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八年级上册 第2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 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1.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主要是因为( )
A.中国的资源被掠夺 B.中国丧失更多的主权。
C.割让香港岛给英国 D.自然经济遭到破坏
2.1853年,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建立与清政府对峙的政府。“天京”是现在
A.北京
B.天津
C.上海
D.南京
3.2020年12月1日“百年梦圆--马首铜像回归展”在北京举行,如下图中的马首流失海外与下列历史事件有关的是
A.《辛丑条约》的签订 B.列强瓜分中国狂潮
C.太平天国运动爆发 D.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4.下图为中国近代一处建筑,该建筑被破环是在( )
A.鸦片战争中 B.第二次鸦片战争中
C.甲午中日战争中 D.抗日战争中
5.史学家曾说:“俄国不花费一文钱、出动一兵一卒,而能比任何一个参战国得到更多的好处。”这是指俄国在第二次鸦片战争时
A.割占中国150多万平方千米的领土 B.取得许多通商口岸
C.获得了在中国开设工厂的特殊权利 D.获得最多战争赔款
6.有学者指出:“今日没有人会替一手持枪、一手兜售毒品的恶霸行为辩护;但这一种所认同的观点,依旧未把毒品本身当做问题的关键。”“前事不忘,后事之师”,近代历史上以维护可耻的毒品贸易为目的发动的两次侵略战争发生在
A.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八国侵华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
D.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
7.马克思说“俄国不花费一文钱,不发动一兵一卒,而比任何一个参战国得到了更多的好处。”俄国趁火打劫从中国割去的领土是( )
A.150万平方千米 B.150多万平方千米 C.100多万平方千米 D.100万平方千米
8.法国上蔚巴特雷给雨果写信,要雨果歌颂他们,他认为,“这次远征行动干得体面而漂亮.是法兰西和英格兰共享之荣耀”。可雨果却严厉地谴责了他们的行径。这次远征英法共享之“荣耀”有( )
①《北京条约》②《天津条约》③《瑷珲条约》④《勘分西北界约记》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①③
9.有人说:“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其主要依据是
A.两次战争都是由英国发起 B.两次战争都签订了不平等条约
C.两次战争的起因和性质基本相同 D.两次战争相隔时间很短
10.到1860年,这个中华文明古国被西方彻底打败并羞辱了。欧美海权国家一步一步地从广州向北推进至上海再至北京,而陆上国家俄罗斯则从西伯利亚满洲边界向南推进到北京。这说明第二次鸦片战争( )
A.促进了中国开始向西方学习 B.使中国丧失了完整的独立主权
C.进一步加剧了中华民族危机 D.将农民起义推到了历史的高峰
11.1857年,英法联军攻占广州。得知这一消息的沙俄认为有机可乘,决定以武力为后盾,逼迫清朝谈判中俄边界问题。沙俄由此( )
A.侵占香港岛 B.组织八国联军进犯北京
C.火烧圆明园 D.侵占我国北方大片领土
12.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不满足既得利益,企图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英、法两国在俄、美两国的支持下,分别以“亚罗号事件”和“马神甫事件”为借口,对中国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由材料不能得到的信息是( )
A.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 B.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发动者
C.第二次鸦片战争的过程 D.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帮凶
13.截至2020年12月,牛首、猴首、虎首、猪首、鼠首、兔首、马首,七尊圆明园流失兽首铜像通过不同方式回归祖国,导致铜像流失海外的罪魁祸首是
A.英、美 B.英、法 C.美、法 D.俄、美
14.1871年,郑观应说:“今长江二千数百里有奇洋船过来,实获厚利,喧宾夺主,殊抱杞忧。”这种现实最早出现在哪一条约签订后( )
A.《黄埔条约》 B.《天津条约》 C.《北京条约》 D.《马关条约》
15.圆明园曾是清代规模最大的皇家园林,它综合了中西建筑的精华,举世闻名。可它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被大肆抢劫并焚毁,只留下了断壁残垣。罪魁祸首是( )
A.英法联军 B.英美联军 C.俄美联军 D.八国联军
二、综合题
1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法国大作家雨果曾有一段这样的描述:“有一天,两个强盗闯入夏宫,一个动手抢劫,一个把它付之一炬。原来胜利就是进行一场掠夺……”。
材料二:“当英国和法国对中国进行一场代价巨大的战争时,只是为了让俄国得到好处”。马克思说,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它“不需要花费一文钱,出动一兵一卒,而能比任何一个参战国获得更多好处。
(1)材料一中的“夏宫”指的是什么?文中的两个强盗分别指代哪两个国家?
(2)材料二中“它能比任何一个参战国获得更多好处”,这里的“更多好处”指的是什么?
(3)这场战争又给中国带来了怎样的影响?
17.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854年,《南京条约》届满12年。英国曲解中美《望厦条约》关于12年后贸易及海面各款稍可变更的规定,援引最惠国待遇,向清政府提出全面修改《南京条约》的要求……被清政府拒绝……1856年,《望厦条约》届满12年。美国在英、法的支持下,再次提出全面修改条约的要求,但仍被清政府拒绝。于是,西方列强决心对中国发动一场新的侵略战争。
材料二马克思说:“俄国采取表面‘调停’、实际支持的态度,在战争中,不花费一文钱,不出动一兵一卒,而能比任何一个参战国得到更多的好处。”
请回答:
(1)材料一中西方列强决心发动的“新的侵略战争”被称为什么战争?从材料一中可以看出这次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2)这场“新的侵略战争”是在何时爆发的?这次战争中,列强强迫清政府签订了哪些不平等条约?英法联军犯下的滔天罪行又是什么?
(3)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在这场“新的侵略战争”前后,俄国“比任何一个参战国得到更多的好处”主要是指什么。
(4)这场“新的侵略战争”对中国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B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英法美俄等西方国家,强迫清政府签订了《天津条约》、《北京条约》等一系列条约,中国主权进一步丧失,使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故B正确;ACD早在第一次鸦片战争后就已出现,故错误。综上故选B。
2.D
【详解】
依据所学可知,1853年,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建立与清政府对峙的政府。“天京”是现在的南京,故D符合题意;ABC表述错误,不合题意。故此题选D。
3.D
【详解】
依据课本所学可知,第二次鸦片战争中,1860年英法联军攻入北京,对圆明园进行了大肆抢劫,之后又放火烧毁。当时圆明园海晏堂前由铜铸的十二生肖首像,在圆明园的抢劫焚烧中毁掉或流失海外。D正确;题干中“马首”是圆明园中的雕像,《辛丑条约》签订于八国联军侵华失败后。八国联军侵华曾经占领过北京,但当时圆明园已经是断壁残垣了,A排除;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签订《马关条约》,刺激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狂潮,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签订《马关条约》,刺激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狂潮,铁路矿山修筑、开矿设厂、划分势力范围等,与圆明园无关,B排除;主要是与圆明园无关,B排除;太平天国运动国内农民阶级的斗争,太平军没有把北京攻占,C排除;故选D。
4.B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图示是皇家园林圆明园,圆明园被破坏是在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法联军侵略到北京,对北京西北郊著名皇家园林——圆明园进行了大肆抢劫,后又放火焚烧,B项正确;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侵略者没有侵略到北京,排除AC项;圆明园被破坏是在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不是抗日战争,排除D项。故选B项。
5.A
【详解】
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俄国趁火打劫,采取先武力强占再逼签条约的手段,与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的条约,割占了中国东北、西北共150多万平方公里土地。俄国是近代历史上侵占我国领土最多的国家,实现了“不需花费一文一钱,不必动一兵一卒,就能比任何一个国家得到更多好处。”A项正确;BD项与俄国不符合,排除BD项;C项是日本,排除C项。故选A项。
6.D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鸦片战争是为打开中国市场而发动的战争,走私毒品是为了逆转对华贸易逆差,进而引发第一次鸦片战争战争,而第二次鸦片战争是为了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因此是鸦片战争的继续和扩大,D项正确;日本发动甲午中日战争导火线是朝鲜爆发东学党起义,与毒品交易无关。排除AC项;八国联军侵华的直接目的是镇压义和团运动,排除B项。故选D项。
【点睛】
7.B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俄国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趁火打劫,通过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共割占中国东北、西北150多万平方千米的领土。B项正确;ACD项不符合史实,可排除。故选B项。
【点睛】
8.A
【详解】
根据材料中的关键信息“是法兰西和英格兰共享之荣耀”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56年到1860年英法联军共同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①《北京条约》和②《天津条约》中签订的国家都有英国和法国,是法兰西和英格兰共享之荣耀;③《瑷珲条约》和④《勘分西北界约记》是清政府与俄国签订的条约,与题意不符。故选A。
9.C
【详解】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鸦片战争的原因是英国为了打开中国的市场,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原因是为了进一步打开中国的市场,二者都是资本主义列强为了把中国变成殖民地发动的侵略战争,所以说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主要是因为两次战争的起因和性质基本相同,C项符合题意;ABD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C。
10.C
【详解】
根据题干可知,“从广州向北推进至上海再至北京”“从西伯利亚满洲边界向南推进到北京”说明欧美和俄罗斯的侵略导致了中华民族危机的进一步加剧,C项正确;题干强调都是列强侵略,“促进了中国开始向西方学习”是战争导致的民族危机对中国人的刺激,排除A项;使中国丧失了完整的独立主权的是鸦片战争,排除B项;农民起义反抗的是封建专制,与列强侵略无关,排除D项。故选C项。
11.D
【详解】
根据题干可知,“逼迫清朝谈判中俄边界问题”说明沙俄通过谈判签订不平的条约,侵占我国北方大片领土,D项正确;侵占香港岛的是鸦片战争中的英国,排除A项;八国联军进犯北京发生在1900年,且与题干“逼迫清朝谈判中俄边界问题”不符,排除B项;火烧圆明园是1860年英法联军所为,排除C项。故选D项。
12.C
【详解】
材料“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不满足既得利益,企图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反映的是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排除A项;“英、法两国在俄、美两国的支持下”反映了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发动者与帮凶,排除BD项。材料没有涉及第二次鸦片战争的过程,C项符合题意。故选C项。
【点睛】
13.B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圆明园流失兽首铜像是在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第二次鸦片战争是英法联军发起的侵华战争,故B正确;ACD不符合题意,故排除ACD项。故选B。
14.B
【详解】
根据题干和所学可知,“今长江二千数百里有奇洋船过来”说明长江中有外国商船往来,允许外国商船在长江航行的条约是1858年签订的《天津条约》,其中规定外国商船和军舰可以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B项正确;《黄埔条约》签订于1844年,条约中无此规定,排除A项;《北京条约》签订于1860年,其中规定《天津条约》继续有效。所以与《天津条约》相比,《北京条约》不是最早的,排除C项;《马关条约》签订于1895年,时间上与题干不符,排除D项。故选B项。
15.A
【详解】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60年10月,英法联军为主,美俄两国为帮凶,对中国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英法联军一路烧杀,攻入北京,闯进圆明园,掠夺珍宝。为掩人耳目,他们又放火焚烧圆明园。A项正确;“英美联军、俄美联军”都与史实不符,排除BC项;八国联军是在1900年进入圆明园,排除D项。故选A项。
16.(1)圆明园;英国和法国。
(2)割占中国北方150多万千米领土。
(3)第二次鸦片战争使中国丧失了更多主权,西方侵略势力由东南沿海深入到长江中下游地区,沙俄占领中国北方大片领土。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详解】
(1)根据材料一中的“有一天,两个强盗闯入夏宫,一个动手抢劫,一个把它付之一炬。原来胜利就是进行一场掠夺”可得出“雨果描述的是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所以材料一中的“夏宫”指的是圆明园;文中的两个强盗分别指代英国和法国。
(2)根据材料二中的“当英国和法国对中国进行一场代价巨大的战争时,只是为了让俄国得到好处。它不需要花费一文钱,出动一兵一卒,而能比任何一个参战国获得更多好处”可得出“俄国在英国和法国对中国进行一场代价巨大的战争时获得更多好处”。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国战败后,清朝廷被迫于1858年先后与英、法、美、俄签订《天津条约》,与沙俄签订《瑷珲条约》,俄国割占中国东北外兴安岭以南、黑龙江以北地区60多万平方公里的领土。1860年又与英、法、俄签订《北京条约》,俄国割占中国乌苏里江以东,包括库页岛在内约40万平方公万平方公里的领土。签订《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俄国据此割占中国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地区44万多平方公里的领土。《中俄伊犁条约》,以及以后的五个勘界议定书,又使俄国割占了中国西北部7万多平方公里的土地。所以材料二中“它能比任何一个参战国获得更多好处”,这里的“更多好处”指的是割占中国北方150多万千米领土。
(3)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场战争是第二次鸦片战争,给中国带来的影响是使中国丧失了更多主权,西方侵略势力由东南沿海深入到长江中下游地区,沙俄占领中国北方大片领土。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17.(1)第二次鸦片战争。列强企图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
(2)1856年10月。《天津条约》:《北京条约》:火烧圆明园。
(3)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沙俄割占了中国东北和西北150多万平方千米领土。
(4)西方侵略势力由东南沿海一带深入到长江中下游地区,沙俄占领中国北方大片领土,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详解】
(1)由题干中的“1856年”“英、法”等可知是第二次鸦片战争,其爆发的根本原因可结合战争的背景以及材料一中“再次提出全面修改条约的要求”分析可知。爆发的根本原因列强企图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
(2)结合所学战争爆发时间、战争期间列强强迫清政府签订的条约及其内容、列强的侵华罪行分析作答。1856年10月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被迫签订《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英法联军闯入北京,犯下火烧圆明园的罪行。
(3)结合所学可知,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沙俄割占了中国东北和西北150多万平方千米领土。
(4)结合所学可知,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被迫签订《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开放内河口岸作为通商口岸,西方侵略势力由东南沿海一带深入到长江中下游地区;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沙俄割占了中国东北和西北150多万平方千米领土。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