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2张PPT。1.3 地球运动---
自转的地理意义地球是一个不发光
也不透明的球体昼夜现象地球自转1、昼夜更替一、昼夜交替周期是24小时(1太阳日)2、晨昏线昼半球和夜半球的分界线昼半球夜半球(1)分类及确定方法(晨线)(昏线)(1)分类及确定方法地球上的点随着地球自转,经过它后由黑夜进入白天地球上的点随着地球自转,经过它后由白天进入黑夜(2)画法3、太阳高度角(简称太阳高度)太阳高度角:太阳光线与地面所夹锐角或直角H
H
H>0 白昼H<0 夜晚H=0 晨昏线太阳高度角的日变化周期是24小时即1太阳日1、定义: 因经度而不同的时刻称为地方时地球的自转3、度时转换:经度相差15°地方时相差1小时4、早晚规律:东面的时间要比西面的早
已知东面的时间求西面的
时间用“-”,已知西面的时间
求东面的时间用“+”2、原因:二、地方时概念:国际规定,经度每隔15度划分为一 个时区。5、时区22.5oW 7.5oW 7.5oE 22.5oE 172 .5oE 172 .5oW
15oW 0o 15oE 180o 零时区
(中时区)东1区西1区............东12区西12区12区全球划分为24个理论时区(中央经线=时区数*15o)(时区界线=时区数*15o+7.5o)A、概念:各时区中央经线的地方时 B、特殊区时:北京时间(东8区的区时),伦敦时间(0时区的区时), 印度时间(东5.5区的区时) C、区时计算
6、区时(1)已知经度求时区:已知经度/15o,余数小于7.5,时区取商数;大于7.5,时区取商数+1。
(2)已知一个地区的区时,求另一地区的区时。
所求区时=已知区时“+”或“—”时区差。
例4:求70oE经线所在的时区。
(东5区)例5:当北京时间为15点时,求纽约(西5区)的区时。 (2点) 例:假设一架飞机于当地区时5月10日12点,从某机场(西经58度)起飞,经过18小时飞行,抵达北京国际机场。试问:飞机到达时,北京时间是几点?(1)起飞地点为西4区;
(2)两地时差4+8=12小时,飞机起飞时北京为12+12=24点;
(3)加上飞行时间18小时,到达时北京为5月11日18点。解题思路:(1)求出已知地的时区;(2)计算起飞时所求地的区时;(3)求出所求地的时间。思考:
1521年,麦哲伦的船队完成人类首次环球航行之后,水兵们发现,在航海中丢失了整整一天!为什么?7、日界线1、概念:国际规定原则上以180度经线作为地球上“今天”和“昨天”的分界线,叫作“国际日期变更线”,简称“日界线”。 172.5oE 180o 172.5oW 东12区西12区
2、特点:A、两侧日期要变更
B、日界线并不完全与180度经线重合
C、实际应用中,日界线还有一条,即地方时为0点的经线172.5oE 180o 172.5oW 东12区西12区看图回答:
(1)在180o经线的东侧是____经度,西侧是____经度。
(2)从西向东越过180o经线,日期如何变化?
从东向西越过180o经线,日期如何变化? 西
东时间不变;日期减1天。时间不变;日期加1天。例:一艘航行于太平洋的船,从12月30日12时(区时)起航,经过5分钟,越过180度经线,这时其所在地的区时可能是 ( )
A、12月29日12时5分 B、12月30日11时55分
C、12月30日12时5分 D、12月31日12时5分A C D解题思路(1)自西向东越过日界线(2)自东向西越过日界线(3)越过180度经线,但未越过日界线。三、沿着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AA1A1A 水平运动物体产生偏向的原理: 由于地球自转,在地球上作水平运动的物体始终保持惯性的方向前进,而地球上通常使用经线指示南北方向。不变的惯性方向和收敛的经线于是存在了一个偏差。
水平运动物体产生偏向的规律: 北半球作水平运动的物体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ad(c)cb(a) 想一想? 看图示思考,为什么长江北岸与江心沙洲连在一起形成长江下游三角洲平原?江水逐渐偏向南岸,北岸水流减少,流速减慢泥沙沉积产生偏向的力长江三角洲形成示意图地球自转复习回顾: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1.昼夜更替2.地方时3.沿地表水平移动
的物体产生偏向课件22张PPT。1.3 地球运动---
自转的地理意义地球是一个不发光
也不透明的球体昼夜现象地球自转1、昼夜更替一、昼夜交替周期是24小时(1太阳日)2、晨昏线昼半球和夜半球的分界线昼半球夜半球(1)分类及确定方法(晨线)(昏线)(1)分类及确定方法地球上的点随着地球自转,经过它后由黑夜进入白天地球上的点随着地球自转,经过它后由白天进入黑夜(2)画法3、太阳高度角(简称太阳高度)太阳高度角:太阳光线与地面所夹锐角或直角H
H
H>0 白昼H<0 夜晚H=0 晨昏线太阳高度角的日变化周期是24小时即1太阳日1、定义: 因经度而不同的时刻称为地方时地球的自转3、度时转换:经度相差15°地方时相差1小时4、早晚规律:东面的时间要比西面的早
已知东面的时间求西面的
时间用“-”,已知西面的时间
求东面的时间用“+”2、原因:二、地方时概念:国际规定,经度每隔15度划分为一 个时区。5、时区22.5oW 7.5oW 7.5oE 22.5oE 172 .5oE 172 .5oW
15oW 0o 15oE 180o 零时区
(中时区)东1区西1区............东12区西12区12区全球划分为24个理论时区(中央经线=时区数*15o)(时区界线=时区数*15o+7.5o)A、概念:各时区中央经线的地方时 B、特殊区时:北京时间(东8区的区时),伦敦时间(0时区的区时), 印度时间(东5.5区的区时) C、区时计算
6、区时(1)已知经度求时区:已知经度/15o,余数小于7.5,时区取商数;大于7.5,时区取商数+1。
(2)已知一个地区的区时,求另一地区的区时。
所求区时=已知区时“+”或“—”时区差。
例4:求70oE经线所在的时区。
(东5区)例5:当北京时间为15点时,求纽约(西5区)的区时。 (2点) 例:假设一架飞机于当地区时5月10日12点,从某机场(西经58度)起飞,经过18小时飞行,抵达北京国际机场。试问:飞机到达时,北京时间是几点?(1)起飞地点为西4区;
(2)两地时差4+8=12小时,飞机起飞时北京为12+12=24点;
(3)加上飞行时间18小时,到达时北京为5月11日18点。解题思路:(1)求出已知地的时区;(2)计算起飞时所求地的区时;(3)求出所求地的时间。思考:
1521年,麦哲伦的船队完成人类首次环球航行之后,水兵们发现,在航海中丢失了整整一天!为什么?7、日界线1、概念:国际规定原则上以180度经线作为地球上“今天”和“昨天”的分界线,叫作“国际日期变更线”,简称“日界线”。 172.5oE 180o 172.5oW 东12区西12区
2、特点:A、两侧日期要变更
B、日界线并不完全与180度经线重合
C、实际应用中,日界线还有一条,即地方时为0点的经线172.5oE 180o 172.5oW 东12区西12区看图回答:
(1)在180o经线的东侧是____经度,西侧是____经度。
(2)从西向东越过180o经线,日期如何变化?
从东向西越过180o经线,日期如何变化? 西
东时间不变;日期减1天。时间不变;日期加1天。例:一艘航行于太平洋的船,从12月30日12时(区时)起航,经过5分钟,越过180度经线,这时其所在地的区时可能是 ( )
A、12月29日12时5分 B、12月30日11时55分
C、12月30日12时5分 D、12月31日12时5分A C D解题思路(1)自西向东越过日界线(2)自东向西越过日界线(3)越过180度经线,但未越过日界线。三、沿着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AA1A1A 水平运动物体产生偏向的原理: 由于地球自转,在地球上作水平运动的物体始终保持惯性的方向前进,而地球上通常使用经线指示南北方向。不变的惯性方向和收敛的经线于是存在了一个偏差。
水平运动物体产生偏向的规律: 北半球作水平运动的物体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ad(c)cb(a) 想一想? 看图示思考,为什么长江北岸与江心沙洲连在一起形成长江下游三角洲平原?江水逐渐偏向南岸,北岸水流减少,流速减慢泥沙沉积产生偏向的力长江三角洲形成示意图地球自转复习回顾: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1.昼夜更替2.地方时3.沿地表水平移动
的物体产生偏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