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必修上册课件《赤壁赋》(14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必修上册课件《赤壁赋》(14张PPT)
格式 ppt
文件大小 901.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4-17 00:12:3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4张PPT)
联系之前学过的《念奴娇 赤壁怀古》和《水调歌头》等篇目,说一说你眼中的苏轼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赤壁赋
苏轼
赋是一种有韵的文体,讲求声律、押韵、对比等形式,兼有诗歌、散文的特点,可以咏物写志抒情。
《诗经·国风·陈风·月出》
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舒窈纠兮。劳心悄兮。
月出皓兮。佼人懰兮。舒忧受兮。劳心慅兮。
月出照兮。佼人燎兮。舒夭绍兮。劳心惨兮。
(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
这首诗集中地表现了青年男性对意中人的悉心赞美和热烈追求,倾吐其抑制不住的爱的情感和追求幸福生活的强烈愿望。
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
香草美人
2.美好的理想
最早出自屈原《离骚》
香草:高洁的品质
1.圣明的君主、贤德的臣子
美人:
表现了作者的政治感慨。
作者在遭受贬谪之后,仍然坚持对朝廷政事关切而不甘沉沦的情怀。
苏轼
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世人称其为“苏东坡”。
北宋豪放派词人代表。中国文学史上少有的全才之一。
《自题金山画像》: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问余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dān州。
得罪以来,深自闭塞,扁舟草履,放浪山水间,与樵渔杂处,往往为醉人所推骂。辄自喜渐不为人识,平生亲友,无一字见及,有书与之亦不答,自幸庶几免矣。
——苏轼《答李端叔书》
乌台诗案
1056年, 苏轼首次出川赴京考试。获得主考官欧阳修的赏识,高中进士第二名,其弟也高中进士,一时“三苏”名声鹊起。但适逢母亲病故,苏轼归家服孝,于1059年期满,重回汴京。
1061年,苏轼应中制科考试,入第三等,授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
1066年逢其父于汴京病故,再一次扶丧归家。
1069年,服满还朝,仍授本职。他入朝为官之时,神宗即位,任用王安石支持变法。苏轼的许多师友,包括他的恩师欧阳修在内,因在新法的施行上与新任宰相王安石政见不合,被迫离京。
苏轼也因为反对新法,并在自己的诗文表露了对新政的不满。遭到李定、舒亶(dǎn)、何正臣弹劾,以莫须有的罪名被抓进乌台(御史台),一关就是4个月,每天被逼要交代他以前写的诗的由来和词句中典故的出处。在当时苏轼已是认定自己必死无疑。
因宋朝有不杀士大夫的惯例;苏辙等拼死上表相救;幸好太后曹氏爱才,不肯杀轼,神宗才对苏轼从轻处置。苏轼被囚128天之后,元丰三年(1079年)贬为黄州团练副使,交由本州安置,不得干预公事。在黄州苏轼过的实际上是一种较自由的囚犯生活,处境相当困难。
三年后,他曾两次游览黄州城外的赤壁(也叫赤鼻矶),写下了著名的词《念奴娇·赤壁怀古》及两篇赋,即《前赤壁赋》和《后赤壁赋》。
联系屈原、李白、陶渊明,谈谈不同的人对待挫折的方法。
屈原:
1.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2.杂申椒与菌桂兮,岂维纫夫蕙芷!
  3.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4.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5.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
虽有心报国,却无力回天。屈原不愿使清白之身,蒙受世俗之尘埃。只得以死明志,自沉汨罗。
联系屈原、李白、陶渊明,谈谈不同的人对待挫折的方法。
李白:
1.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2.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3.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4.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5.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
面对赐金放还的黯然离京,李白选择了用诗和酒豪迈的抒发内心的不甘与愤怒!
联系屈原、李白、陶渊明,谈谈不同的人对待挫折的方法。
陶渊明: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身处乱世,壮志难酬,陶渊明选择在田园之间修养身心,追求心灵的宁静与澹泊。
“成熟是一种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辉,一种圆润而不腻耳的音响,一种不再需要对别人察言观色的从容,一种终于停止向周围申诉求告的大气,一种不理会哄闹的微笑,一种洗刷了偏激的淡漠,一种无须声张的厚实,一种并不陡峭的高度......”
—— 余秋雨《苏东坡突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