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回收废品》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节课教学内容特点之一:加减法同时呈现用一幅连环画的形式引出加减法两个问题,为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考开拓更大空间。教材安排具体的生活情境,鼓励学生从中发现数学问题,抽象出算式,以进一步体会加减的意义发展学生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学情分析:
一年级的小朋友活泼、好动、有着丰富的想像力,但计算枯燥泛味,反复单调的操练很容易使学生失去学习兴趣。所以在教学中,我设计了各种有趣的、开放的活动,激活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他们积极参与,主动学习。
学习目标:
1、通过解决实际问题,体会加减法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2、在运算过程中,借助小棒进一步理解加减法的意义。
3、经历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数学问题的过程,初步培养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比多比少”的实际问题,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意义。
2、在学具的操作中,能正确地列式并进行计算。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你们看老师的手里拿的是什么?(出示一节电池)
生:电池
师:准确地说这是节用完了电能的电池,可以说它现在就是一件“废品”。
板书:废品
师:你们知道吗?废电池中有金属和废弃的液体,这些物质对土壤、对水、对人的健康产生直接的影响。一颗纽扣大小的电池可以污染60万升水,这些水相当于一个人一生的饮水量。
师:再看老师的手里又拿了什么?(出示塑料饮料瓶子)。
生:塑料饮料瓶子。
师:这也是“废品”。
这种瓶子埋在地下好多年也不会腐烂,对庄稼的生长有影响。
电脑课件出示图: 街道到处是垃圾的画面
师:这是老师今天特意去街里拍摄下的,你看到了什么?
学生自由谈话,师引导学生,注意到塑料袋。
师:这都是人们留下的,如果再这样下去,我们美丽家园将会变成什么样呢?
师:针对这种情况,同学们说该采取什么措施呢?
生:回收
师:很好。(再板书“回收”。)回收是个好办法,对回收的废品有的还能再利用,不能利用的也可以进行有益的处理。这不,小林、小红、小青已经行动了,我们去看一看吧。出示主题图,我们今天就来探讨一下这里有哪些数学问题。
【设计意图:用学生平时经常熟视无睹的废品引入新课,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主动投入到本课的学习之中,也体现了数学和生活之间的密切联系,同时,借此机会向学生渗透废品对我们生活环境的影响,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二、探究新知,基础练习。
师组织学生观察:图上给我们什么信息?
学生用语言描述所给的信息。
思考: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小组合作交流。
学生代表结合数学信息汇报:小红收集了多少个?
(如果学生提出的是两步解答的,就放到问题银行。)
师:同学们提的问题很好,该好如何解答呢?请小组的同学交流一下,并用你的小棒摆一摆吧。
教师巡视指导。教师展示。
教师画图展示。
组织学生汇报:13+3=
师:原来要求比一个数多几的数就是用加法,多了多少就加上多少。
练一练第2题(1)。
师:还可以提出什么问题呢?
生:小青收集了多少个塑料瓶?
师:你能摆出小青收集的塑料瓶的个数吗?
集体摆。
师:那你会列式计算吗?
生;13-4=
师:你告诉大家为什么用减法呢?
师小结:哦,小红比小林多,我们就在13的基础上加,现在小青比小林少,我们也就在13的基础上减。
师:通过他们三人的努力,公园漂亮许多,而且环境也得到了保护。他们可真了不起。
师:可是这些塑料怎样处理呢?
学生自由汇报。
小结:要把这些塑料瓶集中起来,统一放在回收站,然后进行二次处理,最后回收利用, 这是一项很复杂的工作。
练一练2(2)
【设计意图:有了前面的铺垫,这时,我出示课本中的主题图,即“小林、小红、小青三位小朋友收集塑料瓶”的情况。然后,我再积极引导学生寻找、发现图中的数学信息,进而根据这些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这堂课有两个问题要解决,第一个问题是“小红收集了多少个塑料瓶”,也就是求比一个数多几的数是多少的问题。第二个问题是“小青收集了多少个塑料瓶”,也就是求比一个数少几的数是多少的问题。
对于第一个问题的教学我分为这样几个层次:
(1)找:引导学生从图中找到与问题有关的数学信息。(2)读:把找到的数学信息与问题连起来读一读,初步感知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
(3)摆:指导学生动手摆小棒,通过摆小棒的过程,让孩子们明白“谁和谁比,以谁为标准,谁更多,谁更少”等问题,把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便于学生接受。】
三:巩固练习。
淘气和笑笑在为这些环保小卫士折幸运星,咱们去看看他们折多少了。笑笑折了多少个?
读信息。
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提出:笑笑折了多少颗幸运星?
引导解答。
做完后说一说是怎样想的、怎样解决的。
师:他们真能干,主动帮人捡拾垃圾,还帮小卫士们折幸运星,小朋友们,你们也很了不起,为不同的人解决了不同的难题。
四 、评价总结。
1、今天你有什么收获?
2、我们知道美丽的生活要靠大家共同来创造,希望你们能把今天学到的知识和收获运用到生活中,并转告你周围的人们“保护环境,人人有责”。
【让学生总结学到的知识的同时,让他们懂得保护环境的重要性。意识到“保护环境,人人有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