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8张PPT)
台湾的日月潭
台湾的阿里山
导入新课
你知道下列图片是哪里的风景名胜吗?
第四单元 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
第14课
海峡两岸的交往
回来吧!
就缺你一个!
1.了解海峡两岸关系改善的史实。
2.认识祖国统一是历史的必然趋势。
学习目标
一、台湾问题的由来
1949年, 蒋介石败退台湾,两岸分离至今。
1895年签订《马关条约》,日本割占台湾。
1945年抗战胜利后,台湾回到祖国怀抱。
结合上节课所学知识,从性质来看台湾问题与香港、澳门问题有何不同?
香港、澳门问题是国与国之间的问题,是外交问题;台湾问题属于中国内政,与他国无关。
二、建国以来党和中央对台湾政策的变化
时间 领导人 政策
新中国成立初
毛泽东
明确提出要解放台湾
50年代中期
和平解放
改革开放后
邓小平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90年代以来
江泽民
八项主张
2005年
胡锦涛
《反分裂国家法》
台湾可以有自己的军队。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基础:
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
三、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
1.两岸关系走向缓和
①1979年,解放军奉命停止对金门和马祖的炮击。中央人民政府倡议海峡两岸实行通邮、通航、通商。海峡两岸局势逐步走向缓和。
三、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
2.两岸关系打破隔绝
②1987年,台湾当局开始被迫调整“三不”政策,开放台湾居民赴大陆探亲,海峡两岸同胞近40年的隔绝状态终于被打破,两岸关系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
“三不”不接触、不谈判、不妥协
1949--1987
三、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
3.两岸分别成立海基会和海协会
③1990年,台湾海基会成立。1991年,大陆海协会成立。
辜振甫
1917—2005
汪道涵
1915—2005
1990年台湾成立海峡交流基金会
1991年大陆成立海峡两岸关系协会
三、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
4.两岸关系迈出历史性重要一步
④1992年,两会达成“九二共识”。即“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共识。
意义:海峡两关系发展迈出了历史性的重要一步
三、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
5.促进两岸关系发展的汪辜会谈
⑤1993年,汪辜会谈:加强两岸经济交流、互补互利。
领导人
三、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
6.两岸领导人的交流关系
⑥2005年,胡锦涛会见连战,重申坚持“九二共识”,反对台独。
意义:是国共两党最高领导人见面,促进了两岸关系的新发展。
三、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
7.两岸领导人的交流关系
意义:这次会面是1949年以来两岸最高领导人的首次会面,翻开了两岸关系历史性的一页。
⑦2015年11月,习近平同马英九会面,双方就进一步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交换了意见。
两岸 关系 的 发展
知识小结:两岸关系的发展
1979年,人民解放军奉命停止对金门和马祖的炮击。海峡两岸局势逐步走向缓和。
1987年台湾当局开放台湾居民赴大陆探亲,打破隔绝。
1990年海基会和1991年海协会。
1992年九二共识即“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
1993年汪辜会谈。
2005年 胡锦涛会见连战 。
2015年 习近平同马英九会面。
四、日益密切的交往
2008年11月,两岸达成空运直航、海运直航、邮政合作等协议。
四、日益密切的交往
经济、文化等领域的交流
奥运·炎黄之光——海峡两岸长跑
材料一:所谓“台湾独立”,就是主张把台湾从中国分裂出去。主张“台湾独立”的分裂活动是从抗日战争胜利、台湾回归中国版图后开始的,并且一直延续到今天。“台独”活动是台湾社会的一个毒瘤。
材料二:1954年12月美蒋间签订了“共同防卫条约”,在此期间,美国军队进驻台湾,军舰游弋台湾海峡。美国总统杜鲁门还违背《开罗宣言》,炮制出所谓“台湾法律地位未定论”,为“台湾独立”制造依据。
材料三:1988年,李登辉上台以后,或明或暗地给了“台独”势力多方面的扶持和鼓励,使岛内“台独”势力不断扩大,鼓吹“台独”者愈来愈肆无忌惮。
阅读材料,思考阻碍海峡两岸统一的因素有哪些?
合作探究
①台独分子的分裂活动。
②外国反华势力的阻挠破坏。
想一想
为实现统一,我们能做些什么?
①思想上:认识到台湾自古就是祖国的领土。
②态度上,坚决反对台独。
③行为上:积极宣传我国解决台湾问题的方针、原则和立场,坚决同一切分裂祖国、破坏祖国统一的言行作斗争;树立远大理想,热爱祖国,勤奋学习,努力掌握建设祖国和保卫祖国的本领。
本课小结
日益密切的交往
海峡两岸的交往
海峡两岸关系的变化
推进祖国统一大业
两岸人员往来以及经济、文化等领域的交流蓬勃发展。
方针政策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缓和—打破隔绝—九二共识—领导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