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点解析沪科版八年级物理第九章 浮力章节测评试题(含答案及详细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难点解析沪科版八年级物理第九章 浮力章节测评试题(含答案及详细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2-04-17 16:45:5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第九章 浮力章节测评
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物理教研组
考生注意:
1、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试卷规定位置上
3、答案必须写在试卷各个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I卷(选择题 30分)
一、单选题(1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30分)
1、水平桌面上有甲、乙、丙三个完全相同的容器,装有不同的液体,将三个质量和体积都相同的长方体A、B、C分别放入容器的液体中,静止时的位置如图所示,三个容器的液面相平。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物体受到的浮力
B.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
C.物体下表面受到液体的压力
D.容器对桌面的压力
2、如图所示,用手将一气球浸没在水中。松手后,在气球浮出水面以前(  )
A.气球所受重力、浮力都变大
B.气球所受重力变大、浮力不变
C.气球所受重力不变、浮力变大
D.气球所受重力、浮力都不变
3、取一个金属碗置于水槽中,它可以漂浮在水面上,在水量不变的情况下,将此金属碗浸没入同一水槽中,它会沉入水底,比较上述两种情况,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金属碗沉底时排开水的体积比它漂浮时排开水的体积大
B.金属碗沉底后比漂浮时所受的重力变大了
C.与漂浮时相比,金属碗沉底时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压强变小了
D.金属碗沉底时受到的浮力等于它的重力
4、把重6N、体积为8×10﹣4m3的物体投入足够多的水中,若不计水的阻力,当物体静止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漂浮,F浮=8N B.物体悬浮,F浮=6N
C.物体漂浮,F浮=6N D.物体沉在水底,F浮=8N
5、一弹簧测力计下挂一圆柱体,将圆柱体从盛水的烧杯上方离水面某一高度处缓慢下降,然后将圆柱体逐渐浸入水中。如图是整个过程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与圆柱体下降高度h变化关系的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圆柱体的密度是 B.圆柱体的体积为
C.圆柱体受到的重力是8N D.圆柱体受到的最大浮力是4N
6、渔民利用鸬鹚捕鱼是我国传承千年的古老技艺,如图所示,关于鸬鹚捕鱼的场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渔船所受浮力始终大于它的总重力
B.鸬鹚全部下水后,渔船所受的浮力不变
C.鸬鹚全部上船后,渔船排开水的重力变大
D.鸬鹚全部下水后,渔船底部受到水的压强变大
7、半潜船可用来运输超大型货物,空载时漂浮于海面(如图甲);装载时需向船体水舱注水,船体重力增加,巨大的甲板下沉至海面以下(如图乙);待货物被拖到甲板上方时,排出水舱中的水,船体重力减小,甲板上浮至海面,完成货物装载(如图丙)。以下图像能正确表示同一艘半潜船从图甲到图丙受到的浮力变化的是(  )
A. B.
C. D.
8、在温度60℃时,一只盛有不饱和蔗糖水的水槽中放着一只乒乓球,乒乓球处于漂浮状态。而后,温度降低到20℃,乒乓球仍处于漂浮状态。其中一定没有发生变化的是(  )
A.乒乓所受到的浮力 B.乒乓露出液面的体积
C.蔗糖的溶解度 D.溶液质量分数
9、如图所示,某装有水的容器中漂浮着一块冰,在水的表面上又覆盖着一层油。已知水面高度,油面高度为,则当冰熔化之后( )
A.水面高度升高,油面高度升高 B.水面高度升高,油面高度降低
C.水面高度降低,油面高度升高 D.水面高度降低,油面高度降低
10、有一容器盛满一定温度的蔗糖饱和溶液,现一只乒乓球轻轻地放在液面上,溢出了一些液体后,呈漂浮状态,如图,有关判断一定正确的是(  )
A.溢出的体积等于乒乓球体积
B.溢出液体的质量等于乒乓球质量
C.若继续加蔗糖,则乒乓球浸入体积会更少
D.若饱和溶液换成水,则溢出的体积更少
第Ⅱ卷(非选择题 70分)
二、填空题(5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10分)
1、将一物块浸入水中静止时排开水重为18N,浸入酒精中静止时排开酒精重为16N,则物块的体积为______cm3,物块的密度为______kg/m3。
2、10月30日十七届西博会“舞动的水滴展”在西湖水面上举行。展览主角五个“大水滴”代表浙江五水共治,呼吁珍惜水资源,仁爱自然。大水滴漂浮在水面上时,它受到浮力______(选填“大于”“等于”“小于”)它的重力。五水共治的一项重要工作是“保供水”,虽然杭州是江南水乡代表城市之一,但是杭州也缺水。你觉得杭州缺水的原因可能是:______(请写出一点)。“治污水”是五水共治的另一项重要工作。为了防止水体污染,你认为下列措施中可行的是______
A.不任意排放生活污水B.禁止使用农药和化肥C.及时拧紧水龙头D.牲畜粪便适当处理后再施用
水的循环利用是“抓节水”的一个重要举措。下列几个步骤可将河水转化为饮用水:①化学沉降(用明矾)②消毒杀菌(用漂白粉)③自然沉降④加热煮沸。以上处理过程最合理的顺序是______。
3、甲为木块,乙、丙是体积相同的两种物质,丙物质放在甲木块上,乙物质用细绳系在甲木块下,两种方法都使漂浮在水面上的木块恰好完全浸没(上表面刚好没入水中),丙物质的密度2×103kg/m3,则乙物质的密度是______kg/m3。(g取10N/kg)
4、如图甲所示,在一水槽中漂浮着一空瓷碗,此时水槽内水的深度为h1。若把水槽中的水取一部分倒入碗中,瓷碗仍漂浮在水面上,则水槽中的水面将______;若把瓷碗沉入水底,则水盆中的液面将______。(以上两空均选填“上升”、“下降”、“不变”)。现将一鹅卵石放在空碗中,碗仍在水中漂浮,如图乙所示。此时水槽内水的深度为h2,再将碗中的鹅卵石放入水槽中,如图丙所示,此时水槽中水的深度为h3。已知水的密度为ρ水,利用上述测量的物理量和已知条件,写出鹅卵石密度的表达式为ρ石=______。
5、在图甲中,石料在钢绳拉力的作用下从水面上方以恒定的速度下降,直至全部没入水中。图乙是钢绳拉力随时间t变化的图像。若不计水的阻力,则该石料的重力是______N,石料所受的浮力为________N,该石料的密度为___________kg/m3。
三、计算题(5小题,每小题8分,共计40分)
1、如图所示,有一个容器,盛有适量的水,一个长方体物块被细线向下拉着,浸没在水中、已知此物块上、下表面的面积均为10cm2,细线向下拉物块的力为3N,物块上表面距水面30cm,此物块重力为1N,不计细线重力,g取10N/kg,求
(1)此物块在水中受到的浮力为多大?
(2)此物块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力为多大?
(3)此物块的高度为多少cm?
2、体积为1×10﹣3米3的小球浸没在水中,求小球受到的浮力F浮。
3、有一个用超薄超硬度材料制成的圆柱形容器,下端封闭上端开口,底面积S=250cm2,高度h=10cm,如图甲所示:另有一个实心匀质圆柱体物块,密度ρ=0.8×103kg/m3,底面积S1=150cm2,高度与容器高度相同,如图乙所示。(已知水的密度ρ水=1.0×103kg/m3,且g取10N/kg计算)
(1)现将圆柱体物块竖直放置容器内,则物块对容器底部的压强是多大?
(2)再向容器内缓慢注入水,圆柱体物块不会倾斜,当圆柱体对容器底的压力刚好为零时,试计算注入水的深度?
(3)在第(2)问叙述的情景中,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是多大?
4、体积为310﹣3m3、密度为0.6103kg/m3的木块被固定在水池底部的细线系住,未能浮出水面,如图所示;已知g取10N/kg,求:
(1)木块受到的重力;
(2)木块受到的浮力;
(3)剪断细线后,待木块静止时,木块露出水面的体积。
5、如图所示容器中装有40cm深的水,小球重5N,用弹簧测力计挂着小球,并使小球的五分之二体积浸在容器的水中,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2N。( ρ水=1.0×103kg/m3, g取l0N/kg),求:
(1)没放小球时,容器底受到水的压强。
(2)求小球的体积。
(3)把小球从弹簧测力计取下,浸没在容器的水中后放手,求小球静止时受到的浮力。
四、实验探究(2小题,每小题10分,共计20分)
1、如图所示是“验证______”实验的情景。其实验步骤如下:
(1)在弹簧测力计下悬挂一块金属块,记下测力计的示数的大小,即金属块所受的______;
(2)在量筒中盛适量的水,记下水面的示数;
(3)将金属块浸没在水中,记下此时量筒内水面的示数及测力计示数;在此实验中,浮力的大小可以直接由表示出来,量筒内液面的两次示数差()表明______,若用表示水的密度,通过实验可以发现______和______的值是相等的,从而验证了阿基米德原理。(最后两空用题中字母表示)
2、为了探究柱体A逐渐浸入柱形容器内的水中时(水没有溢出),弹簧测力计示数F的变化情况。现有底面积为100cm2的薄壁圆柱形容器,容器内装有深度为20厘米的水,放在水平桌面上,实心柱体A高H为20厘米。如图所示,小明将柱体A通过细线挂在弹簧测力计下,从柱体A接触水面开始,将液面到柱体下表面的距离h、相应的弹簧测力计示数F、物体重力G与F的差值记录在表一中。(不计细线的重力)
表一
实验序号 1 2 3 4 5 6 7 8
h/cm 0 2 4 6 8 10 12 14
F/N 8 7 6 5 4 3 2 1
F(N) 0 1 2 3 4 5 6 7
(1)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8中F与h的变化关系及相关条件可得:同一柱体逐渐浸入柱形容器内的水中,当h小于H时,___________。
(2)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8中与h的变化关系及相关条件可得:同一柱体逐渐浸入柱形容器内的水中,当h小于H时,__________。
(3)柱体A的重力为________牛,实验序号6的实验时,A下表面所受液体压力为 _______牛。
(4)小红同学想在小明实验的基础上继续实验,她预设的数据如表二所示,小明看了以后认为这两次实验无法进行。
表二
实验序号 9 10
h/cm 18 20
F/N
F(N)
你认为小明的观点是_________的(选填“正确”或“错误”),理由是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1、D
【详解】
A.根据图示可知,A悬浮,B、C漂浮,所以其所受的浮力与其自身的重力相等,故
故A错误;
B.由于A悬浮,故
B漂浮,故
C漂浮,故
由于C浸入的体积小于B浸入的体积,所以丙中液体的密度大于乙中液体的密度,即,甲中液体密度最小,故三种液体密度关系
而液体的深度相同,由p=ρgh可知,丙容器底所受的压强最大,其次是乙,再次是甲,故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
故B错误;
C.因为物体上、下表面受到液体的压力差等于物体受到的浮力,因此甲下表面受到的压力大于浮力;乙、丙上表面受到的压力为零,因此乙丙下表面受到液体的压力等于浮力,且相等,即
故C错误;
D.据图示可知,丙液体的体积最多,由于
则质量最大,且A、B、C三个物体相同,所以丙容器对桌面的压力最大,其次是乙,最小的是甲,故容器对桌面的压力
故D正确。
故选D。
2、C
【详解】
质量是物体的一种基本属性,其大小不随物体的形状、状态、位置和温度变化而变化,所以气球上浮的过程中,质量不变,由G=mg可知,气球的重力不变;根据图示可知气球浮出水面前,排开液体的体积变大,由F浮=ρ水gV排可知,在水的密度一定时,气球受到的浮力变大。故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
故选C。
3、C
【详解】
B.题目中说的两种情况下,金属碗的质量不变,所以两种情况下的重力是相等的,故B错误;
ACD.金属碗漂浮在水面上时,浮力等于重力,沉入水底时,浮力小于重力,所以沉底时的浮力小于漂浮时的浮力,即沉底时浮力减小,根据
F浮=ρ液gV排
知排开水的体积减少,液面降低,根据
p=ρgh
可知金属碗沉底时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压强变小了,故C正确,AD错误。
故选C。
4、C
【详解】
设物体浸没水中,则所受浮力为
F浮′=ρ水gV=1.0×103kg/m3×10N/kg×8×10﹣4m3=8N
物体的重力
G=6N
则有
F浮′>G
因此物体将上浮,最后漂浮于水面上,由浮沉条件得:漂浮时物体受到的浮力等于重力,即
F浮=G=6N
故ABD错误,C正确。
故选C。
5、B
【详解】
如图所示
C.由图象可知,当时,弹簧测力计示数为12N,此时圆柱体处于空气中,根据二力平衡条件可知,G=F拉=12N,故C错误;
D.图象中CD段是圆柱体完全浸没在水中的情况,此时圆柱体受到的拉力,则圆柱体受到的最大浮力
F浮=G-F=12N-4N=8N
故D错误;
B.又因为 ,所以物体的体积为
故B正确;
由公式可求出物体的质量
则圆柱体密度
故A错误。
故选B。
6、C
【详解】
A.渔船在水中漂浮,受到的浮力等于自身的重力,故A错误;
B.鸬鹚全部下水后,船仍然漂浮,船的总重减小,由漂浮条件F浮=G物可知,船受到的浮力减小,故B错误;
C.鸬鹚全部上船后,渔船的重力变大,渔船漂浮,受到的浮力等于自身的重力,所以浮力变大,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可知,渔船排开水的重力变大,故C正确;
D.鸬鹚全部下水后,由阿基米德原理F浮=ρ水gV排可知,水的密度不变,浮力减小,排开水的体积减小,所以小船上浮一些,船底的深度变小,根据p=ρgh可知,船底受到的压强变小,故D错误。
故选C。
7、A
【详解】
据图可知,乙图中半载船排开水的体积最大,其次是丙图,甲图排开水的体积最小,液体的密度是相同的,所以据可知,乙图中船受浮力最大,其次是丙图,再次是甲图,即浮力大小关系是
从图甲到图丙受到的浮力变化先变大、后变小。
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8、A
【详解】
A.不饱和蔗糖水温度降低前后,乒乓球始终漂浮,其重力不变,所受浮力一定不变,故A符合题意;
B.不饱和蔗糖水温度降低前后,若密度发生变化,根据F浮=ρgV排可知,其排开蔗糖水的体积一定发生变化,露出液面的体积也一定发生变化,故B不符合题意;
C.温度越低,蔗糖的溶解度越小,所以蔗糖的溶解度一定发生变化,故C不符合题意;
D.温度降低后,不饱和蔗糖水有可能变为饱和蔗糖水,其溶液质量分数一定发生变化,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9、B
【详解】
冰块漂浮于液面,它所受的浮力是由水和油共同产生的,根据漂浮条件可得
F浮水+F浮油=G冰
结合阿基米德原理原理和重力公式变形得
ρ水gV排水+ρ油gV排油=ρ冰gV冰
解得,冰排开水的体积为
冰熔化后,质量不变,则有

解得,冰熔化成水后,水的体积为
故有
即冰熔化后为水的体积大于冰原来排开水的体积,所以水面高度升高。冰熔化为水后,处于油面之下,不再排开油,所以油面高度下降,故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0、B
【详解】
A.乒乓球漂浮,没有完全浸没,故溢出的液体体积小于乒乓球体积,故A错误;
B.乒乓球漂浮,乒乓球所受浮力等于乒乓球所受重力,溢出液体所受的重力等于乒乓球所受浮力即等于乒乓球所受重力,所以m液g=m球g,故溢出液体的质量等于乒乓球质量,故B正确;
C.该溶液为蔗糖饱和溶液,继续加蔗糖,并不会继续溶解,蔗糖饱和溶液密度不变,乒乓球所受浮力不变,由F浮=ρ液gV排可知,乒乓球浸入的体积不变,故C错误;
D.若饱和溶液换成水,液体密度减小,乒乓球漂浮所受浮力不变,由F浮=ρ液gV排可知,溢出液体的体积更大,故D错误。
故选B。
二、填空题
1、2000 0.9×103
【详解】
[1]在水中,该物体的排开液体的体积为
若在酒精中,也沉底,则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为
两个排开液体的体积不同,故在酒精中沉底,在水中漂浮,由于在水中沉底,故在水中,物体的体积等于排开液体的体积,故体积为。
[2]在水中漂浮,故浮力等于重力,而根据阿基米德原理,浮力等于排开水的重力,故物体的重力为18N,则物体的质量为
物体的密度为
2、等于 水被污染、水浪费严重 AD ③①②④
【详解】
[1]大水滴漂浮在水面上时,根据物体沉浮条件及二力平衡,它受到浮力等于它的重力。
[2]浙江杭州是我国东部城市,湖泊河流众多,造成缺水的原因可能是水被污染、水浪费严重等。
[3]A.生活污水经净化处理达标后再排放,有利于保护水资源,故A符合题意;
B.在农林业或城市绿化中应适量使用农药和化肥,而不能禁止,故B不符合题意;
C.及时拧紧水龙头可以节约用水,但对水污染方面没有影响,故C不符合题意;
D.牲畜粪中含有大量的病菌、虫卵和其他有害物质,如果处理不当,会对人和禽畜的健康带来危害。会造成环境污染,应适当处理后再施用,故D符合题意。
故选AD。
[4]净化水的顺序一般是由低到高顺序排列,净化水时,先通过明矾溶于水可形成胶状物吸附一些杂质并沉降下来,然后通过过滤把沉淀除去,再用漂白粉对水进行消毒,最后通过加热煮沸再次进行消毒,并且把部分钙离子、镁离子除去。故其正确的顺序为:③自然沉降→①用明矾沉降→②消毒杀菌→④加热煮沸。
3、3×103
【详解】
由图可知木块甲和乙悬浮在水中,所以
V排1=V甲+V乙
根据悬浮条件可得
F浮1=G总1=G甲+G乙
根据F浮=ρ水gV排和G=mg=ρgV可得
ρ水gV排1=ρ水g(V甲+V乙)=ρ甲gV甲+ρ乙gV乙

ρ水g(V甲+V乙)=ρ甲gV甲+ρ乙gV乙 ①
当将丙置于木块甲之上,静止时木块上表面刚好和水面齐平,所以
V排2=V甲
根据漂浮条件可得
F浮2=G总2=G甲+G丙
所以
ρ水gV排2=ρ水gV甲=ρ甲gV甲+ρ丙gV丙
由于V乙=V丙,所以
ρ水gV甲=ρ甲gV甲+ρ丙gV乙 ②
由①②解得
ρ乙=ρ水+ρ丙=1.0×103kg/m3+2×103kg/m3=3×103kg/m3
4、不变 下降 ρ水
【详解】
[1]因为瓷碗漂浮于水面上,所以
F浮1=G碗=ρ水gV排1……①
所以
V排1=
当水槽中的水取一部分倒入瓷碗中,由力的平衡有
F浮2=G水+G碗=ρ水gV排2
所以
V排2=
设水槽中的水取出的部分水为G水,水的体积为
V水=
所以
V排2﹣V水=-= =V排1
即水槽中的水面高度不变。
[2]当水槽中瓷碗漂在水面上,由物体的漂浮条件可知,此时浮力F浮1等于重力G;当把瓷碗沉入水底时,则此时浮力F浮21小于重力G,重力没变,所以
F浮1>F浮21
因为都是在水中,则根据阿基米德原理F浮=ρ水gV排可知
V排1>V排21
所以水面下降。
[3]设水槽的底面积为S,将一鹅卵石放在空碗中,碗仍在水中漂浮,如图乙所示,
根据漂浮的条件
……②
②-①得
……③
由甲、乙两图可知,瓷碗多排开水的体积
甲、乙两图相比增加的浮力
……④
由③④得
由漂浮条件和阿基米德原理可得,鹅卵石的质量
m石
由甲、丙图可知,鹅卵石的体积
V石=(h3﹣h1)S
鹅卵石的密度
ρ石
5、1400 500 2.8×103kg/m3
【详解】
[1]由图像知,AB段拉力大小不变,此时石料未接触水面,且石料以恒定的速度下降,所以拉力与重力是一对平衡力,所以
故该石料的重力是。
[2] BC段拉力逐渐减小,说明石料慢慢浸入水中,且浸入水中的体积逐渐变大,受到的浮力逐渐变大;CD段拉力不变,说明石料受浮力不变,所以在C点恰好完全浸没,此时测力计的示数为900N,所以
故浮力为500N。
[3]根据F浮=ρ液gV排,石料的体积
所以石料的密度
故石料的密度为。
三、计算题
1、(1)4N;(2)7N;(3)40cm
【详解】
解:(1)浸没在水中的物块,受重力、拉力、浮力的作用而静止,由力的平衡条件可得
(2)由图可知物块上表面所处水的深度为
则水在上表面处产生的压强为
根据 得,水在上表面处产生的压力为
根据浮力产生的原因可知物块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力
(3)由于物块浸没在水中,则根据可得:物块的体积为
物块的高度为
答:(1)此物块在水中受到的浮力为4N;
(2)此物块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力为7N;
(3)此物块的高度为40cm。
2、10N
【详解】
解:小球受到的浮力
答:小球受到的浮力为10N。
3、(1)800Pa;(2)0.08m;(3)800Pa
【详解】
解:(1)因为容器底是水平放置,所以对容器压力
F=G=mg=ρVg=ρS1hg=0.8×103kg/m3×150×10-4m2×0.1m×10N/kg=12N
物块对容器底部的压强
(2)当圆柱体对容器底的压力刚好为零时,圆柱体刚好漂浮状态。所以
F浮=G=12N
圆柱体排开液体体积
圆柱体浸入水中的深度
(3)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
p2=ρ水gh1=1×103kg/m3×10N/kg×0.08m=800Pa
答:(1)物块对容器底部的压强是800Pa;
(2)注入水的深度是0.08m;
(3)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800Pa。
4、(1)18N;(2)30N;(3)1.210﹣3m3
【详解】
解:(1)由题可知,木块受到的重力
G木m木gρ木V木g0.6103kg/m3310﹣3m310N/kg18N
(2)由题可知,木块浸没在水中,则木块受到的浮力
F浮ρ水gV排1103kg/m310N/kg310﹣3m3=30N
(3)因为ρ木<ρ水,所以剪断细线后,待木块静止时,木块漂浮,所受浮力
F浮′G木18N
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可知此时木块排开水的体积
V排′1.8×10﹣3m3
木块露出水面的体积
V露V木﹣V排′310﹣3m3﹣1.810﹣3m3=1.210﹣3m3
答:(1)木块受到的重力为18N;
(2)木块受到的浮力为30N;
(3)木块露出水面的体积为1.2×10﹣3m3。
5、(1)4000;(2)7.5×10-4m3;(3)5N
【详解】
解:(1)容器中装有40cm深的水,容器底受到水的压强
(2)小球重5N,用弹簧测力计挂着小球,并使小球的五分之二体积浸在容器的水中,由阿基米德原理,小球受到浮力
……①
根据称重法测浮力
……②
由①②得
(3)小球浸没在水中所受的浮力
F浮′=ρ水gV排=1×103kg/m3×10N/kg×7.5×10﹣4m3=7.5N>5N
所以,小球浸没在水中放手后会上浮,最终漂浮,则小球静止时受到的浮力
F''浮=G=5N
答:(1)没放小球时,容器底受到水的压强为4000;
(2)小球的体积为7.5×10﹣4m3;
(3)小球静止时受到的浮力为5N。
四、实验探究
1、阿基米德原理 重力 物体排开液体体积
【详解】
[1]为了验证阿基米德实验,即浮力等于排开液体所受的重力。
(1)[2]悬挂法测量重力,根据二力平衡的知识可知,金属块所受的重力等于拉力。
(3)[3][4][5]加入金属块后体积从V1变为了V2,根据排开水可知,为排开液体的体积;验证了阿基米德原理,是为了验证浮力与排开液体的所受的重力是否相等,浮力为;排开液体所受的重力为。
2、h越大,F越小
与h成正比 8 5 正确 根据表格规律,当h=16cm,F=0,此时物体恰好漂浮物体不会继续下沉
【详解】
(1)[1]实心柱体A高H为20cm,从柱体A接触水面开始到液面到柱体下表面深度为14cm时,弹簧测力计示数F逐渐变小,得到的结论:同一柱体逐渐浸入柱形容器内的水中,当h小于H时,液面到柱体下表面越深,弹簧测力计示数越小。
(2)[2]由表一数据知道,物体重力G与F的差值与液面到柱体下表面的距离h的比值是0.5N/cm,说明物体重力G与F的差值与液面到柱体下表面的距离h成正比。
(3)[3]由第一次实验数据知道,实心柱体刚刚接触水面,弹簧测力计测量柱体重力大小,重力大小是8N。
[4]物体重力G与F的差值实际上是水对柱体的浮力,浮力大小等于水对柱体向上和向下的压力差,此时柱体没有浸没,水对柱体向下的压力为零,所以浮力大小等于水对柱体向上的压力,即
(4)[5][6]根据②中分析知道,与液面到柱体下表面的距离h的比值是0.5N/cm,当h=16cm时,为8N,浮力等于重力,柱体在h=16cm时,柱体就漂浮在水面上,当h=18cm和h=20cm时,弹簧测力计是都没有示数,所以小明认为实验无法进行,小明的观点是正确的。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