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八年级下册 第12课 民族大团结 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1.《政府工作报告》中多次指出:要加大扶持人口较少民族的发展力度,大力实施兴边富民行动,让全国各族人民共同迈向全面小康社会。这些内容体现了
A.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的愿望 B.所有民族一律平等的原则
C.优先发展少数民族经济的政策 D.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原则
2.1949年通过的《□》,将实行民族区域自治作为一项基本政治制度确定下来。“□”应是( )
A.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 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3.下列属于省级民族自治区的是
A.云南
B.河南
C.青海
D.西藏
4.为如图资源包命名,最恰当的是
A.经济特区 B.民族大团结 C.西藏民主改革 D.一国两制
5.“各民族要相互了解、相互尊重、相互包容、相互欣赏、相互学习、相互帮助,像石榴籽那样紧紧抱在一起”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我国实行了( )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一国两制”
6.党和政府根据我国民族问题的情况实行了一项基本政治制度,该制度是( )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一国两制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多党合作制度
7.1945年7月,毛泽东与民主人士黄炎培在延安进行了深谈。黄炎培表示,一人、一家、一团体、一政党、一地方乃至一国,不少都没有能够跳出"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这个周期律的支配。毛泽东则说∶"我们共产党已经找到了新路,能够跳出这个历史周期律。这条新路,就是民主。"下列不能体现我国民主政治成就的是( )
A.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人民公社制度 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8.1951年6月1日,西南民族学院成立。1952年初,学院拟订了《培养少数民族干部五年计划(1953-1957)初步方案》,确定在此期间以培训政治干部为主,同时举办民族地区急需的专业技术班。这反映出政府
A.高度重视民族团结工作 B.决定进行西部大开发
C.开展实行“一五”计划 D.实施了兴边富民行动
9.实践证明,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既符合历史的发展,又符合现实情况,有很大的优越性。其优越性包括
A.有利于保障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 B.有利于引进更多的国外资金、技术和先进管理经验
C.有利于保留现行的社会制度、经济制度等长期不变 D.有利于加快特定地区的经济发展及其经济开发速度
10.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我国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的基本国策是( )。
A.实行民族自治 B.实行高度自治 C.坚持民族平等 D.加强民族团结
11.1949年,中国共产党提出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建议;195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纲要》公布实施;1954年,《纲要》的内容被载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反映出( )
A.各地区的少数民族基本实现自治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D.少数民族地区跨入到了社会主义社会
12.乐山市有11个区县,其中 “马边彝族自治县”、“峨边彝族自治县”的设置与我国一个基本政治制度有关,这一政治制度是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制度 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民主集中制 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13.2006年青藏铁路全线通车,大大加强了祖国内地与边疆地区的联系,促进了青海、西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这得益于20世纪末开始实施的( )
A.科教兴国战略 B.西部大开发战略 C.中部崛起战略 D.可持续发展战略
14.下列和“五十六个兄弟姐妹是一家”表达意思最相近的是
A.各民族共同发展
B.少数民族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C.各民族都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员,坚持民族平等、团结、互助
D.各民族有着丰富的文化,要互相学习,取长补短
15.为了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缩小东西部地区之间的贫富差距,扩大内需,党中央实行了
A.可持续发展战略 B.西部大开发战略 C.经济体制改革 D.对外开放政策
二、综合题
16.历朝历代的中央政权都重视对西部边疆地区的管辖,确保了长期以来我国西部边疆的稳固。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二十九条章程里,明确规定驻藏大臣在西藏的政治、社会地位与达赖喇嘛、班禅喇嘛平等,其“督办藏内事务”的职权也是平等的。这就从制度上、法律上规定了驻藏大臣与达赖、班禅的政治关系及其管理西藏地方政府和僧侣官员的行政权力。
——许广智、赵君《试论清末驻藏大臣对近代西藏政局的影响》
材料二 新疆地处西北边陲,自西汉以来就是祖国领土的一部分,近代帝国主义者勾结民族分裂分子多次离间民族团结,破坏国家统一。自治区的建立,巩固了民族团结,维护了国家统一,为新疆社会主义建设迅速发展创造了条件。
——《中国民族区域自治50年》
材料三 表一新疆、西藏人均GDP(元)变化数据表二民族自治地方经济发展概况
(1)西藏正式归属中央政府行政管辖是在哪个朝代?驻藏大臣是哪个朝代时设置的?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中“驻藏大臣”的设置产生了什么影响?
(2)结合史实说明新疆“自西汉以来就是祖国领土的一部分”。
(3)依据材料三,指出民族区域经济的发展变化情况。分析这一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17.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如图
(1)图中铁路的起止点分别是哪里?该铁路的修建是中央哪一政策的具体体现?为推动边疆少数民族加快发展,国家还实施了何种行动?
(2)图中铁路主要穿越了哪一少数民族地区?我国建立的第一个省级少数民族自治区是什么?
(3)我国对少数民族地区实行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什么?这一制度是通过哪一文献确定下来的?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D
【详解】
依据“要加大扶持人口较少民族的发展力度,大力实施兴边富民行动,让全国各族人民共同迈向全面小康社会”可见国家关注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意图让各族人民共同奔向全面小康社会,体现了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原则,D项正确;新中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设立自治机关,体现了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的愿望,排除A项;题干反映的是新中国政府意图让各族人民共同奔向全面小康社会,体现的是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原则,而不是所有的民族一律平等的原则,排除B项;题干体现的是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原则,没有体现优先发展少数民族经济,排除C项。故选D项。
2.B
【详解】
结合所学内容可知,将实行民族区域自治作为一项基本政治制度确定下来是通过1949年通过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B项正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是1984年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确立于1954年,此时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已经存在,排除AC项;《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是变革土地所有制,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无关,排除D项。故选B项。
3.D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中国成立后,中央人民政府根据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民族互助的原则,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实行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成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和基本政治制度。全国建立了内蒙古自治区、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和西藏自治区五个省级民族自治区。题干选项中属于省级民族自治区的是西藏,选项D符合题意,而选项ABC不符合题意,故选D。
4.B
【详解】
依据资源包图片,《翻身农奴把歌唱》反映的是西藏农奴制的废除,《天路》反映了青藏铁路的修建,《爱我中华》的歌词体现了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内蒙古自治区促进民族团结进步条例》反映了内蒙古自治区建立促进了民族团结,《民族区域自治法》反映了对民族区域自治区的管理孔繁森是援藏的杰出代表,这些资料都与少数民族,民族团结有关,B项正确;经济特区是实行特殊经济政策的地区,与材料无关,排除A项;材料还涉及内蒙古自治区,不仅是西藏地区,排除C项;一国两制是解决港澳台问题的方针,排除D项。故选B项。
5.B
【详解】
根据所学,中国是由56个民族组成的统一多民族国家。各民族在政治、经济、文化上形成了相互依存、不可分离的关系,形成了以汉族为主体的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格局。在中央人民政府统一领导下,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设立民族自治区域和自治机关,管理本民族地方性的内部事务,行使自治权。其原则是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共同繁荣。1949年通过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将实行民族区域自治作为一项基本政治制度确定下来。B项正确;ACD项与材料中有关民族的内容没有直接的关系,排除ACD项。故选B项。
【点睛】
6.C
【详解】
中国是由56个民族组成的统一多民族国家。各民族在政治、经济、文化上形成了相互依存、不可分离的关系,形成了以汉族为主体的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格局。在中央人民政府统一领导下,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设立民族自治区域和自治机关,管理本民族地方性的内部事务,行使自治权。C项正确;A项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排除A项;B项是解决港澳台问题的基本方针,排除B项;D项是政党制度,排除D项。故选C项。
7.C
【详解】
根据所学,人民公社制度是1958年开展的犯了“左”错误的生产关系的调整,不属于民主政治的成就,C项错误,符合题意;ABD项都属于我国民主政治成就的内容,不符合题意。故选C项。
8.A
【详解】
根据题干可知,中央重视自治与培养少数民族干部,体现中央非常重视少数民族问题,重视民族团结,A项正确;2000年国家开始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排除B项;1953年我国开始实施“一五”计划,排除C项;材料信息伍尔夫体现兴边富民行动,排除D项。故选A项。
9.A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得,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实现了少数民族地区的人民当家做主,保障了人民的权利,更加调动了少数民族地区的积极性,A项正确;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与国外资金技术无关,排除B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与现行的社会制度、经济制度关系不大,排除C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客观上可能客观上利于经济发展,但最大的优越性是实现了少数民族地区的人民当家做主,保障了人民的权利,更加调动了少数民族地区的积极性,排除D项。故选A项。
10.A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得,在 1949年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中,将实行民族区域自治作为一项基本政治制度确立下来,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对维护民族团结、巩固祖国统一和促进少数民族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为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奠定了基础,A项正确;民族自治的地区实行高度自治说法错误,排除B项;坚持民族平等不是基本国策,排除C项;加强民族团结不是基本国策,排除D项。故选A项。
11.C
【详解】
根据材料“提出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纲要》公布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纲要》的内容被载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反映出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成为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C项正确;我国是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并非是各地区,排除A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排除B项;材料并未体现对少数民族地区的生产资料所有制进行改造,无法判断少数民族地区是否进入社会主义社会,排除D项。故选C项。
【点睛】
12.D
【详解】
详解
根据材料 “马边彝族自治县”、“峨边彝族自治县”,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它们设置的依据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新中国成立后,中央人民政府根据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民族互助的原则,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实行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对祖国统一、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地区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成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和基本政治制度。D项正确;中国人民政治协商制度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为组织形式,排除A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组织形式,是中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排除B项;民主集中制是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相结合的制度,是党的根本组织制度和领导制度,也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和群众路线在党的生活和组织建设中的运用。排除C项。故选D项。
13.B
【详解】
根据所学可知,20世纪末,中央决定进行西部大开发,西部大开发覆盖5个自治区,27个自治州和83个自治县等,西部大开发为少数民族地区的加快发展创造了巨大的历史机遇,2006年青藏铁路全线通车就是其一,B项正确;科教兴国战略是科技教育方面的发展战略,不属于经济社会发展方面,排除A项;边疆地区与中部崛起战略无关,排除C项。可持续发展战略核心思想是经济发展与保护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协调一致,让子孙后代能够享受充分的资源和良好的资源环境,排除D项。故选B项。
14.C
【详解】
“五十六个兄弟姐妹是一家”指的是各个民族都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员,体现了一家人的特性,故选C;ABD均无法体现“是一家”的特性,排除。
15.B
【详解】
根据所学可知,为了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缩小东西部地区之间的贫富差距,扩大内需,党中央实行了西部大开发战略。中央提出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少数民族人口较多的西部地区出现了大开发、大发展的新气象,B项正确;可持续发展战略、经济体制改革、对外开放政策都是我国的全局战略,不仅仅是为了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缩小东西部地区贫富差距,排除ACD项。故选B项。
16.(1)元朝;清代;影响:有效加强了对西藏的管辖。
(2)史实:西汉时期设置西域都护,唐代设置安西都护府、北庭都护府,清朝康熙帝平定准噶尔部叛乱、乾隆帝平定大、小和卓叛乱、设置伊犁将军等。
(3)变化:经济飞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原因: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制定;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少数民族自身的努力;党和人民政府的大力支持和援助。
【详解】
(1)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为加强对西藏的管辖,元朝设立宣政院,直接统辖西藏。西藏正式成为中央直接管辖下的一个地方行政区域。清朝设立驻藏大臣,代表中央政府常驻西藏,同达赖、班禅共同管理西藏,有效加强了对西藏的管辖。
(2)史实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公元前60年,西汉时期设置西域都护,标志着新疆地区正式归属中央政权的管辖。唐代设置安西都护府、北庭都护府,清朝康熙帝平定准噶尔部叛乱、乾隆帝平定大、小和卓叛乱、设置伊犁将军等。这些史实说明新疆“自西汉以来就是祖国领土的一部分”。
(3)依据材料三的“新疆、西藏人均GDP(元)变化数据”和“民族自治地方经济发展概况”可知民族区域地区经济飞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发生变化的原因有: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制定;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少数民族自身的努力;党和人民政府的大力支持和援助等。
17.(1)起止点:西宁、拉萨。政策:西部大开发。行动:兴边富民。
(2)少数民族地区:藏族。第一个省级少数民族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
(3)基本政治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文献:《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1)
起止点:根据图示并结合所学可知,图中铁路为青藏铁路。其起止点分别是西宁、拉萨。政策:结合所学可知,该铁路的修建是中央西部大开发政策的具体体现。行动:结合所学可知,为推动边疆少数民族加快发展,国家还实施了兴边富民行动。
(2)
少数民族地区:根据图示并结合所学可知,图中铁路主要穿越了藏族地区。第一个省级少数民族自治区:结合所学可知,我国建立的第一个省级少数民族自治区是“内蒙古自治区”。
(3)
基本政治制度:结合所学可知,我国对少数民族地区实行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文献:结合所学可知,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通过《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确定下来的。
【点睛】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