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技术实践练习
(时间:40分钟 满分:90分)
1.(2021·湖北襄阳四中调研)(10分)难以处理的土壤重金属污染是当前所面临的环境问题之一。研究人员筛选出了一种铅镉复合重金属高耐性菌株,为微生物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提供重要的微生物种质资源。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前,实验人员应在________的土壤中寻找目的菌株,将制备好的菌悬液放入基础培养基中待用,基础培养基能够满足培养菌生长所需的4类营养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同时需要制备筛选所用的培养基,在相应基础培养基中加入________即可制成选择培养基。
(2)经过富集培养的菌液,在平板培养基上可采用________法分离纯化,依据________特征可以初步确定菌株类型。
(3)研究人员对筛选出的菌株进行耐铅镉性筛选,8种菌株在不同铅镉离子浓度下的生长情况如表所示。
菌株 Pb2+/Cd2+(mg/L)
0 200 400 600 800 900 1 000 1 200 1 400
0 20 40 60 80 90 100 120 140
K-1 + + + - - - - - -
K-2 + + + + + + - - -
K-3 + + + + + + + + +
K-4 + + - - - - - - -
K-5 + + - - - - - - -
K-6 + + + - - - - - -
K-7 + + + + + - - - -
K-8 + + + - - - - - -
注:“+”生长;“-”无生长。
由表可知,K-3菌株是筛选出的耐铅镉优势菌株,依据是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研究人员将耐性菌株K-3转接到无铅镉基础培养基上进行10次传代培养,K-3菌株生长良好;随后将其转接于铅镉选择培养基上再进行10次传代培养,K-3菌株仍能生长,并且菌株形态特征未改变,该实验结果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2.(2021·江西九江调研)(10分)绒毛皂荚是国家重点保护的珍稀濒危植物,目前,世界上仅有湖南南岳幸存两株。中国科学家为了保护这一树种,利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来扩大其种苗繁殖。下图是科学家利用绒毛皂荚的种子进行快速繁殖的实验过程。请回答问题:
(1)在整个实验过程中,为什么要强调所用器械的灭菌和实验人员的无菌操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答2点)
(2)本实验采用胚轴进行组织培养,成功率远高于采用绒毛皂荚的其他部分(如茎、叶、花等部位),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在培养基中添加一定浓度的蔗糖的目的是提供________和________。
(3)绒毛皂荚的薄壁细胞中富含皂素,可用作丝绸和家具的洗涤剂。为了大量生产皂素,可以对图中的________进行大规模培养,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021·云南昆明调研)(10分)胡萝卜营养极为丰富,既可生吃、炖煮,又可以制作成泡菜。如图1是利用胡萝卜制作泡菜及测定亚硝酸盐含量的实验流程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图1
(1)选择原料时,常选用________(填“新鲜的”或“萎蔫的”)胡萝卜,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2)配制盐水时,对清水与盐的质量比的要求通常为_____________
___,为避免盐水中的O2及杂菌对发酵过程产生影响,盐水配制好以后还需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除盐水的作用外,制作泡菜时防止杂菌污染的操作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两项)。
(3)泡菜要适量食用,主要是因为在腌制过程中会产生亚硝酸盐,在适宜的pH、温度和一定的微生物作用下,亚硝酸盐会转变成致癌物____________。利用比色法测定泡菜中亚硝酸盐的含量时,第一步需要进行显色反应;第二步为估算泡菜中亚硝酸盐的含量,具体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请在图2中画出泡菜腌制过程中亚硝酸盐含量的变化趋势。
图2
4.(2021·西安高新一中调研)(15分)人类利用微生物发酵制作果酒、果醋的历史源远流长。某兴趣小组拟采用发酵罐进行生产,请回答下列问题:(1)温度是酵母菌生长和发酵的重要条件,酒精发酵时一般将温度控制在________________。在葡萄酒的自然发酵过程中,酵母菌主要来源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制备醋酸时,若发酵液中没有乙醇但有糖类,则利用该发酵液获得醋酸的途径是____________________,制备醋酸所需的微生物的代谢类型是____________。
(3)醋酸发酵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如图表示某科研小组所做实验的结果。
据图可知,醋酸发酵的最适温度是________________;若酒精发酵后直接进行醋酸发酵,发酵瓶中直接转变为醋酸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较高浓度的酒精通常不适宜用来进行醋酸发酵,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合实际写出一种评价果醋优劣常用的办法: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
5.(2021·西工大附中调研)(15分)在微生物的研究中,培养基的配制是一个重要的环节。如表是筛选纤维素分解菌时用到的两个培养基的配方,回答下列问题:
(1)配制培养基时,在各成分都溶化后要进行分装,分装前要进行的步骤是________和灭菌。为了检测培养基灭菌是否彻底,应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2)根据培养基的物理性质,培养基一和培养基二分别属于________培养基。培养基一能够筛选出纤维素分解菌的原因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培养基二中加入________染料,可通过培养基上是否出现________来鉴别纤维素分解菌的存在。
(4)纤维素分解菌通过产生的纤维素酶将纤维素分解成葡萄糖,纤维素酶是一种复合酶,其中________________酶将纤维二糖分解成葡萄糖。现筛选到了几种纤维素分解菌,为了比较它们分解纤维素的能力,通常检测每种菌种的发酵液中纤维素含量的变化作为观察指标,不采用检测葡萄糖含量变化作为观察指标的原因是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2021·河北张家口模拟)(15分)血红蛋白是人和其他脊椎动物红细胞的主要组成成分,负责血液中O2或CO2的运输。血红蛋白的提取和分离流程图如下,回答下列问题:
(1)洗涤红细胞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
洗涤干净的标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2)图中A过程是________________,在此过程中起作用的是________________。操作时,应将烧杯置于________上充分搅拌10 min,加速红细胞的破裂。
(3)透析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透析时的pH为7、物质的量浓度为20 mmol/L的磷酸缓冲液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凝胶色谱法是根据____________________的原理而分离蛋白质的方法。装填凝胶色谱柱时,柱内不能有气泡存在,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2021·重庆八中开学考)(15分)研究人员从土壤中筛选出了一种地膜(主要成分是聚乙烯)降解菌PT1菌株,为处理地膜污染提供了重要的微生物种质资源。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前,实验人员配制筛选地膜PT1降解菌的基本培养基,其营养成分应含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实现此培养基的筛选功能应以________为唯一碳源。
(2)为了避免地膜上原有微生物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实验操作前需要对地膜材料进行灭菌,灭菌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将接种有目的菌株的平板进行恒温培养同时采取_____________________措施,不仅能有力证明所筛选菌株具有降解能力,也能验证无菌操作是否规范。在菌株降解能力的测定实验中,需要将温度等环境控制在适宜范围内,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研究人员还测定了黑色地膜和透明地膜在PT1菌株降解下的失重率(菌株处理前后地膜的减少重量与菌株处理前地膜的重量的比值),如下图所示。据图分析,PT1菌株对____________地膜的降解效果更好,这说明________会影响PTl菌株的降解能力。
答案
1. (1)被铅和镉等重金属污染 水、碳源、氮源和无机盐 一定浓度的含铅离子和镉离子的溶液
(2)平板划线(或稀释涂布平板) 菌落
(3)K-3菌株在较高的铅镉离子浓度下生长仍良好,具有良好的耐铅镉性(或8种菌株中只有K-3菌株在0~1 400/0~140 mg/L铅离子/镉离子浓度下均能生长)
(4)K-3菌株耐铅镉特性由遗传物质控制,并且能稳定遗传
2. (1)杂菌会消耗大量营养,还可能产生对培养物有害的物质(答2点合理即可)
(2)胚轴细胞分化程度低,全能性高,容易被诱导形成幼苗 营养 维持渗透压
(3)愈伤组织 愈伤组织由薄壁细胞构成,分裂能力强、代谢速度快,能产生较多的皂素
3. (1)新鲜的 新鲜的胡萝卜中亚硝酸盐含量低
(2)清水∶盐=4∶1 将盐水进行煮沸处理 加入调味料,选择无裂纹、无砂眼、坛沿深、盖子吻合好的泡菜坛,向坛盖边沿的水槽中注满水等(任选两项,合理即可)
(3)亚硝胺 将显色反应后的样品与已知浓度的标准显色液进行目测比较 如图
4. (1)18~25 ℃ 附着在葡萄皮上的野生型酵母菌
(2)醋酸菌将糖类分解成醋酸 异养需氧型
(3)30 ℃ 乙醛 较高浓度的酒精会抑制醋酸菌的生长和代谢,使产酸量下降(合理即可) 嗅气味、品尝(答出一点即可)
5. (1)调整pH 将未接种的培养基在适宜的温度下放置一段时间,观察培养基上是否有菌落产生
(2)液体和固体 纤维素为唯一碳源(或只有纤维素这一种碳源)
(3)刚果红 透明圈
(4)葡萄糖苷 分解产生的葡萄糖会被微生物利用导致检测结果不准(合理即可)
6. (1)去除杂蛋白,以利于后续步骤的分离纯化 离心后的上清液不再呈现黄色
(2)血红蛋白的释放 蒸馏水、甲苯 磁力搅拌器
(3)去除样品中相对分子质量较小的杂质 使溶液的pH与体内环境基本一致,维持血红蛋白的结构和性质
(4)相对分子质量的大小 气泡会搅乱洗脱液中蛋白质的洗脱次序,降低分离效果
7. (1)水、碳源、氮源、无机盐(和生长因子) 聚乙烯
(2)使用强烈的理化因素杀死物体内外所有的微生物,包括芽孢和孢子
(3)将接种无菌水的空白平板进行培养 菌株降解能力是通过其分泌的降解酶活性来体现,而酶在最适温度等环境条件下活性最高,可排除环境条件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4)黑色 地膜类型(或地膜透明度或地膜颜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