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向心力 同步练习(Word版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6.2向心力 同步练习(Word版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2-04-17 06:37:4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人教版必修第二册 6.2 向心力
一、单选题
1.中国选手王峥在第七届世界军人运动会上获得链球项目的金牌。如图所示,王峥双手握住柄环,站在投掷圈后缘,经过预摆和3~4圈连续加速旋转及最后用力,将链球掷出。整个过程可简化为加速圆周运动和斜抛运动,忽略空气阻力,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链球圆周运动过程中,链球受到的拉力指向圆心
B.链球掷出后做匀变速运动
C.链球掷出后运动时间与速度的方向无关
D.链球掷出后落地水平距离与速度方向无关
2.高空滑索是勇敢者的运动。如图所示一个人用轻绳通过轻质滑环悬吊在足够长的倾斜钢索上运动(设钢索是直的),下滑过程中到达图中A位置时轻绳与竖直线有夹角,到达图中B位置时轻绳竖直向下。不计空气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A位置时,人的加速度可能为零
B.在A位置时,钢索对轻绳的作用力大于人的重力
C.在B位置时,钢索对轻环的摩擦力为零
D.若轻环在B位置突然被卡住,则此时轻绳对人的拉力大于人的重力
3.在光滑杆上穿着两个小球m1、m2,且m1=2m2,用细线把两球连起来,当盘架匀速转动时,两小球刚好能与杆保持无相对滑动。如图所示,此时两小球到转轴的距离r1与r2之比为( )
A.1∶1 B.1∶4 C.2∶1 D.1∶2
4.向心力演示器如图所示。把两个质量相同的小球分别放在长槽和短槽内,使它们做圆周运动的半径相同,依次调整塔轮上的皮带的位置,匀速转动手柄,可以探究(  )
A.向心力的大小与质量的关系
B.向心力的大小与半径的关系
C.向心力的大小与角速度的关系
D.向心力的大小与手柄转速的关系
5.在探究小球做圆周运动所需向心力的大小F与质量m、角速度ω和半径r之间的关系的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本实验采用的实验方法是放大法
B.在探究向心力的大小F与角速度ω的关系时,要保持ω和r相同
C.在质量和半径一定的情况下,向心力的大小与角速度成正比
D.在半径和角速度一定的情况下,向心力的大小与质量成正比
6.关于向心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做圆周运动的物体所受的合力一定是向心力
B.向心力只改变线速度的方向,不改变速度的大小
C.物体除受其他的力外还要受到一个向心力的作用
D.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所受向心力不变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做圆周运动,它所受的合力方向一定指向圆心
B.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所需的向心力大小必定与线速度的平方成正比
C.物体只要受到垂直于初速度方向的恒力作用,就一定能做匀速圆周运动
D.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的速度方向在时刻改变,故匀速圆周运动是变速运动
8.如图所示,一竖直圆盘上固定着一个质量为0.2kg的小球(可视为质点),小球与圆盘圆心O的距离为5cm。现使圆盘绕过圆心O的水平轴以10rad/s的角速度匀速转动,重力加速度g取10m/s2,当小球运动到O点正上方时圆盘对小球的作用力为F1,当小球运动到O点正下方时圆盘对小球的作用力为F2,则(  )
A.F1=1N F2=3N B.F1=2N F2=4N
C.F1=2N F2=3N D.F1=1N F2=4N
9.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所受合力全部用来提供向心力 B.是匀变速曲线运动
C.速度的大小和方向都改变 D.向心加速度不变
10.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鹰,以速率v在水平面内做半径为R的匀速圆周运动,空气对鹰作用力的大小等于(  )
A.m B.m C.m D.mg
11.荡秋千是人们平时喜爱的一项休闲娱乐活动,如图所示,某同学正在荡秋千,A和B分别为运动过程中的最低点和最高点,若忽略空气阻力,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B位置时,该同学受到的合力为零
B.在A位置时,该同学对秋千板的压力大于秋千板对该同学的支持力
C.在由A到B的过程中,该同学受到的向心力逐渐增大
D.在由A到B的过程中,该同学受到的向心力逐渐减小
12.关于向心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由于做圆周运动而产生了向心力
B.向心力不改变圆周运动中物体线速度的大小
C.对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进行受力分析时,一定不要漏掉向心力
D.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其向心力是不变的
13.如图甲所示是“探究向心力大小”实验时的照片,图乙是传动部分示意图,左侧自上而下三轮的半径分别为1.5r、2.4r、3r,右侧自上而下三轮的半径分别为1.5r,1.2r,r,现皮带安装在两侧第二个轮上,A、B是左侧第二个轮边缘上的两点,C是右侧最上面轮边缘上的点(  )
A.本实验采用了等效替代的科学方法
B.图甲中两球质量相同,此时可探究“向心力大小与运动半径的关系”
C.图乙中B、C两点的线速度相同
D.图乙中A、C两点角速度之比为1:2
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来探究小球做圆周运动所需向心力的大小F与质量m、角速度ω和半径r之间的关系。两个变速轮塔通过皮带连接,转动手柄使长槽和短槽分别随变速轮塔匀速转动,槽内的钢球就做匀速圆周运动。横臂的挡板对钢球的压力提供向心力,钢球对挡板的反作用力通过横臂的杠杆作用使弹簧测力筒下降,从而露出标尺,标尺上的红白相间的等分格显示出两个钢球所受向心力的比值。如图是探究过程中某次实验时装置的状态。
14.在研究向心力的大小F与质量m、角速度ω和半径r之间的关系时我们主要用到了物理学中的(  )
A.累积法
B.等效替代法
C.控制变量法
D.演绎法
15.在研究向心力的大小F与质量m关系时,要保持______相同。
A.ω和r
B.ω和m
C.m和r
D.m和F
16.若图中标尺上红白相间的等分格显示出两个完全相同钢球所受向心力的比值为1∶9,与皮带连接的两个变速轮塔的半径之比为(  )。
A.1∶3
B.3∶1
C.1∶9
D.9∶1
17.如图所示,在匀速转动的水平圆盘上有两个质量相同的物块P和Q两物块均可视为质点,它们随圆盘一起做匀速圆周运动,线速度大小分别为和,摩擦力大小分别为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B.
C. D.
二、填空题
18.向心力公式:Fn=________或Fn=________。
19.一般曲线运动的受力特点
(1)处理方法:可以把一般的曲线分割成许多______的小段,看作一小段圆弧。
(2)用处理______的方法研究物体在每一小段圆弧上的运动。
20.现在有一种叫做“魔盘”的娱乐设施(如下图).“魔盘”转动很慢时,盘上的人都可以随盘一起转动而不至于被甩开.当盘的转速逐渐增大时,盘上的人便逐渐向边缘滑去,离转动中心越远的人,这种滑动的趋势越厉害.设“魔盘”转速为6 r/min,一个体重为 30 kg 的小孩坐在距离轴心 1 m 处(盘半径大于 1 m )随盘一起转动(没有滑动).这个小孩受到的向心力的大小为______________N,这个向心力是由________________力提供的?
三、解答题
21.如图所示,水平转盘的中心有一个光滑的竖直小圆孔,质量为m的物体A放在转盘上,A到圆心的距离为r,物体A通过轻绳与物体B相连,B与A质量相同.若物体A与转盘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则转盘转动的角速度ω在什么范围内,物体A才能随盘转动而不滑动?
22.如图所示,水平转盘上放有质量为m的物体(可视为质点),连接物体和转轴的绳子长为r,物体与转盘间的最大静摩擦力是其压力的μ倍,转盘的角速度由零逐渐增大,求:
(1)绳子对物体的拉力为零时的最大角速度;
(2)当角速度为 时,绳子对物体拉力的大小.
23.歼-20是我国自主研制的第五代战斗机,具有包括隐身在内的一系列世界领先的性能。某次演习中,歼-20战斗机需要完成一次战术拉升动作。已知战斗机此时水平飞行且速度大小为500 m/s,取重力加速度大小g=10 m/s2,出于对飞行员安全的考虑,要求飞行员所受支持力应该控制在自身重力的10倍以内,否则很可能会出现“黑视”情况,严重威胁飞行员和战斗机的安全。分析飞机飞行时,尽管各个位置轨迹的弯曲程度不一样,但在研究时,可以把这条轨迹分割为许多很短的小段,飞机在每小段的运动都可以看作是圆周运动的一部分。通过以上信息求战斗机在拉升时的最小圆周运动的半径。
24.用绳子拴一个物体,在竖直平面内做圆周运动,当物体到达最高点时,有人说:
(1)这时物体受到三个力作用:重力、绳子拉力以及向心力;
(2)因为上述三个力的方向都是向下的,但物体不下落,可见物体还受到一个方向向上的力和这些力平衡着。
以上说法正确吗?为什么?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B
【详解】
A.球做加速圆周运动,拉力和重力的合力提供两方面的效果,一是径向的合力提供向心力,切向的合力提供切向力,故拉力不指向圆心,A错误;
B.松手后链球做斜抛运动,只受重力作用下,做匀变速运动,B正确;
C.链球做斜抛运动,设初速度为v,速度方向与水平方向夹角为θ,则竖直方向上分速度为 ,在竖直方向上做竖直上抛运动,即运动时间与竖直上抛运动速度大小有关,即速度的方向有关,C错误;
D.链球做斜抛运动,设初速度为v,速度方向与水平方向夹角为θ,则竖直方向上分速度为 ,根据
链球掷出后落地水平距离与速度方向有关,D错误。
故选B。
2.D
【详解】
AB.在A位置时,人受到重力和线的拉力,合力沿斜面向下,不为零,则加速度不可能为零;由矢量三角形可知此时人所受的拉力小于重力,由牛顿第三定律可知,钢索对轻绳的作用力等于人所受的拉力,所以钢索对轻绳的作用力小于人的重力,AB错误;
C.在B位置时,细绳的拉力竖直,则人匀速下滑,此时钢索对轻环的摩擦力等于重力沿钢索方向的分力,C错误;
D.若轻环在B位置突然被卡住,则此时人将做圆周运动,根据
可知,轻绳对人的拉力大于人的重力,D正确。
故选D。
3.D
【详解】
两球受到绳子的拉力提供向心力,所以向心力相等,角速度又相等,则有
又有
由以上两式可得
故选D。
4.C
【详解】
根据
F=mω2r
两球质量相同,转动半径相同,则依次调整塔轮上的皮带的位置可改变角速度,则该实验可以探究向心力的大小与角速度的关系。
故选C。
5.D
【详解】
A.本实验采用的是控制变量法,故A错误;
B.在探究向心力的大小F与角速度ω的关系时,要保持r相同,故B错误;
C.根据可知,在质量和半径一定的情况下,向心力的大小与角速度的平方成正比,故C错误;
D.根据可知,在半径和角速度一定的情况下,向心力的大小与质量成正比,故D正确。
故选D。
6.B
【详解】
A.非匀速圆周运动,合外力指向圆心的分量提供向心力,故A错误;
B.圆周运动的向心力的方向始终指向圆心,与速度方向垂直,只改变速度的方向,不改变速度的大小,故B正确;
C.向心力是做圆周运动需要的力,是效果力,受力分析时,不能说物体受到向心力作用,故C错误;
D.做匀速圆周运动物体,向心力大小不变,方向时刻改变,故D错误。
故选B。
7.D
【详解】
A.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所受合力一定指向圆心,当做变速圆周运动时,合力不指向圆心,A错误;
B.根据
可知,当半径一定时,向心力与线速度的平方成正比,B错误;
C.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时由合外力提供向心力,合外力的大小不变,方向时刻改变,所以在恒力作用下,物体不可能做匀速圆周运动,C错误;
D.无论是物体速度的大小变了,还是速度的方向变了,都说明速度是变化的,都是变速运动,做匀速圆周运动的速度方向在时刻改变,所以匀速圆周运动是变速运动,D正确。
故选D。
8.A
【详解】
小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在最高点,重力和所需的向心力方向均向下,故F1一定在竖直方向,由牛顿第二定律可得
解得,即大小为1N,方向竖直向上,在最低点,重力方向竖直向下,所需向心力竖直向上,故F2一定竖直向上,由牛顿第二定律可得
解得,A正确。
故选A。
9.A
【详解】
A.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合外力完全提供向心力,A正确;
B.物体所受合外力始终与速度垂直,速度大小始终不变,合外力方向始终指向圆心,一直改变,不是匀变速曲线运动,BC错误;
D.向心加速度大小不变,方向一直改变,D错误。
故选A。
10.A
【详解】
空气对鹰的作用力有两个作用效果,其一:竖直方向的分力与鹰受到的重力平衡;其二:水平方向的分力提供向心力,使鹰可在水平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对鹰的受力情况进行分析,如图所示。鹰受到重力mg、空气对鹰的作用力F,两力的合力为Fn,方向沿水平方向指向圆心。由题意可知,重力mg与Fn垂直,故

联立解得

故BCD错误,A正确。
故选A。
11.D
【详解】
A.在B位置时,该同学的速度为零,向心力为零,即合力沿绳子方向的分力为零,但合力沿圆弧在B点的切线方向的分力不为零,A错误;
B.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可知,在A位置时,该同学对秋千板的压力大小等于秋千板对该同学的支持力的大小,B错误;
CD.在由A到B过程中,该同学的速度逐渐减小,由
分析知,该同学受到的向心力逐渐减小,C错误,D正确。
故选D。
12.B
【详解】
A.向心力是物体做圆周运动的原因,物体由于有向心力才做圆周运动,故A错误;
BD.因向心力始终垂直于线速度方向,所以它不改变线速度的大小,只改变线速度的方向,当合外力完全提供向心力时,物体就做匀速圆周运动,该合力大小不变,方向时刻改变,即向心力是变力,故B正确,D错误;
C.向心力是根据力的作用效果命名的,它可能是某种性质的力,也可能是某个力的分力或几个力的合力,受力分析时不能加入向心力,故C错误。
故选B。
13.D
【详解】
A.本实验采用了控制变量法,故A错误;
B.甲图中两小球半径相同,质量相同,此时可探究“向心力大小与角速度的关系”,故B错误;
CD.图乙中皮带连接的左右两轮边缘的线速度大小相等,右侧三个轮的角速度相等,由
两轮的角速度之比为
所以A、C两点角速度之比也为1:2;则B、C两点的线速度大小之比为
图乙中B、C两点的线速度不相同,故C错误,D正确。
故D正确。
14.C
15.A
16.B
14.主要用到控制变量法,在质量m、角速度ω和半径r有一个条件不同时,向心力的大小如何变化,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15.在研究向心力的大小F与质量m关系时,应使角速度ω和半径r完全相同。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16.根据
两个小球质量与转动半径相同,因此转动的角速度之比
而皮带连接的两个轮塔半径边缘的速度相等,根据
可得
17.A
【详解】
同轴传动角速度相等,故ωp=ωq,由于rp<rQ,根据v=rω,有vp<vQ,故CD错误;由于rp<rQ,根据F=mrω2可知Fp<FQ,故A正确,B错误;故选A.
18. m mω2r
【详解】
[1][2]向心力的公式为
19. 很短 圆周运动
【详解】
(1)[1]一般曲线运动的受力处理方法:可以把一般的曲线分割成许多很短的小段,看作一小段圆弧。
(2)[2]用处理圆周运动的方法研究物体在每一小段圆弧上的运动。
20. 11.8 N 小孩与盘之间的静摩擦力
【详解】
小孩随“魔盘”转动做匀速圆周运动,其向心力由小孩与盘之间的静摩擦力提供,向心力的大小为:
21.
【详解】
取物体A为研究对象,若物体随转盘转动的角速度较大,则
解得:
若A物体随转盘转动的角速度较小,则
解得:
要使A随转盘一起转动,则角速度应满足的关系是:
22.(1) (2)
【详解】
(1)当物体恰好由最大静摩擦力提供向心力时,绳子拉力为零且转速达到最大,设转盘转动的角速度为ω0,则,得
(2)当 ,,所以绳子的拉力F和最大静摩擦力共同提供向心力,此时,,即,得
23.2778 m
【详解】
战斗机刚开始拉升时做圆周运动,此时飞行员所受支持力和重力的合力提供向心力,有
当FN=10mg时,战斗机圆周运动半径最小,则最小圆周运动半径
24.不正确,理由见解析
【详解】
(1)说法不正确,这时物体可能受到重力和绳子拉力的作用,此时重力和绳子拉力的合力提供向心力;也可能只受到重力的作用,即重力恰好能够提供物体在最高点的向心力。向心力是根据作用效果命名的力,它是由其它力(或其它力的合力)所提供的,受力分析时不能把向心力单独作为一个力来分析。
(2)说法不正确,物体在最高点时并不处于平衡状态,因此没有受到一个竖直向上的力,之所以不下落是因为物体具有惯性,在运动过程中有沿切线方向飞出的离心趋势,在通过最高点后物体在向心力的作用下仍不断改变速度方向。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