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与老子》问题导读-评价单

文档属性

名称 《孔子与老子》问题导读-评价单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5.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岳麓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3-02-26 14:44:09

文档简介

《孔子与老子》问题拓展-评价单
班级: 组名: 姓名: 时间:
一、基础知识巩固(下列每小题请在2分钟内完成,如超时请自主反思)
1?老子对中国文化发展的积极影响,主要在于
A.强调人们必须遵守社会秩序,要克制自己
B.提出了“天法道,道法自然”的思想
C.主张“无为而治”,“以无事取天下”
D.指出任何事务都有矛盾对立的两个方面,矛盾双方可以互相转化
2 . 2009年4月25日,第十九届全国书交易博览会在山东举行。开幕式上由10部巨型“书”拼接而成的背景墙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书博会开幕式的背景墙上有孔子、泰山等形象,若为背景墙选配孔子的两句名言,下列最合适的是( )
①人无远虑,必有近忧?????????????????????②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③已所不欲,勿施于人?????????????????????④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②④
3.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对老子的上述思想理解不正确的是
A.“道”是抽象的,“道”派生了人间万物
B.“天法道,道法自然”,否定天命论
C.矛盾的对立双方,无需条件,就可以转化
D.“无为而治”是指统治者任何事都不管
二. 阅读下列材料:
1988年,诺贝尔奖得主齐聚巴黎,他们在《巴黎宣言》中写道:“人类如果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头2540年,去吸取孔子的智慧。”阅读下列有关孔子的材料:
材料一 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公曰:“善哉!……”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 摘自《论语·为政》
材料二 吾将以教主尊孔子。……而教主不足以尽孔子。教主感化力所及,限于其信徒……举中国人,虽未尝读孔子之书者,而皆在孔子范围中也……吾将以教育家尊孔子。……而教育家不足以尽孔子。教育家之主义及方法,只能适用于一时代、一社会,而孔子之教育,则措四海而皆准,俟百世而不惑也……吾将以政治家尊孔子。……而政治家不足以尽孔子。食政治家之赐者,不过一国……不过百年,而孔子之因时的政治,可以善当时之中国,可以善2000年迄今之中国……
——摘自梁启超《世界伟人》
材料三 孔子之道,远传于四域之外,东经朝鲜,波及日本。南则风靡于安南……孔子之道,又流行于欧美。英、法、德、美、意、奥之学者,热心研究孔子者,岁炽日烈……就全世界观之,《论语》之价值,已与《新约全书》竞胜。
——摘自日本学者岛献吉朗《诸子百家》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概括孔子的主要政治观点。(4分)
(2)材料二从哪些方面评价了孔子?据材料概括指出作者评价的主要依据。(6分)
(3)综合上述材料,简要谈谈“孔子之道”在人类文明进程中的地位。(4分)

评价: 个人评价:A 会做的:
B 不会做的:
C 粗心错的:
同伴评价:A 修正的:
B 题型标识与否:
小组长评价:组内排名:
《?孔子与老子》问题解决—评价单
班级: 组名: 姓名: 时间:
教师生成问题:(下列每小题请在5分钟内完成,如超时请自主反思)
1. 怎样评价孔子的教育思想?
课时训练:(下列每小题请在2分钟内完成,如超时请自主反思)
1.下列孔子的思想中最能体现以民为本的是
A.“仁”和“礼” B.“仁”和“为政以德”
C.“克己复礼” D.“忠恕”之道
2.孔子“克己复礼”中的“礼”,指的是
A.上古时候的禅让制 B.东周时候的分封制
C.西周时候的井田制 D.西周时候的等级名分制度
3.孔子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教育家之一,“聚徒讲学,弟子三千”,这主要得益于他的
A.创办私学 B.因材施教 C.学思结合 D.温故知新
4.清康熙帝为北京孔庙提写“万世师表”的匾额,主要是为了 表彰孔子对中国古代
A.政治思想的贡献 B.伦理道德的贡献
C.哲学思想的贡献 D.教育实践和理论的贡献
5.下列对老子哲学中的“道”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万物的本原 B.抽象的概念
C.具体的物质 D.不可名状的自然本体
6.老子指出:任何事物都有对立的两个方面,如高和下、前和后、有和无、难和易等。矛盾双方可以互相转化。这体现了他哲学中的什么思想
A.道为万物本原 B.辩证法思想
C.天道自然无为 D. 无为而治
7.孔子对待天命鬼神的态度是①主张应该“敬鬼神” ②对鬼神的存在持怀疑态度 ③否认天命鬼神的存在 ④对鬼神敬而远之,把探讨和解决人世间的实际问题放在优先地位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8.中国哲学史上第一个探讨宇宙本原的哲学家是
 A.黄帝   B.孔子    C.老子    D.周公
【合作探究二】
子曰:“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
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
子曰:“必也正名乎。”“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
—— 以上材料均出自《论语》
孔子追求的“礼”是什么?他主张如何实现“礼”?
【合作探究三】
结合必修一、必修二的内容分析孔子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
评价:
个人评价:A 会做的:
B 不会做的:
C 粗心错的:
同伴评价:A 修正的:
B 题型标识与否:
小组长评价:组内排名:
1课 导读单
【合作探究一】
含义:仁者爱人;途径:忠恕之道;治国:为政以德。
解决单:
1 ①孔子主张“有教无类”,并且兴办私学。他招收学生,不分贵贱,使受教育者的范围得到扩大,适应了社会发展的需要,推动了文化的进步。
②孔子“因材施教”、学思结合、实事求是、“温故而知新”等教育观念,启发式的教学方法,提高了教育效率,促进了学生个性的发展,是孔子在教育方面取得巨大成就的根本保障。孔子的教育思想对后世教育影响深远,直到今天仍有重要的借鉴价值。。
【合作探究二】
“礼”:西周时的等级名分制度;实现:“克己复礼”、“正名”。
【合作探究三】
(1)经济:铁制农具和牛耕的使用促使生产力发展;井田制开始瓦解。
(2)政治:周王室衰微,分封制、宗法制遭到破坏。
(3)文化上,私学的兴起,文化下移,逐渐形成了“士”阶层,并开始成为社会上一支重要的力量。
1——6BDADCB 7-8BC
拓展单1—2DD本题属组合式选择题。②④句意是 “学习而经常实践,不是很愉快吗?有朋友从远方来相聚,不是很快乐吗?”符合“全国书交易博览会”的主旨,①③则不符合。这类题目常用解法:找出一项或两项不符合题目要求的题肢,排除它,逐步缩小范围,最后留下正确选项。有的题目经过一次排除可能还无法得出正确答案,则须经过多次排除,才能得出正确答案;将备选项中相同的题肢放在一边不管,而将所剩余相异的题肢加以比较辨析,从而根据题干的要求得出正确答案。
3 D
(1)主张贵贱有序的等级观念;提倡“仁”,主张以德治民。(4分)
(2)儒学创始人,中国人深受孔子思想影响;教育家,教育思想影响深远;政治家,孔子的政治主张不受时代的限制。(6分)
(3)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部分,其博大精深的文化品格具有世界性影响。(4分)
《孔子与老子》问题导读-评价单
班级: 组名: 姓名: 时间:
【学习目标】
课程标准:
知道诸子百家,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重要意义;了解孔子,孟子和荀子等思想家以及儒家思想的形成。
重点:孔子的核心思想和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老子的哲学思想和政治主张。
难点:结合春秋时期的政治、经济特点理解孔子和老子思想产生的必然性。
本单元主要介绍中国传统主流思想的演变,所以重点和难点向前者倾斜。
【知识梳理】
一、孔子的学说
1.孔子的地位
孔子是春秋时期的 、 和 ,是 学派的创始人。
2.孔子的思想
(1)政治思想: 和 是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其主要内容是 和 。
“仁:”孔子提出“仁”学,要求统治者 ,反对 ;提倡 ,以此调整人际关系,稳定社会。实现“爱人”,必须遵循 之道,要做到 。孔子提倡 ,要求统治者爱惜民力,用德教化百姓,在以礼治国的同时,逐步改良政治。
“礼”:孔子讲“克己复礼”,追求的“礼”是 ,为实现“礼”,提出了 主张。这体现了他政治思想中 的一面。
(2)哲学思想:孔子对鬼神的存在持怀疑态度,主张 ,关注实际问题。
(3)教育思想:
主张 的办学思想,使受教育者的范围得到扩大;提倡 的教学思想,针对学生不同的特点,采取特殊的方法启发诱导;主张 结合,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敢于坚持正确意见, 。
3.孔子思想影响
孔子的思想在诸国争霸和社会变革的时代 。汉代大一统之后

【合作探究一】
樊迟问仁。子曰:“爱人” 。
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
子曰:“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 以上材料均出自《论语》
你认为孔子的“仁”的含义是什么?通过什么途径来实现?在治国方面如何运用?
二、老聃与《道德经》
1.老子的地位
老子是春秋时期重要的 , 学派的创始人。老子的智慧体现在 中。
2.老子的思想
(1)哲学思想:老子讲 抽象化,认为是天地万物的本原;老子哲学中包含丰富的 思想,任何事物都有矛盾对立的两个方面。
(2)政治思想:老子从“天道自然无为”的哲学思想出发,倡导政治上 。
3.道家学派影响
道家学派对中国文化,包括
产生深远影响。
评价:
个人评价:A 会做的:
B 不会做的:
C 粗心错的:
同伴评价:A 修正的:
B 题型标识与否:
小组长评价:组内排名:
《孔子与老子》问题拓展-评价单
班级: 组名: 姓名: 时间:
一、基础知识巩固(下列每小题请在2分钟内完成,如超时请自主反思)
1?老子对中国文化发展的积极影响,主要在于
A.强调人们必须遵守社会秩序,要克制自己
B.提出了“天法道,道法自然”的思想
C.主张“无为而治”,“以无事取天下”
D.指出任何事务都有矛盾对立的两个方面,矛盾双方可以互相转化
2 . 2009年4月25日,第十九届全国书交易博览会在山东举行。开幕式上由10部巨型“书”拼接而成的背景墙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书博会开幕式的背景墙上有孔子、泰山等形象,若为背景墙选配孔子的两句名言,下列最合适的是( )
①人无远虑,必有近忧?????????????????????②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③已所不欲,勿施于人?????????????????????④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②④
3.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对老子的上述思想理解不正确的是
A.“道”是抽象的,“道”派生了人间万物
B.“天法道,道法自然”,否定天命论
C.矛盾的对立双方,无需条件,就可以转化
D.“无为而治”是指统治者任何事都不管
二. 阅读下列材料:
1988年,诺贝尔奖得主齐聚巴黎,他们在《巴黎宣言》中写道:“人类如果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头2540年,去吸取孔子的智慧。”阅读下列有关孔子的材料:
材料一 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公曰:“善哉!……”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 摘自《论语·为政》
材料二 吾将以教主尊孔子。……而教主不足以尽孔子。教主感化力所及,限于其信徒……举中国人,虽未尝读孔子之书者,而皆在孔子范围中也……吾将以教育家尊孔子。……而教育家不足以尽孔子。教育家之主义及方法,只能适用于一时代、一社会,而孔子之教育,则措四海而皆准,俟百世而不惑也……吾将以政治家尊孔子。……而政治家不足以尽孔子。食政治家之赐者,不过一国……不过百年,而孔子之因时的政治,可以善当时之中国,可以善2000年迄今之中国……
——摘自梁启超《世界伟人》
材料三 孔子之道,远传于四域之外,东经朝鲜,波及日本。南则风靡于安南……孔子之道,又流行于欧美。英、法、德、美、意、奥之学者,热心研究孔子者,岁炽日烈……就全世界观之,《论语》之价值,已与《新约全书》竞胜。
——摘自日本学者岛献吉朗《诸子百家》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概括孔子的主要政治观点。(4分)
(2)材料二从哪些方面评价了孔子?据材料概括指出作者评价的主要依据。(6分)
(3)综合上述材料,简要谈谈“孔子之道”在人类文明进程中的地位。(4分)

评价: 个人评价:A 会做的:
B 不会做的:
C 粗心错的:
同伴评价:A 修正的:
B 题型标识与否:
小组长评价:组内排名:
《?孔子与老子》问题解决—评价单
班级: 组名: 姓名: 时间:
教师生成问题:(下列每小题请在5分钟内完成,如超时请自主反思)
1. 怎样评价孔子的教育思想?
课时训练:(下列每小题请在2分钟内完成,如超时请自主反思)
1.下列孔子的思想中最能体现以民为本的是
A.“仁”和“礼” B.“仁”和“为政以德”
C.“克己复礼” D.“忠恕”之道
2.孔子“克己复礼”中的“礼”,指的是
A.上古时候的禅让制 B.东周时候的分封制
C.西周时候的井田制 D.西周时候的等级名分制度
3.孔子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教育家之一,“聚徒讲学,弟子三千”,这主要得益于他的
A.创办私学 B.因材施教 C.学思结合 D.温故知新
4.清康熙帝为北京孔庙提写“万世师表”的匾额,主要是为了 表彰孔子对中国古代
A.政治思想的贡献 B.伦理道德的贡献
C.哲学思想的贡献 D.教育实践和理论的贡献
5.下列对老子哲学中的“道”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万物的本原 B.抽象的概念
C.具体的物质 D.不可名状的自然本体
6.老子指出:任何事物都有对立的两个方面,如高和下、前和后、有和无、难和易等。矛盾双方可以互相转化。这体现了他哲学中的什么思想
A.道为万物本原 B.辩证法思想
C.天道自然无为 D. 无为而治
7.孔子对待天命鬼神的态度是①主张应该“敬鬼神” ②对鬼神的存在持怀疑态度 ③否认天命鬼神的存在 ④对鬼神敬而远之,把探讨和解决人世间的实际问题放在优先地位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8.中国哲学史上第一个探讨宇宙本原的哲学家是
 A.黄帝   B.孔子    C.老子    D.周公
【合作探究二】
子曰:“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
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
子曰:“必也正名乎。”“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
—— 以上材料均出自《论语》
孔子追求的“礼”是什么?他主张如何实现“礼”?
【合作探究三】
结合必修一、必修二的内容分析孔子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
评价:
个人评价:A 会做的:
B 不会做的:
C 粗心错的:
同伴评价:A 修正的:
B 题型标识与否:
小组长评价:组内排名:
1课 导读单
【合作探究一】
含义:仁者爱人;途径:忠恕之道;治国:为政以德。
解决单:
1 ①孔子主张“有教无类”,并且兴办私学。他招收学生,不分贵贱,使受教育者的范围得到扩大,适应了社会发展的需要,推动了文化的进步。
②孔子“因材施教”、学思结合、实事求是、“温故而知新”等教育观念,启发式的教学方法,提高了教育效率,促进了学生个性的发展,是孔子在教育方面取得巨大成就的根本保障。孔子的教育思想对后世教育影响深远,直到今天仍有重要的借鉴价值。。
【合作探究二】
“礼”:西周时的等级名分制度;实现:“克己复礼”、“正名”。
【合作探究三】
(1)经济:铁制农具和牛耕的使用促使生产力发展;井田制开始瓦解。
(2)政治:周王室衰微,分封制、宗法制遭到破坏。
(3)文化上,私学的兴起,文化下移,逐渐形成了“士”阶层,并开始成为社会上一支重要的力量。
1——6BDADCB 7-8BC
拓展单1—2DD本题属组合式选择题。②④句意是 “学习而经常实践,不是很愉快吗?有朋友从远方来相聚,不是很快乐吗?”符合“全国书交易博览会”的主旨,①③则不符合。这类题目常用解法:找出一项或两项不符合题目要求的题肢,排除它,逐步缩小范围,最后留下正确选项。有的题目经过一次排除可能还无法得出正确答案,则须经过多次排除,才能得出正确答案;将备选项中相同的题肢放在一边不管,而将所剩余相异的题肢加以比较辨析,从而根据题干的要求得出正确答案。
3 D
(1)主张贵贱有序的等级观念;提倡“仁”,主张以德治民。(4分)
(2)儒学创始人,中国人深受孔子思想影响;教育家,教育思想影响深远;政治家,孔子的政治主张不受时代的限制。(6分)
(3)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部分,其博大精深的文化品格具有世界性影响。(4分)
《孔子与老子》问题导读-评价单
班级: 组名: 姓名: 时间:
【学习目标】
课程标准:
知道诸子百家,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重要意义;了解孔子,孟子和荀子等思想家以及儒家思想的形成。
重点:孔子的核心思想和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老子的哲学思想和政治主张。
难点:结合春秋时期的政治、经济特点理解孔子和老子思想产生的必然性。
本单元主要介绍中国传统主流思想的演变,所以重点和难点向前者倾斜。
【知识梳理】
一、孔子的学说
1.孔子的地位
孔子是春秋时期的 、 和 ,是 学派的创始人。
2.孔子的思想
(1)政治思想: 和 是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其主要内容是 和 。
“仁:”孔子提出“仁”学,要求统治者 ,反对 ;提倡 ,以此调整人际关系,稳定社会。实现“爱人”,必须遵循 之道,要做到 。孔子提倡 ,要求统治者爱惜民力,用德教化百姓,在以礼治国的同时,逐步改良政治。
“礼”:孔子讲“克己复礼”,追求的“礼”是 ,为实现“礼”,提出了 主张。这体现了他政治思想中 的一面。
(2)哲学思想:孔子对鬼神的存在持怀疑态度,主张 ,关注实际问题。
(3)教育思想:
主张 的办学思想,使受教育者的范围得到扩大;提倡 的教学思想,针对学生不同的特点,采取特殊的方法启发诱导;主张 结合,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敢于坚持正确意见, 。
3.孔子思想影响
孔子的思想在诸国争霸和社会变革的时代 。汉代大一统之后

【合作探究一】
樊迟问仁。子曰:“爱人” 。
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
子曰:“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 以上材料均出自《论语》
你认为孔子的“仁”的含义是什么?通过什么途径来实现?在治国方面如何运用?
二、老聃与《道德经》
1.老子的地位
老子是春秋时期重要的 , 学派的创始人。老子的智慧体现在 中。
2.老子的思想
(1)哲学思想:老子讲 抽象化,认为是天地万物的本原;老子哲学中包含丰富的 思想,任何事物都有矛盾对立的两个方面。
(2)政治思想:老子从“天道自然无为”的哲学思想出发,倡导政治上 。
3.道家学派影响
道家学派对中国文化,包括
产生深远影响。
评价:
个人评价:A 会做的:
B 不会做的:
C 粗心错的:
同伴评价:A 修正的:
B 题型标识与否:
小组长评价:组内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