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大气圈与大气活动 第二课时 教学设计 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2.1 大气圈与大气活动 第二课时 教学设计 表格式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202.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2-04-16 19:35:1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教学设计记录
主备人: 审核人:
年级 高 一 年级 学科 地理
课题 大气圈与大气活动
课型 新授 本册第 9 教时 总第 9 教时 年 月 日
课时安排 2 教具安排 多媒体
教学目的 绘制简单示意图,理解大气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解释城市热岛效应、海陆热力环流等现象。
理解大气水平运动的成因,判读和绘制风向。
运用热力环流和风的形成示意图,说明大气运动的形成过程。
重点 了解热力环流的成因,常见热力环流现象的影响。 理解热力环流的形成,及其对天气的影响。 了解风的形成,掌握等压线图的判读技巧。
难点 了解热力环流的成因,常见热力环流现象的影响。 理解热力环流的形成,及其对天气的影响。 了解风的形成,掌握等压线图的判读技巧。
教学 方法 讲授法、问题讨论法、探究法
教 学 过 程
教学设计 备课组二 次备课 根据学情 三次备课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三国后期,诸葛亮北伐中原。他料定司马懿必经葫芦谷,就诱敌深入。待魏军进入,蜀军举火投入谷中,魏军死伤不计其数。司马懿抱着司马师、司马昭大哭道:“我们父子都要死在这里了。”正在这时,忽然狂风大作,乌云密布,接着就下起大雨,浇灭了熊熊的烈火。司马懿父子带兵奋力冲杀,突破重围。诸葛亮不禁长叹一声说:“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司马懿父子死里逃生真乃天意吗? 三、大气的运动 (一)热力环流 (学生阅读课文总结)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地面冷热不均,温度较高区域近地面的空气受热膨胀上升,较冷区域空气收缩下沉,导致在同一水平面出现气压差,水平方向上气流由高压区域流向低压区域,形成热力环流。 课件演示热力环流示意图,教师分步骤讲解: 小结: 热力环流是大气运动最基本的形式。 形成原因:地面冷热不均 形成过程: 小贴士:先有大气的垂直运动,后有大气的水平运动。 对天气的影响:上升气流易形成阴雨天气,下沉气流往往带来晴朗天气。 案例探究:常见的热力环流 ①海陆风:白天吹海风,夜晚吹陆风。 ②山谷风:白天吹谷风,夜晚吹山风。 ③城市风:近地面风由郊区吹往城市。 知识拓展: 司马懿父子从葫芦谷死里逃生的原因。 谷底放的熊熊烈火,导致周围空气受热膨胀上升,到了高处遇冷,水汽凝结形成大雨,浇灭了谷底的熊熊烈火。 (二)大气的水平运动 (学生阅读课文总结)空气在垂直方向上升降运动使得同一水平面存在气压差,产生气压梯度力,促使气流在水平方向上由高压区流向低压区,形成了风。 【推演】水平气压梯度力:垂直于等压线,方向由高压指向低压 教师分步骤讲解: 高空的风(北半球) 近地面的风(北半球) 师生探究,归纳: 高空的风受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影响,风向最终与等压线平行。 近地面的风受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影响,风向最终与等压线斜交。 画风向的步骤:先画出水平气压梯度力(垂直于等压线),再画出风向(北半球左偏,南半球右偏,与气压梯度力大致呈45°角度。 探究活动: 为什么台风登陆之后风力会减弱? 台风登陆后,由于下垫面摩擦力增大、水汽输送减小、水平气压梯度力减小等不利条件,会导致台风强度急速衰减。 【知识小结】
板书设计
作业布置 完成本节课练习与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