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71张PPT)
《骆 驼 祥 子》
老 舍
名著导读——
第 一 课 时
一、作家作品,背景介绍
舒庆春
小说家
人民艺术家
老张的哲学
骆驼祥子
四世同堂
龙须沟
老舍,原名 ,字 ,是中国现代 、戏剧家、著名作家,杰出的语言大师,被誉为“ ”。老舍这一笔名最初在小说《 》中使用。 初期的作品,如《老张的哲学》、《赵子曰》、《二马》等,幽默中含有讽刺,1936年推出了自己的典型代表作《 》。40年代的作品有:长篇小说《火葬》《 》等,剧本《 》
《 》等。
走近作者,了解作品
舍予
茶馆
二三十年代正是中国现代史上最黑暗、最混乱的多灾多难的年代。新旧军阀不断争权夺势的混战,再加上各种自然灾害的横行,使得中国农村迅速走向破产。而成批破产的农民为了谋生便纷纷涌入城市,祥子就是这些涌入城市的破产农民中的一个典型。
写作背景
二、名 家 点 评
老舍十分熟悉作品所描写的各种人物,他用一种明畅朴素的叙述笔调,机智生动的北京口语,简洁有力地写出富有地方色彩的生活画面和具有性格特征的人物形象。在写实手法的运用和语言的凝练上,都取得了很大成功。
——王瑶
小说惊心动魄地写出了,恶魔般的社会环境怎样残酷地、一点一点地剥掉祥子的农民美德,将他的性格扭曲变形,直到把“树”一样执拗的祥子连根拔起,抛到城市流氓无产者的行列中。更足以显示作者现实主义艺术的深刻性的是,作者不只从社会环境,而且从这些人物自身发掘他们悲剧的原因,写出生活给予这些人物的限制。
——赵园
老舍是公认的语言大师。他创造性地运用北京市民的口语,“把顶平凡的话调动得胜动有力”,给通俗朴素的文字又增添了“亲切、新鲜、恰当、活泼的味儿”,使人一读就能感受到小说的地方特色。
三、读书方法指导
——圈点批注法
这种读书方法可以凝聚阅读的注意力,便于复习、巩固、查考,也是一种治学的方式。
金圣叹对《水浒传》的评点,毛宗岗对《三国演义》的评点,脂砚斋对《红楼梦》的评点,都是中国古典小说批评史上的经典。
注意事项:
一、勾画文章的重点、难点、疑点,或者是自己深有体会之处。
三、经典作品需要反复阅读,每次圈点批注可以有不同的侧重点。
二、批注可以从作品的内容、结构、写作手法、语言特色等方面着手,或展开联想、想象,补充原文内容,或写出心得体会,提出自己的见解。
四、设定一些圈点和批注的符号。
四、祥子的故事
老舍把祥子这样一个“小人物”写活了。祥子本是农村人,后来到城市谋生。来到北京后,他选择了当时城市底层老百姓常见的职业: ,想凭自己的力气挣饭吃。他 , , ,梦想 ,自己能养活自己,不受车厂老板的盘剥。但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他的希望一次又一次地破灭,他与命运的抗争最终以 告终。小说结尾,祥子已放弃理想,从一个 的青年变成 、 、 、自暴自弃的 。
祥子简介:
拉洋车(黄包车)
老实
健壮
坚忍
拥有一辆自己的洋车
惨败
诚实可爱
麻木
潦倒
狡猾
行尸走肉
祥子的三起三落:
一落:祥子送客去清华连人带车被匪兵抓走,理想第一次破灭。
一起:祥子来到北平当人力车夫,苦干三年,终于买了一辆车。
二起:祥子卖骆驼,拼命拉车,省吃俭用攒钱准备买新车。
二落:祥子辛苦攒的钱被孙侦探敲诈走,第二次希望破灭。
三落:为了置办虎妞的丧事,祥子又卖掉了车。
三起:虎妞以低价给祥子买了邻居二强子的车,祥子又有车了。
祥子的命运三部曲是:
精进向上
不甘失败
自甘堕落
三起三落
《骆驼祥子》主要讲述了祥子 的故事。
祥子性格的变化:
前期:
中期:
后期:
勤劳节俭,质朴善良;
自私懒惰,贪图享受;
沉沦颓废,偷奸耍赖。
祥子悲剧的原因:
客观原因 主观原因
把人变成鬼的 旧社会的逼迫
车厂主女儿虎妞的诱骗等。
祥子与生俱来的小农意识、狭隘的眼光,尤其是他的个人奋斗的思想,是造成他悲剧主观因素中最根本的一点。
祥子个人性格上、心理上的弱点,如在接踵而来的打击面前逐渐滋生的自暴自弃的念头,他也缺乏足够的自制力。
1、这部小说以 为背景,通过描写 的经历,
揭露了战乱频繁、黑暗混乱的社会对底层劳动人民的摧残与迫害,告诉人们单靠个人的力量奋斗是没有出路的,从而表现了作者 。
二十年代末期的北京市民生活
祥子拉车生涯中的三起三落,最后沦落末路
对罪恶社会的痛恨和对劳动人民的同情
思考练习
《骆 驼 祥 子》
老 舍
名著导读——
第 二 课 时
名 著 赏 读
1.点明小说的主人公——祥子。
(一)思考:题目“骆驼祥子”主要包括哪些含义?
2.概括著作的一个主要情节“骆驼祥子”称号的由来。
3.揭示主人公的性格像骆驼一样吃苦耐劳、沉默憨厚。
《骆驼祥子》是现代作家老舍的代表作, 小说描写了一个普通人力车夫 经历人生中的 ,最终由 堕落为“ ”的悲惨遭遇。反映了一个有良知的作家对当时 的批判,对像祥子一样的
。
(二)内容简介
祥子
三起三落
人
兽
黑暗社会
底层劳动人民生存状况的关注和同情
(三)分篇简介:
1.祥子从农村跑到北平城里做了 ,他年轻、勤奋、自律,苦干三年自己 。对未来充满希望。
2.战争打响以后,为了多赚钱,祥子冒险把车拉到清华,途中 。
3.祥子趁乱逃出军营,顺手牵走了 ,转手卖掉骆驼以后,祥子开始了新生活。
4.祥子生病了,说胡话时讲了骆驼的故事,从此得了
“ ”的外号。病好以后祥子来到 。得到
刘四爷和虎妞的款待,他将剩余的三十元钱寄存到刘四爷那
里,希望 。
人力车夫
买了一辆新车
连车带人被大兵抓走
三匹骆驼
骆驼祥子
人和车厂
再买一辆车
5.祥子为了再买车拼命拉车挣钱,不惜去抢同行的生意。他在 家拉包月时受了气,和杨夫人闹翻以后,没多久就辞工离开。
6.心事重重的祥子回到车厂, 请祥子喝酒,把醉酒的祥子骗上床。醒来后,祥子心情复杂,决定 。
7.祥子遇到了老主顾 ,开始到曹家拉包月。曹先生和曹夫人待人和气,祥子又觉得生活有了希望。
杨先生
虎妞
离开车厂
曹先生
10.祥子在茶馆等曹先生时,发现一个老车夫饿晕在茶馆门口。茶馆掌柜热心救助老车夫,祥子买来包子给老车夫和他的孙子小马儿。老车夫的遭遇让祥子开始对自己的未来和理想产生怀疑。
9.虎妞把祥子寄存的钱还给他,并说自己有了身孕,还让祥子给刘四爷拜寿,设法让刘四爷招他当女婿。祥子心乱如麻,借酒消愁。
8.祥子认识了高妈,知道她的赚钱方式,同时他也在曹家了解到了许多东西。年关将到,祥子打算买点礼物去探望刘四爷并要回寄存在那里的钱,这时虎妞却找上门来。
13.祥子第二天找曹先生一家,却发现他们已经逃走,祥子的生活没了着落,只能 。
12.曹先生被自己的学生 恶意诬告。曹家大乱,祥子就去隔壁王家找车夫老程凑合了一晚。
11.祭灶那晚,祥子拉曹先生回家,被 抓住, 孙侦探威逼利诱,最后 。祥子
。
孙侦探
把祥子所有积蓄都敲诈走
第二次买车的希望成了泡影
阮明
再次回到刘四爷的车厂
15.虎妞和祥子租房成了亲,婚后祥子才知道虎妞并没有怀孕。祥子气愤难当,十分讨厌虎妞。他拒绝虎妞向刘四爷屈服的提议,希望虎妞能拿钱给他买车。
16.婚后的虎妞市侩至极,令祥子无法忍受。元宵过后,祥子去赁车,十七那天开始拉车,虎妞心中不悦,并与祥子商量买车的事。
14.刘四爷不想让拉车的祥子以女婿的身份继承自己的产业,在大寿当天对祥子和虎妞大发脾气。虎妞与刘四当场撕破脸,并决心跟祥子走。
18.二强子看着女儿心里矛盾痛苦。虎妞不久就怀孕了,祥子却病倒了。为了生计,祥子硬撑着去拉车,最后身体垮了,只能在家养病。虎妞年纪已大,却总是使唤小福子做事,吃喝也不怠慢,最终 。
17.刘四卖掉人和车厂拿钱离开,车厂改名为“ ”。虎妞依靠父亲的希望落了空,买下了同院 的一辆二手车。二强子好吃懒做,把女儿 卖了换钱。小福子被丈夫抛弃,回来以后和虎妞成为朋友,为了养家糊口做了暗娼。虎妞则为她提供房子,从中获利。
仁和车厂
二强子
小福子
难产而死
19.为了给虎妞办丧事,祥子 。他和小福子互相喜欢,但小福子两个尚不能自食其力的弟弟和酒鬼父亲让祥子感到是包袱,他抛下小福子离开,去 拉包月,认识了夏太太。
被迫卖掉了车
夏家
20.年轻风骚的夏太太引诱祥子使他染病,祥子慢慢变得堕落。走投无路的祥子又找到曹先生家,让曹先生指点出路。曹先生承诺给他和小福子提供工作外加一间房。祥子心里有了一丝希望,去找小福子,却杳无音讯。
21.祥子在路上遇见小马儿的祖父,与他攀谈中,才知道小马儿已经死了半年多,并且知道小福子可能在白房子,便马上去寻她,发现小福子早几个月前就因为不堪忍受屈辱上吊死了。祥子的精神彻底崩溃,思想发生了巨大转变。
22.祥子为了钱出卖 ,他不愿再拉车,靠着给人
度过残余的时日,最终 。
阮明
堕落
送殡
《骆 驼 祥 子》
老 舍
名著导读——
第 三 课 时
一、人 物 形 象 分 析
结合具体的故事情节、社会背景、作品主题分析。
要求:
小说还描写了祥子周围的人物,如残忍霸道的车主 、大胆泼辣又有点儿变态的 、一步步走向毁灭的 、离死亡只差一步的 和
祖孙俩,还有 的大兵、 的杨太太、诈骗祥子的 等,展示了一幅具有
的世态图。
刘四
虎妞
小福子
老马
小马
抢车
不给仆人饭吃
孙侦探
老北京风情
(一)人物群像:
(二)祥子
堕落前:
祥子一贯要强,愿意奋斗,他不愿听从高妈的话放高利贷,不想贪图刘四的六十辆车,不愿听虎妞的话去做小买卖,他认为“有了自己的车就有了一切”,他所梦想的不过是以自己的劳动求得一种独立自主的生活。
祥子善良纯朴,热爱劳动,对生活具有骆驼一般的积极和坚韧的精神。
堕落后:
自私懒惰、出卖灵魂、自暴自弃、吃喝嫖赌样样俱全。
总为自己找借口,挑舒服的事做,拉车要看心情、看天气,变得懒散,没了斗志。
大胆泼辣:她说话大大咧咧,帮助父亲办事是把好手;为了追求祥子,用枕头假扮怀孕。
变态:她对爱情与幸福的追求长期被压抑,身受封建剥削家庭的损害,心理也因之变态。她真诚对待祥子,又总想控制他,是祥子向上进取的阻力和障碍,是致使祥子走向堕落的外在原因之一
虎妞贪吃懒惰、好逸恶劳,最终难产死去。她具有双重性格,既是一个在旧社会沾染了许多恶习的妇女,又是那个时代的牺牲品。
敢作敢为:虎妞敢于追求幸福,不顾刘四爷的反对,骗祥子和她结婚;不惜与父亲刘四爷决裂。
(三)虎妞
(四)刘四爷
刘四爷是虎妞的父亲,人和车厂的老板,为人苛刻,
、 ,是一个典型的 阶级人物,即使虎妞是自己的女儿,为了她能帮忙管理车厂,从没打算替她寻找婆家,蹉跎了她的青春;他性格刚强,爱面子,不愿辛苦成果被祥子继承,在70岁寿宴上与虎妞决裂;之后,果断把车厂倒卖,不让女儿有丁点儿机会得到他的财产。
剥削
自私自利
残忍霸道
小福子乐于助人、要强、勤劳善良。她是黑暗社会留给祥子对生活的最后一线希望,她自杀后,祥子从一个坚持奋斗的个人主义者变成一个活死人,不对别人负责,也不对自己负责,放弃了自己的生命意志,只是凭本能活着。
(五)小福子
曹先生一个平凡的教书人,爱好传统美术,待人和善,思想民主,富有同情心,较为正直和进步。被祥子认为是“圣人”。由于当局说他教书时思想过激而被认为是革命。但是他的思想受到时代局限,这也使他没有成为真正的战士。
(六)曹先生
高妈是一个微不足道的小人物,她乐于助人、心地善良、做事仔细,有心计。她经历了生活的种种不幸,学会了在旧社会最底层生活的方法,是适应了旧社会的为数不多的劳动人民的代表。
(七)高妈
。
孙侦探狡诈奸邪、恃强凌弱、尖酸刻薄,他代表的是旧社会黑暗权势对像祥子这样的社会最底层人民的生命意志的捣毁,他狠毒奸诈,借着自己的势力作威作福,是个彻头彻尾的反面人物。
(七)孙侦探
二、谈阅读感受
(一)谈谈阅读小说后的感受、启示。
1.小说让我们知道故事发生的20世纪20年代初中国的黑暗的社会现实,以及当时劳动人民真实的艰苦的生活状况。采用传统小说的纵向结构,情节清晰。
2.善于运用个性化的语言。老舍采用经过加工的北京口语来刻画人物,叙述故事,表达情感,富有地方特色,不愧为语言艺术大师。
3.在当时社会,个人的努力不一定会得到相应的回报,靠个人的力量奋斗是没有出路的。
《骆 驼 祥 子》
老 舍
名著导读——
第 四 课 时
一、巩 固 练 习
(一)选择题
1、下列属于老舍作品的( )
A.《茶馆》 B.《繁星》《春水》
C.《死水》 D.《我的大学》
2、下列关于“虎妞”的情节,按先后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
①虎妞掏钱买车 ②虎妞假装怀孕
③虎妞“下嫁”祥子 ④虎妞和父亲彻底吵翻
A.③④②① B.②③①④
C.③②①④ D.②④③①
A
D
1.《骆驼祥子》的作者是 ,原名 ,有“ ” 的称号。其代表作还有长篇小说《 》,剧本《 》《 》。
2.祥子是老舍笔下一个 、 的下层劳动者形象。
3. 因为一个不及格的分数,告发了曹先生。
舒庆春
老舍
人民艺术家
四世同堂
龙须沟
茶馆
(二)填空题
被侮辱
被损害
阮明
5.“我算是明白了,干苦活儿的打算独自一个人混好,比登天还难。”这是 感叹。
6.祥子最尊重,也最关心祥子的人是 ,他和太太对祥子的态度很和气,他家的小男孩叫 ,他家的女仆
劝祥子 ,祥子没有接受她的建议。
老马
曹先生
小文
高妈
把钱存入银行或放贷
4.祥子最大的梦想是 ,他买的第二辆车因 而被卖掉。
给虎妞办丧事
有一辆自己的新车
7.“他是一个‘坚壮、沉默而又有生气'的上等车夫,为
了争取起码的生存权利而奋斗、挣扎,最终走上了一条自我毁灭的道路。”“他”是长篇小说《 》中的 ,与他相关的两位女性是 和 。
骆驼祥子
虎妞
小福子
祥子
8.“两只大圆眼,大鼻子,方嘴,一对大虎牙,一张口就像个老虎。个子几乎与祥子一边儿高,头剃得很亮,没留胡子。”这段文字描写的是 。
刘四爷
(三)阅读题
拉着空车走了几步,他觉出由脸到脚都被热气围着,连手背上都流了汗。可是,见了座儿,他还想拉,以为跑起来也许倒能有点风。他拉上了个买卖,把车拉起来,他才晓得天气的厉害已经到了不允许任何人工作的程度。一跑,便喘不过气来,而且嘴唇发焦,明知心里不渴,也见水就想喝。不跑呢,那毒花花的太阳把手和脊背都要晒裂。好歹的拉到了地方,他的裤褂全裹在了身上。拿起芭蕉扇扇扇,没用,风是热的。他已经不知喝了几气凉水,可是又跑到茶馆去。两壶热茶喝下去,他心里安静了些。茶由口进去,汗马上身上出来,好像身上已是空膛的,不会再藏储一点水分。他不敢再动了。
1.概括选段的主要内容,并结合原著补写两个与“他”相关的情节。
②祥子的车钱被孙侦探敲诈走。
祥子在烈日下拉车。
补写情节:
③祥子卖车安葬虎妞。
①祥子的车被大兵抢走。
(三)思考题
1.车夫的头慢慢地往下低,低着低着,全身都出溜下去。(“出溜”是北京方言,推断其含义,并说说运用这个词的好处。)
“出溜”是“滑”的意思,形象地写出了老马又冷又饿、不由自主晕倒的状态。
“乐”是因他晕倒后得到了大家的关心和帮助,感到很温暖;像是哭,是因为自己虽努力拉车却依然生活艰难贫苦,感到无助。
2.“哎!”老者像是乐,又像是哭,向大家点着头(为什么老马会有“像是乐,又像是哭”的表情?)
3.茶馆掌柜处理车夫忽然晕倒的状况很有经验,说明了什么?
说明掌柜善良,常常救助这样的车夫;也说明了车夫因冷、饿晕倒的现象较常见;还说明了底层人民普遍生活很贫苦。
小马病死在老马的怀里;老马被迫改行,孤独而凄凉地度过余生。
4.在《骆驼祥子》中,老马和小马最终的命运如何?老马这个人物形象有哪些作用?
作用:揭示了勤苦而不能满足基本生活需求的劳动者的共同命运;揭露了不让好人有出路的黑暗的社会现实;成为祥子人生态度转变的关键因素之一
《骆 驼 祥 子》
名著导读——
第 五 课 时
——专 题 探 究
专题探究
专题一:给祥子写小传
本书以主人公祥子的 和 作为线索,可以说是样子一生的记录。请根据作品的内容,写一篇祥子的小传,完整地勾勒出样子的经历。
奋斗
毁灭
《骆驼祥子》这部小说的故事围绕祥子“精进向上——不甘失败——自甘堕落”的命运三部曲展开。
祥子初到北平,怀抱着寻求新的生路的希望,开始了他的个人奋斗史。他健壮、老实、坚忍,如同骆驼一般;他善良正直,乐于帮助与他同命运的穷人;他自尊好强,吃苦耐劳,凭自己的力气挣饭吃,梦想买一辆属于自己的车。为了买车,他从生活中扣出每一点钱,他舍下面子和下等车夫抢座,没命的拉车,甚至连一口好茶也不愿喝——虽然像他这样的高等车夫喝点好茶是再平常不过的事了。他把自己当作铁打的,拼命攒钱——事情却常常不如人愿,所有的意外都与愿望悖道相驰。
祥子苦干三年才买下的第一辆车被大兵连人带车掳走;他好不容易逃离匪兵,把偷出的骆驼卖了三十几元钱,他继续拼命拉
祥子小传
车想再买一辆车,但好不容易攒下的积蓄全部被孙侦探敲诈走;祥子被骗和虎妞结婚,虎妞给他买下第二辆车,但虎妞难产身亡,祥子为葬妻而不得不再一次卖掉车子。经历了人生的三起三落,祥子已不复再有希望买车。
在命运的作弄面前,祥子也曾不甘失败,竭力挣扎和抗争过。他有时想过应该好好地生活,可是一想起自己的经历,他就没了信心。要强又怎样呢,自己过去不也要强过吗?到头来还不是和其他人一样,还不如趁早快乐一天是一天。小福子上吊离世终于让祥子不堪这沉重一击,完全失去生活的追求。他变成了另外一个人——与过去的自己完全相反的人——麻木、潦倒、狡猾、好占便宜、吃喝嫖赌、自暴自弃的行尸走肉。
一个由乡间来的淳朴、老实、善良、结实的小伙子就这样沦落成一个让人唾弃的混混,最后像一条狗一样栽倒在街头,再也爬不起来……
专题二:探寻悲剧原因
读完全书,祥子最终走向毁灭的命运悲剧无疑会给你强列的震撼。到底是什么力量毁灭了这个曾经生气勃勃的人?悲剧的原因何在?带着思考精读一些章节,并查找资料,写下你的探究结果,然后和同学就此做一次深入的讨论。
祥子是旧社会贫苦劳动人民的缩影,他反映了劳动人民生活苦难与无奈。他以血泪控诉旧社会对劳动者的无情压榨和摧残,及把人变成鬼的罪恶。也揭示了个人奋斗不是劳动人民摆脱贫困、改变境遇的正确道路。
造成祥子悲剧命运的原因来自多方面:
探寻祥子悲剧命运的原因
一、社会原因
祥子是社会中的人,他的人生道路,是由他所处的社会环境、社会地位,及他与社会的各种联系决定的。他面对的是一个“强大的、罪恶的、病态的社会”——一个军阀割据、动荡不安的年代。那时,人命是很不值钱的。只要有人有枪,随便就可以杀几十、几百个人,然后割据一方。
祥子一个人力车夫,在乱世中根本就没有能力自保,于是就发生了被大兵把车拉走,杨宅不给仆人吃饭,还有孙侦探诈骗祥子种种悲惨的事件。
祥子无法凭借个人的奋斗与强大的社会黑暗势力抗衡,只能成为“个人主义的末路鬼”。社会是造成他人生悲剧的主要原因。
二、个人原因
祥子自身性格局限又是其悲剧人生形成的一个因素。祥子从乡间来到城市,对生活满怀热情和乐观态度,即便车丢了、钱被劫,依然不懈努力,有着积极向上的个人奋斗精神。但是他无法认清灾难的社会根源,不知道个人的努力比起社会沉重的压迫是多么微不足道。
祥子自身性格的双重性、堕落性、劣根性也是一个无法回避的因素,对他的人生悲剧造成了不可忽视的影响。刚开始他自信满满的原因是他身强力壮,年轻老实,可他发现这些都顶不了事,就迅速绝望了。他目光短浅,真以为自己是“高等车夫”就顶事,没有看清这个社会的本质,没有认识到自己的脆弱。
祥子缺乏毅力,内心太脆弱。他已经得到了曹先生的帮助,但当他得知小福子死去时,他没有想到只有自己好好生活,才对得起小福子,而是选择了自甘堕落。
三、他人影响
虎妞在祥子悲剧人生中无疑起到了一定的作用。祥子被迫与虎妞结婚,虎妞虽真心待他,但又要控制他。祥子并不爱虎妞,却又无可奈何地接受了她的‘爱情',接受她为自己买下一辆车。和虎妞的结合成了祥子个人奋斗过程中的一个打击。
另一个对祥子产生重大影响的女人是小福子。祥子心里是顶喜欢小福子的,他同情她,也同情自己。他的理想就是有一辆属于自己的车和属于自己的女人。然而,这种个人主义理想在他兴高采烈地走进白房子,得知小福子死后就完全破灭了。他彻底沦落为麻木、潦倒、狡猾、好占便宜、吃喝嫖赌、自暴自弃的行尸走肉。
另外老马祖孙、高妈、刻薄的杨太太、卑鄙的夏先生、潦倒不堪的二强子等人都在祥子悲剧人生的形成过程中扮演了不同的角色。
专题三:话说“洋车夫”
书中除了祥子外,还写了形形色色的洋车夫,留下了关于老北京洋车夫这一行当的珍贵历史记录。请根据书中内容进行梳理,从职业特点、人员构成、生活状况等方面介绍洋车夫这个行当的情况。
一、职业特点
洋车夫在当时的社会中,是最底层、最普通的一个职业。车夫大部分来自乡村,希望能用劳动来换取新的生活。他们身上既有诚实、质朴、勤劳、善良等优良品质,又有与当时中国大多数人一样的封建思想。
话说“洋车夫”
二、人员构成
洋车夫因年龄、学识、环境等因素大致分为六派,分别是:
1.青壮派
这一派是有漂亮的车,出车与收车都有自由,“年轻力壮、腿脚麻利”的车夫,他们主要是拉包车或自己买车,是洋车夫系统中处境最好的一派。
2.中年派
比轻壮派这一派岁数稍大的,或因身体的关系而跑得稍差点劲的,或因家庭的关系而不敢白耗一天的。他妈多数拉八成新的车,人与车都相当漂亮,所以在要价的时候还能保持住相当的尊严。他们也许拉“整天”,也许“拉晚儿”,境况比第一派要稍稍差一些。
3.老年派
第三派是那年纪在四十以上或二十以下,车破又不敢“拉晚儿”,只能早早出车拉出“车份儿”和自己嚼谷的车夫。有的是已经拉了十年八年的车,筋肉的衰损使他们甘居人后,他们渐渐知道早晚是一个跟头会死在马路上的。他们的车破,过去拉车的那点儿光荣毫不能减少将来的黑暗,他们自己也因此在擦着汗的时节常常微叹。
4.青幼派
二十岁以下的——有的从十一二岁就干这行——很少有二十岁以后改变成漂亮的车夫的,因为在幼年受了伤,很难健壮起来。他们的车破,又不敢“拉晚儿”。也许他们会拉一辈子的洋车,而一辈子拉车也没出过风头。
5.半路出家派
这一些是以前绝没想到自己能与洋车发生关系,而到了生和死的界限已经不甚分明,到了卖无可卖,当无可当时,才抄起车把来,咬着牙,含着泪,上了这条死亡之路。这些人,没有力气,没有经验,没有朋友,拉着最破的车,生命最鲜壮的时期已经卖掉了。
6.跑长趟派
只跑长趟,不愿拉散座。会说外国话,跑法也是很特别。拉着洋人,不穿号坎,而一律是长袖小白褂。
三、生活状况
洋车夫的地位极低的,任他人的意愿摆布。他们得不到帮助,更得不到正义,被人欺侮了,无人为他们伸张正义,只能放到心底去。他们的生活是凄凉的,除了能在青年时趁年轻力壮挣几个钱,其他时间都食不果腹。
当老了的时候,他们没有力气,没有依靠,没有经济来源,只能继续拉车。随时的一个不小心,生命即到了尽头。
四、社会现实
《骆驼祥子》里有许多正面描写洋车夫生活状况的地方:受当兵的欺负,连人带车被捉去;受雇主压榨,不让休息和吃饭;被人敲诈,抢走血汗钱;不敢成家,一成家,连大带小,死也不能闭眼等。在没有公道的世界上,坏人横行霸道,好人受灾受难——这是整个车夫阶层的悲剧。
洋车夫,这个大部分由诚实善良的农民组成、依靠力气吃饭的职业,在当时的社会中,是最底层、最普通的一个职业。洋车夫们在当时社会黑暗的统治下不得翻身,最终只能成为生活的奴隶,在生活的逼迫下一步步走向毁灭。这不仅是当时洋车夫的命运,更是当是社会底层劳动人民的命运。
专题四:品析“京味儿”
作品对老北京的人情风俗、市井生活、北京人独特的语言习惯等做了细致入微的描绘,阅读中你一定感受到了其中散发着的浓浓“京味儿”吧。请选择一个角度,摘抄一些片段,说说其中是如何体现这一特点的。
品析《骆驼祥子》“京味儿”
老舍小说最大的特点是独具北京特色的语言,这几乎成了一种标志性的东西,在《骆驼祥子》里更是有淋漓尽致的展现。
像洋车夫的“拉晚儿“,就如同现今北京的的哥跑夜班车;将腰带“杀进腰”,就是紧紧裤腰带,打起精神头儿,好去卖力地拉车;“车口儿上”就是停车处,好比现在火车站外边出租车拉客的地方;还有什么再凑个块儿八角,一百元便可打住,管饭食叫“嚼谷”;当然也不乏一些粗俗的言语,如“来吊棒”便是调情之意,称娼主为“老叉杆”。书中诸如此类北京方言俗语数不胜数,这种以北京话为基础的俗白、凝练的文字,极富有市井色彩,充满通俗的趣味,语言浅近晓畅,但却能做到用常得奇,平易中见精辟。
书中的主人公祥子是生活在二十年代北平的洋车夫,这个职业是靠卖力气挣钱的,像祥子这样勤恳卖力一天也就挣个七八毛,只够顾上自己的嘴。但不管怎样,洋车与洋车夫已然被打上旧中国的时代烙印,浓缩了那个时代社会的方方面面,成为老北京的一个文化符号,成为我们共同的文化记忆,它没有只定格在泛黄的黑白照片上,泛着模糊的微光,现在的北京街头、城门楼子下依然能见到他们的身影,只是已经成为旅游观光与拍照的工具罢了。
关于老北京的吃食,书中有不少描写:祥子从军队里跑回来,便吃了两碗老豆腐,浇上点醋、花椒油、韭菜末,顶香!和虎妞吃熏酱肉、喝白干,小摊子上来碗馄饨,就着个热烧饼夹爆羊肉,那叫一个美味,看着这些文字就流口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