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物理 下册 第十二章 12.2 滑轮 同步练习(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 下册 第十二章 12.2 滑轮 同步练习(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95.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2-04-17 15:15:5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 第十二章 简单机械
12.2 滑 轮 同步练习题
一、 选择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杠杆一定能够省力
B. 定滑轮既能省力又能改变力的方向
C.动滑轮既能省力又能改变力的方向
D.滑轮组既能省力又能改变力的方向
2.小李的质量是50千克,可以举起80千克的杠铃;小胖的质量为70克,可以举起60千克的杠铃。他们两人通过如图所示的装置来比赛,双方都竭尽全力,看谁能把对方拉起来。比赛结果应是( )
A.小李把小胖拉起来 B. 小胖把小李拉起来
C.两个都拉不起来 D.两个都能拉起来
3.如图所示的各种情况中,用同样大小的力F将重物匀速提升,若不计摩擦及绳与滑轮的重力,物重最大的是( )
4.某同学在做”研究动滑轮特点"的实验时,进行了正确操作,并记录数据如下表,分析数据后发现实验结果与课本中“使用动滑轮能省一半力”的结论不符。面对这一实,下列做法中最不可取的是( ).
A.与同学分析可能原因 B.实验失败停止实验
C.改进实验条件重新实验 D.查阅资料,了解结论的适用条件
5.如图所示,用同一个动滑轮先后提升同一物体,使物体以相同的速度匀速上升相同的高度,所用的力分别是F甲和F乙,拉力做功的功率分别是P甲和P乙。若不计摩擦、动滑轮重和绳重则F甲与F乙、P甲与P乙之间的大小关系是( )
A.F甲< F乙、P甲=P乙 B.F甲>F乙、P甲>P乙
C.F甲>F乙、P甲=P乙 D.F甲< F乙、P甲6.三艘相同的船在湖中离岸相同的距离,船上各有一个体重相同的水手。图中水手用绳拴在岸边树上拉船,乙图中水手通过一个滑轮用绳拉船,丙图中水手用滑轮组拉船,如图所示。如果绳子相同时间内在两手间行进速度相同。则( )
A.甲、乙中船同时靠岸 B.甲、种船先靠岸
C.乙、种船先靠岸 D.不能确定
7.如图所示的装置重为5 N的物体挂在绳端,力F作用在滑轮的轴上,滑轮在力F的作用下以2 m/s 的速度匀速向上运动。若不计滑轮重及摩擦,则拉力F的大小和物体向上运动的速度分别为( )
A.10N 4m/s B.2.5N 4m/s C.10 N 2 m/s D.2.5 N 2 m/s
二、填空题
8.如图所示的两个滑轮中,属于动滑轮的是 ,若滑轮自重、绳重和摩擦不计,当分别用F1、F2匀速提起同一物体时,则F1、F2的大小关系是:
9.如图所示,滑轮及绳的重力和摩擦均不计,物体重都是100 N,物体与水平面间的摩擦力都是30 N,当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则分别作用于各绳端的拉力F1= N,F2= N,F3= N。
10.如图所示,A重50 N,B重30 N,在拉力F=20 N作用下A、B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如果C绳拉力是10 N,在滑轮重、绳重和绳与滑轮间摩擦不计的情况下,B受水平面的摩擦力是 N;若A向右运动的速度是2 m/s,B的速度是 m/s。
11.有一个矿井,深30 m,有两个工人将一个重为500 N的矿石从井底匀速拉向井面,如图所示,动滑轮重20 N,不计绳重与其他摩擦。如果两个工人始终保持相同的速度拉矿石,则其中一个工人所用的拉力F= ,矿石拉出井面时,则其中一个工人将绳子移动了 m。
三、作图题
12.如图所示,一个工人利用滑轮组把一桶沙子运到三楼, 画出滑轮组的绕绳方法。
四、实验探究题
13.某小组同学研究"使用动滑轮匀速提起物体时,所用竖直向上的拉力F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他按图中所示方式,用两个重力不同的滑轮进行实验并将相应的滑轮重力、物体重力和拉力F的大小记录在表一、二中。
(1)分析比较表一或表二中F与G物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使用动滑轮匀速提起物体,
(2)分析比较实验序号 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使用动滑轮匀速提起物体,当G物相等时,G滑越大F越大。
(3)小轩同学分析P和G物的关系时发现,F始终小于G物,所以得出使用动滑轮匀速提起物体_ 省力(选填“能”或“不能”),但她发现并没有省一半力,这其中的原因可能是 ,若要使得出的结论尽可能接近使用动滑轮能省一半力,则实验器材应怎样调整:
(4)小璐同学分析表中F与G滑、G 物的关系及相关条件,可以发现其满足的数学关系式为:
,根据这个关系式可以推测:若G滑=3 N,G物=9 N.则F= N.
参考答案
一、1.D 2.B 3.C 4.B 5.C 6.A 7.A
二、填空题
8.乙 大于
9. 30 15 60
10. 5 4
11. 260 30
三、作图题
12.答案如图所示
四、实验探究题
13.(1)当G滑相同时,G物越大F越大 (2)1、 6(或2、 7或3、8或4、9或5、10) (3)能 动滑轮受到重力(或存在摩擦力) 换用轻质的滑轮(或更重的物体) (4)F=1/2(G物+G滑)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