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认识区域
教学目标:
1.结合实例,分析说明区域的内涵。
2.了解区域的分类,并举例说明不同类型的区域。
3.结合实例,分析说明区域的一般特征。
教学重点:1.辨析划分区域的依据;
2.区域类型和的一般特征。
教学难点: 辨析均质区和功能区
教学方法: 讲授法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导)同学们,你,们知道我们云南这边说的是什么方言吗?你听过东北话吗,想必很多同学都听过粤语歌,那你能说出我们国家的方言区吗?方言区就是区域,那区域有些什么特征呢?这节课跟着老师一起来探索吧。
(学与教)知识点一:区域的含义
学生自学三分钟,完成导学案上的内容后,老师和同学一起说出区域的含义。
1.概念:指一定范围的地理空间,指人们在地理环境差异的基础上,按照一定的指标划分出来的。
2.划分指标
既可按单一指标或综合指标;又可按自然要素特征和人文要素特征。
举例:单一指标和综合指标
按指标性质分类
举例:自然要素 人文要素
特点(1)有一定的界线、地域范围、 形状和面积 ;(2)有明确的区位;(3)有明确的区位特征
教师问:所有的区域是否都有明确的边界
学生思考并回答:不一定。有的区域边界是明确的(行政区);(教师指引)有的区域边界是模糊的(如湿润区和半湿润区的界限)
【小组讨论】阅读图1-1-2和1-1-3,总结甘肃省年降水量的分布特点,思考干湿区的界线明确吗,并说出划分干湿区的依据。
4.划分的目的: 主要是为了进一步了解各区域之间的差异,因地制宜地对区域加以开发利用。
知识点二:区域的类型
1.区域有多种类型,一般分为均质区和功能区(教师补充)。
(1)均质区: 指那些某些要素具有相似性或相对一致性的区域。
划分的依据可以是某一自然要素也可以是人文要素,如干湿区中的湿润区的多年平均降水量一般都在 800 毫米以上;
(2)功能区: 某些功能紧密相连,具有某些方面相关性或内在联系的区域。
它是由区域的中心与它所吸引或辐射的范围组成的。如城市经济区就是指以城市为中心,并包括该城市集聚和辐射能力达到的地区。
注意:凡是以区域物质内容为指标的分类所形成的区域均属于均质区范畴;凡是以区域内在联系为依据进行分类所形成的区域均属功能区范畴。
学生根据刚刚已学内容判断以下区域属于均质区还是功能区:高原区、平原区、气候区、植被区、人口密度区、农业区、方言区、城市经济区、长江流域、三大经济带。
2.按空间尺度大小划分的区域类型
(1)空间上看,区域有大小之分
(2)大尺度的区域可以包含若干个较小尺度的区域
(3)一般来说,区域的空间尺度越大,描述的区域特点就越宏观;区域空间的尺度越小,描述的区域特点就越具体、越详细。
(练)阅读课本第六页,试着说出我们云南说的方言属于哪个区?并勾选下表中不同类型区域划分所依据的指标
我国热量带的划分 我国三大自然区的划分 我国三大经济带的划分 中国汉语方言区的划分
单一指标 √ √
综合指标 √ √
自然要素 √ √
人文要素 √ √
知识点三:区域的特征及实践意义
1.区域的特征
(1)整体性:区域内部各地理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构成统一整体。
举例:青藏高寒区的整体性,西北内陆地区的整体性
(2)差异性:自然和人文现象在空间上分布的差异性是地球表面最显著的特征之一,任何一个区域内部都相对一致性,但各个区域之间普遍存在差异性。
注意:为什么说区域之间和区域内部都存在差异性
提示:自然和人文现象在空间分布上的差异性,是地球表层最显著的特点之一。区域的整体性是相对的,差异性是绝对的。我们所说的区域内具有相对一致性,并不是说内部就没有差异,只不过是求大同存小异罢了。
举例:南方的水田也有旱地,青藏高原北部以高寒牧业为主,而东南部则发展“谷地”农业
(3)开放性:任何一个区域在地球表面都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与其他区域有着各种各样的联系。
举例:发达国家或发展中国家或地区
注意:整体性是区域的本质属性,没有整体性也就没有了差异性,没有差异性也就无所谓的开放性。区域之所以既体现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又反映地理环境的差异性是由于:区域内的地理环境要素是相互影响的整体。所以,区域的三个特点是辩证统一的,不可将他们分割开来。
2.认识区域特征的实践意义
(1)整体性对于综合利用资源、修复生态系统、改善环境质量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2)差异性有利于因地制宜,扬长避短,促进区域的可持续发展。
(3)开放性有利于区域合作,优势互补,协调发展。
(练)【当堂检测】
《孟子·滕文公》记载:“周公相武王……灭国者五十,驱虎、豹、犀、象而远之。”上述史实表明,夏商时期,我国野象曾经分布在华北平原北部燕山山脉至吕梁山、陕北一线。春秋时期以后,中国野象分布渐由华北地区南移到秦岭—淮河一线。据此回答1~2题。
1.某一地区动物的生存与气候、植被等因素有着密切的联系,这体现出区域的 ( A )
A.整体性 B.差异性 C.开放性 D.综合性
2.夏商时期,华北地区可能的地理现象是 ( A )
A.气候比较暖湿 B.以草原景观为主
C.多沙尘暴天气 D.海平面明显比现在低
读下图,图中甲、乙表示
两个不同的区域,完成3~5题。
3.若甲表示我国的东部地带,乙表示中西部地带,则沿箭头①方向在区域间调配的是 ( D )
①水源 ②资金 ③能源 ④技术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4.若甲表示发达国家,乙表示发展中国家,则沿箭头②方向在区域间调配的是 ( B )
①劳动力 ②矿产 ③粮食 ④工业制成品
A.②③ B.①② C.②④ D.①③
5.甲、乙两区域的这种联系,最能说明区域具有哪种特征 ( C )
A.整体性 B.差异性 C.开放性 D.层次性
课堂小结:
作业:查阅相关资料,说出以自然要素或人文要素为指标进行划分,你的家乡属于什么类型的区域,具有怎样的特征?
板书设计:
第一单元 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
第一节 认识区域
(一)区域的含义:
1.概念
2.划分指标
3.特点
4.划分目的
(二)区域的类型
(三)区域的特征及实践意义
1.区域的特征
2.认识区域特征的实践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