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课《 化石吟 》
学习目标:
1了解作者并积累诗中的生字词。
2了解生物进化的有关知识。
3品味诗歌优美的语言并理解诗歌内容,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重点难点:
1反复诵读本诗,理解诗歌内容,体会诗歌的思想感情。
2从结构和修辞入手,品味本诗的韵律美。
课前指导(学习方法、相关知识等)自主学习:1熟读这首诗。2疏通生字词。3了解作者及作品。4整体感悟课文:本诗是按什么顺序组织材料的?第一节不断地提问有何作用?5圈点出文中你不懂的地方。
学习过程:
一 巩固旧知识
《观沧海》中表现诗人博大胸怀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天净沙·秋思》中道出天涯游子之悲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
二 预习目标
1 给加点的注音或根据拼音填汉字。
奇 huàn﹙ ﹚ hái ﹙ ﹚骨 万载﹙ ﹚ 裹藏 ﹙ ﹚
葱茏 ﹙ ﹚﹙ ﹚ 腐xiǔ﹙ ﹚ yōu﹙ ﹚雅 猛犸 ﹙ ﹚
2 形近字辨析
载 笼 幻
栽 陇 幼
裁 茏 朸
3 重点词语释义
骸骨: 海枯石烂: 乌有:
太古: 葱茏: 卓越:
奇幻: 幽雅: 思绪:
悄然: 叹服:
4 文学常识速记
这是一首赞颂化石的___(体裁)。作者是__代诗人、科普工作者___。其诗作被称为“第三代诗歌”,代表作是小诗《本草纲目》。
5 题目解说
“化石”,古代生物的遗体、遗物或遗迹埋藏在地下变成的石头一样的东西。“吟”本是古典诗歌的
一种___。这里是___的意思。
6 学生反复诵读本诗,注意抑扬顿挫。
7 整体感悟
(1)标题中的“吟”是什么意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2)化石所重现的逝去万载的世界是一个怎样的世界?沉睡亿年的石头说了什么话?
(3)第一节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有何作用?
(4)诗的第二节和最后一节构成什么关系?这样写好在哪里?
(5)本诗运用了第二人称的拟人写法,有何好处?
(6)本诗主要表达了什么内容?
8 针对诗中你不懂的问题提出质疑。
三 合作研习
把各自预习的结果相互交流,并试着解答对方提出的疑难问题。
四 展示交流
1 学生分组把自主预习的答案板书到黑板上,老师点拨、纠错,强调考点、重点。
2 重点语句分析
⑴你否定了造物主的存在,冰冷的骸骨把平凡的真理回答。“平凡的真理”指什么?
⑵黑色的躯壳裹藏着生命的信息,为历史留下一串珍贵的密码。怎样理解“密码”?
⑶时光在你脸上刻下道道皱纹。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有何含义?
3 重点语段分析
你把我的思绪引向远古 ,
…… ……
高明的魔法师,卓越的雕刻家!
﹙1﹚用简要的文字概括这几节诗的内容。
﹙2﹚找出这几节诗中起总领作用的诗句。
﹙3﹚本诗采用第二人称有何好处?
﹙4﹚“为历史留下一串珍贵的密码。”此句中的“密码”指的是什么?
﹙5﹚“啊,你——令人叹服的大自然,
高明的魔法师,卓越的雕刻家!”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有何作用?
4 学生回答,老师讲解、点拨。
五 课后反思
﹙1﹚这首诗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2﹚这首诗有何结构特点?
﹙3﹚通过学习本诗,你对化石有了哪些全新的认识?
六 课后练习
根据自己的条件,课外请教老师或查资料,写一篇介绍恐龙或其他古生物的短文
七 强化训练
﹙一﹚积累运用
1 下列加点的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万载﹙zài﹚ 骸骨﹙hái﹚ 腐朽﹙fǔ﹚
B 猛犸﹙měng﹚ 卓越﹙zhuó﹚ 档案﹙dàng﹚
C 潜行﹙qián﹚ 弹壳﹙qiào﹚ 长眠﹙míng﹚
D 是否﹙fě﹚ 鱼儿﹙ér﹚ 葱茏﹙cōng﹚
2 解释下列词语
﹙1﹚潜行:
﹙2﹚海枯石烂:
﹙3﹚太古:
﹙4﹚乌有:
3 本诗是一首___诗,选自___,作者是___。其中“吟” 表示的意思是___。诗人以优美的语言,富有感情地赞颂了______。
4 下列修辞方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
A 太阳啊!你这个圆圆的魔术家。
B 生命的航船从太古不息地向近代进发。
C 你把我的思绪引向远古。
D 你——令人叹服的大自然,∕高明的魔法师,卓越的雕刻家。
5 根据课文内容选词填空
﹙1﹚请向我一一讲述那___的神话。﹙ ﹚
A 奇幻 B 奇异 C 奇丽 D 奇妙
﹙2﹚你把我的___引向远古。﹙ ﹚
A 思路 B 思潮 C 思绪 D 思想
﹙3﹚时光在你脸上___道道皱纹。﹙ ﹚
A 留下 B 写下 C 埋下 D 刻下
﹙4﹚黑色的躯壳___着生命的信息。﹙ ﹚
A 包藏 B 裹藏 C 隐藏 D 掩藏
(二) 精彩语段分析
逝去万载的世界可会重现?
……
高明的魔法师,卓越的雕刻家。
1 选段开头的两个问句有何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诗文中“平凡的真理”是指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皱纹”和化石有什么关系?作者为什么要写“皱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高明的魔法师”、“卓越的雕刻家”指的是什么?作者在此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达了作者怎
样的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选段运用了第二人称的拟人写法,有何好处?___________________
6 科学家通过对化石的研究得出了什么结论?否定了什么观点?_______________
八 下节课的预习目标
1 自主阅读课文《看云识天气》。
2 疏通课文里的生字词,了解作者。
3概括课文大致内容,给课文划分段落层次。
第十六课《 化石吟 》
学习目标:
1了解作者并积累诗中的生字词。
2了解生物进化的有关知识。
3品味诗歌优美的语言并理解诗歌内容,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重点难点:
1反复诵读本诗,理解诗歌内容,体会诗歌的思想感情。
2从结构和修辞入手,品味本诗的韵律美。
课前指导(学习方法、相关知识等)自主学习:1熟读这首诗。2疏通生字词。3了解作者及作品。4整体感悟课文:本诗是按什么顺序组织材料的?第一节不断地提问有何作用?5圈点出文中你不懂的地方。
学习过程:
一 巩固旧知识
《观沧海》中表现诗人博大胸怀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天净沙·秋思》中道出天涯游子之悲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
二 预习目标
1 给加点的注音或根据拼音填汉字。
奇 huàn﹙ ﹚ hái ﹙ ﹚骨 万载﹙ ﹚ 裹藏 ﹙ ﹚
葱茏 ﹙ ﹚﹙ ﹚ 腐xiǔ﹙ ﹚ yōu﹙ ﹚雅 猛犸 ﹙ ﹚
2 形近字辨析
载 笼 幻
栽 陇 幼
裁 茏 朸
3 重点词语释义
骸骨: 海枯石烂: 乌有:
太古: 葱茏: 卓越:
奇幻: 幽雅: 思绪:
悄然: 叹服:
4 文学常识速记
这是一首赞颂化石的___(体裁)。作者是__代诗人、科普工作者___。其诗作被称为“第三代诗歌”,代表作是小诗《本草纲目》。
5 题目解说
“化石”,古代生物的遗体、遗物或遗迹埋藏在地下变成的石头一样的东西。“吟”本是古典诗歌的
一种___。这里是___的意思。
6 学生反复诵读本诗,注意抑扬顿挫。
7 整体感悟
(1)标题中的“吟”是什么意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2)化石所重现的逝去万载的世界是一个怎样的世界?沉睡亿年的石头说了什么话?
(3)第一节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有何作用?
(4)诗的第二节和最后一节构成什么关系?这样写好在哪里?
(5)本诗运用了第二人称的拟人写法,有何好处?
(6)本诗主要表达了什么内容?
8 针对诗中你不懂的问题提出质疑。
三 合作研习
把各自预习的结果相互交流,并试着解答对方提出的疑难问题。
四 展示交流
1 学生分组把自主预习的答案板书到黑板上,老师点拨、纠错,强调考点、重点。
2 重点语句分析
⑴你否定了造物主的存在,冰冷的骸骨把平凡的真理回答。“平凡的真理”指什么?
⑵黑色的躯壳裹藏着生命的信息,为历史留下一串珍贵的密码。怎样理解“密码”?
⑶时光在你脸上刻下道道皱纹。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有何含义?
3 重点语段分析
你把我的思绪引向远古 ,
…… ……
高明的魔法师,卓越的雕刻家!
﹙1﹚用简要的文字概括这几节诗的内容。
﹙2﹚找出这几节诗中起总领作用的诗句。
﹙3﹚本诗采用第二人称有何好处?
﹙4﹚“为历史留下一串珍贵的密码。”此句中的“密码”指的是什么?
﹙5﹚“啊,你——令人叹服的大自然,
高明的魔法师,卓越的雕刻家!”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有何作用?
4 学生回答,老师讲解、点拨。
五 课后反思
﹙1﹚这首诗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2﹚这首诗有何结构特点?
﹙3﹚通过学习本诗,你对化石有了哪些全新的认识?
六 课后练习
根据自己的条件,课外请教老师或查资料,写一篇介绍恐龙或其他古生物的短文
七 强化训练
﹙一﹚积累运用
1 下列加点的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万载﹙zài﹚ 骸骨﹙hái﹚ 腐朽﹙fǔ﹚
B 猛犸﹙měng﹚ 卓越﹙zhuó﹚ 档案﹙dàng﹚
C 潜行﹙qián﹚ 弹壳﹙qiào﹚ 长眠﹙míng﹚
D 是否﹙fě﹚ 鱼儿﹙ér﹚ 葱茏﹙cōng﹚
2 解释下列词语
﹙1﹚潜行:
﹙2﹚海枯石烂:
﹙3﹚太古:
﹙4﹚乌有:
3 本诗是一首___诗,选自___,作者是___。其中“吟” 表示的意思是___。诗人以优美的语言,富有感情地赞颂了______。
4 下列修辞方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
A 太阳啊!你这个圆圆的魔术家。
B 生命的航船从太古不息地向近代进发。
C 你把我的思绪引向远古。
D 你——令人叹服的大自然,∕高明的魔法师,卓越的雕刻家。
5 根据课文内容选词填空
﹙1﹚请向我一一讲述那___的神话。﹙ ﹚
A 奇幻 B 奇异 C 奇丽 D 奇妙
﹙2﹚你把我的___引向远古。﹙ ﹚
A 思路 B 思潮 C 思绪 D 思想
﹙3﹚时光在你脸上___道道皱纹。﹙ ﹚
A 留下 B 写下 C 埋下 D 刻下
﹙4﹚黑色的躯壳___着生命的信息。﹙ ﹚
A 包藏 B 裹藏 C 隐藏 D 掩藏
(二) 精彩语段分析
逝去万载的世界可会重现?
……
高明的魔法师,卓越的雕刻家。
1 选段开头的两个问句有何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诗文中“平凡的真理”是指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皱纹”和化石有什么关系?作者为什么要写“皱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高明的魔法师”、“卓越的雕刻家”指的是什么?作者在此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达了作者怎
样的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选段运用了第二人称的拟人写法,有何好处?___________________
6 科学家通过对化石的研究得出了什么结论?否定了什么观点?_______________
八 下节课的预习目标
1 自主阅读课文《看云识天气》。
2 疏通课文里的生字词,了解作者。
3概括课文大致内容,给课文划分段落层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