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课 三大改造 教案(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第5课 三大改造 教案(表格式)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05.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04-17 10:18:2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年级 八年级-下册 学科 历史 课型 新授
题目 第5课 三大改造
教学 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国家对农业、手工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原因、形式和结果。 2.知道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情况。 3.分析并理解三大改造的实质、意义和局限性。
过程与方法 通过指导学生学习三大改造,引导学生分析三大改造的原因、实质和意义,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情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到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使我国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在过渡时期,我党创造性地开辟了一条适合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
重难点 重点:三大改造的原因、内容及结果。 难点:三大改造的实质是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深刻社会变革。
教学策略 阅读指导法、讲述法、讨论法、练习法
教 学 过 程 设 计 备注
导入:(视频)革命歌曲表演《社会主义好》 视频中军人们高唱社会主义好!旋律奋发激昂,高度颂扬了共产党毛主席领导下的新中国掀起了社会主义建设高潮的欣欣向荣的繁荣景象,同时唱出了全国人民坚决跟定共产党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坚强决心。那么,我们国家是什么时候确立社会主义制度的呢?又是如何确立的?一起来寻找答案,来学习第5课三大改造。 二、新授:三大改造 (一)农业、手工业合作化 1.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教师:出示材料,介绍土地改革后农民分得了自己那份土地的喜悦以及之后遇到自然灾害庄稼几乎颗粒无收的情况。(提问)这说明了什么问题?怎解决呢? 学生:(讨论、发言) 教师:请同学们根据上诉材料及教材,说说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概况(原因、时间、形式、目的、性质、原则、方法、阶段、结果) 学生:(讨论、发言)原因:①土地改革后,分散的个体经营影响农业生产的发展;②农产品满足不了国家工业化建设的需要;③农民也有进行互助合作的要求;④农业合作化的优越性,促使农民踊跃参加合作社。时间:1953—1956年;形式:把分散的个体农民组织起来,引导他们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目的:走集体化和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道路。性质:社会主义改造;原则:自愿互利;方法:通过典型示范逐步推广;阶段:农业互助组——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结果:① 1955年,全国掀起农业合作化的高潮。② 1956年,全国绝大多数农户参加了农业生产合作社。 2.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教师:请学生自主阅读课文完成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内容(背景、方式结果) 学生:(讨论、发言)农业合作化运动的推动;建立手工业生产合作社;1956年,90%以上的个体手工业者参加了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教师过渡】据材料,说说过渡时期共有多少种经济成分? 材料:建国初,没收官僚资本和外国在华资本转变为国营经济(公有),农业和手工业属于个体经济,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属于私营经济,都是非公有经济,占有相当比例。 学生:找出3种经济成分(官僚资本和外国在华资本、农业和手工业属个体经济、民族资本主义企业) 教师:总结前面两种经济成分的处理方式,结果都变成公有经济,引出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如何处理的问题,进入第二目的学习内容。 (二)公私合营 1.背景 教师:展示材料,并介绍公私合营的背景 2.目的、开始时间、方式、政策、结果 教师:(展示材料)请同学来介绍一下公私合营的目的、开始时间、方式、政策、结果。 学生:(发言)目的:使私有制经济过渡到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开始时间:1954年。方式:公私合营;政策:赎买政策;结果:1956年初,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出现了全行业公私合营的高潮。 教师:介绍“公私合营”中的“公”“私”分别指国家和资本主义工商业中的资本家。 3.三大改造的完成 教师:出示表格材料,问我国三大改造的结果如何?有什么意义和局限性? 学生:(讨论、发言)结果:到1956年底,国家基本上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意义:到1956年底,国家基本上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局限性:在社会主义改造工作的后期,也存在着 要求过急、工作过粗、改变过快等缺点。 【合作探究】(展示1952年底和1956年各经济成分的结构图)思考:三大改造的实质是什么? 学生:实质是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 三、小结 四、随堂检测:基础选择题+历年中考选择题 引领学生进入本课学习
作业布置 1、完成本课对应练习册作业。2、背出本课大事件内容。
板书设计 三大改造 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
教学反思 利用问题设置悬念,使课堂教学波澜起伏。在课前收集资料,在课堂上将课本知识与资料内容相衔接。在给学生讲授课本知识的同时,注意培养他们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