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10课蒙古族的兴起与元朝的建立 同步练习(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10课蒙古族的兴起与元朝的建立 同步练习(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525.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04-17 22:40:1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 第10课 蒙古族的兴起与元朝的建立
一、选择题
1.建立统一蒙古各部,建立蒙古政权,被尊称成吉思汗是( )
A.忽必烈 B.铁木真 C.成吉思汗 D.鉴真
2.会制年代尺是培养“时空观念”的重要途径。下图年代尺上标注的是中国历史上3个王朝建立的时间。关于这3个王朝相同之处的表述,正确的是
A.都结束了长期分裂并完成统一
B.都是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
C.都对儒家学说进行了打压
D.都是二世而亡的短命王朝
3.毛泽东在《沁园春 雪》中提到的“成吉思汗”是指:( )
A.忽必烈 B.铁木真 C.阿保机 D.阿骨打
4.将下列事件按发生的先后顺序进行排列:( )
①忽必烈继承汗位 ②南宋灭亡 ③蒙古灭金 ④元朝建立 ⑤西夏灭亡
A.③⑤④①② B.⑤③①④② C.①⑤③②④ D.①③④②⑤
5.“一代天骄”成吉思汗的主要功绩是( )
A.灭亡西夏 B.建立元朝 C.统一蒙古 D.定都大都
6.蒙古族长期处于分裂状态,严重阻碍了它的发展,统一就成为其社会发展的基本趋势。完成蒙古统一大业的是
A.铁木真
B.忽必烈
C.完颜阿骨打
D.努尔哈赤
7.下列中国历史上的政权,按照建立时间的先后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A.辽——西夏——北宋——金 B.北宋——辽——西夏——金
C.西夏——金——南宋——元 D.西夏——南宋——金——元
8.下图空缺处应该填写的历史事件是
A.元朝建立 B.北宋灭亡 C.金灭亡 D.元朝统一全国
9.下列哪一项的搭配是错误的?( )
A.女真-会宁-金 B.契丹-东京-北宋
C.党项-兴庆-西夏 D.蒙古-大都-元
10.某抗元名臣被俘,但他在异族强权面前,正气浩然,风骨铮铮,写下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千古绝唱。这位名臣是
A.文天祥 B.岳飞 C.郑成功 D.辛弃疾
11.13世纪后半期,“汗八里”成为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国际大都市,“汗八里”应位于下图中的( )
A.A B.B C.C D.D
12.某班历史兴趣小组编排有关成吉思汗的课本剧,设置了以下场景。其中不符合史实的是( )
A.案上摆着《资治通鉴》 B.蒙古军队进攻西夏时使用突火枪
C.成吉思汗登长城察看军情 D.营帐内挂着一幅元代疆域图
13.《元史》记载“幽燕之地,龙盘虎踞,形势雄伟,南控江淮,北连溯漠。且天子必居中以受四方朝觐。大王果欲经营天下,驻跸之所,非燕不可。……世祖至开平,即位,还定都于燕。”此材料反映的是元朝( )
A.行省制度 B.定都大都 C.重农抑商 D.民族政策
14.马克思曾这样写道:“他戎马一生,统一蒙古,祖孙三代鏖战六七十年”马克思评价的是
A.铁木真 B.李世民 C.忽必烈 D.赵匡胤
15.以下关于元朝统一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1276年,元军攻人南宋都城,南宋灭亡,元朝完成了对全国的统一
B.南宋灭亡后,陆秀夫、文天祥等人继续展开抗元斗争
C.1279年,元军攻灭南宋残部
D.元朝完成对全国的统一,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综合题
16.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辽、宋、夏、金政权并立,…各国在相互交流中发展了生产,繁荣了经济,为我国各民族的融合、统一创造了重要的条件。
(1)简要画出辽、北宋、西夏政权并立示意图。结合所学知识,以北宋与辽关系为例,利用史实论证相互交流中“发展了生产,繁荣了经济”。
材料二 商品经济得到全面的发展,商业城市和镇市大量涌现,商业日益繁荣,货币重新得到普遍使用,发行和使用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全国性的商业网络初步形成;……,契丹、党项、女真等北方少数民族在汉族的影响下迅速地实现了封建化,社会生产的水平有大幅度的提高,这些民族与汉族之间在社会经济方面的差距迅速缩小。
(2)材料二中的“世界上最早的纸币”是什么?依据材料二概括两宋的繁荣对北方少数民族发展的影响。
(3)综合上述材料,概括辽宋夏金元时期发展的特点。
17.阅读下列材料,探究相关问题。
材料二 孝文帝的全面汉化是北方民族文化融合于中原汉民族文化的伟大典范。孝文帝下诏用汉姓,改穿汉服,改说汉语,推行汉族的官制和律令,都是旨在学习吸取汉民族的先进文化;同时,胡食、胡床、畜牧选种等草原文化也逐渐融入汉族人民的生活中。孝文帝的封建化改制对于鲜卑族和汉族来说,都有无可置疑的历史进步性。
——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等
材料三 自秦统一后的?20年间,中国统一或基本统一的时间占2/3以上,……中华文明之所以能够保持发展上的连续性,为世界上所仅见,就在于文化认同与国家统一相辅相成可以说国家统一的理念是中华民族与生俱来的胎记,是人们普遍的价值取向与理性追求。
——《瞭望新闻周刊》
(1)材料一图1朝代为加强对地方管辖采取了什么措施?图2是哪个朝代疆域图?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民族交融的特点及其对中华民族发展的积极影响。
(3)依据上述材料,分析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这一主流形成的内在因素是什么?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B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铁木真完成蒙古统一大业,结束了蒙古草原长期混战的局面。1206年,蒙古贵族在斡难河源召开大会,推举铁木真为蒙古族的最高首领,尊称为“成吉思汗”。B项正确;忽必烈建立元朝,排除A项;成吉思汗是蒙古族对铁木真的尊称,排除C项;鉴真东渡日本传播佛教和中国文化,排除D项。故选B项。
2.A
【详解】
依据题干和所学知识可知年代尺上的三个王朝分别是指秦朝、隋朝和元朝,公元前221年,秦完成了灭掉六国、统一中国的大业,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长期分裂的局面,公元前581年,杨坚建立隋朝,隋灭掉南方的陈朝,结束了长期以来南北朝的分裂对峙局面,完成统一,公元1271年,忽必烈建立元朝,元灭掉南宋,结束了两宋以来民族政权并立的局面,完成统一,A正确;三个王朝中只有元朝是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B排除;三个王朝中只有秦朝实行焚书坑儒对儒家学说进行打压,C排除;三个王朝中秦朝、隋朝都是二世而亡的短命王朝,但元朝并非如此,D排除。故选A。
3.B
【详解】
根据所学可知,成吉思汗是对铁木真的尊称,他于1206年统一蒙古各部,建立蒙古政权,被拥立为大汗,B项正确;忽必烈、阿保机 、阿骨打均不符合题意,排除ACD项。故选B项。
4.B
【详解】
根据所学可知,1260年忽必烈继承汗位,1276年南宋灭亡,1234年蒙古灭金,1271年元朝建立 ,1227年西夏灭亡,⑤③①④②正确;B项正确,排除ACD三项。故选B项。
5.C
【详解】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的主要功绩是统一蒙古,根据所学可知,1206年铁木真统一蒙古,建立蒙古政权,被尊称为“成吉思汗”,C项正确;1227年,成吉思汗灭亡西夏,A项不是成吉思汗的主要功绩,排除;1271年忽必烈建立元朝,定都大都,排除BD项。故选C项。
【点睛】
6.A
【详解】
依据所学可知,1206年,铁木真统一蒙古各部,建立蒙古政权,被尊为成吉思汗,故A符合题意;忽必烈建立元朝,故B不合题意;完颜阿骨打建立金,故C不合题意;17世纪初,努尔哈赤统一了女真各部,1616年努尔哈赤称汗建国,史称后金,故D不合题意。故此题选A。
【点睛】
抓住题干关键词“完成蒙古统一大业”是解题的关键,1206年,铁木真统一蒙古各部,建立蒙古政权。
7.C
【详解】
根据所学可知,11世纪前期,党项族首领元昊称大夏皇帝,定都兴庆府,史称西夏。1115年,阿骨打正式建立女真政权,国号大金。1127年北宋灭亡后,宋钦宗的弟弟赵构登上皇位,赵构就是宋高宗,后来定都临安,史称南宋。1271年,忽必烈改国号为元。故按照建立时间的先后排序正确的是西夏——金——南宋——元,C项正确;960年,赵匡胤改国号为宋,以开封为都城,史称北宋,而西夏是11世纪前期,排除A项;10世纪初,契丹族首领耶律阿保机统一契丹各部,建立辽政权,排除B项;1115年,阿骨打正式建立大金,而南宋建立于1127年,排除D项。故选C项。
【点睛】
8.A
【详解】
根据题干“年代尺”可知,空缺处对应的时间为1271年。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271年,忽必烈改蒙古国号为元,建立元朝,定都大都,忽必烈就是元世祖,A项正确;1127年金灭北宋,1234年蒙古联宋灭金,1279年元朝完成统一,均与题干“1271年”不符,排除BCD项。故选A项。
9.B
【详解】
本题属于逆向选择题。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契丹族建立的政权是辽。B项正确;1115年女真族建立金政权,定都于会宁。排除A项;1038年党项族首领李元昊建立西夏,定都于兴庆。排除C项;1271年蒙古族建立元朝,次年定都于大都。排除D项。故选B项。
10.A
【详解】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出自文天祥的名诗《过零丁洋》,表达要为国尽忠、青史留名的浩然正气,故A符合题意;岳飞是南宋抗金名将,郑成功是清初收复台湾的民族英雄,辛弃疾是南宋爱国词人,排除BCD。故选A。
11.A
【详解】
根据题干“13世纪后半期”“世界影响力的国际大都市”结合所学知识,元朝蒙古人称北京为“汗八里”,为元代都城大都(今北京)的别称,A正确;BCD位置都不是北京所在地,排除。故选A。
12.D
【详解】
结合所学可知,铁木真统一蒙古,并在1206年建立蒙古政权,被尊为成吉思汗,1260年成吉思汗之孙忽必烈继承汗位,于1271年改年号为元。所以营帐内挂着一幅元代疆域图是不符合历史的,D项符合题意;北宋的《资治通鉴》成吉思汗可以阅读,排除A项;突火枪和长城在成吉思汗统治时已经出现,排除BC项。故选D项。
【点睛】
13.B
【详解】
根据题干可知,“幽燕之地,龙盘虎踞,形势雄伟,南控江淮,北连溯漠”“大王果欲经营天下,驻跸之所,非燕不可”强调大都的重要地位,“世祖至开平,即位,还定都于燕”指的是元世祖忽必烈建立元朝,定都于大都,B项正确;其他选项均与“幽燕之地”重要地位无关,行省制度是元朝的政治制度,排除A项;重农抑商是封建社会的经济发展政策,题干没有提及,排除C项;题干没有提及民族政策,排除D项。故选B项。
14.A
【详解】
根据材料“他戎马一生,统一蒙古,祖孙三代鏖战六七十年”结合所学可知1206年,铁木真统一蒙古草原,到他的孙子忽必烈建立元朝,统一全国,故选A,排除C;BD都没有统一蒙古,排除。
15.A
【详解】
忽必烈即汗位后,于1271年定国号为元,次年定都大都(今北京),忽必烈就是元世祖。1276年,元灭南宋,1279年最终完成统一。A叙述不正确,符合题意;B、C和D关于的元朝的表述都是正确的,排除。故选A项。
16.(1)
1005年,宋辽达成澶渊之盟,这之后南北贯通,互市不绝,保持相对和平的局面,双方经济和文化都呈现繁荣的景象。
(2)纸币:交子。影响,使北方少数民族实现封建化,生产力提高,经济发展(答出一点即可)
(3)特点:民族交融进一步加强,封建经济继续发展。
【详解】
(1)结合所学知识可知,916年契丹族首领耶律阿保机建立辽,都城上京临潢府;960年,赵匡胤建立北宋,以开封(称为东京)为都城;1038年党项族首领元昊建立西夏,都城兴庆;辽、北宋、西夏政权并立,其地理位置北宋在南端,辽在北宋的东北角,西夏在北宋的西北角。在公元1004年,宋真宗统治时,寇准力主宋真宗亲征,澶州之战宋军击退辽军。1005年战后双方订立盟约,辽朝退兵,宋给辽岁币,史称为“澶渊之盟”。宋辽订立的和议后,宋辽之间保持了一百多年的相对和平局面,促进了双方经济和文化的交流与发展。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商贸的繁荣也促进了货币交易量的增长,但长期以来市场上流通的是金属货币,携带很不方便。北宋前期,四川地区出现“交子”,这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可知“世界上最早的纸币”是交子。由“契丹、党项、女真等北方少数民族在汉族的影响下迅速地实现了封建化,社会生产的水平有大幅度的提高,这些民族与汉族之间在社会经济方面的差距迅速缩小”,可知两宋的繁荣,使北方少数民族实现封建化,生产力提高,经济发展。
(3)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辽宋夏金元时期,是从北宋建立开始,至元朝灭亡结束。与北宋同时,在东北有契丹族建立的辽,在西北有党项族建立的西夏;女真族建立的金朝,先后灭掉了辽和北宋,随后形成了金与南宋的对峙局面,至蒙古灭金,建立元朝,继而灭南宋,统一了中国。无论是辽、宋、夏、金时期的政权并立,还是元朝这个由少数民族贵族建立的统一王朝,中华民族在这一时期都在进一步交融与发展,社会经济与科技文化更取得了很大成就。辽宋夏金元时期发展的特点是民族交融进一步加强,封建经济继续发展。
17.(1)郡县制。元朝。
(2)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双向交融,共同发展。为中华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奠定大一统基础;有助于中华名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
(3)国家大统一和民族大交融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文化认同和国家统一的理念。
【详解】
(1)根据所学知识,图一是秦朝疆域图,秦朝在地方上,建立由中央直接管辖的郡县制。地方上郡守、县令都由朝廷直接任免。郡县制的实行说明秦朝实行中央集权,开创了此后我国历代王朝地方行政的基本模式。根据所学知识,图2 是元朝疆域图。
(2根据材料“ 孝文帝的全面汉化……都是旨在学习吸取汉民族的先进文化;同时,胡食、胡床、畜牧选种等草原文化也逐渐融入汉族人民的生活中。……”可得出民族交融的特点: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双向交融,共同发展。根据所学知识,民族交融为中华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奠定大一统基础;有助于中华名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
(3)根据材料“中华文明之所以能够保持发展上的连续性,为世界上所仅见,就在于文化认同与国家统一相辅相成可以说国家统一的理念是中华民族与生俱来的胎记,是人们普遍的价值取向与理性追求。”可得出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是国家大统一和民族大交融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这一主流形成的内在因素是文化认同和国家统一的理念。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