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级 八年级-下册 学科 历史 课型 新授
题目 第3课 土地改革
教学 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土地改革的原因; 2.了解土地改革的开展及基本完成; 3.理解土地改革顺利完成的原因和重要意义。
过程与方法 利用多媒体展示图片、数据,引导学生使用对比、分析、归纳等学习历史的方法;实施探究式学习,掌握合作式学习的方法。
情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土地改革的完成,进一步巩固了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为国家的工业化和农业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准备了条件,从而体会到党和政府在新中国成立初期的英明决策,体会到党的伟大。
重难点 重点:《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颁布;土地改革的开展及基本完成。 难点:土地改革的历史意义;土地改革后土地制度的性质。 难点:中共七大的召开和。
教学策略 阅读指导法、讲述法、讨论法、练习法
教 学 过 程 设 计 备注
一、导入:电影《白毛女》片段 这段视频是电影《白毛女》的一个片段,根据真实事件改编,讲述了喜儿被地主黄世仁霸占后,逃进深山丛林,头发全变白,土地改革后地主被镇压了,喜儿报了仇伸了冤。她重又回到自己的村庄的故事。旧社会为什么能把人逼上绝路?新社会为什么又能让人过上幸福生活?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一课——土地改革 二、新授:土地改革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实施 1.土地改革的原因 教师:展示三段材料,引导学生分析土地改革的原因。 材料一: 材料二: 材料三: 学生:(讨论、发言)①新中国成立后,新解放区的广大农民迫切要求进行土地改革,获得土地。(直接原因);②封建土地制度严重阻碍农村经济和中国社会的发展。 (根本原因);③进一步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 2.土地改革的概况 教师:请同学们根据教材,说说土地改革的概况(时间、地点、法律依据、核心内容、目的、具体做法) 学生:(讨论、发言)1950—1952年底;广大新解放区;《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没收地主的土地,分给无地或少地的农民耕种;同时也分给地主一份,让他们自己耕种,在劳动中改造自己。 【知识拓展】 教师:展示表格,请同学们用表格对比的形式比较地主(封建)土地所有制和农民土地所有制的异同。 学生:(讨论、发言) 土地改革的成果 教师:(展示土地改革的地图)到1952年底,除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外,全国大陆基本上完成了土地改革。 教师:那部分少数民族地区是什么时候完成改革的呢? 学生:(讨论、发言)中央人民政府对 3500万人口的少数民族地区,据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民主改革任务。1959年西藏地区开始进行民主改革,使百万农奴翻身当家做主。 教师过渡:土地改革基本完成,它有什么意义? 土地改革的意义 教师:展示四段材料,引导学生分析土地改革的意义。 学生:(讨论、发言)①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②农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③获得农民拥护,使人民政权更加巩固④农业生产获得迅速恢复和发展,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 【知识拓展】 教师:(展示不同时期的土地政策,《中国土地法大纲》(1947.9)《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1950.6))请同学们思考这次土地改革与以往土地改革有哪些不同之处? 学生:(讨论、发言)与以往土地改革的不同之处:对地主由过去没收其一切财产改为没收土地、农具、耕畜、多余的粮食及房屋。注意保护富农经济。 三、小结 四、随堂检测:基础选择题+历年中考选择题 引领学生进入本课学习
作业布置 1、完成本课对应练习册作业。2、背出本课大事件内容。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本课需要理解土地改革的必要性,认识、掌握土地改革的历史意义,认识到土地改革的作用与抗美援朝的胜利一样,都进一步巩固了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为即将到来的社会主义建设准备了条件。上课时要有效利用文字和图片材料,同时让学生收集整理或向家人、长辈了解有关土地改革的信息。理解和认识解放后的土地改革,形成正确的历史概念,学会收集分析、整理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