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8张PPT)
地球运动的两种基本形式:
自转
↗
↗
↗
↗
公转
一、地球的自转
绕转中心:
方向:
周期:
速度:
(一)特点:
地轴(北极始终指向北极星)
◆北极星的地平高度=当地地理纬度
返回自转表
练三星
方向:
一、地球的自转
绕转中心:
方向:
周期:
速度:
(一)特点:
地轴(北极始终指向北极星)
自西向东(北逆南顺)
周期 自转转过角度 时间长度 应用
1恒星日
1太阳日
3600
360°59′
23小时56分4秒
24小时
科学研究计时
生产生活计时
↗
↗
↗
↗
地球公转
例:温州中学有一位同学通过学校天文望远镜于20时35分观测到某颗恒星位于上中天,则第二天,他在同一地点再次观测到该恒星位于上中天的时刻是 。
20时31分4秒
返回自转归纳表
练一难
练二易
练三星
练四飞
*思考:
1.若只考虑自转不考虑公转,恒星日和太阳日的时间长度各是多少
2.若自转方向和公转方向相反,恒星日和太阳日的时间长度各是多少
23小时56分4秒
恒星日 23小时56分4秒
太阳日 23小时56分4秒—3分56秒
一、地球的自转
绕转中心:
方向:
周期:
速度:
(一)特点:
地轴(北极始终指向北极星)
自西向东(北逆南顺)
一恒星日和一太阳日
速度
角速度
线速度
一、地球的自转
绕转中心:
方向:
周期:
速度:
(一)特点:
地轴(北极始终指向北极星)
自西向东(北逆南顺)
一恒星日和一太阳日
角速度:15°/时(南北两极为0)
线速度:自赤道向两极递减(南北极为 0)
(二)地理意义
1、昼夜更替
①昼夜和昼夜更替成因区别
②晨昏线(特点、晨线或昏线判读)
S
昏
线
昼弧
晨线
夜弧
太
阳
光
线
N
判读晨线或昏线
2.水平运动物体运动方向的偏转
2.物体的水平运动方向的偏转
①原因:
②规律:
③应用:
*地转偏向力(方向:始终垂直于物体的水平运动方向;
大小:随物体水平运动速度的增加而加大)
南左北右赤不偏
例1:如图,哪一岸受到水的冲涮作用更强 ;哪些岸受到的冲涮作用更弱,泥沙淤积,可能最终会与小岛相连 。
丙
丁
例2:瓯江河床变化
3、产生时差
①地方时
②时区和区时
③日期的分界线
3、产生时差
①地方时:
某地地方时=已知地方时±经度差×4分
规律:
同一经线地方时相同,不同经线地方时不同。
公式:
注意:东加西减;
经度差:同区大减小,异区相加;
经度差和时差换算: 经度相差15°,地方时相差1小时;
经度相差15′,地方时相差1 分;
经度相差15 ″,地方时相差1秒
例1:温州市(120°E)为10时,
求北京(116°E)的地方时
9时44分
例2:求A点地方时。
15点
解析:A太阳直射点所在经线为12点;
B晨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经线为6点;
C昏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经线为18点。
0°
7.5 W
7.5 E
180°
中时区
22.5 W
西一区
37.5 W
西二区
52.5 W
西三区
22.5 E
东一区
37.5 E
东二区
52.5 E
东三区
157.5 W
142.5
西十区
172.5 W
西十一区
157.5 E
142.5 E
东十区
172.5 E
东十一区
15 W
30 W
15 E
30 E
45 W
45 E
165 E
165 W
150 E
150 W
东十二区
西十二区
注意:中时区,东西十二区的特殊性
计算:中央经线、时区边界线的经度、时区数
西
东
西
东
②时区与区时
A时区
概念:时间区域,国际规定,经度每隔15度划分为一个时区,全球划分为24个理论时区
A时区
②时区与区时
B区时
概念:某一时区共同使用的时间,各时区都以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为本区的区时。
公式:
某地区时 = 已知地的区时±两地相隔时区数×1小时(注意:东加西减;时区差:同区大减小,异区相加)
世界时:
中时区的区时或0°经线的地方时
国家标准时:
北京时间(东八区的区时或东经120°的地方时)
注意:北京时间=北京的地方时
上海球迷在北京时间2006年7月10日2:00 准时收看法德国世界杯足球赛冠亚军决赛实 况转播,赛场柏林(东一区)当地时间
是 (日、时);中国南极
长城站(西四区)科考队员应在当地时
间 (日、时)准时收看实况转播。
例1:
7月9日19时
7月9日14时
例2:一架飞机由上海于10月1日17时(北京时间)飞往美国旧金山(西8区),需飞行14小时到达目的地,到达时当地时间为
A 10月2日15时 B 10月2日3时
C 10月1日15时 D 10月1日3时
C
a两侧钟点相同
c日界线并不完全
与180度经线重合
东12区
西12区
172.5 E 180 172.5 W
5月29日
旧的一天
5月30日
新的一天
W
E
b日期不同
③日期的分界线
A国际日期变更线
东12区
西12区
172.5 E 180 172.5 W
W
E
例1:某人坐船于6月1日12时用5分钟的时间通过180°经线,时间可能有
A
B
C
D
E
F
A
B
C
D
E
F
6月1日12时5分
6月1日12时5分
6月1日12时5分
6月1日12时5分
5月31日12时5分
6月2日12时5分
③日期的分界线
A国际日期变更线
大致沿180°经线分布,为固定的日期分界线。
B地方时0点(或前一天的24点)所在经线
随太阳直射点的位置而变化.
例2:全球两个日期范围的确定(图见板图)
甲
·
例3读右图以北极为中心的
示意图,若阴影部分代表
4月10日,非阴影部分代表
4月11日。
(1)则甲的时间为:
A.3时 B.9时
C.15时 D.12时
(2)北京时间是:
A.10日8时 B.10日20时
C.11日20时 D.11日8时
此经线是日期变化的线,
是地方时为0时的这一条
120°E
此经线为日界线,即180°经线。
A
D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