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课 经济体制改革 教案(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第8课 经济体制改革 教案(表格式)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96.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04-17 10:21:5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年级 八年级-下册 学科 历史 课型 新授
题目 第8课 经济体制改革
教学 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主要内容。2.知道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措施及意义。3.了解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情况,认识改革对于中国发展的重大意义。
过程与方法 通过数据、文字等材料,锻炼学生分析材料的能力。通过表格对比同类事件的异同,锻炼学生对历史事件的多维度分析、理解能力。联系现实生活理解历史内容,通过讨论逐渐认清历史事物的本质,提高学生感知历史与现实之间联系的能力,做到学史以明智。
情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改革开放前后中国农村、城市变化的描述,使学生认识到改革开放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繁荣昌盛的强国之路,并逐步确立为祖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贡献的人生理想。
重难点 重点:农村和城市的经济体制改革。 难点:理解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需要的基本原则。
教学策略 阅读指导法、讲述法、讨论法、练习法
教 学 过 程 设 计 备注
导入:(图片及文字材料)农民和工厂劳工的工作状态(懒惰缺乏积极性) 怎么会出现这种现象? 新授:经济体制改革 【名称解释】经济体制改革 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改革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一系列环节,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其实质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教师:同学们看完这段文字,变的是什么?不变的是什么? 学生:变: 生产关系 不变: 社会主义制度 (一)家庭联产承包制 1.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背景 (1)背景 教师:(展示3段文字材料,引导学生分析得出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背景) 学生:(讨论、发言)①农村经济落后,农民生活困苦。②(人民公社化)集中劳动,统一分配,严重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③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和政府实行 改革开放政策。改革先从农村开始。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目的: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3)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过程 教师:(播放视频联产承包责任制)请说说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过程(开始、推广) 学生:(讨论、发言)开始:1978年,安徽凤阳小岗村农民实行分田包干到户,自负盈亏。推广:1983年,在中央的支持和倡导下,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逐步在全国推开,已基本在全国农村普遍实行。 (4)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影响/意义 教师:(展示材料一:小岗村改革前后比较,材料二:凤阳县农业生产三年三大步材料三:1984年全国粮食总产量情况)指导学生分析材料,得出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影响/意义。 学生:(讨论、发言)①激发热情,解放生产力。②农业生产和农民收入均有很大提高。③农村乡镇企业也迅速发展起来,为农民致富和实现现代化开辟了一条新路。 【合作探究】人民公社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教师:阅读教材39页“相关史事”,填充以下表格。 学生:(讨论、发言) (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教师过渡)农村的问题解决了,那么城市经济有没有问题呢?我们来看看材料 材料一:“上班八点钟来,九点钟走人,十点钟时,随便往厂区大院里扔一个手榴弹也炸不死人。” ——这是30多年前一段描述青岛电冰箱厂的文字。材料二:P41“知识拓展” 教师:请说说城市经济有什么问题? 学生:(讨论、发言)问题1:职工积极性不高。问题2:政企不分,企业没自主权。 教师:那么城市经济这些问题如何解决呢? 学生:进行改革 教师:(展示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及《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的图片)请说说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情况(背景、如何展开、改革内容、中心环节、意义) 学生:(讨论、发言)①背景:改革在农村取得成功,为继续深化改革打下了基础,改革的浪潮从农村涌向城市。②展开:1984年10月,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要求加快以城市为重点的经济体制改革的步伐。③主要内容:单一公有制变为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政企不分变为扩大企业经营自主权,实行经营责任制;平均分配变为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④中心环节:增强企业活力;⑤意义:大大调动了企业、职工的积极性,增强了企业的活力。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明确提出 1992年,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993年,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 (2)特点:把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和市场经济结合起来。 意义:有利于实现经济的协调发展和稳定高速增长,对现代化建设有巨大推动作用,使中国的经济实力明显增强。 三、小结 四、随堂检测:基础选择题+历年中考选择题 引领学生进入本课学习
作业布置 1、完成本课对应练习册作业。2、背出本课大事件内容。
板书设计 经济体制改革1.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发展乡镇企业)2.城市(所有制结构改革、职权划分改革、分配制度改革)
教学反思 在本课的学习过程中,采用自主学习法、小组合作讨论法等教学方法让学生理解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