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A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妈妈留下的葡萄树

文档属性

名称 (语文A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妈妈留下的葡萄树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4.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语文A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3-02-26 16:49:0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题
7.妈妈留下的葡萄树
教时
二 5 (17)
学习目标:
1、能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自主选择识字方式,认识6个会认字; 会写8个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初步感知课文内容和情感。
重 难 点
重点:自主选择识字方式,认识6个会认字
难点:正确书写6个字。
过 程 与 方 法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一、谈话导入: 1、同学们都有自己的妈妈,我们都是在妈妈的呵护下慢慢地长大的。你能说说妈妈关心你的事吗? 2、今天我们来学习一则日本童话故事,板书课题,。
2、谈谈妈妈关心自己的事例。
学生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自主识字: 1、教师交代学习任务。
2、出示与生字连在一起的词语,指名读,并带读。
3、会认字要让学生自己去记,让学生(或师)适时总结识字方法。 4、生字、词语回归课文,指名分小节读课文。看学生是否读正确。
默读课文,标好自然段,画出不认识的字或不理解的词语。 学生汇报、认读生字、新词。
3自主识字。
读课文、读后评价。
三、理解感悟: 1、朗读课文,思考问题:
(1)你喜欢童话故事中的谁?为什么? (2)你知道课文为什么叫“妈妈留下的葡萄树”吗?这棵葡萄树有什么含义? 2、针对学生的回答 ,引导学生抓住课文的3、4小节描写狐狸妈妈动作、语言、心理活动的句子, 边读边悟,在读中感受母爱的伟大。 四、让我们带着对母爱伟大的崇敬,想象一下童话中的画面,再重温一下课文《妈妈留下的葡萄树》。
五、设置悬念:文中的结尾写到:小狐狸一直没找到妈妈,它的妈妈到底哪儿去了?大家想不想知道它的妈妈去了哪?下节课我们再来探讨这个问题……(宣布下课)
学生先自己思考,再与同桌讨论。
抓住重点句子朗读,理解母爱的伟大。指导朗读,感悟亲情!
指名朗读,溶入文中情境。
板书设计
7.妈妈留下的葡萄树
原因:小狐狸肚子饿
经过:找吃的,喊起来,没回来 母爱的伟大
结果:小狐狸见到树思亲
教学反思:爱、是文学作品中永恒的主题,而学习本课,就是让学生感受母爱的伟大。在读文感悟的基础上,应该再指导学生多读,让学生在读中感受母爱的伟大,从而受到教育。
课题
7.妈妈留下的葡萄树
教时
二 6 (18)
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童话故事语言的流畅、情节的曲折、人物的生动。 2、感悟课文内容,体会母爱的伟大并受到情感的教育。 3、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表现力,续编故事或表演童话剧。
学习重点难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通过品词读句来感受童话故事语言的流畅、情节的曲折、人物的生动。
过 程 与 方 法
教 师 活 动
一、巩固复习生字、课文: 1、出示生字、词语卡片,指名认读。 2、指名分小节读课文,注意要读正确、流利、有感情。 二、指导写字: 1、出示要写的8个字,认真仔细的观察这些字并一一认读。 4、扩词、写句子,巩固记忆生字。 5、练习写字,评价。 三、感悟道理:
1、小狐狸明白了这棵葡萄树是怎么来的,你能替小狐狸说说吗? 2、小狐狸为什么要谢谢妈妈?它想对妈妈说些什么? 四、拓展延伸: 回想起妈妈为自己所做的一切,你想对妈妈说什么? 五、实践练习:
1、文章的结尾说道:小狐狸一直没找道妈妈,它的妈妈到底哪去了? 2、课外阅读一篇童话,感悟文中的道理。
学 生 活 动
学生认真观察这些字.
让学生指出哪些字难写,老师根据情况指导。
学生书空,自主记忆生字。
指名回答。
把自己想说的话写下来,回家以后读给妈妈听。
先在小组内交流,再全班交流,也可以设计故事的结尾。
1、续编故事,写下来,并自己编排出来在班上进行表演。
板书设计
 狐狸妈妈 ——爱——小狐狸
找吃的  等妈妈
摘葡萄 哭起来
喊起来 蹿出洞
没回来 妈妈,你在哪里?
教学反思
在充分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发挥想象,能比较生动地续编课文。先让同学们将自己想到得说出来,再写下来。这样想、说结合,更能培养学生的想象和书写表达能力。
课题
7.妈妈留下的葡萄树
教时
二 5 (17)
学习目标:
1、能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自主选择识字方式,认识6个会认字; 会写8个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初步感知课文内容和情感。
重 难 点
重点:自主选择识字方式,认识6个会认字
难点:正确书写6个字。
过 程 与 方 法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一、谈话导入: 1、同学们都有自己的妈妈,我们都是在妈妈的呵护下慢慢地长大的。你能说说妈妈关心你的事吗? 2、今天我们来学习一则日本童话故事,板书课题,。
2、谈谈妈妈关心自己的事例。
学生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自主识字: 1、教师交代学习任务。
2、出示与生字连在一起的词语,指名读,并带读。
3、会认字要让学生自己去记,让学生(或师)适时总结识字方法。 4、生字、词语回归课文,指名分小节读课文。看学生是否读正确。
默读课文,标好自然段,画出不认识的字或不理解的词语。 学生汇报、认读生字、新词。
3自主识字。
读课文、读后评价。
三、理解感悟: 1、朗读课文,思考问题:
(1)你喜欢童话故事中的谁?为什么? (2)你知道课文为什么叫“妈妈留下的葡萄树”吗?这棵葡萄树有什么含义? 2、针对学生的回答 ,引导学生抓住课文的3、4小节描写狐狸妈妈动作、语言、心理活动的句子, 边读边悟,在读中感受母爱的伟大。 四、让我们带着对母爱伟大的崇敬,想象一下童话中的画面,再重温一下课文《妈妈留下的葡萄树》。
五、设置悬念:文中的结尾写到:小狐狸一直没找到妈妈,它的妈妈到底哪儿去了?大家想不想知道它的妈妈去了哪?下节课我们再来探讨这个问题……(宣布下课)
学生先自己思考,再与同桌讨论。
抓住重点句子朗读,理解母爱的伟大。指导朗读,感悟亲情!
指名朗读,溶入文中情境。
板书设计
7.妈妈留下的葡萄树
原因:小狐狸肚子饿
经过:找吃的,喊起来,没回来 母爱的伟大
结果:小狐狸见到树思亲
教学反思:爱、是文学作品中永恒的主题,而学习本课,就是让学生感受母爱的伟大。在读文感悟的基础上,应该再指导学生多读,让学生在读中感受母爱的伟大,从而受到教育。
课题
7.妈妈留下的葡萄树
教时
二 6 (18)
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童话故事语言的流畅、情节的曲折、人物的生动。 2、感悟课文内容,体会母爱的伟大并受到情感的教育。 3、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表现力,续编故事或表演童话剧。
学习重点难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通过品词读句来感受童话故事语言的流畅、情节的曲折、人物的生动。
过 程 与 方 法
教 师 活 动
一、巩固复习生字、课文: 1、出示生字、词语卡片,指名认读。 2、指名分小节读课文,注意要读正确、流利、有感情。 二、指导写字: 1、出示要写的8个字,认真仔细的观察这些字并一一认读。 4、扩词、写句子,巩固记忆生字。 5、练习写字,评价。 三、感悟道理:
1、小狐狸明白了这棵葡萄树是怎么来的,你能替小狐狸说说吗? 2、小狐狸为什么要谢谢妈妈?它想对妈妈说些什么? 四、拓展延伸: 回想起妈妈为自己所做的一切,你想对妈妈说什么? 五、实践练习:
1、文章的结尾说道:小狐狸一直没找道妈妈,它的妈妈到底哪去了? 2、课外阅读一篇童话,感悟文中的道理。
学 生 活 动
学生认真观察这些字.
让学生指出哪些字难写,老师根据情况指导。
学生书空,自主记忆生字。
指名回答。
把自己想说的话写下来,回家以后读给妈妈听。
先在小组内交流,再全班交流,也可以设计故事的结尾。
1、续编故事,写下来,并自己编排出来在班上进行表演。
板书设计
 狐狸妈妈 ——爱——小狐狸
找吃的  等妈妈
摘葡萄 哭起来
喊起来 蹿出洞
没回来 妈妈,你在哪里?
教学反思
在充分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发挥想象,能比较生动地续编课文。先让同学们将自己想到得说出来,再写下来。这样想、说结合,更能培养学生的想象和书写表达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