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七年级下册 第18课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一、选择题
1.2021年是西藏和平解放70周年。在1951年,《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在北京签订,西藏获得和平解放,进入了崭新时代的发展历程。今天的西藏地区正式纳入中国版图的标志是
A.西汉时设西域都护 B.唐朝时文成公主入藏
C.元朝时设立宣政院 D.清政府设立驻藏大臣
2.北起自外兴安岭以南,东北至北海,东含库页岛,西至巴尔喀什湖以东,形成了空前“大一统”的多民族国家,史称“汉、唐以来未之有也”。为之作出贡献的有( )
A.西域都护的设置 B.文成公主人藏 C.郑和下西洋 D.土尔扈特部返回新疆
3.以下史实的历史作用的共同点是( )
元朝 清朝
元建立后,对西藏行使行政管理权;设宣政院,掌管西藏的军民各项事务。 设驻藏大臣,与达赖、班禅共同管理西藏事务;颁布《钦定藏内善后章程》。
A.加强了对西北地区的管辖 B.维护了祖国领土完整
C.强化了我国封建君主专制 D.扩大了我国疆域面积
4.“中国历史上的边疆观已经历了2000多年。它与王朝国家的边疆形态、边疆治理和边疆政策不可分割地联系在了一起。”下列关于各朝代的边疆治理政策,说法正确的是( )
A.西汉设置安西都护府管理西域地区
B.唐朝设置驻藏大臣监督西藏地区政务
C.元朝设置北庭都护府负责管辖琉球和澎湖
D.清朝设置伊犁将军管辖包括巴尔喀什湖在内的整个新疆地区
5.下列关于下图中“大臣”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与达赖、班禅共同管理西藏政教事务
B.监督西藏地方政务
C.代表中央政府同沙俄政府签订《尼布楚条约》
D.有利于加强清政府对西藏的管辖
6.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清政府颁布的章程规定,西藏的各级地方官员由驻藏大臣会同达赖、班禅共同选任,“事无大小,均应禀知驻藏大臣办理”。这一章程( )
A.加强了对西北地区的有效治理 B.巩固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C.推行了闭关锁国政策 D.实现了清朝对全国的统治
7.康熙皇帝在位61年(1661-1722),是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也是一位有作为的皇帝。假如你是《康熙大帝》剧本的作者,剧本中可能出现的历史事件是
①册封格鲁派首领“班禅额尔德尼”②平定噶尔丹叛乱
③组织雅克萨自卫反击战 ④武力统一台湾并设立台湾府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 D.①②③④
8.下表所示措施的历史作用是
人物 措施
康熙帝 三次率军亲征,平定蒙古族准噶尔部首领噶尔丹叛乱。
乾隆帝 在新疆设立伊犁将军,总领军政事务。
A.平定了倭寇叛乱 B.加强了东南海防
C.巩固了西北边疆 D.强化了君主专制
9.1662年,郑成功从荷兰殖民者手中收复台湾;1684年,清政府打败郑氏军队后设置台湾府,隶属福建省;1885年,台湾正式建省,成为中国的一个行省。这些事件的共同历史作用是
A.清政府实现了统一全国 B.清政府巩固了东南海防
C.维护了祖国领土完整 D.推行了闭关锁国政策
10.为了加强对台湾的管辖,清朝设置了( )
A.西域都护 B.福建行省 C.伊犁将军 D.台湾府
11.某纪念馆的展厅中陈列了三方面内容,一为“文韬武略,少年英俊”、二为“北伐抗清,威震东南”,三为“收复台湾,建设宝岛”。该纪念馆是
A.岳飞纪念馆 B.郑成功纪念馆 C.郑和纪念馆 D.戚继光纪念馆
12.下列内容反映的是哪一地区的历史?( )
A.台湾 B.新疆 C.西藏 D.南海
二、综合题
13.处理好民族关系历来是各朝代政权实施治国理政,追求和维护国家统一的重要内容。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某老师所绘的《唐蕃关系示意图》
(1)材料一表明唐与吐蕃之间友好交往的主要形式有哪些?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文成公主、金城公主入藏有何历史意义?
材料二 北宋初年,宋辽互有征战,这一盟约签订后,宋辽维持了百年之久的和平……由于双方关系恶化,宋朝封闭了榷场,西夏人迫切需要茶、布匹等物资无法获得,要求停战求和、与宋重开互市的愿望日益强烈。
——摘编自《中国民族史纲要》
(2)材料二中的“这一盟约”是指什么?该材料反映了宋朝民族关系有何特点?
材料三 元朝时候,边疆各族包括蒙古族,大量迁入中原和江南,同汉族等杂居相处。原先进入黄河流域的契丹、女真等族,经过长期共同生活,已同汉族没有什么区别。……不少来自波斯、阿拉伯的人,同汉、蒙、畏兀儿等族,长期杂居相处,互通婚姻,逐渐交融,开始形成一个新的民族——回族。元朝境内大规模的人口流动,促进了各族经济、文化的发展与交融。
——人教版《中国历史第二册》(五·四学制)
(3)材料三主要反映了元朝时期怎样的历史现象?这一现象出现的前提是什么?
材料四 为防止蒙藏贵族操纵转世灵童,根据《钦定藏内善后章程》29条规定,乾隆皇帝特别颁发两个金瓶,一个放在雍和宫,一个送往拉萨,规定选定转世灵童时,要将找到的几个灵童的名字,用满文、汉文和藏文三种文字写在象牙签上,装入瓶中,由驻藏大臣掣签确定,然后报请朝廷批准,坐床后才能成为合法的继承人。
——人教版《中国历史第二册》(五·四学制)
(4)材料四所示的金瓶掣签制度反映了清政府对哪一地区的管辖?除此之外,清政府还采取哪些措施加强对这一地区的管辖?
(5)综合上述材料,请你谈谈处理好民族关系的重要意义。
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唐朝采用了送婚和亲来巩固和发展民族的友好.李世民在位的二十二年中,嫁给少数民族上层人士的唐公主、宗室皇帝之女就有六人。
——摘自《略论贞观时期的民族政策》
材料二:如果从经济方面来看,这实际上是一种实力对峙,契丹之辽、女真之金和党项之西 夏,原来主要以畜牧业为经济支撑,其政权形式和生活方式的游牧特征很强。经过向汉人 学习耕作技术和水利技术,特别是经过各种改革,其经济形态进入大发展的上升期,生机很 旺。
——摘编自《中国通史》
材料三:我国古代对新疆的管理
朝代 史实
汉朝 设置西域都护
唐朝 设置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管辖西域的天山南北地区
元朝 设置北庭都元帅府等机构管理西域的军政事务乾隆帝平定大小和卓叛乱
清朝 乾隆帝平定大小和卓叛乱;设置伊犁将军,管辖包括巴尔喀什湖在内的整个新疆地区
(1)根据材料一,指出唐太宗巩固和发展民族友好的方式。根据材料二概括宋与周边少数 民族政权议和的原因。选择材料三中一则史实,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意义。
(2)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形成和发展的认识。
15.历史的呈现方式多种多样,为了提升同学们的学科素养,李老师运用了多种学习历史的方法设计了下面的复习学案,请你和同学们一起按照要求完成探究。
任务一【人物归类—梳理历史知识】
(1)给下列历史人物分类,把人物序号写在对应的类别里(只填序号)。并对⑤号人物的事迹作简单介绍。
①杜甫 ②鉴真 ③吴道子 ④玄奘 ⑤李世民 ⑥曹雪芹 ⑦康熙帝 ⑧颜真卿
艺术家:____________文学家:____________
对外使者:__________政治家:____________
⑤号人物事迹:____________
任务二【图像展示—见证文明成就】
(2)上述文物图片从哪两个角度反映了我国古代的经济的繁荣?请你选出喜欢的一幅图片,简要介绍给大家。
任务三【诗词赏析—感受时代精神】
①岳飞:“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②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③戚继光:“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
④郑成功:“开辟荆榛逐荷夷,十年始克复先基。”
(3)根据上述历史人物的事迹,按性质划分,他们分别属于哪一类别?(只填序号)
抗击殖民者的战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国内民族间的战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上述诗句抒发了这些历史人物怎样的情怀和抱负?
任务四【结合史实—评述历史人物】
(5)有人说隋炀帝是个暴君,统治残酷,引发了农民大起义,他对历史毫无贡献;也有人说,武则天篡夺了李氏江山,心狠手辣,阻碍了社会进步。你对上述说法有何看法?请结合所学知识对他(她)进行评述。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C
【详解】
根据所学可知元朝时期由宣政院直接管辖西藏事务,从此西藏正式成为中央直接管辖的一个地方行政区域,因此西藏地区正式纳入中国版图的标志是元朝设置的宣政院。故选C;西汉时的西域都护是管辖今天新疆地区,A错误;文成公主入藏是和亲,当时没有成为成为我国版图,B错误;清朝设立驻藏大臣不是最早将西藏纳入中国版图的朝代,D错误。
2.D
【详解】
根据材料“北起自外兴安岭以南,东北至北海,东含库页岛,西至巴尔喀什湖以东”,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反映的是清朝的疆域四至,与之相关的是土尔扈特部返回新疆,D项正确;西域都护的设置始于西汉,排除A项;唐太宗时期文成公主人藏,排除B项;明朝时期郑和下西洋,排除C项。故选D项。
3.B
【详解】
根据题干可知,元朝和清朝对西藏地区的管辖促进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维护了祖国领土完整,B项正确;西藏不是位于西北地区,西北地区是今天的新疆,排除A项;强化了我国封建君主专制属于政治统治,排除C项;清朝加强对西藏地区管辖与扩大了我国疆域面积无关,西藏从元朝时正式纳入中央政府管辖,排除D项。故选B项。
4.D
【详解】
据所学知识可知,清朝设置伊犁将军管辖包括巴尔喀什湖在内的整个新疆地区,D项正确;安西都护府是唐朝唐太宗时设立;驻藏大臣是清朝设立;北庭都护府是唐朝武则天时设立的,排除ABC项。故选D项。
5.C
【详解】
依据所学可知,西藏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的领土,清政府加强了对西藏的管理。1727年,雍正设置驻藏大臣,监督西藏地方政务。代表中央政府与达赖和班禅共同管理西藏事务,规定达赖和班禅的继承,必须报请中央政府批准。清朝的这些措施,有利于加强清政府对西藏的管辖。而代表中央政府同沙俄政府签订《尼布楚条约》的是康熙帝,该条约解决的是中俄东段边界问题,所以关于图片中“大臣”的表述不正确的是C,C项符合题意。由此分析AB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C。
【点睛】
本题是图片型选择题,解题的关键是仔细观察图片材料信息—“驻藏大臣衙门”,判断历史事件所指—“加强对西藏的管辖”。审题并弄清题目要求,最后结合所学知识再认再现基础知识准确做出选择。
6.B
【详解】
根据题干可知,“事无大小,均应禀知驻藏大臣办理”体现的是通过设置主张大臣加强对西藏地区的统治,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B项正确;乾隆时期加强了对西北地区的有效治理的是设置伊犁将军,排除A项;闭关锁国政策属于对外政策,与题干不符,排除C项;题干仅仅涉及对西藏地区的统治,无法体现清朝实现了对全国的统治,排除D项。故选B项。
7.D
【详解】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①为了加强与西藏的关系,康熙帝赐予五世班禅以“班禅额尔德尼”的封号;②康熙帝时期,准噶尔部噶尔丹发动叛乱,从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到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清军三次征伐噶尔丹,是一次维护祖国统一、反对民族分裂的正义战争;③17世纪中期,沙皇俄国的势力侵入我国黑龙江流域,在雅克萨和尼布楚修筑城堡,作为扩大侵略的据点。为保卫祖国疆土,康熙帝命令清军水陆并进,围攻盘踞雅克萨的侵略军。最终取得了雅克萨自卫反击战的胜利;④康熙二十二年,清政府改变策略,以战逼和,命施琅统兵进攻澎湖,一举攻占了澎湖列岛,歼灭了郑氏集团的军事力量,进而展开政治攻势,促使郑氏集团接受招抚条件,最终实现了台湾的和平统一。1683年,清军进入台湾,郑成功的后代归顺清朝。第二年,清朝设置台湾府,隶属福建省。①②③④正确,D项正确;而ABC概括不全,排除ABC项。故选D项。
8.C
【详解】
根据材料及所学可知,康熙皇帝三次率军亲征,在多次战役中打败噶尔丹,平定了叛乱,稳定了西北部边疆地区。乾隆帝在新疆设立伊犁将军,总领军政事务。清军驻扎新疆各地,设置哨所,加强了对西北地区的管辖,C项正确;明代戚继光抗倭斗争,使东南沿海的倭患基本解除,排除A项;台湾府的设置,加强了台湾同祖国内地的联系,巩固了祖国的东南海防,排除B项;材料没有涉及君主专制,排除D项。故选C项。
【点睛】
9.C
【详解】
根据题干信息“1662年,郑成功从荷兰殖民者手中收复台湾;1684年,清政府打败郑氏军队后设置台湾府,隶属福建省;1885年,台湾正式建省,成为中国的一个行省”,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台湾府的设置,加强了中央政府对台湾的管辖,巩固了祖国的东南海防,台湾的社会经济发展也步人了新的历史时期,1885年,台湾正式建省,成为中国的一个行省,维护了祖国领土完整。因此这些事件的共同历史作用是维护了祖国领土完整。C项正确;清政府实现了统一全国,不符合史实,排除A项;台湾府的设置,清政府巩固了东南海防,排除B项;闭关锁国政策,在题干内容中没有体现,排除D项。故选C项。
【点睛】
10.D
【详解】
根据所学可知,1683年,清政府进攻台湾,郑氏军队战败,台湾归入清朝版图。为了加强对台湾的管辖,1684年,清政府设台湾府,隶属福建省,D项正确;西域都护是西汉时期设置的管理今新疆的机构,排除A项;清朝只有福建省没有福建行省,行省是元朝行省制的产物,但元朝也没有福建行省,排除B项;伊犁将军是清朝时期设置的管辖新疆地区的机构,排除C项。故选D项。
11.B
【详解】
根据题干“收复台湾,建设宝岛”结合所学知识,1661年郑成功率军横渡台湾海峡,1662年击败荷兰侵略者,收复了台湾。开启了郑氏在台湾的统治,并大力发展生产,B项正确;岳飞是南宋的抗金英雄,在郾城大败金军主力,以莫须有的罪名被杀害,排除A项;郑和下西洋,到达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的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排除C项;戚继光是明朝的抗倭英雄,排除D项。故选B项。
12.A
【详解】
根据题干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公元230年,吴主孙权派卫温航海到达夷洲,这是大陆人民大规模到达台湾的第一次明确记录,加强了内地与台湾的联系;隋朝隋炀帝时,称今天的台湾为流求,为了加强与流求的联系,隋炀帝三次派人前往台湾。元朝进一步加强对台湾的管理,在台湾(琉球)设澎湖巡检司,负责管辖澎湖和琉球,这是中央政府首次在台湾地区设置机构进行管理,使台湾开始纳入中央政府的统治范围之内。这标志着台湾成为元朝的正式行政区;1624年,荷兰殖民主义者侵占中国台湾,郑成功经过几十年的斗争从荷兰侵略者手里收复了沦陷38年的我国神圣领土台湾;1684,康清朝设置台湾府,隶属福建省,综上所述题干内容反映的是台湾地区的历史,A正确;BCD都与题干不符,排除。故选A。
13.(1)和亲(或联姻)、会盟。促进了吐蕃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2)澶渊之盟。战和并存,以和为主。
(3)民族交融。元朝国家统一。
(4)西藏。册封达赖、册封班禅、设置驻藏大臣等。
(5)有利于统一多民族的发展,有利于国家稳定。
(1)
材料一表明唐与吐蕃之间友好交往的主要形式有和亲、会盟。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文成公主、金城公主入藏密切了唐蕃经济文化交流,增进了汉藏两族之间的友好关系,促进了唐蕃间的经济文化交流等。
(2)
)材料二中的“这一 盟约”是指澶渊之盟,该材料反映了宋朝民族关系的特点是有战有和,以和为主。
(3)
材料三主要反映了元朝时期民族交融的历史现象,这一现象出现的前提是国家统一。
(4)
材料四所示的金瓶掣签制度反映了清政府对西.藏地区的管辖;除此之外,清政府还采取册封达赖和班禅、设立驻藏大臣等措施加强对这一地区的管辖。
(5)
综合上述材料可知,处理好民族关系的重要意义是有利于统一多民族的发展,有利于国家稳定。有利于促进民族团结,有利于各民族经济文化的共同发展,有利于文化的传承和国家的和平稳定,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等
【点睛】
14.(1)送婚和亲;少数民族政权实力增强;设置西域都护标志着西域正式归属中央政权,新疆成为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唐、元、清加强了对新疆地区的管辖,促进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2)中华民族的历史是各民族共同创造的;应加强民族间的友好相处和经济文化交流;各族人民齐心协力,共同促进祖国的繁荣和发展;反对民族歧视和压迫等。
(1)
根据材料可知,“唐朝采用了送婚和亲来巩固和发展民族的友好”说明唐太宗巩固和发展民族友好的方式是和亲。“如果从经济方面来看,这实际上是一种实力对峙”说明宋与周边少数 民族政权议和的原因是经过向汉人 学习耕作技术和水利技术,特别是经过各种改革,少数民族政权的实力不断增强。任选表格中一则史实的意义即可,如设置西域都护标志着西域正式归属中央政权,新疆成为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其他朝代对新疆的管理一一都是相似的,如加强了对新疆地区的管辖,促进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2)
根据上述材料可知,通过不同少数民族的发展可知,中华民族的历史是各民族共同创造的;从民族关系的角度来说,应加强民族间的友好相处和经济文化交流;各族人民齐心协力,共同促进祖国的繁荣和发展;反对民族歧视和压迫等,言之有理即可。
15.(1) ③⑧ ①⑥ ②④ ⑤⑦ 李世民汲取隋灭教训,虚心纳谏,鼓励发展农业等,在位期间政治比较清明,国力增强,文教昌盛,被称作“贞观之治”。
(2)手工业和商业。示例:如图一属于唐三彩釉陶,中间一个胡人在跳舞,其余四人围坐演奏,代表了唐朝手工业的水平。图二宋代是我国瓷器发展的辉煌时期,烧制的瓷器因其纹片如冰破裂而称之,展示出无限的自然美。图三描绘的是北宋汴京清明时节的繁荣景象,是当年商业繁荣的见证。图四反映清代时苏州的市井风情,以赞乾隆盛世。
(3) ③④ ①②
(4)不计较个人得失,以国家和民族安危为己任的爱国情怀。
(5)上述说法不完全正确。看待问题要一分为二,辩证看待。例如:隋炀帝开运河,三征辽东,使得民不聊生,是个暴君。但是他开创的科举制度影响了中国历史一千多年的发展;他开凿的京杭大运河使得南北交通更加方便,至今还在使用。或者:武则天篡夺李氏江山,打击敌对官僚贵族毫不手软。另一方面武则天创立殿试,不拘一格选拔人才,重视发展生产。她统治期间社会经济持续发展,奠定了开元盛世的基础。
【详解】
(1)依据材料的图片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艺术家是③吴道子和⑧颜真卿;文学家是①杜甫和⑥曹雪芹;对外使者是 ②鉴真和 ④玄奘;政治家是⑤李世民和 ⑦康熙帝;⑤号人物事迹是李世民汲取隋灭教训,虚心纳谏,鼓励发展农业等,在位期间政治比较清明,国力增强,文教昌盛,被称作“贞观之治”。
(2)依据材料的的文物图片,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图片从手工业和商业两个角度反映了我国古代的经济的繁荣;我选图二,宋代是我国瓷器发展的辉煌时期,烧制的瓷器因其纹片如冰破裂而称之,展示出无限的自然美。图三描绘的是北宋汴京清明时节的繁荣景象,是当年商业繁荣的见证。图四反映清代时苏州的市井风情,以赞乾隆盛世。
(3)根据上述历史人物的事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按性质划分,属于抗击殖民者的战争的是③④;属于国内民族间的战争的①②。
(4)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上述诗句抒发了这些历史人物不计较个人得失,以国家和民族安危为己任的爱国情怀。
(5)我对上述说法的看法是上述说法不完全正确。看待问题要一分为二,辩证看待。例如:隋炀帝开运河,三征辽东,使得民不聊生,是个暴君。但是他开创的科举制度影响了中国历史一千多年的发展;他开凿的京杭大运河使得南北交通更加方便,至今还在使用。或者:武则天篡夺李氏江山,打击敌对官僚贵族毫不手软。另一方面武则天创立殿试,不拘一格选拔人才,重视发展生产。她统治期间社会经济持续发展,奠定了开元盛世的基础。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