大题4小题,每小题2分,共8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
A.问难/多难兴邦 倒影/排山倒海 应届/应接不暇
B.辟邪/开天辟地 数落/数见不鲜 着急/不着边际
C.裨益/稗官野史 缜密/瞋目而视 心扉/蜚短流长
D.迥别/炯炯有神 挈带/风驰电掣 缘分/不容置喙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如果是真正投入到了学习当中,外界的环境、嘈杂的声音是影响不到自己的。即使耳机就戴在头上,也能做到充耳不闻。
B.“书山有路勤为径”,在知识爆炸的今天,我们更要努力攀登书山,而不能高山仰止。
C.这个面积近1000平方米的大厅非常宽敞,我们走在里面,感觉脚步声就像空谷足音一样清晰响亮。
D.这些文章或辨析真伪,或品评得失,其结论虽难说都是不刊之论,但都建立在丰赡的材料基础之上,可谓持之有据,令人信服。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防止考生作弊的手段已从道德层面延伸到技术层面,手机探测仪、录像监控设备等将对防止考生作弊起到震慑作用。
B.我们要多读书,吸收各种信息,以丰富我们的内心世界和学习别人优秀的思想方法,这样就可以慢慢形成自己的思想观和思想境界。
C.南非世界杯官方用球由国际足联主赞助商阿迪达斯设计制作,采用了“紧吸凹槽压线”等高尖精技术,可以堪称史上最圆足球。
D.唱歌不仅能让我们心情愉快,而且还能增强我们身体的免疫能力,所以唱歌是让我们保持身心健康的一剂“天然良药”。
4.把下列带序号的句子组合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并填入横线处。( )
人肉搜索是网民自发的行为, ,这样做已经涉嫌侵害隐私权。
①网友也就无需对发布的信息的真实性负责,这样很容易造成“误伤”
②从本质上讲,人肉搜索属于一种民间的调查行为,无人予以监督
③此外,网友往往先入为主,以道德而不是法律为标准衡量事情的是非,并通过互联网对事件中的当事人大加声讨,肆无忌惮地曝露他人信息
④从整体上看,体现了人们对正义的追求
⑤然而,人肉搜索的背后也有隐忧
A.④⑤②①③ B.④②⑤①③ C.④⑤②③① D.④②⑤③①
二、本大题8小题,共27分。
(一)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5-8题(7分)
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威震四海。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百越之君,俯首系颈,委命下吏。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隳名城,杀豪杰,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镝,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据亿丈之高,临不测之渊以为固。良将劲弩,而守要害之处,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天下已定,始皇之心,自以为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
5.解释文中加点的字。(3分)
(1)御______________ (2)履_______________ (3)却 ______________
6.下列子中加点的词与例句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例: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
A.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B.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C.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D.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7.从文言句式看,下列各项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2分)
例:自以为关中之固,金城千里
A.虽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
B.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C.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D.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8-9题(9分)
黄冈竹楼记
宋 王禹偁
黄冈之地多竹,大者如椽。竹工破之,刳①去其节,用代陶瓦。比屋皆然,以其价廉而工省也。
子城西北隅,雉堞圮毁②,蓁莽③荒秽,因作小楼二间,与月波楼通。远吞山光,平挹江濑,幽阒④辽夐,不可具状。夏宜急雨有瀑布声冬宜密雪有碎玉声宜鼓琴琴调和畅宜咏诗诗韵清绝宜围棋子声丁丁然宜投壶矢声铮铮然皆竹楼之所助也。
公退之暇,被鹤氅⑤衣,戴华阳巾,手执周易一卷,焚香默坐,消遣世虑。江山之外,第见风帆沙鸟,烟云竹树而已。待其酒力醒,茶烟歇,送夕阳,迎素月,亦谪居之胜概也。彼齐云、落星,高则高矣,井干、丽谯⑥,华则华矣,止于贮妓女,藏歌舞,非骚人之事,吾所不取。
吾闻竹工云:“竹之为瓦,仅十稔⑦;若重覆之,得二十稔。”噫!吾以至道乙未岁,自翰林出滁上,丙申,移广陵;丁酉,人又西掖⑧;戊戌岁除日,有齐安之命;己亥闰三月到郡。四年之间,奔走不暇;未知明年又在何处,岂惧竹楼之易朽乎!幸后之人与我同志,嗣而葺之,庶斯楼之不朽也!
【注释】①刳(kū):剖开。②雉堞(dié):城墙的泛称。圮(pǐ)毁:坍塌。③蓁(zhēn)莽:丛生的草木。④幽阒(qù):幽静。⑤氅(chǎng):外套。⑥齐云、落星、井干、丽谯:都是楼名。⑦稔(rěn):谷物一熟为一稔,这里引申为一年。⑧西掖:中书省的别称。
8.请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3分)
夏 宜 急 雨 有 瀑 布 声 冬 宜 密 雪 有 碎 玉 声 宜 鼓 琴 琴 调 和畅 宜 咏 诗 诗 韵 清 绝 宜 围 棋 子 声 丁 丁 然 宜 投 壶 矢 声 铮 铮然 皆 竹 楼 之 所 助 也。
9.翻译下列句子。(6分)
(1)比屋皆然,以其价廉而工省也。(3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幸后之人与我同志,嗣而葺之,庶斯楼之不朽也! (3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下面诗歌,然后回答问题。(7分)
古离别
韦庄
晴烟漠漠柳毵毵①,不那②离情酒半酣。
更把玉鞭云外指, 断肠春色在江南。
【注】①毵毵(sān):柳叶枝条下垂貌。②不那:同“不奈”,即无奈。
10.恰当巧妙地运用虚词,可以细微周到地表情达意,活跃情韵。这首诗用了一个虚词“更”,请分析“更”字在诗中有怎样的表达效果。(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结合诗歌具体内容,从反衬的角度来分析此诗。(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默写(三句任选两句作答)(4分)
(1)不抚壮而弃秽兮,何不改乎此度?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屈原《离骚》)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苏轼《赤壁赋》)
(3)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李白《蜀道难》)
三、本大题3小题,共15分。
阅读下面文字,然后完成13-15题。
窗 口
文/青铜
公司迁址,新办公室有两扇窗,一南一北,正对着。南窗外是高楼,遮了阳光,投下阴影;又有一株老榆,遮了窗口,像巴掌捂住眼睛。北窗正对着街道,车水马龙、人流如织,喧嚣繁杂,昼夜不息。两扇窗都积满了灰尘,无人过问。
五月,冗长而单调的下午,南窗的蝉鸣、北窗的市声,扰闹不休。人心,都是躁的。喝茶、看报、上网、聊天儿,还是打不起精神,个个像被毒日头晒蔫了的树叶子,耷拉着。
就有人抱怨,说,怎么搬到这么个破地方?又说,两扇窗都封了才好!
可是,不几天,有人发现北窗竟是个观景的好场所,视角极佳,过客行人、世象百态,尽收眼底。于是,就有人拂去了北窗的积尘。冗长而单调的下午,就有人趴在北窗边,饶有兴致地观望。办公室就常常响起一声呼唤:“快看快看,小偷偷包——”有时,是一声惊呼:“呀!撞了撞了!”于是,众人呼啦围到窗边,争着挤着,伸着脑袋去看。窗口窄小,快一步的,抢到好位置,慢一步的,就踮着脚,或者干脆搬个椅子踩上去看。
北窗外,事常有。办公室里就常有谈资。冗长的下午,也就不再单调。
这天,北窗下停着的一辆轿车突然起火。起初只是一个小火头,因无人扑救,火越烧越旺,不一会儿,浓烟滚滚,遮天蔽日,眼见着火舌越舔越高,将路旁的柳树叶都烤焦了。
办公室里,兴奋是空前的。第一时间,目击事件的发生,并将目睹其发展、变化、高潮及尾声,所有人都亢奋起来。北窗,成了一处绝佳的观察哨,所有人都成了观察员,纷纷询问着、分析着、争论着,问号、叹号满室飞舞:自燃?人为纵火?快打110!笨,应该打119!还是打报社热线,奖金非我们莫属!相机呢?快拍!车主呢?躲边上哭去了吧?能不哭吗?十几万没啦!
观察家们群情激奋,充分发挥着想象力,施展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事故处理协调能力。如果是自燃,是因为天热,还是柏油路老化所致?如果是人为纵火,是仇?是债?是情?
火借风势,烈焰翻卷。路人、记者、警察,都只能远观,不敢近前。眼见扑救无望,车报废在所难免。办公室里,兴奋度忽然就降了几个百分点——结局已知,索然无味。只是,仍不肯丢开窗口——聊胜于无吧。
忽然,身后响起一个胆怯细小的声音:不会爆炸吧?
哗,众人齐齐后退数尺。有人说:会!电影里不都是这样的?
立马又兴奋起来。便有人关上窗,拿硬物护住头脸,仍旧贴到玻璃上,挤扁了鼻子,期待着预料中的爆炸声。
然而,终于没等来那声期待中的爆炸。消防车赶到,高压水龙头射出雪亮的水柱,浇灭火头。车,只剩个骨架。人渐散去。办公室里,众人终于离开窗口,一一归座。剩下的事情只有一个,打电话,向所有熟悉的人述说刚才发生的整个事件的进程。
次日晨报以头条新闻报道了这次事件,标题为《气温过高汽车自燃,众人围观难施救援》。报纸送到办公室,看到标题,有人不屑,说傻瓜才去救火呢!众人仍在持续兴奋中。那兴奋仿佛是口香糖,一定要嚼到没了味儿才肯罢休。
这天,办公室来了个新人。新人初来,勤快,拖地抹桌,将南窗北窗擦的雪亮。众人熟视无睹。
午后,众人昏昏欲睡,忽听窗边一声呼唤。齐围上去,见马路正中躺着位老人,肇事车绝尘而去。众人急呼新人,快来!你小子刚来第一天就赶上了。唤罢,回身不见新人。再看窗外,新人已飞步跑上马路,排开观者,将老人背起,拦车送往医院。
围观者散去,马路恢复了车流喧嚷。办公室里,众人各自回座,议论纷纷,谴责肇事者,担心老人,感叹世风日下、路人围观无人施救。也有人说新人,傻!万一老人醒不过来,岂不被讹上了?
忽然,有个声音说,没想到,这小子挺有良心的。
话出口,说话者忽然收声。所有人沉默。办公室里,气氛陡然多出些尴尬。便有人起身,走到南窗边,低头抽烟。再抬头,忽然一声惊呼。众人闻声过去,见南窗边被新人擦得干净透明。南窗下,竟是个小花坛,种了一株玉兰、两株芭蕉和几丛鸢尾。玉兰如雪,芭蕉火红,鸢尾花开蓝中夹紫,如蝶翩。
众人齐叹:好风景!以前怎么就没看到呢?
(选自《小小说选刊》2006年第15期)
13. 结合全文,说说下面两个句子各体现了作者的哪些用意。(4分)
① 办公室里,兴奋是空前的。第一时间,目击事件的发生,并将目睹其发展、变化、高潮及尾声,所有人都亢奋起来。北窗,成了一处绝佳的观察哨,所有人都成了观察员,纷纷询问着、分析着、争论着,问号、叹号满室飞舞:自燃?人为纵火?快打110!笨,应该打119!还是打报社热线,奖金非我们莫属!相机呢?快拍!车主呢?躲边上哭去了吧?能不哭吗?十几万没啦! (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众人齐叹:好风景!以前怎么就没看到呢?(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文章以“窗口”为题,有哪些方面的作用?请联系全文,简要回答。(5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5.本文中,是“新人”的出现让事情有了转机。对此,有人说“新人”象征着时代进步
给社会带来的新气象;也有人不同意,说是“新人”初来乍到,为了给领导留下一个好的印
象才如此出风头的;还有人说,“新人”只是因为年轻不谙世事,迟早都会变成旁观取乐的
“旧人”!更有人颇含深意地说,这个世界本身就是由“新人”和旧人组成的。对此,你怎
么看呢?请结合文本与现实从角色设置的角度谈谈你的看法。(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四、语言表达运用(本大题两小题,共10分)
16.第30届夏季奥运会将于2012年7月27日晚20时12分(伦敦当地时间)开幕。下面是2012年伦敦奥运会会徽,请仔细观察,介绍一下伦敦奥运会会徽的内容和含意。(4分)
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含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17.某人接到一学术会议秘书组来函,信上说:只要你单位同意,报销旅差费,安排住处,领取大会出席证的问题由我们解决……
此信读后,让人不解其意,因为对此信可有多种理解,请你就文意写出三种不同的解释。(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作文(40分)
18.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40分)
半个多世纪前,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非常推崇并常用来教育学生的一句名言是:“假使你有两块面包,你得用一块去换一朵水仙花。”这句话是伊斯兰教的创始人穆罕默德说的。
你心中有自己的“水仙花”吗?当你的心底泛起一片“水仙花”的葱绿与鹅黄时,你会有一种特别愉快、特别舒畅的感觉吗?
请你以“心中的水仙花”为话题写一篇文章。①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②立意自定。③文体自选。④题目自拟,不得用话题做题目。⑤不少于800字。⑤不得抄袭。
参考答案
一、
1.B bì/pì,shǔ/shuò,zháo/zhuó。(A.nàn, dào/dǎo,yīng/yìng ;C.bì/bài,zhěn/chēn ,fēi;D.jiǒng,qiè/chè,yuán/huì 。
2.D (D、不刊之论:比喻不能改动或不可磨灭的言论。A、充耳不闻:塞住耳朵不听。形容不愿听取别人的意见。易误用为“形容人专心,没有听到”。B、高山仰止:比喻对高尚的品德的仰慕。C、空谷足音:在寂静的山谷里听到脚步声。比喻极难得到音信、言论或事物。)
3.D ( A、不合逻辑 , 删去“防止” B、搭配不当,“形成……思想境界”不能搭配 C、重复累赘,删去“可以堪称”中的“可以”)
4.A.④⑤②①③(由正到反进行介绍)
二、
5.(1)御:驾驭,统治 (2)履:踏,登上 (3)却:使……退却
6. D 副词,于是,就 (A、副词,竟 B、副词,才 C、判断词,是)
7. C 定语后置 (A、状语后置 B、宾语前置 D、宾语后置)
8.夏宜急雨/有瀑布声/冬宜密雪/有碎玉声/宜鼓琴/琴调和畅/宜咏诗/诗韵清绝/宜围棋/子声丁丁然/宜投壶/矢声铮铮然/皆竹楼之所助也 ( 3分,错4处扣1分,扣完为止。)
9.(1)家家房屋都是这样,因为竹瓦价格便宜而且又省工。(3分。大意1分,“比”“以”各1分。)
(2)希望接任我的人与我志趣相同,继我爱楼之意而常常修缮它,那么这座竹楼就不会朽烂了。(3分。大意1分,“同志”“ 庶”各1分。)
[参考译文]
黄冈地方盛产竹子,大的粗如椽子,竹匠剖开它,削去竹节,用来代替陶瓦,家家房屋都是这样,因为竹瓦价格便宜而且又省工。
子城的西北角上,矮墙毁坏,长着茂密的野草,一片荒秽,我因而就地建造小竹楼两间,与月波楼相接连。登上竹楼,远眺可以尽览山色,平视可以将江滩、碧波尽收眼底。那清幽静谧、辽阔绵远的景象,实在无法一一描述出来。夏天宜有急雨,人在楼中如闻瀑布声;冬天遇到大雪飘零也很相宜,好象碎琼乱玉的敲击声;这里适宜弹琴,琴声清虚和畅;这里适宜吟诗,诗的韵味清雅绝妙;这里适宜下棋,棋子声丁丁动听,这里适宜投壶,箭声铮铮悦耳。这些都是竹楼所促成的。
公务办完后的空闲时间,披着鹤氅,戴着华阳巾,手执一卷《周易》,焚香默坐于楼中,能排除世俗杂念。这里江山形胜之外,但见轻风扬帆,沙上禽鸟,云烟竹树一片而已。等到酒醒之后,茶炉的烟火已经熄灭,送走落日,迎来皓月,此亦是谪居生活中的一大乐事。那齐云、落星两楼,高是算高的了;井干、丽谯两楼,华丽也算是非常华丽了,可惜只是用来蓄养妓女,安顿歌儿舞女,那就不是风雅之士的所作所为了,我是不赞成的。
我听竹匠说:“竹制的瓦只能用十年,如果铺两层,能用二十年。”唉,我在至道元年,由翰林学士被贬到滁州,至道二年调到扬州,至道三年重返中书省,咸平元年除夕又接到贬往齐安的调令,今年闰三月来到齐安郡。四年当中,奔波不息,不知道明年又在何处,我难道还怕竹楼容易败坏吗?希望接任我的人与我志趣相同,继我爱楼之意而常常修缮它,那么这座竹楼就不会朽烂了。
10.诗中“更”与前文“不那”构成了层进的关系,明媚春光,已使人如此不奈离情,那么此去江南,江南春色更浓,更要使远行人断肠了,一个“更”字加重了离别时内心的感伤之情。(本题3分。答出划线语句即可得满分)
11.运用了以乐景衬哀情的手法。用“晴烟”“垂柳”“江南春色”等意象构成了一幅色调鲜明、诗意盎然的美景,以此来反衬离愁别绪,即以乐景衬哀情。(答出手法得2分,结合原文2分)
12.(1)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道夫先路!(2)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3)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
三、
13.[鉴赏评价] ①表面上,热闹非凡,办公室的人们为轿车自燃的事情忙得不可开交,
实质上,他们都只是拿别人的痛苦来自娱,作者巧借场面的热烈与背后人心的冷漠形成鲜明
对比,批判了当今社会人情的淡漠。(2分)(分析1分,点出批判1分)
②表面是惊讶于南窗外的美景,实则隐指通过新人的别样行为的刺激,人们突然醒悟,意识到不该丢了那些热情、善良的美好本性(不该让世俗的生活蒙蔽了那些真善的品质)(2分)
[分析综合]?“窗口”是贯穿整个故事情节的线索;/还是故事发生的典型环
境/一语双关,既是办公室的窗口,也是人心灵的窗口,由此可以看到人物不同
的内心世界。北窗,是观景的好场所,我们看到了世象百态,也暗喻着看客们
浮躁、冷漠、麻木的内心世界;南窗有不被人注意的好风景,同时暗喻着被世
俗生活的尘垢所掩盖的热情、善良、美好的心灵之窗。/作者借以表达了对被世
俗烦嚣所遮蔽的善良美好的人性,与对真纯人性的呼唤的主题。
(2分)(线索/主题/环境/释题 中答对三个得5分)
15.[探究题] (6分)(没有固定答案,选择任一观点,并言之有理,即可得分。)
答案示例:我认为,“新人”是现实生活中永远不忘保持、追求人性美的那一类人的缩影,作者设置这个人物的目的在于与文中麻木不仁的旧人形成对比,进而凸现主题,给生活中的读者朋友们以思考和希望。(3分)文章在前面的大半部分先略写了办公室里的人(旧人)围在北窗前观看小偷行窃、两车相撞等打发时光的场景,尔后详细地就围观楼下一辆汽车自燃的过程描述了这些人的麻木、冷漠与无聊。后文出现的“新人” 则是作者有意设置的一个亮点,是他给小说带来了戏剧性的转折,也是他让故事中的人们重新看到了蒙垢的南窗外美丽而生机盎然的小花圃。“新人”与“旧人”的对比,使小说情节跌宕,而且彰显了永葆美好心灵、留住善良本性的主题,给读者以思考和鼓舞。(3分)
四、
16.会徽以表示举办年份的“2012”数字通过变体形式成为主体,表示举办地点的“London”和奥运会五环标志 被嵌在第一个“2”和“0”中。整个会徽包含了“2012”、奥林匹克五环及英文单词伦敦(London)。(2分)
整个会徽象征着富有活力的奥林匹克精神及其能感染全世界人民的能力,伦敦2012年奥运会将是所有人的奥运会、所有人的2012。(2分)
17.【解析】这是因为标点的关系产生的歧义。消除歧义的方法是切分结构。
【答案】①只要你单位同意你来,秘书组就负责解决报销食宿费、路费,安排住处,领取大会出席证的问题。②只要你单位同意报销你的食宿费和路费,秘书组就负责解决安排住处、领取大会出席证的问题。③只要你单位同意报销食宿费和路费,安排住处,秘书组就负责解决领取大会出席证的问题。(答对1点2分,3点6分)
五、作文(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