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数学《总复习》之《图形与几何》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复习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基本特点,能熟练计算其面积和体积。
通过复习归纳、练习,巩固图形与几何的知识。
3.掌握容积和体积的区别与联系,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复习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基本特点,能熟练计算其面积和体积。
教学流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我们本学期学习了两个章节的图形与几何的知识,这节课我们将“图形与几何”的相关内容进行归纳,系统复习图形与几何的相关知识。
PPT出示: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对本册数的关于图形几何知识进行回顾,给学生设疑,吸引学生进行下面的复习和学习。)
二、系统梳理、知识内化
(一)知识点一:长方体、正方体的认识
1、长方体、正方体的基本性质
知识巩固:把下面长方体各个面的面积填在表中。(单位:cm)
(设计意图:通过系统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对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和特点进行系统的学习,对接下来复习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奠定了知识基础。)
(二)知识点二: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
1、对长方体的表面积下定义:长方体6个面的面积之和,就是它的表面积。
2、对长方体各个面的面积进行学习巩固:
长方体前、后面的面积=长×高
长方体上、下面的面积=长×宽
长方体左、右面的面积=宽×高
3、长方体的表面积= 长×宽+长×宽+长×高+长×高+宽×高+宽×高
=(长×宽 + 长×高 + 宽×高)×2
4、设疑:正方形是特殊的长方形,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吗?认一认,想一想。
(设计意图:通过正方形是特殊的长方形这个已有的知识进行延伸,认识到“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从而从长方体的表面积公式得到正方体的表面积公式。)
5、正方体的表面积=棱长x棱长x6
设疑:长方形的体积与什么有关?正方体呢?
PPT动态演示:随着长方体的长、宽、高发生变化,长方体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设计意图:以动态展示的直观效果,让学生直观地观察到长方体的长、宽、高发生变化,长方体的体积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从而得到长方体的体积公式。延伸到正方体体积只与正方体的棱长有关。)
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
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
知识巩固:
(1)长方体的两个面如下。(单位:cm)
问:这个长方体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
6×3×2
=18×2
=36(立方厘米)
(2)计算下面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和表面积。(单位:cm)
(设计意图:将长方体、正方体表面积和体积进行系统的复习,再通过习题巩固,学生更易将知识内化。)
知识点三:体积单位、容积单位
体积单位:1立方米=( )立方分米
1立方分米=( )立方厘米
容积单位:1升=( )毫升
知识巩固:
(1)填上适当的单位。
奇思喝水杯子的容积约是0.3( ),
一块肥皂的体积约是40( ),
一牛奶的容积约是250( ),
一个游泳池的占地面积约是20( ),
水桶的的容积约是12( )。
(2)单位换算。
0.3m3=( )dm3 1.86L=( )mL
360cm3=( )dm3 870mL=( )L
790dm3=( )m3 0.35m3=( )dm3
3600mL=( )L 3L=( )mL
0.5dm3=( )mL 600mL=( )L
(四)知识拓展,习题巩固
(设计意图)通过对图形与几何知识点的梳理,让学生内化图形与几何的知识,熟练掌握和运用长方体表面积、体积公式解决实际问题,会进行单位间的运算。
1、一块正方体石料的棱长为6分米,这块石料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分米?如果1立方分米石料的质量是2.7千克,这块石料的质量是多少千克?
2、一块不规则的铁块浸没到底面积是48平方厘米的长方体玻璃缸中,水面上升了0.5厘米,这块铁块的体积是多少?
3、将一个长8cm、宽5cm、高3cm的长方体截成一个体积最大的正方体,这个正方体的体积是多少?结合下边的图想一想,再算一算。(单位:cm)
4、淘气家平均每天产生1.5桶垃圾。(单位:cm)
(1)淘气家每天产生的垃圾约是多少立方米?
(2)淘气所在班级有40名学生,如果每名学生家里产生的垃圾与淘气家一样多,全班学生家里一天产生的垃圾总和约是多少立方米?一年呢?(一年按365天计算)
三、课堂小结:与同桌谈谈你的收获!
(设计意图:通过同桌小组讨论的形式,让学生在交流中将本节课学习的知识再回顾。)
板书设计:
总复习
——图形与几何
长方体的表面积=(长×宽 + 长×高 + 宽×高)×2
正方体的表面积=棱长x棱长x6
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
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