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 色 花
教材分析:《金色花》选自义务教育标准实验教科书七年级上册。这是一首散文诗,诗文描绘一个神奇的儿童与他母亲“捉迷藏”的耐人寻味的画面,以孩子特有的口吻表现母子间亲密的爱意。诗文中的孩子是快乐、天真、活泼、可爱,充满善良和善意的,而孩子身上所散发的天使般的圣洁与美好,正是因为有了母爱的沐浴,是母爱使孩子有了金色花般的灿烂光辉。诗文要展现的便是世上最可贵的母子之爱,家庭之爱。
学情分析:学习这首散文诗,主要是通过反复朗读领会诗文展现的母子间亲密的爱意,要求学生在边朗读边探讨的过程中,把握全诗的情感基调,能读出深情中带着调皮,舒缓中含着温馨的韵味,个别语句又能做特殊处理,如:“你到哪里去了,你这坏孩子?”,“我不告诉你,妈妈”,通过朗读体会母子身上散发得金色花般灿烂得亲密爱意。
教学设计:初听诗文,对诗文有初步印象——反映母子间亲密爱意。品读诗文,选自己最感兴趣的诗节,能演绎这种美感。研读诗文,共同探讨:作者为什么把孩子想象成一朵金色花?孩子为什么想变成一朵金色花?为什么向妈妈保密?通过对以上问题的探讨,能基本把握诗文的情感基调:深情中带着调皮,舒缓中含着温馨。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把握诗文基调,有感情、有表情地朗读诗文,培养学生鉴赏诗文的能力;
2.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探讨诗歌所表现的母亲与孩子间浓浓的爱意,以便学生更好地把握诗文情感基调;
3.体验人间至爱亲情,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
教学过程:
1. 新课导入
师:母爱是世界上最伟大、最无私的爱,是母爱的力量推动了世界的发展。假如今天是你母亲的生日,而你的母亲此时正站在你的面前,你最想对她说的话是什么?(学生自由发言)
师:同学们都说得很好,从你们的发言中让老师看到了我们的母亲是多么地伟大,正因为母亲,我们的生活才变得如此甜美、幸福。今天,我要和大家一起欣赏一首由印度诗人泰戈尔所写的表达母子间亲密感情的散文诗——《金色花》。
2. 正课
1.走进泰戈尔
师:首先,让我们一起走进泰戈尔,说说你对泰戈尔了解多少。(学生自由发言)
明确:泰戈尔,印度作家、诗人,最先创作散文诗。一生创作丰富,诗集有《吉檀迦利》、《新月集》、《飞鸟集》等。曾获1913年诺贝尔文学奖。印度是一个以佛教为国教的国度,在泰戈尔的散文诗里处处可以感到富有宗教意义的爱--最高尚、最纯洁的爱。
2.初听诗文,说印象
①教师配乐范读诗文。(本文朗读要求较高,教师的范读能给学生起到指导作用,要注意重音、语速、节奏、感情及脸部表情)
师:当我第一次读完这篇散文诗时,我笑了,因为孩子的调皮与可爱。我想每读完一部优秀的文学作品,有些东西给我们的印象是非常深刻的,或是熠熠生辉的人物形象,或是震撼人心的情感,或是行云流水般的语言,请你说说当你听完、看完诗文后,诗文的哪些内容给你留下了较为深刻的印象。
生1:孩子的调皮、可爱、天真。
生2:孩子与母亲间亲密的爱。
生3:诗人神奇的想象,把孩子想象成一朵金色花。
(学生各抒己见,教师及时给予肯定)
3.品读诗文,感悟美
师:是啊,多调皮的一个小孩,诗人又是把他描写得多少生动呀。这样美的一篇诗文,如果仅是默读,怕是不能深切地体会到诗文语言的流畅及情感的美丽。诗歌,还是得读出声音来的。就请同学们在音乐声中去品读《金色花》,体会诗文中母子间的那份亲密、甜美。你们有4分钟时间,一遍读完可读第二遍,注意重音、语速、节奏、感情及脸部表情。4分钟后请同学来念你最感兴趣的诗节。
①学生在音乐声中自由朗读
师:从同学们的声音及表情中我看出你们是被这首诗打动了,因为打动,我相信你们能把这首散文诗念好,学好!请把你最感兴趣的诗节念给我们听。
②学生念自己最感兴趣的诗节,教师提问:你想到了什么,所以这么念?
(尽可能多的叫学生朗读,每个学生念完后,不一定都问为什么这么念,只要学生能念出孩童的调皮口吻即可)
以下两句要问为什么,要做指导,当学生不能很好地朗读时,需要老师一遍一遍地教,就像教唱歌一样的教。
A.“你到哪里去了,你这坏孩子?”
妈妈不见了孩子,多么着急,一旦见了,又惊又喜,自然嗔怪孩子。这句应
读出妈妈惊喜、责备、薄怒、疼爱的语气。
B.“我不告诉你,妈妈。”
孩子撒起娇来了,为自己能给妈妈做些好事而高兴,还要对妈妈保密,让她
莫名其妙。这句应读出孩子撒娇、调皮、天真、欢快的语气。
4.研读诗文,创造美
师:“读”虽只有一字,但要把“读”这件事做好,还是得花一些工夫,还是要讲究些窍门的。你知道泰戈尔为什么要把孩子想象成金色花吗?你知道孩子为什么想变成一朵金色花吗?又为什么要保密吗?相信在知道了这些问题后,我们能把这篇诗文朗读得更好!以4人小组为单位,每个小组推荐一位发言人,4分钟后由发言人发言,注意可选择你们最有把握的一个问题回答。
①学生讨论后发言:
生1:金色花是长在印度圣树上的花,既然是圣树上的花,应该是对孩子的赞美,赞美孩子像金色花一样的美丽、可爱。
生2:诗人把孩子想象成金色花是对孩子的赞美,因为诗文中的孩子是天真、可爱、美丽的。
生3:孩子想变成金色花,是因为可以让妈妈嗅到花香,可以给妈妈遮去从树叶缝中漏下的阳光,是想给妈妈带去幸福。
生4:不告诉妈妈去了哪里,是因为撒娇,是一种善意的调皮,很符合孩童的性格,从这撒娇中可以看出孩子对妈妈是依恋的。
师:同学们都讲得很好,我们一致认为诗文中的孩子是天真、美丽的,不知大家有否想过,孩子的天真、美丽是谁给予的?
生:妈妈
师:是啊,正因为妈妈的爱,才使得孩子有如此的美丽,如此的无忧无虑,而孩子也以他特有的方式去表现对母亲的爱,爱是交流的。诗文要表现得就是这世上最可贵的母子间亲密的深情。明白了这点,我们同学会把这首散文诗念得更好。老师有一设想,今天你们的妈妈不在课堂上,但就在每个同学的心中,过一会儿,想请同学把这首散文诗念给你心中的妈妈听,先练习3分钟。
②学生起立,在音乐声中齐诵《金色花》,记住:深情中带着调皮,舒缓中含着温馨。
师:孩子变成金色花,给妈妈带去幸福,我们通过朗诵,把这首诗献给妈妈。同学们,假如今晚是你母亲的生日,你会以怎样的方式来感谢母亲,表达你对母亲的爱意?
(学生自由发言,没有对和错,教师要给予肯定)
师:我想同学们刚才所说的每一句话有一天都会付诸行动,虽然我们表达的方式不尽相同,但是其宗旨是相同的——妈妈,我们爱您!让我们同唱一首歌,让我们一起说:“妈妈,我们爱您!”
③齐唱〈烛光里的妈妈〉
5.小结
师:如此一首清新美丽,深情动人的散文诗,字里行间处处流露着感人的母子亲情,母爱就在我们身边,她象一股涓涓的溪流时时刻刻滋润着我们。这不正是一种永恒的美吗?
如此清新的小诗,只有满怀纯真的童心和真诚的爱心才能吟唱得出。让我们敞开心扉,用童心去关照世界,改变世界,发现美,追求美,歌唱美吧!
三.作业
学习这首散文诗,你从中感悟到什么?请结合自己的实际谈谈。请同学设想向母亲表达爱意的方式,然后以“妈妈,我想说爱您”为主题,模仿这首散文诗的语言风格,写出属于你自己的小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