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六年级上册 25 少年闰土 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1.“我那时并不知道这所谓猹的是怎么一件东西——便是现在也没有知道……”对这句话中加点部分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写出了作者因为自己的见识浅薄而很自卑的心理。
B.写出了闰土的见多识广和作者对他的钦佩之情。
C.写出了闰土无所不知无所不晓,在作者心里简直就是神童。
D.写出了乡村孩子比富家少爷博文广见。
2.下列句中“素”字理解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
①颜色单纯,不艳丽:②本来的,质朴的;③平素,向来:④构成事物的基本成分。
(1)我素不知道大下有这许多新鲜事。( )
(2)我们要勤奋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素质。( )
(3)人物、故事情节、环境是小说的三要素。( )
(4)她这件衣服真素净。( )
A.③②④①
B.③④②①
C.②③④①
D.②④③①
3.给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闰土( yùn) 祭祀(sì) 鹁鸪( gū ) 秕谷( bǐ )
B.獾猪(huān) 蓑笠(shuāi) 骤然(zòu) 霓虹色(ní )
C.吊唁(yàn ) 囫囵(hú) 不朽( xiǔ) 硼酸(péng)
4.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什么都有:稻鸡,角鸡,鹁鸪,蓝背……
B.我那时并不知道这所谓猹的是怎么一件东西——便是现在也没有知道——只是无端的觉得状如小狗而很凶猛。
C.我们日里到海边检贝壳去,红的绿的都有,鬼见怕也有,观音手也有。
D.“少年闰土”选自《故乡》,作者是鲁迅。
5.改正下列词语中的错别字。
直接了当________ 换然一新________
二、填空题
6.写出反义词
洁白——________ 美丽——________ 仔细——________
7.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少年闰土》节选自__________的小说《__________》,文中回忆了闰土给“我”讲的四件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刻画了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农村少年的形象,描述了儿时的“我”与闰土短暂而又真挚的友谊,表达了“我”对闰土的__________之情。
三、语言表达
8.按要求写句子。
(1)深蓝的天空中高高地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
(2)星期天,我们必须去看排球赛。(改为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果把水倒下去,吸水器不出水,就白白浪费这壶救命之水。(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
(4)割草的孩子们的脸蛋红扑扑的。(改为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
9.语言实践:
仿照课文,运用外貌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等描写方法,写一写你熟悉的一个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现代文阅读
少年闰土(节选)
我于是日日盼望新年,新年到,闰土也就到了。好容易到了年末,有一日,母亲告诉我,闰土来了,我便(biàn pián)飞跑地去看。他正在厨房里,紫色的圆脸,头戴一顶小毡帽,颈上套一个明晃晃的银项圈,这可见他的父亲十分爱他,怕他死去,所以在神佛面前许下愿心,用圈子将他套住了。他见(jiàn xiàn)人很怕羞,只是不怕我,没有旁人的时候便(biàn pián)和我说话,于是不到半日,我们便(biàn pián)熟识了。
10.用“ ”给文中画横线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11.从哪一句话可以看出“我”急切地想见到闰土?请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紫色的圆脸”说明_________________,“头戴一顶小毡帽”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 ,“颈上套一个明晃晃的银项圈”写出_______________。从这些外貌可以看出少年闰土是一个_________的农村孩子。
13.用“ ”画出描写闰土外貌的句子。
14.“好容易”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这段话通过人物的________描写,刻画了一个__________的闰土。
阅读理解
少年闰土
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都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其间有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项带银圈,手捏一柄钢叉,向一匹猹尽力地刺去。那猹却将身一扭,反从他的胯下逃走了。
这少年便是闰土。我认识他时,也不过十多岁,离现在将有三十年了;那时我的父亲还在世,家景也好,我正是一个少爷。那一年,我家是一件大祭祀的值年。这祭祀,说是三十多年才能轮到一回,所以很郑重。正月里供像,供品很多,祭器很讲究,拜的人也很多,祭器也很要防偷去。我家只有一个忙月(我们这里给人做工的分三种:整年给一定人家做工的叫长工;按日给人做工的叫短工;自己也种地,只在过年过节以及收租时候来给一定的人家做工的称忙月),忙不过来,他便对父亲说,可以叫他的儿子闰土来管祭器的。
我的父亲允许了;我也很高兴,因为我早听到闰土这名字,而且知道他和我仿佛年纪,闰月生的,五行缺土,所以他的父亲叫他闰土。他是能装弶捉小鸟雀的。
我于是日日盼望新年,新年到,闰土也就到了。好容易到了年末,有一日,母亲告诉我,闰土来了,我便飞跑地去看。他正在厨房里,紫色的圆脸,头戴一顶小毡帽,颈上套一个明晃晃的银项圈,这可见他的父亲十分爱他,怕他死去,所以在神佛面前许下愿心,用圈子将他套住了。他见人很怕羞,只是不怕我,没有旁人的时候,便和我说话,于是不到半日,我们便熟识了。
我们那时候不知道谈些什么,只记得闰土很高兴,说是上城之后,见了许多没有见过的东西。
第二日,我便要他捕鸟。他说:“这不能。须大雪下了才好,我们沙地上,下了雪,我扫出一块空地来,用短棒支起一个大竹匾,撒下秕谷,看鸟雀来吃时,我远远地将缚(fù)在棒上的绳子只一拉,那鸟雀就罩在竹匾下了。什么都有:稻鸡,角鸡,鹁(bó)鸪(gū),蓝背……”
我于是又很盼望下雪。
闰土又对我说:“现在太冷,你夏天到我们这里来。我们日里到海边捡贝壳去,红的绿的都有,鬼见怕也有,观音手也有。晚上我和爹管西瓜去,你也去。”
“管贼吗?”
“不是。走路的人口渴了摘一个瓜吃,我们这里是不算偷的。要管的是獾猪,刺猬,猹。月亮地下,你听,啦啦地响了,猹在咬瓜了。你便捏了胡叉,轻轻地走去……”
我那时并不知道这所谓猹的是怎么一件东西——便是现在也不知道——只是无端地觉得状如小狗而很凶猛。
“它不咬人吗?”
“有胡叉呢。走到了,看见猹了,你便刺。这畜生很伶俐,倒向你奔来,反从胯下窜了。它的皮毛是油一般的滑……”
我素不知道天下有这许多新鲜事:海边有如许五色的贝壳;西瓜有这样危险的经历,我先前单知道它在水果店里出卖罢了。
“我们沙地里,潮汛要来的时候,就有许多跳鱼儿只是跳,都有青蛙似的两个脚……”
啊!闰土的心里有无穷无尽的稀奇的事,都是我往常的朋友所不知道的。闰土在海边时,他们都和我一样,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
可惜正月过去了,闰土须回家里去。我急得大哭,他也躲到厨房里,哭着不肯出门,但终于被他父亲带走了。他后来还托他的父亲带给我一包贝壳和几支很好看的鸟毛,我也曾送他一两次东西,但从此没有再见面。
16.加点字选择正确读音
正月(zhēng zhèng) 五行(háng xíng) 装弶(jiàng jīng)
颈上(jǐng jīng) 项圈(quān juàn) 畜生(xù chù)
17.选词填空
( )的天空中 ( )的圆月
项带( ) ( )一柄钢叉 ( )刺去
18.句子练习。
(1)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闰土很高兴,说是上城之后,见了许多没有见过的东西。(改为引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于是又很盼望下雪。(改为感叹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那猹却将身一扭,反从他的胯下逃走了。(写连动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本文节选自( )的短篇小说《( )》,写了闰土的心里有无穷无尽的稀奇事,闰土给我讲了( )、( )、( )、( )等几件事,可以看出闰土是一个( )的少年。
20.理解句子的意思。
(1)我素不知道天下有这许多新鲜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啊!闰土的心里有无穷无尽的稀奇的事,都是我往常的一些朋友所不知道的。闰土在海边时,他们都和我一样,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
想想“高墙”指的是什么?“四角的天空”说明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想象一下:“可惜正月过去了,闰土须回家里去。我急得大哭,他也躲到厨房里,哭着不肯出门,”时我们说了些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D
【详解】
通过描写“我”以前对猹的“不知道”和现在对猹“也没有知道”,突出闰土的见多识广,表达了作者对他的钦佩之情,选项D正确。
2.A
【详解】
本题考查多义字字义的辨析,要在读懂句意的基础上作答。判断选择正确字义的方法:
①充分了解题目中列举的字的几个字义。
②在充分读题的基础上做出选择。可以先选定没有歧义的答案,对有歧义的答案可选用排除法。
③将选择的字义带入句子中去读,去思考,看语义是否通顺,表达得是否准确。
④做这类的题目关键在于有信心,愿意去想,有自信,千万不能马虎应付。
根据上述方法,结合句意及语境选分析可知:
(1)“我素不知道大下有这许多新鲜事”这句话中“素”解释为平素,向来,句子的意思是我向来不知道大下有这许多新鲜事。
(2)“我们要勤奋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素质”这句话中“素”解释为本来的,质朴的,句子的意思我们要勤奋学习,努力提高自身本来的特点。
(3)“人物、故事情节、环境是小说的三要素”这句话中“素”解释为构成事物的基本成分。句子的意思是人物、故事情节、环境是构成小说的基本成分。
(4)“她这件衣服真素净”这句话中“素”解释为颜色单纯,不艳丽,句子的意思是她这件衣服颜色单纯,不艳丽。
3.C
【详解】
本题考查了汉字读音的辨析。
辨析汉字读音要注意平翘舌的发音及声调的不同字音是和词义联系起来的,也可结合词义来辨析。
A项,闰土:[rùn tǔ];
B项,蓑笠:[suō lì];骤然:[zhòu rán]。
4.D
【详解】
考查标点符号。
D项少年闰土是课文名,用书名号。
5.截;焕
【详解】
直截了当:简单明了,不绕弯子。焕然一新:光彩夺目,给人一种全新的感觉。
【点评】考查学生对字形的掌握,学生在平时的积累中要仔细观察字形,才能准确的回答这道题。
6. 漆黑 丑陋 马虎
【详解】
洁白:品行清白純正。美丽:好看;漂亮。仔细:认真。反义词就是两个意思相反的词,包括:绝对反义词和相对反义词。分为成对的意义相反、互相对立的词,例如真——假。或是没有矛盾对立关系,但对比鲜明,例如高山——平地。
【点评】
主要测试学生对反义词的理解,理解了词义,写出反义词就容易了。
7. 鲁迅 故乡 雪地捕鸟 海边拾贝 看瓜刺猹 看跳鱼儿 聪明能干 见多识广 怀念
【详解】
本题考查的是课文《少年闰土》,节选自鲁迅1921年写的短篇小说《故乡》。这篇文章塑造了一个在鲁迅眼中“聪明、机智勇敢、见多识广”的少年闰土形象。鲁迅先生用“我”和“我”的朋友做对比,突出了闰土的形象。与中年的闰土做了巨大的对比。这篇文章是小说《故乡》中一段插叙。
8. 天空中挂着圆月。 星期天,我们不得不去看比赛。 如果把水倒下去,吸水器不出水,不就白白浪费这壶救命之水了吗? 割草的孩子们的脸蛋红扑扑的,像一个个可爱的红苹果。
【详解】
(1)这道题考查学生缩写句子的能力,学生需要按照题目要求进行缩写。
缩句,就是把“枝稠叶茂”的长句子,缩短为只留“主干”的短句子,并且不能改变原句的主要意思,就是去枝减叶。缩句步骤:第一,弄懂句子的意思;第二,标出应留词语(主干和必须保留的枝叶);第三,检查对错优劣。找出“的”“地”“得”,把“的”“地”前面的修饰成分去掉,把“得”后面的补充部分去掉。
主语:天空,谓语:挂着,宾语:圆月。保留“中”。
(2)本题考查双重否定句与肯定句的互换。
肯定句改双重否定句,句子中要有两个否定词,如:“……非……不可”“没有……不……”“……不能不……”“……不得不……”,变换前一定要先理解句子的意思,然后根据要求把肯定词改写为双重否定词,并注意改变末尾的标点符号。肯定句改双重否定句,变换前一定要先找出肯定词,然后根据要求把肯定词改写为双重否定词,并注意改变末尾的标点符号。
可把“必须”改为“不得不”。
(3)这道题考查学生陈述句和反问句互换。
陈述句变反问句方法如下:首先,加反问词;其次,肯定词变否定词,否定词变肯定词;再次,加语气词;最后,句号变问号。
(4)本题考查改写句子。
比喻句,是一种常用修辞手法,意思是打比方,用浅显、具体、生动的事物来代替抽象、难理解的事物。比喻句的基本结构分为三部分: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词(表示比喻关系的词语)和喻体(打比方的事物)。
句中的主语是“脸蛋”,学生可对其进行改写。答案不唯一,言之有理即可。
9.示例:大门开了,走进来一位年轻的邮递员。只见他全身衣服湿透了,裤腿卷得高高的,从膝盖到脚全沾满了泥水,好像刚从泥地里爬起来似的。他手里捧粉一包用油布包着落邮件,顾不上抹脸上的雨水,对屋里人说:“我来啦!”
【详解】
考查学生仿写句子的能力。仿写句子是指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根据语言表达的需要,参照题干所提供的句式,另写一个或多个句式相同、内容与上下文衔接的句子。
答案为:示例:大门开了,走进来一位年轻的邮递员。只见他全身衣服湿透了,裤腿卷得高高的,从膝盖到脚全沾满了泥水,好像刚从泥地里爬起来似的。他手里捧粉一包用油布包着落邮件,顾不上抹脸上的雨水,对屋里人说:“我来啦!”
10.biàn jiàn biàn biàn
11.好容易到了年末,有一日,母亲告诉我,闰土来了,我便飞跑地去看。
12. 闰土经常劳动、身体健康 闰土是一个住在江南一带农村的孩子 闰土的父亲很疼爱他 被父亲疼爱、健康
13.紫色的圆脸,头戴一顶小毡帽,颈上套一个明晃晃的银项圈。
14. 很不容易。
15. 外貌 朴实、健康
10.
本题考查了多音字的辨析。
“便”为多音字,读音为biàn时,意思是“就”,如:便跑过去。读音为pián时,指肚子肥大的样子,如:大腹便便。所以在“我便飞跑”中读“biàn”。在“便和我说话”中读“biàn”。在“便熟识了”中读“biàn”。
“见”为多音字,读音为jiàn时,指看见。读音为xiàn时,古同“现”,出现,显露。所以在“见人”中读音为jiàn。
11.
本题考查查找关键句子。
根据题干“急切地想见到闰土”要找到表示“我”心情急切的语句,即文段的第二句“好容易到了年末,有一日,母亲告诉我,闰土来了,我便飞跑地去看”,这句话通过“好容易”和“飞跑”这一动词写出了“我”急切地想见到闰土的心情。
12.
本题考查词语的理解以及人物形象的分析。
“紫色的圆脸”表示农家孩子,日晒雨淋经受得多,说明闰土经常劳动、身体健康;“头戴一顶小毡帽”是南方一带人们穿着打扮的特色,所以说明闰土是个江南的农村孩子;“明晃晃的银项圈”是当地的风俗,人们认为用圈子套住孩子,孩子就不会死。这虽是一种迷信的说法,但说明闰土的父亲很疼爱他。从这些描写中可以看出少年闰土是一个被父亲疼爱、健康的农村孩子。
13.
本题考查查找关键句子。
外貌描写:是对人物的体貌特征(包括人物的容貌、衣、神情、体型、姿态)进行描写,以揭示人物的思想性格,表达作者的爱憎,加深读者对人物的印象。
文段中描写闰土外貌的句子为:紫色的圆脸,头戴一顶小毡帽,颈上套一个明晃晃的银项圈。
14.
本题考查词语意思的理解。
“好容易”的意思是:很不容易(才做到某件事)。在文中指“我”好不容易盼到了年末。
15.
本题考查描写手法的运用以及人物形象的分析。
选文的第三句话“紫色的圆脸,头戴一顶小毡帽,颈上套一个明晃晃的银项圈”是对闰土的外貌描写,可以看出闰土是一个经常参加劳动、经受风吹雨晒,身体结实健康的农村孩子。
16.zhēng xíng jiàng
jǐng quān chù
17. 深蓝 一轮金黄 银圈 手捏 尽力地
18. 天空中挂着圆月。 闰土很高兴,说:“上城之后,我看见了许多没有见过的东西。” 我真盼望下雪。 放学回家,我放下书包,拿出作业本,写起作业来。
19. 鲁迅 故乡 捕鸟 看瓜刺猹 捡贝壳 看跳鱼儿 见识丰富而又活泼可爱、聪明能干的农村
20. 素,向来的意思。这句话说明往常的“我”一直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从未接触过这些外面的新鲜事。 “往常的朋友”指平时跟我一样生活在城市,对外面的世界了解很少的少爷,“高墙”指的是禁锢人们思想的封建制度,“四角的天空”指“我跟我的那些朋友”见识短浅,就像井底之蛙,“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比喻生活单调,见识少,指“我”和“往常的朋友”生活的天地非常狭窄,与生活在海边的闰土相比,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句话的意思:“我”和“往常的朋友”是些“少爷”,整天生活在大院里,不能广泛地接触大自然,像井底之蛙,眼界狭窄。这句话表达了“我”对自己所处环境的不满,不愿被传统的封建家庭所束缚,对农村丰富多彩的自由生活的向往。
21.我会说:“闰土,回到家以后不要忘记我,要经常来看我。”闰土说:“我会到海边捡一些漂亮的贝壳,让我父亲给你捎回来,我会想你的。”
略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