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50张PPT)
最苦与最乐
梁启超--中国近代改良主义思想家,学者。
第1课时
新课导读
学习背景
课文解析
延伸拓展
新课导读
标题内容添加处标题内容添加处标题内容添加处
01
导入新课
在一般人的眼里,“理想”总是被冠以“崇高”“伟大”等字眼。拥有“理想”的人也应该是一些身份和地位都高于一般人的人。因些,我们往往忽略了普通人的理想。今天,我们来学习李森祥的《台阶》一文,来看看一位普通的“老父亲”,把拥有一个高高的台阶作为人生的理想,这会给你什么样的感受。
学习背景
标题内容添加处标题内容添加处标题内容添加处
02
走近作者
梁启超(1873—1929),字卓如,号任公,一字任甫,别号饮冰室主人,广东新会人,中国近代改良主义思想家,学者。戊戌变法(百日维新)领袖之一、中国近代维新派、新法家代表人物其著作合编为《饮冰室合集》。
初读感知
这篇文章给我们讨论了哪些问题?
什么是最苦
详细内容……点击输入本栏的具体文字,简明扼要的说明分项内容。
什么是最乐
详细内容……点击输入本栏的具体文字,简明扼要的说明分项内容。
苦和乐之间是什么关系
课文解析
标题内容添加处标题内容添加处标题内容添加处
03
2、人生最大的苦是什么?最大的乐又是什么?
人生最苦的事,莫若于身上背著一种未了的责任。责任完了,算是人生第一件乐事。
初读感知
初读感知
Keyword
Keyword
Keyword
“
3、划分课文层次,并概括层义。
第一部分(1-3) 论述“身负未尽的责任是人生最大的痛苦”。
第二部分(4)论述“尽责任是人生最大的快乐”。
第三部分(5-6) 论述“人生当勇于尽责,而不能逃避责任”。
写作背景
甲午中日战争爆发,清政府统治腐败,人民过着痛苦不堪的生活。一个有良知的致力于中国改革的维新运动领袖,希望唤起更多中国人的民族意识和责任感。
字词积累
恩惠(huì) 如释重负(shì) 契约(qì)
揽(lǎn) 卸却(xiè) 监督(dū)
悲天悯人(mǐn)
失意:不得志。
如释重负:好像放下了沉重的负担。
无入而不自得:无论到了什么境地,没有不自由自在的。
悲天悯人:对社会和人类的灾祸苦难等表示忧虑和同情。
达观:对不如意的事情看得开。
海阔天空:像大海一样辽阔,像天空一样无边无际。形容大自然的广阔。
任重道远:任务繁重,道路遥远。比喻责任重大而艰巨。
死而后已:死了以后才停止。指奋斗到死为止。
仁人志士:有仁爱之心的人,品德高尚有志向有抱负的人。
字词积累
深层探究
阅读课文第一部分,回答问题
作者用这样一组设问构成的排比句,语气强烈,气势雄浑,给读者突出了“人生最苦的事,莫若于身上背著一种未了的责任”这一观点,使人深受震撼。
1、作者在提出了“人生什么事最苦”这个问题后,一连用了三个设问,构成排比句,请分析一下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
深层探究
“良心”的监督时时刻刻,至死不已,这种“苦”,无法排解,也不能逃躲。
2、在文中找出“不尽责任最苦”的原因。
深层探究
通过与贫穷、失意、死亡进行对比,说明这些痛苦都有办法排除,而独有责任未了的苦像千斤重担压在肩头,无处可逃,从而说明人生最大的痛苦是责任未了
3、作者是如何提出人生最苦的事是“责任未了”的?
深层探究
1、作者又是怎样论述“尽责并得快乐”这一观点的?
责任完成才能得到快乐
从苦中得来的快乐,才是真快乐。
阅读课文第二部分,回答问题
深层探究
这是用比喻的方法,论证“尽了责任就会得到真正的快乐”这样一个观点。这是比喻论证法。
2、作者引用“如释重负”和“一块石头落了地”有什么作用?
深层探究
1、在第5段中,作者引用曾子的话有什么作用?
作为理论论据证明“越是圣贤豪杰,他负的责任越是重大”这一观点。这是引用论证。
阅读课文第三部分,回答问题
深层探究
2、在第5段中,作者除了引用曾子的话作论据外,还使用了什么论据?
作者还举了“仁人志士”和“诸圣诸佛”的例子,来证明身上的责任越重,得到的快乐就会越大。这是实事论据,其论证方法是举例论证。
深层探究
3、文章第6段主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这段话在这里起到补充论证的作用。作者首先提出自己论证过程中的一个漏洞“我若是将责任卸却,岂不是就永远没有苦了吗 ”,然后论证卸掉责任,只会给你带来更大的痛苦。这样就使论证更完整。
论 据
事实论据
具体事例、概括事实、统计数字、亲身经历等等
道理论据
经典性的著作和权威性的言论(如名人名言等)、自然科学的原理、定律、公式等
拓展延伸
什么是苦?什么是乐?以我们的人生经历,能体会到的并不多,所以,我们用不着费尽心机去弄懂这个问题。但关于苦与乐的成语、名言却有不少,同学们课后收集一些这方面的成语、名言,与同学们交流。
课堂小结
在人生的旅途上,尽管人人盼望快乐,无人喜欢忧伤,但“痛苦与快乐”本是一对孪生姐妹,永远伴随在生活的舞台上。我们学习知识也是如此,为了那眼花缭乱的“数字迷宫”,而呕心沥血;为了那令人心痛的作文而费劲心思。这些表面上看来确实辛苦,然而在辛苦的另一端,迎接我们的将是一串欢乐的音符。相信同学们通过本课的学习,对责任有了更深的理解,也切实感受到了自身的责任,那么就让我们在尽责任的同时感受人生的最乐吧!
课后板书
分论点: 最苦——负责任(1--2) 分
分论点: 最乐——尽责任 (3)
结 论:人生应尽责而不应避责 (4--5)
最苦与最乐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
二级
三级
四级
五级
2022/4/16
26
第2课时
鲁迅先生说过:“在人生的路上,将血一滴一滴的滴过去,以饲别人。虽自觉渐渐瘦弱,也以为快乐。”同学们能够理解这句话的含义吗?对,先生说的就是责任,我们到底应该怎么认识责任的意义呢?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梁启超的《最苦与最乐》,从苦与乐之中体会责任的真谛。
课前导读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
二级
三级
四级
五级
2022/4/16
28
第贰部分
课文解读
学习目标
1.理清本文的结构,感受文章严密的论证;
2.明确作者的观点,理清文章的脉络;
3.引导学生理清文章思路,从论述中理解文章的中心论点;
4.理解责任的含义,引导学生树立对家庭、对社会、对自己的责任感。
作者介绍
梁启超(1873—1929),近代思想家,著名学者。字卓如,号任公,别号饮冰室主人。广东新会人。与其师康有为一起领导了“戊戌变法”。他兴趣广泛,学识渊博,在文学、史学、哲学、佛学等诸多领域都有较深的造诣。他一生著述宏富,所遗《饮冰室合集》计148卷,1000余万字。
作者介绍
议论文,是对某个问题或某件事进行分析、评论,表明自己的观点、立场、态度、看法和主张的一种问题。
简言之,就是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通过讲事实,摆道理,直接表达自己的观点和主张的文章体裁。
议论文的三要素:论点、论据和论证。
论点是作者对所论述问题的见解和主张。
论据是议论文中用来证明论点、支撑论点的材料。
论证是用论据证明论点的过程。
作者介绍
失
达
约
循
读准节奏和字音。
意
观
排
督
契
环
解
监
dū
xún
yì
guān
jiě
qì
词语累积
词语累积
海
释
重
阔
如
天
空
负
rú
kōng
kuò
zhòng
悲
天
悯
人
mǐn
bēi
读准节奏和字音。
词语累积
好像放下了一副重担子。形容心情紧张后的轻松愉快。
形容开阔,无拘无束,亦比喻言谈漫无边际,没有中心。
哀叹时世的艰难,怜惜人们的痛苦。
如释重负:
海阔天空:
悲天悯人:
达观:
泛指畅通,谓心胸开朗,见解通达。
排解:
原比喻兄弟互相帮助
词语释义
课文精讲
按照议论文的基本结构特点,理清作者思路:
1.文章主要讲了什么内容?围绕什么展开的
2.课文可以分成几部分?怎样划分?
第一部分(1-2):论述负责任是人生最大的痛苦。(分论点1)
第二部分(3):论述尽责任是人生最大的快乐。(分论点2)
第三部分(4-5):论述人生当勇于负责,而不能逃避责任。(结论)
课文精讲
对人的责任:
凡属我受过他好处的人,我对于他便有了责任。
对事的责任:
凡属我应该做的事,而且力量能够做得到的,我对于这件事便有了责任。
对自己的责任:
凡属我自己打主意要做一件事,便是现在的自己和将来的自己立了一种契约,便是自己对于自己加一层责任。
课文精讲
课文精讲
1.文章开头设问“人生什么事最苦?”提到了哪些事,它们是最苦的事吗?
贫→知足;
失意→安分;
老、死→达观。
作者认为它们可以从心态上、
观念上去排解。
深入探究——第一部分谈“苦”
课文精讲
2.作者提出自己的见解,人生什么事最苦呢?(请用原文回答)
我说人生最苦的事,莫若身上背着一种未了的责任。
3.作者举了哪些例子证明自己的观点?
从个人对他人的责任(承诺未完、欠人钱、受人恩惠、得罪人等),
再延伸到对家庭、社会、国家,
乃至于对自己都有责任,一旦应尽的责任没有尽,这种痛苦无法解脱。
深入探究——第一部分谈“苦”
课文精讲
深入探究——第二部分谈“乐”
尽了责任
1.从第三自然段得知:作者认为人生什么事最“乐”?
2.作者引用古语“如释重负”、俗话“心上一块石头落了地”其目的是什么?
用来比喻尽了责任后的轻松和愉快。
课文精讲
深入探究——第三部分论“责任”
勇于负责,不能逃避,责任是逃避不了的。
作者认为未尽责任是人生最大痛苦,尽责任是人生最大快乐。
当责任向我们走来时,作者认为我们应该如何对待?
课文精讲
道理论据:古语说得好, “如释重负”;
俗语亦说, “心上一块石头落了地”;
孔子说, “无入而不自得”;
孟子又说“君子有终身之忧”;
曾子说:“任重而道远”,“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
找出文章的论据。
深入探究——第三部分论“责任”
课文精讲
事实论据:“答应人做一件事没有办,
欠了人的钱没有还,
受了人家的恩惠没有报答,
得罪了人没有赔礼……”
找出文章的论据。
本文采用了哪些论证方法: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
深入探究——第三部分论“责任”
课文精讲
深入探究——思考
人是社会的人,社会是人的社会。人离不开社会,但同样社会、家庭都需要人能负责任,对别人负责的同时其实就是对自己负责。
“责任”一词重如泰山,或甘之如饴,或畏之如虎,趋避之间,最能折射一个人的价值取向和品格修养,思考什么是责任?
课文精讲
深入探究——思考
①培养热爱集体,自觉维护集体利益的责任感。
②建立自信,要有毅力,勇于面对失败。
③培养学习的责任感。
那作为一个学生,应该担负起什么责任呢?
课文小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我们认识到天下事从苦中得来的乐才算真乐。人生须知道有负责任的苦处,才能知道有尽责任的乐处。梁启超先生的文章告诉我们:责任的苦与乐是相辅相成的,只偏失一方,便失却另一方的意义。
课文小结
拓展延伸
知足常乐、苦尽甘来、苦中作乐、先苦后甜;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请说出日常生活中与“苦、乐”相关的成语、俗语、谚语等。
拓展延伸
孔子:无入而不自得
字义:无论到了什么境地,没有不自由自在的。
举例:如安贫乐道的颜回、笑口常开的弥勒佛……
孟子:君子有终身之忧
字义:君子一生都有尚未尽完责任的忧虑
举例: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关于责任的名言佳句
拓展延伸
最苦与最乐
中心论点:负责任是人生最大的痛苦
也是最大的快乐。
(论“责任”)
分论点1:负责任是人生最大的痛苦。
(谈“苦”)
分论点2:尽责任是人生最大的快乐。
(说“乐”)
人生当勇于负责,而不能逃避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