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七年级下册 第12课 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
一、选择题
1.宋代易学研究中心在( )
A.云阳 B.万州 C.合川 D.涪陵
2.下面绘画是我国美术史上的不朽画卷。对其解读正确的是
A.作者是南宋画家张择端 B.取材于隋朝大运河沿岸的风光
C.折射出贵族文化的高雅 D.描绘了北宋东京汴河两岸的繁荣
3.宋朝的词创作达到了高峰。宋朝杰出的词人很多,其中婉约派的代表人物是
A.辛弃疾 B.李清照 C.苏轼 D.黄庭坚
4.宋孟元老的《东京梦华录》中写到“瓦中多有货药、卖卦饮食、剃剪、纸画、令曲之类。终日居此,不觉抵暮。”文中的“瓦”主要是指宋代( )
A.体育运动场所 B.边境贸易场所 C.城镇居住场所 D.民间娱乐场所
5.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主题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相比较而言,下列中国古代城市普通市民的文化生活最为丰富多彩的是
A.秦朝时的咸阳 B.西汉时的长安
C.西晋时的洛阳 D.北宋时的东京
6.热播剧《清平乐》的时代背景为北宋。剧中,宋仁宗带女儿徽柔公主到东京街头游玩。公主最有可能看到的是
A.瓦子中的勾栏内在表演蹴鞠 B.人们争相抢购热门新书《红楼梦》
C.大相国寺门口上演《窦娥冤》 D.路边摊点兜售热气腾腾的水煮玉米
7.《清明上河图》反映了北宋都城的各阶层人民的生活状况,也是北宋经济繁荣的见证。《清明上河图》反映的城市是
A.杭州 B.开封 C.扬州 D.泉州
8.每个朝代都有各自特色的文学形式,形成了中国古代一条亮丽的文学走廊。其中,以《窦娥冤》作品为典型代表,具有综合性艺术特色的文学形式是( )
A.唐诗 B.宋词 C.元曲 D.明清小说
9.下图所示古诗资料主要反映了
春节习俗诗句赏析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瞳瞳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宋·王安石《元日》 习俗的沿革:贴春联等,驱邪保平安 元宵节诗句赏析 今夕知何夕,团圆事事同。 汤官寻旧味,灶婢诧新功。——宋·周必大《元宵煮浮圆子》 习俗的沿革:吃汤圆,寓意团圆美满
A.传统节日的起源与变化 B.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
C.古代诗歌的韵律与美感 D.都市娱乐方式的多样
10.从唐、宋、元到明清,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的主流表达形式分别由诗、词转变到曲再到小说,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由唐诗、宋词、元曲到明清小说。这一变化过程适应了( )
A.统治阶级文化生活的需要
B.不断壮大的市民阶层文化生活需要
C.中央集权不断加强的需要
D.儒家思想正统地位逐步提高的需要
11.农历是中国的传统历法,这种历法安排了二十四节气以指导农业生产活动。属于二十四节气的是
A.元旦 B.清明 C.端午 D.国庆
12.下列城市中,被誉为瓷都的是
A.景德镇 B.泉州 C.广州 D.成都
二、综合题
13.历史名人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下图所示是一本纵论古今的历史书,作者在数千年的人类文明进程中,选出了100位最有影响的名人,他们中有政治家、发明家、探险家、宗教领袖,还有科学家、文学家、艺术家等。
(1)将部分入选该书的名人①孔子 ②沈括 ③蔡伦 ④成吉思汗 ⑤张骞 ⑥李清照 ⑦霍去病,按表格事例填入空格中。(填序号)
(2)再例举一位你认为可以位列影响人类历史进程排行榜的名人,并简述理由。
14.中华文明源远流长,我国古代人民创造了辉煌的文化成就。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文学篇]
(1)诗反映了历史的真情实况,有“诗史”之称的唐朝诗人是谁
(2)苏轼是北宋时期的著名词人,请再写出一位与他词风相同的南宋词人。
(3)元代最优秀的杂剧作家的代表作是什么
[艺术篇]
材料:这二人是唐朝著名的书法家。他们的字,一个端正动美,雄浑敦厚;一个方折峻丽,笔力劲健。被称为“颜筋柳骨”。
(4)材料中的“颜筋柳骨”指的是哪两位书法家
[史史学篇]
材料:这部著作书名的意思是“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即以历史的得失作为鉴戒来加强统治。
(5)材料中提到的著作名称是什么
(6)作为中华文化的继承者和弘扬者,我们应该如何继承和弘扬传统文化
15.宋朝是中国历史上上承五代十国下启元朝的朝代,分北宋和南宋两个阶段。某校七年级(3)班同学以“宋朝一封建社会的发展时期”为主题展开讨论,请你参与。
【北宋的政治】
材料一 宋初的大将曹翰写下一首《退将诗》,有“曾因国难披金甲,不为家贫卖宝刀”之句;当时有谚语曰:“做人莫做军,做铁莫做针。”
——摘编自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1)材料一说明宋朝采取什么样的政策 此政策出台的原因是什么 这种政策的弊端是什么
【宋元的贸易】
材料二 宋元时期,在工商业发达的基础上,海外贸易有所发展,由于当时西夏、辽、金、蒙古与宋对峙,宋军费支出浩大,不能不谋求广开财源,注目于发展海外贸易。南宋偏安江南之后,中西陆路交通几乎断绝,海外交通空前发达。
——摘编自《中外文化交流史》
(2)根据材料二,指出宋元时期的海外贸易和海外交通发展的原因。
【宋代的经济】
材料三 中国古代南北方人口总数及所占比例对照表
朝代 南方 北方
人口(户) 占全国户口数比例 人口(户) 占全国户口数比例
西汉 2470685 19.8% 9985785 80.2%
唐代 3920415 43.2% 5148529 56.8%
北宋 11224760 62.9% 6624296 37.1%
(3)人口数量的变化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这一时期的经济发展水平。材料三所示内容反映了我国古代哪一历史现象 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出现这一历史现象的最主要原因是什么
【古都的建筑】
(4)观察上面都城平面图,概括其共同特点。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北宋东京与唐朝长安商业方面有什么变化。
(5)综合上述材料,请你谈谈上述内容对我国当前的经济建设有哪些启示。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D
【详解】
据所学知识可知,易学属于在天人相应的学术思想指导下研究万事万物运行规律及其相互关系的哲学学问。涪陵是宋代易学的研究中心,D项正确;综合上述分析可排除ABC项。故选D项。
2.D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北宋著名画家张择端的长卷风俗画《清明上河图》用现实主义手法,全景式构图,生动细致地描绘了北宋王都开封汴京时的舟船往复,飞虹卧波,店铺林立,人烟稠密的繁华景象和丰富的社会生活习俗风情。D项正确;北宋著名画家张择端的作品,排除A项;取材于北宋王都开封汴河沿岸的风光,排除B项;折射出贵族文化的高雅,与图片内容不符,排除C项。故选D项。
3.B
【详解】
根据所学可知,宋朝的词创作达到了高峰,宋朝杰出的词人很多,其中婉约派的代表人物是李清照,被誉为词中之凤,故B符合题意;辛弃疾是词中之龙,苏轼是词中之圣,黄庭坚是江西诗派开山之祖,故ACD均不符合题意。故选B。
4.D
【详解】
据“瓦中多有货药、卖卦、喝故衣、探搏、饮食、剃剪、纸画、令曲之类。终日居此,不觉抵暮。”可知,从材料中看,“瓦”应该是民间娱乐场所。随着城市的繁荣,宋代的市民阶层不断壮大,市民文化生活也丰富起来。北宋都城东京城内有许多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瓦子”,表明“瓦”既有娱乐性,又有商业性,D项正确;文中的“瓦”主要是指宋代的民间娱乐场所,不是体育运动场所、边境贸易场所和城镇居住场所,排除ABC项。故选D项。
5.D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随着城市的繁荣,宋代的市民阶层不断壮大,市民文化生活也丰富起来。东京城内有许多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成为中国古代城市普通市民的文化生活最为丰富多彩的地方。D项正确;秦朝时的咸阳,西汉时的长安,西晋时的洛阳都是政治中心,都不及北宋时的东京普通市民的文化生活丰富多彩,排除ABC项。故选D。
6.A
【详解】
随着城市的繁荣,宋代的市民阶层不断壮大,市民文化生活丰富起来。开封城内有许多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即“瓦子”。瓦子中圈出许多专供演出的圈子,称为“勾栏”。蹴鞠是古代的一种足球运动,宋代最为流行。因此,公主最有可能看到的是瓦子中的勾栏内在表演蹴鞠,A项正确;《红楼梦》是清朝时期出现的小说,排除B项;《窦娥冤》是元朝时期出现的元曲,排除C项;玉米在明朝中后期传入中国,排除D项。故选A项。
【点睛】
7.B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清明上河图》这幅画描绘的是汴京清明时节的繁荣景象,是汴京(今河南开封)当年繁荣的见证,也是北宋城市经济情况的写照。通过这幅画,我们了解了北宋的城市面貌和当时各阶层人民的生活,B项正确,排除ACD项。故选B项。
【点睛】
8.C
【详解】
《窦娥冤》是元曲的代表作之一,元代最优秀的戏剧家是关汉卿,他一生创作了许多剧本,流传至今的有10多种,代表作是悲剧《窦娥冤》,C符合题意;ABD项与《窦娥冤》无关,排除。故选择C。
9.B
【详解】
结合所学内容可知,这些古诗的内容可以表明我们今天存在的各种节日习俗自古以来就已经存在,由此可知体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B项正确;材料体现的是文化的传承,没有反映节日的起源,排除A项;材料主旨不是强调诗歌的美感和都市娱乐方式的多样,排除CD项。故选B项。
10.B
【详解】
根据所学可知,随着市民阶层不断壮大,适应市民阶层文化生活需要,从唐、宋、元到明清,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的主流表达形式分别由诗、词转变到曲再到小说,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由唐诗、宋词、元曲到明清小说,B项正确;统治阶级文化生活、中央集权不断加强、儒家思想正统地位均要求文化的官方化,不利于世俗文化的发展,排除ACD项。故选B项。
11.B
【详解】
根据所学可知,在二十四节气歌中,清明是春天节气之一,也是扫墓祭祖的日子,体现了中华忠孝文化,故B符合题意;元旦 是公历1月1号,是一年的开端,故A不符合题意;端午是阴历五月初五,传统节日,用来纪念屈原,故C不符合题意 ;国庆是公历10月1号,是共和国的诞生日,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
12.A
【详解】
结合所学内容可知,宋代江西景德镇瓷器制造业发达,被称为瓷都,A项正确;被誉为瓷都的是景德镇,不是泉州、广州和成都,排除BCD项。故选A项。
13.(1)
身份 人名
思想家 ①
军事家 ④ ⑦
发明家 ③
探险家 ⑤
科学家 ②
(2)从主要贡献及历史作用的角度,梳理所举名人的相关史实;结合该历史人物所处时代、身份及社会地位,进一步勾勒其人生轨迹的变化,凸显其精神风貌和深刻的历史影响。(史论结合,逻辑合理,文字通顺,条理清晰)
【详解】
(1)结合所学知识可知,①孔子是儒家学派创始人; ②沈括是北宋科学家; ③蔡伦改进造纸术; ④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建立政权; ⑤张骞出使西域,开辟丝绸之路; ⑥李清照是宋朝词人; ⑦霍去病北击匈奴,因此填写思想家①;军事家④⑦;发明家③;探险家⑤;科学家②。
(2)(2)本题为开放性试题,答案言之成理即可。例如秦始皇,他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灭六国统一了中国,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长期战乱的局面,有利于人民的生活安定和社会生产,符合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制国家,对我国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统一了全国度量衡、货币、文字,促进了各地的经济文化交流,巩固了国家的统一;通过统一战争,扩大了疆域。但是秦朝建立后,沉重的赋税、繁重的兵役和徭役、残酷的法律,给人民带来了无比的痛苦和极大的灾难;焚书坑儒钳制了思想,摧残了文化。
14.(1)杜甫。
(2)辛弃疾。
(3)《窦娥冤》。
(4)颜真卿、柳公权。
(5)《资治通鉴》。
(6)我们要做到尊重优秀传统文化,使传统文化发扬光大;但珍惜民族传统文化不等于盲目崇拜,继承传统文化也不是要回到过去;我们要做好对传统文化的维护、弘扬、宣传等。(符合题意即可)
【详解】
(1)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诗人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时期,他的诗深刻反映了当时复杂动荡的历史时代,他的诗被后人称为“诗史”。由此可知,有“诗史”之称的唐朝诗人是杜甫。
(2)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苏轼是北宋时期的著名词人,与他词风相同的南宋词人是辛弃疾。南宋词人辛弃疾,继承了苏轼以来的豪放词风和报国情怀,使词的境界变的更为雄奇阔大,抒情、写景、叙事、议论,气势磅礴,震撼人心,进一步提高了词的社会功能和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3)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元代杂剧作家中,以关汉卿最负盛名,他的名作《窦娥冤》揭露了当时政治的黑暗。由此可知,元代最优秀的杂剧作家是关汉卿,他的代表作是《窦娥冤》。
(4)依据材料“这二人是唐朝著名的书法家。他们的字,一个端正动美,雄浑敦厚;一个方折俊丽,笔力劲健”,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隋唐书法名家辈出,最著名的当推颜真卿和柳公权。颜真卿创立了雄浑敦厚的新书体,人称“颜体”。柳公权博采众长,别出新意,自成“柳体”。他的字方折峻丽,骨力劲健,后人把柳书与颜书并成为“颜筋柳骨”。由此可知材料中的“颜筋柳骨”指的是颜真卿与柳公权。
(5)根据材料中的信息,“这部著作书名的意思是‘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即以历史的得失作为鉴戒来加强统治”,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中提到的这部著作名称是《资治通鉴》。北宋司马光编写的《资治通鉴》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巨著。宋神宗对它的评价是“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
(6)本题是开放型题目,考查的是学生开放性思维的能力。只要符合题意,言之有理即可。对待传统文化,我们应该一分为二,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具体来讲,我们要做到尊重优秀传统文化,使传统文化发扬光大;但珍惜民族传统文化不等于盲目崇拜,继承传统文化也不是要回到过去;我们要做好对传统文化的维护、弘扬、宣传等。
15.(1)政策:重文轻武政策。原因:防止唐末以来武将专横跋扈的弊端重现。弊端:导致军事实力较弱,最终北宋被少数民族政权所灭。
(2)原因:宋元工商业发达;航海技术的进步;宋朝海外贸易是主要财源;南宋以后中西陆路交通几乎断绝,寻求海外交通。(答出言之有理的两条即可)
(3)历史现象:经济重心的南移。最因:人口南迁,带来大量的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生产工具。
(4)中心明显,主次分明,有明显的对称轴;左右呼应,街道的脉络清晰;井然有序,面貌宏伟壮观(答出言之有理的一条即可)。商业突破市坊界线(大街小巷店铺林立);突破时间限制(出现早市、夜市);各种小贩、货郎走街串巷。(答出两条即可)
(5)启示:要保持政治稳定、国家统一的局面;要实行对外开放,鼓励对外贸易;要重视科技进步;要注重人才的培养,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努力发展经济。(答出言之有理的两条即可)
【详解】
(1)政策:根据“做人莫做军,做铁莫做针。”可得出是宋代重文轻武政策。原因:结合所学可知,是防止唐末以来武将专横跋扈的弊端重现。弊端:根据所学可得出导致军事实力较弱,最终北宋被少数民族政权所灭。
(2)原因:根据“在工商业发达的基础上,海外贸易有所发展”得出宋元工商业发达;根据所学,可从航海技术的进步、宋朝海外贸易是主要财源、南宋以后中西陆路交通几乎断绝,寻求海外交通等方面概括。
(3)历史现象:从南北方人口总数及所占比例对照表的数据可以看出,当时经济重心不断南移。原因:结合所学可概括得出主要有人口南迁,带来大量的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生产工具等。
(4)从城市的布局可以看出,中心明显,主次分明,有明显的对称轴;左右呼应,街道的脉络清晰;井然有序,面貌宏伟壮观。结合宋代商业及城市发展的情况可得出,随着宋代商品经济的发展,商业突破市坊界线,突破时间限制,各种小贩、货郎走街串巷等。
(5)启示:综合以上材料和所学,可概括得出要保持政治稳定、国家统一的局面;要实行对外开放,鼓励对外贸易;要重视科技进步;要注重人才的培养,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努力发展经济。言之有理即可。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