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四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歌词两首

文档属性

名称 (教科版)四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歌词两首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教科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3-02-26 16:49:0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歌词两首
教学目标:
1、理解歌词内容。
2、体会当时日本侵略者给中国人民造成的苦难和抗日军民高昂的斗志。培养爱国主义情感。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诵课文。背诵课文内容。
4、学会并掌握文中的生字。
重点难点?:??
1、了解歌词中发生事件的时代背景。
2、理解歌词内容。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松花江上
教学目标:
1、理解歌词内容,体会当时日本侵略者给中国人民造成的苦难和抗日军民高昂的斗志。培养爱国主义情感。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诵课文。背诵课文内容。
3、学会并掌握文中的生字。
重点难点?:??
1、了解歌词中发生事件的时代背景。
2、理解歌词内容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歌曲导入) 3
1、播放歌曲《松花江上》,让学生感受“九.一八”事变对中国的影响。
2、让学生说说此时的感受。
3、板书课题:松花江上
二、了解历史,体会“苦” 10~
1、学生说说自己搜集的有关资料。
2、学生自由读歌词,要求读准字音,认清字形,读通歌词。
3、指名朗读,师生互动评价。
4、小组合作学习,讨论交流。
(1)歌词内容可以分为几个层次,歌词中的“我”指的是什么人?
(2)找出文中的几对反义词,表达了“我”怎样的心情?(流浪---欢聚 抛弃-----收回)
(3)画出自己感受最深的句子,深入体会人们流离失所,四处流亡的血泪生活。
5、再次播放歌曲《松花江上》。感受东北人民的血泪生活。
6、小结:故土难离啊!歌词中的一个个感叹号,那分明是东北人民的一滴滴血泪啊!不断的流浪怎能不叫人心碎呢?
三、品味朗读 15~
1、带着悲痛的感情朗读歌词。(指生读)
2、3个“流浪”的含义有什么不同?这里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追踪式提问技能)
3、有感情的朗读第二层次,读出流浪者对国民党当局不抗日的强烈控诉和不能抗日的悲痛情怀。(范读—自由读---指名读---引读)
4、小结:国土沦丧,山河破碎,尸横遍野,人民流离失所!此时,你想说些什么?(不做亡国奴,打回老家去……)
5、教师介绍歌词的创作历史背景和历史意义。
四、诵读歌词 10~
1、指导朗读,教师范读。
2、指生有感情的朗读。练习背诵。
五、总结本课 2~
说话所本节课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松花江上
怀念 诉说 呼唤
教学反思:在课堂中,抓住学生对文本的体验,给他们创造一个自由、宽松的空间,给他们创造一片展现想象的天地,使他们得到学习的快乐,在快乐中学习!本节教学中多媒体设备起到较大作用。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保卫黄河
教学目标:
1、理解歌词内容。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诵课文。背诵课文内容。
3、学会并掌握文中的生字。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感 。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多媒体课件导入新课 4~
(播放黄河视频课件)这节课,我们来学习《保卫黄河》,去感受抗日军民同仇敌忾,英勇战斗、誓死保卫祖国的民族精神和豪情壮志。
板书课题:保卫黄河
初读歌词,整体感知 12~
学生自由朗读,注意读准字音。
再读课文,说说歌词主要讲了什么?
指生分小节朗读。
品读歌词,领悟情感 (叙述式讲解) 15~
歌词是围绕哪个词来写的?(保卫)
理解第一层次:抗战时期黄河的宏观景象。
自由读第一层次,展开想象: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景象?
让学生感受歌词中描绘的山河壮丽、人寰马跃的抗日情景。
从“吼”“叫”“咆哮”这些词中你能体会些什么?(学生说)
指导朗读第一层次;要读出气势(教师范读后指生读)
理解第二层次:抗日将士机智,勇敢战斗的情景。
从“真不少”“逞英豪”体会到了什么?
找出体现抗日军民英勇杀敌的词语,说说自己的理解。
4个感叹句该怎么读?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有感情地朗读《保卫黄河》(指生读课文)
诵读歌词,激发情感 5~
学生自由练习有感情的朗读歌词,要求:读出抗日军民高昂的斗志。
学生自由背诵歌词。
播放歌曲《保卫黄河》 学唱
拓展延伸,总结本课 4~
学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感想?
作业
课外阅读抗日将领的故事
板书设计:
保卫黄河
保卫黄河: 黄河景观 抗日画面
歌词两首
教学目标:
1、理解歌词内容。
2、体会当时日本侵略者给中国人民造成的苦难和抗日军民高昂的斗志。培养爱国主义情感。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诵课文。背诵课文内容。
4、学会并掌握文中的生字。
重点难点?:??
1、了解歌词中发生事件的时代背景。
2、理解歌词内容。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松花江上
教学目标:
1、理解歌词内容,体会当时日本侵略者给中国人民造成的苦难和抗日军民高昂的斗志。培养爱国主义情感。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诵课文。背诵课文内容。
3、学会并掌握文中的生字。
重点难点?:??
1、了解歌词中发生事件的时代背景。
2、理解歌词内容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歌曲导入) 3
1、播放歌曲《松花江上》,让学生感受“九.一八”事变对中国的影响。
2、让学生说说此时的感受。
3、板书课题:松花江上
二、了解历史,体会“苦” 10~
1、学生说说自己搜集的有关资料。
2、学生自由读歌词,要求读准字音,认清字形,读通歌词。
3、指名朗读,师生互动评价。
4、小组合作学习,讨论交流。
(1)歌词内容可以分为几个层次,歌词中的“我”指的是什么人?
(2)找出文中的几对反义词,表达了“我”怎样的心情?(流浪---欢聚 抛弃-----收回)
(3)画出自己感受最深的句子,深入体会人们流离失所,四处流亡的血泪生活。
5、再次播放歌曲《松花江上》。感受东北人民的血泪生活。
6、小结:故土难离啊!歌词中的一个个感叹号,那分明是东北人民的一滴滴血泪啊!不断的流浪怎能不叫人心碎呢?
三、品味朗读 15~
1、带着悲痛的感情朗读歌词。(指生读)
2、3个“流浪”的含义有什么不同?这里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追踪式提问技能)
3、有感情的朗读第二层次,读出流浪者对国民党当局不抗日的强烈控诉和不能抗日的悲痛情怀。(范读—自由读---指名读---引读)
4、小结:国土沦丧,山河破碎,尸横遍野,人民流离失所!此时,你想说些什么?(不做亡国奴,打回老家去……)
5、教师介绍歌词的创作历史背景和历史意义。
四、诵读歌词 10~
1、指导朗读,教师范读。
2、指生有感情的朗读。练习背诵。
五、总结本课 2~
说话所本节课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松花江上
怀念 诉说 呼唤
教学反思:在课堂中,抓住学生对文本的体验,给他们创造一个自由、宽松的空间,给他们创造一片展现想象的天地,使他们得到学习的快乐,在快乐中学习!本节教学中多媒体设备起到较大作用。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保卫黄河
教学目标:
1、理解歌词内容。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诵课文。背诵课文内容。
3、学会并掌握文中的生字。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感 。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多媒体课件导入新课 4~
(播放黄河视频课件)这节课,我们来学习《保卫黄河》,去感受抗日军民同仇敌忾,英勇战斗、誓死保卫祖国的民族精神和豪情壮志。
板书课题:保卫黄河
初读歌词,整体感知 12~
学生自由朗读,注意读准字音。
再读课文,说说歌词主要讲了什么?
指生分小节朗读。
品读歌词,领悟情感 (叙述式讲解) 15~
歌词是围绕哪个词来写的?(保卫)
理解第一层次:抗战时期黄河的宏观景象。
自由读第一层次,展开想象: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景象?
让学生感受歌词中描绘的山河壮丽、人寰马跃的抗日情景。
从“吼”“叫”“咆哮”这些词中你能体会些什么?(学生说)
指导朗读第一层次;要读出气势(教师范读后指生读)
理解第二层次:抗日将士机智,勇敢战斗的情景。
从“真不少”“逞英豪”体会到了什么?
找出体现抗日军民英勇杀敌的词语,说说自己的理解。
4个感叹句该怎么读?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有感情地朗读《保卫黄河》(指生读课文)
诵读歌词,激发情感 5~
学生自由练习有感情的朗读歌词,要求:读出抗日军民高昂的斗志。
学生自由背诵歌词。
播放歌曲《保卫黄河》 学唱
拓展延伸,总结本课 4~
学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感想?
作业
课外阅读抗日将领的故事
板书设计:
保卫黄河
保卫黄河: 黄河景观 抗日画面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