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7张PPT)
第11课
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
1.时间:
2.建立者:
3.建都:
一、西汉的建立
汉高祖刘邦
公元前202年 (公元前3世纪晚期)
刘邦
长安
西汉建立之初,社会呈现出什么样的景象?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
面对这种情况,汉初统治者采取什么政策?
社会生产遭到严重破坏,汉初到处是残破荒凉的景象。(人民流离失所、人口锐减、大片田地荒芜)
论从史出—汉初社会现状
材料一:“民失作业,而大饥馑。凡米石(dàn)五千,人相食,死者过半。”(人民失去农作之业,从而发生大饥荒。一石米要五千钱,人们互相残杀啃食,死的人超过了一半。 )
材料二:“自天子不能具醇(chún纯)驷,而将相或乘牛车。”(皇帝出行都不能乘坐到毛色相同的四匹马拉的马车,而高级将领与文官只能坐牛车出行了。 )
——《汉书·食货志》
休养生息政策
秦的暴政,秦末战乱
休养生息政策:(宽容、宽松政策)
休养:休息保养;生息:人口繁殖。
指国家在大动荡或大变革以后,实施减轻人民负担,保养民力,以恢复社会经济、稳定政治统治的政策。
(黄老思想:无为而治)
②轻徭薄赋,减轻农民的赋税,相应地减免徭役及兵役。
休养生息政策的内容(措施):
休养生息政策产生的作用:
使汉初的经济逐渐得以恢复和发展,社会局势稳定下来。
增加劳动力
(1)让士兵回乡务农,将因战乱、饥荒而成为奴婢的人释放为平民。
稳定民心,鼓励生产。
罢兵归田
释奴为民
“休息”之策之文帝、景帝
汉文帝
(前202年—前157年)
西汉第五位皇帝
汉景帝
(前188年—前141年)
西汉第六位皇帝
汉文帝、汉景帝的措施:
夫农,天下之本也,朕亲率天下农耕以供粢盛(zi cheng)(古代盛在祭器内以供祭祀的谷物),皇后亲桑以奉祭服,其具礼仪。
——《汉书·文帝纪第四》
农,天下之本也。黄金珠玉,饥不可食,寒不可衣……其令郡国务劝农桑,益种树可得衣食物。
——《汉书·景帝纪第五》
①注重农业生产,提倡以农为本
②进一步减轻赋税和徭役
汉文帝
汉文帝时期,把服役由一年一次改为三年一次
为发展农业生产,汉景帝进一步减轻农民负担,在位的第一年,虽然复收田租,坚持三十税一。他即位的第二年,就免去天下田租的一半,十三年后,完全废除了田租。
汉文帝、汉景帝的措施:
③重视“以德化民”,废除了一些严刑峻法,如断残肢体的肉刑。
缇萦上书救父
汉文帝
废除连坐,废除肉刑。把墨(脸上刻墨)改为髡(kun)钳城旦舂(头发剃光、脖子上套铁圈服劳役),把劓(割鼻子)改为笞(chi)三百(打三百板子),把斩左趾(斩去左脚)改为笞五百(打五百板子),把斩右趾(斩去右脚)改为弃市(死刑)。
汉景帝有感于文帝规定的笞刑过重,受笞者即使幸免不死,也往往落下终生残疾,因而改革主要针对笞刑进行,措施有二:一是减少笞数。二是规定刑具规格、受刑部位和行刑程序。刑具笞杖用竹板做成,长五尺,宽一寸,末梢厚半寸,须削平竹节;笞打的部分是臀部;笞打过程中不得换人。这样就减轻了笞刑的强度,降低了笞刑对犯罪者身体的伤害程度,也减少了受笞刑而死的数量。
汉文帝、汉景帝的措施:
年八十已上,赐米人月一石(dan),肉二十斤,酒五斗;其九十已上,又赐帛人二匹,絮三斤。
——《汉书·文帝纪第四》
上常衣绨(ti)衣(材质粗糙的衣服),所幸慎夫人,令衣不得曳(ye)地,帷帐不得文绣,以示敦朴为天下先。
——《史记·孝文本纪第十》
尝欲作露台,召匠计之,直百金。上曰:“百金,中民十家之产也,吾奉先帝宫室,常恐羞之,何以台为?”
——《史记·孝文本纪第十》
孝文帝从代来,即位二十三年,宫室苑囿(you)、车骑服御无所增益。
——《汉书·文帝纪第四》
治霸陵皆瓦器,不得以金银铜锡为饰,不治坟,欲为省,毋烦民。
——《史记·孝文本纪第十》
④提倡勤俭治国,反对奢侈浮华。
文帝生前曾留下遗诏:“厚葬以破业,重服以伤生,吾甚不取。”
汉文帝霸陵
秦始皇陵
汉文帝
文帝在位23年,车骑服御之物都没有增添;屡次下诏禁止郡国贡献奇珍异宝;平时穿戴都是用粗糙的黑丝绸做的衣服。在中国历代帝王中,文帝是一生都注重简朴为世人称道的皇帝。
汉文帝、汉景帝的措施:
①重视农业生产,提倡以农为本
②进一步减轻赋税和徭役
③重视“以德化民”,废除严刑苛法
④提倡勤俭治国,反对奢侈浮华
汉文帝、汉景帝时期的具体措施:
继续推行“休养生息”的政策
经济发展
政治清明
三、文景之治
文景之治
材料二:“京师之钱累巨万,贯朽而不可校。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至腐败不可食。”(京城的钱财多达以万贯计,而穿钱的绳索都腐朽了从而无法查检到底有多少钱。太仓的谷物一年积压一年地堆放,满得散落到了仓外,都到了腐烂不能食用的地步。 ) ——《史记》
材料一:“汉兴七十余年之间,国家无事。非遇水旱之灾,民则人给家足,”(大汉朝开国以来七十多年之间,国家安定。只要不遇上洪涝和干旱的灾祸,老百姓就人人饱暖,家家富裕。 ) ——《史记》
文景之治的表现
1.政治清明
2.人民安定
3.经济发展
4.国力增强
汉阳陵陶俑面带笑意再现繁荣文景之治
陕西汉阳陵——汉景帝的陵墓
秦兵马俑
秦朝
刘邦
惠帝吕后时期
文帝景帝时期
武帝时期
赋税
约三分之二
十五税一
三十税一
徭役
一年数次
服役年龄从17岁始
刑罚
减轻刑罚
废除连坐和部分肉刑
以德化民
一年一次
三年一次
服役年龄从20岁始
连坐、肉刑
数据来源:《汉书》《史记》
开支
大兴土木
减少开支
提倡节俭
①带头耕种 ②奖励耕织
③植树造林 ④改进农具
⑤奖励发明 ⑥重视养牛
⑦开垦荒地 ⑧兴修水利
⑨改进耕作技术
……
合作探究一
文帝景帝时期设立“力田官”关心农桑,
讨论:如果我是“力田官”,如何提升自己政绩?
有利于农民安心从事农业生产,
有利于提高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有利于农业生产逐步恢复起来,
从而有利于整个社会的安定和经济的发展,
从而有利于巩固汉王朝的统治。
与秦朝的统治政策相比,汉初实行的休养生息政策对社会的安定和发展有怎样的好处?
合作探究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