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美琪学校2012-201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初检测语文试题(无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美琪学校2012-201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初检测语文试题(无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5.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3-02-26 19:36:2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美琪学校2012-201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初检测语文试题
一、基础知识。(30分)
1、请将”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工整地抄写在横线上。(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下面语段中的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4分)
?? 阅读“爱国情怀”这一单元中的课文,倾听已届fēng zhú cán nián的海外游子的心声,体会被剥夺使用母语权利的亡国者的痛楚,品味著名科学家始终juàn liàn着祖国的深情,领悟志士仁人面对山河破碎而壮志难酬的忧愤,感受古代外交家维护国家尊严、不辱使命的凛然正气……??

2、订正下列词语中的错别字:(4分)
酣然如梦 气冲云宵 故弄玄虚 千锤百练 苛捐杂税 白雪皑皑
酣然入梦 万籁俱寂 风烛惨年 据理力争 壁垒森严 安居乐业 
无与纶比 故弄悬虚 围追堵截 争研斗艳 一片狼藉 情郁于衷
错字
正字
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3分)? A.公安机关决定在相关部门的配合下,坚决打击贩卖人口这种光怪陆离的犯罪行为。? B.联欢晚会上,张华和李明合作的哑剧让我们都忍俊不禁地开怀大笑。? C.他填报志愿时,又想报清华,又想报北大,总是见异思迁。? D.没有踏实认真的实干精神,只会夸夸其谈是不会把工作干好的。?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A.为了促进海峡两岸的交流合作,祖国大陆将进一步采取惠及15项台湾同胞的政策措施。 B.2006年德国世界杯期间,12个主办城市举办的球迷节将成为仅次于中央体育场的球迷胜地。 C.随着三峡大坝主体工程的完工,世界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提前两年发挥防洪、发电和航运。 D.建设好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历史任务。
5、文后的四个句子依次填入横线处,恰当的一组是(3分)(   )
________,你尽可流动明眸,欣赏白云蓝天,飞流激湍;________,你尽可闭目凝神,倾听莺歌燕舞,春水潺潺;________,你尽可翕动鼻翼,呼吸牡丹的浓香,黄菊的清爽;________,你尽可品评自娱,把玩深尝。
(1)文学是一座姹紫嫣红的百花园 (2)文学一杯回味无穷的香茶
(3)文学是一幅意境深远的中国画 (4)文学是一首清脆圆润的古曲
A.(1)(3)(4)(2) B.(4)(3)(2)(1)
C.(3)(4)(1)(2) D.(2)(1)(3)(4)
6、按课文原文填空。(7分,每小题1分,错漏一字扣1分)
(1) ,乌蒙磅礴走泥丸。
(2)落红不是无情物, 。(《己亥杂诗》)
(3) ,天涯若比邻。(《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4)每当我们读到《过零丁洋》中的“        ,        。”这震撼人心的两句诗,我们都会对伟大的民族英雄文天祥肃然起敬。
(5)橘生淮南则为橘, 。(《晏子使楚》)
(6) ,家书抵万金。(《春望》)
7、换一种表情或动作(如沉默、流泪、哭、笑……),仿写下列语句,字数可略有增减。(4分)
例句:低头,不等于认输,低头有时是对过去的反思,有时是对未来的筹划。
仿句:
二、阅读理解。(20分)
补丁也开花
孙道荣
  拐角凹进去一段,就是她的舞台。她在这里摆摊织补,已经好几年了。
  每次路过,都能看见她,坐在凹槽里,埋头织补。身边的车水马龙,似乎离她很远。她很少抬头,只有针线,在她的手上不停地穿梭。
  从她所在的拐角,往前百米,是一所学校。我的孩子,以前就在那所学校读书。每次接送孩子,都必经她的身旁,也就对她多留意了点儿。
  一天,妻子从箱底翻出了一条连衣裙,还是我们刚结婚时买的,是妻子最喜欢的一条裙子。翻出来一看,胸口处被虫蛀了个大洞。妻子黯然神伤。我的眼前,忽然浮现出她的影子,也许她可以织补好。
  拿过去。她低头接过衣服,看了看,摇摇头说,洞太大了,不好织补了。我对她说,这条裙子对我妻子意义不一般,请你帮帮忙。她又看了看裙子,忽然问我,你妻子喜欢什么样的花?牡丹。我告诉她。她看着我,要不然我将这个洞绣成一朵牡丹,你看怎么样?我连连点头,太好了。
  她从一个竹筐里,拿出一大堆彩色的线,开始绣花。我注意到她的手,粗大,浮肿,一点也不像一只绣花的手。我疑惑地问她,能绣好吗?她点点头,告诉我,以前她在一家丝绸厂上班,就是刺绣工,后来工厂倒闭了,她才开始在街上摆摊织补。她原来绣的花可漂亮了。她笑着说,原来的手也不像现在这么笨拙,在外面冻的,成冻疮了,所以,才这么难看。
  正说着话,一个背书包的女孩,走了过来。以为女孩也是要织补的,我往边上挪了挪。她笑了,这是我女儿,就在那边的学校上学。女孩看看我,喊了声叔叔,就放下书包,帮她整理线盒,很多线头乱了,女孩就一根一根地理清,重新绕好。不时有背着书包的孩子,从我们面前走过。有些孩子看来是女孩的同学,她们和女孩亲热地打着招呼。女孩一边帮妈妈理线,一边和同学招呼着,脸上挂着浅浅的笑容。
  我好奇地看着女孩。她稚气的脸上,已经三三两两冒出青春的气息。她似乎一点也不在意,她的同学看到她的妈妈是个街头织补女。这出乎我的意料。我有个同学,就因为长相土了点,苍老了点,他的儿子从来不让他参加家长会,也不让他去学校接自己,男孩认为,自己的爸爸太寒碜了,出现在同学面前,丢了自己的脸。
  我对她说,你的女儿真好。她看看女儿,笑着说,是啊,她很懂事。这几年,孩子跟我们也吃了不少苦。女孩嘴一撇,吃什么苦啊,你和爸爸才苦呢。忙完了手头的活,女孩拿出书本,趴在妈妈的凳子上,做起了作业。我问她,怎么不回家去做作业。女孩说,我们要等爸爸来接我们,然后一起回家。
  她穿针引线,牡丹的雏形,已经显露出来。这时候,一个中年男人蹬着三轮车骑了过来,女孩亲热地喊他爸爸。我对她说,天快黑了,要不我明天再来拿,你们先回家吧。她摇摇头,就快好了。
  路灯亮起来的时候,她终于将牡丹绣好了。那件陈旧的连衣裙,因为这朵鲜艳的牡丹,而靓丽起来。
  中年男人将三轮车上的修理工具重新摆放,腾出一个空位子来,然后,中年男人一把将她抱了起来,放在了那个座位上。我这才注意到,她的下半身,是瘫痪的。女孩将妈妈的马扎、竹筐放好,背着书包,跟在爸爸的三轮后,蹦蹦跳跳地走去。
目送他们一家三口的背影渐渐消失后,我拿着那件绣了牡丹的裙子回了家。你完全看不出来,牡丹之处,曾经是一个补丁。
8.文章以“补丁也开花”为题,有哪几层含义?(6分)
?
9.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是一处伏笔,找出与之相照应的句子写在下面。(4分)
?
10.作者在第五段写到妻子对裙子蛀洞的“黯然神伤”,在第九段写到自己同学的儿子的表现等内容,是否多余?请谈谈你的看法。(5分)
11.简要概括文中“她”的形象。(5分)
四、作文(50分)
12.有人说:阅读并不局限于书本。有时也应该阅读山、阅读海、阅读花、阅读树、阅读清晨、阅读黄昏……有时也该阅读政治、阅读经济、阅读文化、阅读亲情、甚至阅读一只鸟、阅读一个人……
请以“阅读 ”为题,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文体不限。
提示与要求:①可以大胆选择你最擅长的文体,写你熟悉的内容,表达你的真情实感。②自拟题目。③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人名。④文章不要少于500字。
美琪学校2012-201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初检测语文试题
一、基础知识。(30分)
1、请将”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工整地抄写在横线上。(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下面语段中的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4分)
?? 阅读“爱国情怀”这一单元中的课文,倾听已届fēng zhú cán nián的海外游子的心声,体会被剥夺使用母语权利的亡国者的痛楚,品味著名科学家始终juàn liàn着祖国的深情,领悟志士仁人面对山河破碎而壮志难酬的忧愤,感受古代外交家维护国家尊严、不辱使命的凛然正气……??

2、订正下列词语中的错别字:(4分)
酣然如梦 气冲云宵 故弄玄虚 千锤百练 苛捐杂税 白雪皑皑
酣然入梦 万籁俱寂 风烛惨年 据理力争 壁垒森严 安居乐业 
无与纶比 故弄悬虚 围追堵截 争研斗艳 一片狼藉 情郁于衷
错字
正字
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3分)? A.公安机关决定在相关部门的配合下,坚决打击贩卖人口这种光怪陆离的犯罪行为。? B.联欢晚会上,张华和李明合作的哑剧让我们都忍俊不禁地开怀大笑。? C.他填报志愿时,又想报清华,又想报北大,总是见异思迁。? D.没有踏实认真的实干精神,只会夸夸其谈是不会把工作干好的。?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A.为了促进海峡两岸的交流合作,祖国大陆将进一步采取惠及15项台湾同胞的政策措施。 B.2006年德国世界杯期间,12个主办城市举办的球迷节将成为仅次于中央体育场的球迷胜地。 C.随着三峡大坝主体工程的完工,世界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提前两年发挥防洪、发电和航运。 D.建设好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历史任务。
5、文后的四个句子依次填入横线处,恰当的一组是(3分)(   )
________,你尽可流动明眸,欣赏白云蓝天,飞流激湍;________,你尽可闭目凝神,倾听莺歌燕舞,春水潺潺;________,你尽可翕动鼻翼,呼吸牡丹的浓香,黄菊的清爽;________,你尽可品评自娱,把玩深尝。
(1)文学是一座姹紫嫣红的百花园 (2)文学一杯回味无穷的香茶
(3)文学是一幅意境深远的中国画 (4)文学是一首清脆圆润的古曲
A.(1)(3)(4)(2) B.(4)(3)(2)(1)
C.(3)(4)(1)(2) D.(2)(1)(3)(4)
6、按课文原文填空。(7分,每小题1分,错漏一字扣1分)
(1) ,乌蒙磅礴走泥丸。
(2)落红不是无情物, 。(《己亥杂诗》)
(3) ,天涯若比邻。(《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4)每当我们读到《过零丁洋》中的“        ,        。”这震撼人心的两句诗,我们都会对伟大的民族英雄文天祥肃然起敬。
(5)橘生淮南则为橘, 。(《晏子使楚》)
(6) ,家书抵万金。(《春望》)
7、换一种表情或动作(如沉默、流泪、哭、笑……),仿写下列语句,字数可略有增减。(4分)
例句:低头,不等于认输,低头有时是对过去的反思,有时是对未来的筹划。
仿句:
二、阅读理解。(20分)
补丁也开花
孙道荣
  拐角凹进去一段,就是她的舞台。她在这里摆摊织补,已经好几年了。
  每次路过,都能看见她,坐在凹槽里,埋头织补。身边的车水马龙,似乎离她很远。她很少抬头,只有针线,在她的手上不停地穿梭。
  从她所在的拐角,往前百米,是一所学校。我的孩子,以前就在那所学校读书。每次接送孩子,都必经她的身旁,也就对她多留意了点儿。
  一天,妻子从箱底翻出了一条连衣裙,还是我们刚结婚时买的,是妻子最喜欢的一条裙子。翻出来一看,胸口处被虫蛀了个大洞。妻子黯然神伤。我的眼前,忽然浮现出她的影子,也许她可以织补好。
  拿过去。她低头接过衣服,看了看,摇摇头说,洞太大了,不好织补了。我对她说,这条裙子对我妻子意义不一般,请你帮帮忙。她又看了看裙子,忽然问我,你妻子喜欢什么样的花?牡丹。我告诉她。她看着我,要不然我将这个洞绣成一朵牡丹,你看怎么样?我连连点头,太好了。
  她从一个竹筐里,拿出一大堆彩色的线,开始绣花。我注意到她的手,粗大,浮肿,一点也不像一只绣花的手。我疑惑地问她,能绣好吗?她点点头,告诉我,以前她在一家丝绸厂上班,就是刺绣工,后来工厂倒闭了,她才开始在街上摆摊织补。她原来绣的花可漂亮了。她笑着说,原来的手也不像现在这么笨拙,在外面冻的,成冻疮了,所以,才这么难看。
  正说着话,一个背书包的女孩,走了过来。以为女孩也是要织补的,我往边上挪了挪。她笑了,这是我女儿,就在那边的学校上学。女孩看看我,喊了声叔叔,就放下书包,帮她整理线盒,很多线头乱了,女孩就一根一根地理清,重新绕好。不时有背着书包的孩子,从我们面前走过。有些孩子看来是女孩的同学,她们和女孩亲热地打着招呼。女孩一边帮妈妈理线,一边和同学招呼着,脸上挂着浅浅的笑容。
  我好奇地看着女孩。她稚气的脸上,已经三三两两冒出青春的气息。她似乎一点也不在意,她的同学看到她的妈妈是个街头织补女。这出乎我的意料。我有个同学,就因为长相土了点,苍老了点,他的儿子从来不让他参加家长会,也不让他去学校接自己,男孩认为,自己的爸爸太寒碜了,出现在同学面前,丢了自己的脸。
  我对她说,你的女儿真好。她看看女儿,笑着说,是啊,她很懂事。这几年,孩子跟我们也吃了不少苦。女孩嘴一撇,吃什么苦啊,你和爸爸才苦呢。忙完了手头的活,女孩拿出书本,趴在妈妈的凳子上,做起了作业。我问她,怎么不回家去做作业。女孩说,我们要等爸爸来接我们,然后一起回家。
  她穿针引线,牡丹的雏形,已经显露出来。这时候,一个中年男人蹬着三轮车骑了过来,女孩亲热地喊他爸爸。我对她说,天快黑了,要不我明天再来拿,你们先回家吧。她摇摇头,就快好了。
  路灯亮起来的时候,她终于将牡丹绣好了。那件陈旧的连衣裙,因为这朵鲜艳的牡丹,而靓丽起来。
  中年男人将三轮车上的修理工具重新摆放,腾出一个空位子来,然后,中年男人一把将她抱了起来,放在了那个座位上。我这才注意到,她的下半身,是瘫痪的。女孩将妈妈的马扎、竹筐放好,背着书包,跟在爸爸的三轮后,蹦蹦跳跳地走去。
目送他们一家三口的背影渐渐消失后,我拿着那件绣了牡丹的裙子回了家。你完全看不出来,牡丹之处,曾经是一个补丁。
8.文章以“补丁也开花”为题,有哪几层含义?(6分)
?
9.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是一处伏笔,找出与之相照应的句子写在下面。(4分)
?
10.作者在第五段写到妻子对裙子蛀洞的“黯然神伤”,在第九段写到自己同学的儿子的表现等内容,是否多余?请谈谈你的看法。(5分)
11.简要概括文中“她”的形象。(5分)
四、作文(50分)
12.有人说:阅读并不局限于书本。有时也应该阅读山、阅读海、阅读花、阅读树、阅读清晨、阅读黄昏……有时也该阅读政治、阅读经济、阅读文化、阅读亲情、甚至阅读一只鸟、阅读一个人……
请以“阅读 ”为题,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文体不限。
提示与要求:①可以大胆选择你最擅长的文体,写你熟悉的内容,表达你的真情实感。②自拟题目。③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人名。④文章不要少于500字。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