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四年级下册 第五单元 单元综合练
一、选择题
1.下列词语搭配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跳出海面 浅蓝的天空 B.增添生命 细碎的日影
C.冲出重围 关丽的公园 D.滑过湖面 耀眼的霞光
2.下列句子中不是比喻句的一项是( )
A.左右和上方的山石似乎都在朝我挤压过来。
B.洞口像桥洞似的,很宽。走进去,仿佛到了个大会堂。
C.正前面,昆明湖静得像一面镜子,绿得像一块碧玉。
D.密密的塔松像撑开的巨 ,重重叠叠的枝丫,漏下斑斑点点细碎的日影。
3.下列句子不是比喻句的一项是( )
A.太阳好像负着重荷似的一步一步,慢慢地努力上升。
B.洞口像桥洞似的,很宽。
C.漓江的水真清澈,像一面镜子。
D.天渐渐破晓,大地朦朦胧的,如同笼罩着一层轻纱。
4.对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颜色各异(不相同的)
B.变化多端(项目,方面)
C.伟大奇观(看到的景象)
D.盘曲而上(像盘子那样的东西)
5.下列词语搭配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冲破阻力 穿行林间 冲出重围
B.担任重荷 欢快跳跃 拓展范围
C.放射光芒 增添生机 指点江山
D.耀眼的霞光 绚烂的彩虹 高耸的山峰
二、填空题
6.在括号里填入合适的同音字。
xiāng ( )嵌 ( )信 音( ) 故( )
kuò ( )号 辽( ) ( )大 轮( )
chà ( )那 ( )路 劈( ) ( )不多
7.让词语走进语境。
演出开始了,灯光随着音乐yí dònɡ( ),舞蹈演员们在kuān ɡuǎnɡ( )的舞台上,时而jù jí( ),时而分散,表演得非常有qì shì( ),让ɡuān shǎnɡ( )节目的观众都陶醉了。
三、语言表达
8.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狠心的王母娘娘怒气冲冲地拉着织女飞走了。(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
(2)圆明园是我国建筑艺术的精华。(改为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
(3)太阳有杀菌的能力,可以用来预防和治疗疾病。(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
(4)聪聪学习好的主要原因是她平时刻苦学习的结果。(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
(5)母亲是一片阳光,即使在寒冷的冬天,也能让你感受到春天的温暖。母亲是____________,即使_________,也能___________。(仿写句子)
9.按要求完成练习。
①漓江的夏天是个美丽的地方。②江岸两旁,山峰耸立,像翠绿的屏障,像新生的竹笋,像____________。③这样的美景,真令人心旷神怡啊!
(1)请用正确的修改符号在第①句上进行修改。__________________
(2)请在第②句上补充合适的内容,使其成为排比句。__________________
(3)请将第③句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以下是一位小朋友写的《游莫高窟》中的句子,请你重新排列顺序:____。
①只见洞窟连绵十几里,远远望去像神话中的迷宫。
②汽车在戈壁上一路颠簸。
③一进窟内,我就被一幅幅精美的壁画和一座座栩栩如生的雕塑震撼了。
④登上塔楼的顶层,雄伟壮观的景象让人赞叹。
⑤走出洞窟,我们来到莫高窟的主体建筑,也是莫高窟的标志性建筑——主体塔。
四、现代文阅读
课内阅读。
天空还是一片浅蓝,颜色很浅。转眼间天边出现了一道红霞,慢慢地在扩大它的范围,加强它的亮光。我知道太阳要从天边升起来了,便不转眼地望着那里。
果然,过了一会儿,在那个地方出现了太阳的小半边脸,红是真红,却没有亮光。太阳像负着重荷似的一步一步,慢慢地努力上升,到了最后,终于冲破了云霞,完全跳出了海面,颜色红得非常可爱。一刹那间,这个深红的圆东西( )忽然发出了夺目的亮光( )射得人眼睛发痛( )它旁边的云片也突然有了光彩( )
10.这段文字选自_______,作者是_______。
11.“荷”用部首查字法应查___,再查____画;用音序查字法应查___,再查____;第7笔是____。
12.在“( )”填上合适的标点符号。
13.日出的过程是:①_____,②______,③_____,④______,⑤______。
14.作者写日出的过程,是从太阳______、______、_____等三个方面,按________、________等顺序写的。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内洞一团漆黑,什么都看不见。工人提着汽油灯,也只能照见小小的一块地方,余外全是昏暗,不知道有多么宽广。工人高高举起汽油灯,逐一指点洞内的景物。首先当然是蜿蜒在洞顶的双龙,一条黄龙,一条青龙。我顺着他的指点看,有点儿像。其次是些石钟乳和石笋_____这是什么_____那是什么_____大都依据形状想象成神仙_____动物以及宫室_____器用_____名目有四十多_____这些石钟乳和石笋,形状变化多端,再加上颜色各异,即使不比做什么,也很值得观赏。
15.给文中画线句子加标点。
其次是些石钟乳和石笋________这是什么________那是什么________大都依据形状想象成神仙________动物以及宫室________器用________名目有四十多________
16.用“________”画出写内洞很黑的句子。
17.用波浪线画出表示金华双龙洞名字由来的句子。
18.洞内石钟乳、石笋众多,请想象其中的两种,用打比方的手法写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
19.习作
壮观的海上日出,奇特的双龙洞……你游览过哪些景点呢?请你以“难忘的 ”为题,记一次游览活动。记得写清游览的顺序,参照本单元课文所运用的写作方法,400字左右。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B
【详解】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为词语搭配。
词语搭配是一个词语和另一个词语前后组合。在语言实践中,词和词组的搭配有一定的限度,不能任意组合。搭配词语练的就是词语之间恰当的合理的搭配。我们学习的词语搭配主要有两类。一类是(精美的)图案和(认真地)读书。一类是(打垮)敌人。第一类是形容词和名词、形容词和动词的搭配。这里要强调两点:一是名词前面为×××的,动词前面为×××地;二是词语搭配要合理。第二类是动词和名词的搭配。
做这类词语搭配的练习,检查很重要,要反复读。如果发现哪一组词语的搭配不合逻辑,读起来不通顺,就说明没有搭配合理;反之,就说明搭配合理。
2.A
【详解】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为修辞手法。
比喻句,是一种常用修辞手法,意思是打比方,用浅显、具体、生动的事物来代替抽象、难理解的事物。比喻句的基本结构分为三部分: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词(表示比喻关系的词语)和喻体(打比方的事物)。
BCD三项句子都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A项句子没有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
3.A
【详解】
考查对比喻句的判断,比喻句:就是打比方,用浅显、具体、生动的事物来代替抽象、难理解的事物。比喻句的基本结构分为三部分: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词(表示比喻关系的词语)和喻体。本体、喻体有相似点,但不是同一类事物。选项A是拟人句。
4.D
【详解】
考查对词语中重点字的解释,可结合词语含义进行分析解答。
颜色各异:形容颜色各不相同,颜色繁多。异:不相同的。
变化多端:意思是形容变化极多,也指变化很大。 端:项目,形容变化极多,也指变化很大。
伟大奇观:指雄伟美丽而又罕见的景象或出奇少见的事情。 观:看到的景象。
盘曲而上:形容路很陡峭,需要像蛇一样盘着山慢慢前进。 盘:盘旋。
5.B
【详解】
本题考查的是词语的搭配,注意区分每个词组的含义和所适用的形容词,辨析出搭配错误的即可。在本题中搭配不恰当的是B项,担任重荷不恰当,应该是承担重荷。
6. 镶 相 箱 乡 括 阔 扩 廓 刹 岔 叉 差
【详解】
本题考查同音字的辨析。
xiāng:镶嵌、相信、音箱、故乡。
kuò:括号、辽阔、扩大、轮廓。
chà:刹那、岔路、劈叉、差不多。
7. 移动 宽广 聚集 气势 观赏
【详解】
本题考查字形。完成本题,要认真拼读,再结合句子的整体语境书写词语,注意要书写得正确工整。
8. 王母娘娘拉着织女飞走了 不能不说圆明园是我国建筑艺术的精华 太阳有杀菌的能力,怎么不能用来预防和治疗疾病呢? 聪聪学习好的主要原因是她平时刻苦学习。 一泓清泉 心灵岁月里风尘蒙沙 让你清澈澄静
【详解】
(1)本题考查缩句。
缩句就是去掉句子中的修饰限制成分,保留句子的主干不改变原意使它更简洁即可。
本题将修辞语“狠心的”“怒气冲冲地”去掉即可。
(2)本题考查双重否定句。
双重否定句是指一种句式,即否定两次,表示肯定的意思。双重否定句语气比肯定句更为强烈,起到不容置疑的进一步的肯定效果,加强了肯定的效果。
本题在句前前加上双重否定词“不能不说”。
(3)本题考查陈述句改为反问句。
陈述句改为反问句的方法:将陈述句中的否定词改为肯定词,或将肯定词改为否定词;在陈述句中加上“怎、怎么、难道”等反问语气词;在句末加上“呢、吗”等疑问助词,句号改为问号。
本题去掉肯定词“可以”,加上“怎么不能……呢”,句号改为问号。
(4)本题考查病句辨析。
本题错在搭配不当。句子缩写后成为“原因是结果”,搭配不当,应把“的结果”删掉。
(5)本题考查仿写句子。
题目主语为“母亲”。例句前半部分是比喻,后半部分是假设关系,根据此特点仿写。如:母爱是一丝轻风,即使燥热的心灵在炎热的夏天,也能感到清爽柔软。
9. 碧绿的玉石 这样的美景,怎能不令人心旷神怡呢? ②①③⑤④
【详解】
本题考查的是句子的改写和变换,根据不同的题干要求进行变化即可。在本题中:
本题考查的是用修改符号修改病句,在本句话中句式颠倒,后面说了美丽的地方,所以不应该是漓江的夏天,而是夏天的漓江是一个美丽的地方。
本题考查的是补充句子使其成为排比句,要注意排比,即有三句及其以上的相同句式即为排比,在本句话中要注意写出符合前文的句式,前面有两句像翠绿的屏障,像新生的竹笋,可以在写一句碧绿的玉石。
本题考查的是把陈述句改为反问句,要注意加上反问词,结尾的句号变成问号,注意不要改变句子的意思即可。可以改为这样的美景,怎能不令人心旷神怡呢?意思是这样的美景令人心旷神怡。符合原句语义。
本题考查的句子的排序,注意句子的前后逻辑和语义关系,以及整段话所表达的主要内容,进行相应的排序即可。
10. 《海上日出》 巴金
11. 艹 7 H he 丨
12., , , 。
13. 太阳初起时露出一小半,颜色红而不亮 太阳上升时慢慢的,一步一步的 太阳终于冲破云霞,跳出海面,颜色红得可爱 太阳在跳出海面后的极短的时间里,发出夺目的亮光 太阳发出的夺目亮光照红了旁边的云
14. 颜色 亮光 动态 时间 空间
10.
此题考查的是文学常识。
这段文字选自《海上日出》,1927年2月,巴金从上海踏上英国邮船"昂热号",去伦敦留学。他将沿途的见闻写成《海行的日出》一书,于1932年出版。《海上的日出》便是其中的一篇。文章分别描写了天气晴好、白云飘浮和薄云蔽日三种不同自然条件下的海上日出奇观,文字简洁,写的传神。
11.
此题考查的是部首查字法,部首查字法:找出这个字的部首有几画→在部首目录找到几画→看页码到检字表→剩下偏旁有几画→页码看到就翻到哪一页→找到字 ,音序查字法:找出这个字的读音→看大写→看读音→看页码→找到字。
12.
此题考查的是添加标点符号,单句内部成分与成分之间需要停顿时用逗号,一句话的意思表达完整了,我们要用句号。
13.
此题考查的是我们对信息的筛选能力,由句子:在那个地方出现了太阳的小半边脸,红是真红,却没有亮光。太阳像负着重荷似的一步一步,慢慢地努力上升,到了最后,终于冲破了云霞,完全跳出了海面,颜色红得非常可爱。我们可以概括出答案。
14.
通读全文可知,作者在写日出的过程,如:果然,过了一会儿,在那个地方出现了太阳的小半边脸,红是真红,却没有亮光。太阳像负着重荷似的一步一步,慢慢地努力上升,到了最后,终于冲破了云霞,完全跳出了海面,颜色红得非常可爱。显然是从太阳的颜色、光亮、动态三个方面写的,从时间以及空间上把握顺序。
15., , , 、 、 , 。
16.内洞一团漆黑,什么都看不见。工人提着汽油灯,也只能照见小小的一块地方,余外全是昏暗,不知道有多么宽广。
17.首先当然是蜿蜒在洞顶的双龙,一条黄龙,一条青龙。
18.略
15.略
16.略
17.略
18.略
19.示例:
九寨沟游记
“桂林山水甲天下,九寨山水甲桂林。”今年暑假,我终于如愿以偿,去了人间仙境——九寨沟。九寨沟景区位于四川省阿坝州藏羌自治州,距九寨沟县城30公里,平均海拔2800米,这里气候宜人,景色秀美,是世界级自然遗产保护区,5A世界级风景区。每天,慕名而来的中外游客成千上万,络绎不绝。九寨沟的天空明净瓦蓝,像一颗巨大的蓝宝石,镶嵌在空中,缕缕白云犹如棉花糖,随手可摘。这里空气清新自然,令人神清气爽。
早上,我们坐上观光车,首先到达了长海,远远望去,长海掩映在崇山峻岭的怀抱中,像一位羞涩的少女,静静地依偎在恋人身旁,喃喃低语。长海四周布满了郁郁葱葱的森林,有许多不知名的鸟在枝头婉转歌唱。岸边绿油油的草丛中,点缀着五颜六色的野花,一阵微风吹来,海面波光粼粼,晶莹通透,像一片片孔雀羽毛覆盖在海面。我被这美景深深地陶醉了,仿佛走进了梦幻般的仙境。“咔嚓、咔嚓”我被一阵阵相机声惊醒,再向海面望去,此时的海面,平静得像一面镜子,海面倒映着蓝天、白云、秀丽的山峰,鱼儿在空中穿梭,鸟儿在水中飞翔,形成了一幅奇特的山水画卷。让我与游客们驻足观望,久久不愿离去。跟随观光车,我们还浏览了箭竹海、五花海、老虎海等景点。这里的海,是那样的美,美得让人陶醉;这里的海,是那样的静,静得与世无争;这里的海,是那样的清澈,清澈得毫无杂质,这里的海,是那样幽蓝,蓝得像一块无瑕的宝石,而珍珠滩瀑布却是另一番景象。珍珠滩瀑布,高21米,宽270米,是悬崖上面的泉水,喷涌而下,溅出一粒粒水珠,这些水珠似断了线的珍珠,撒落在空中,珍珠滩瀑布因此得名,整个瀑布看起来气势磅礴,雄伟壮观,恰如狂龙发怒,水声震耳欲聋,这使我想起了李白的诗句“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我们不得不向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拍案叫绝!诺日郎瀑布也十分壮观,84版西游记的部分片断就是在此拍摄的,怎么样,你想来游九寨沟吗?
我爱九寨沟,更爱这里的山山水水,因为这里风景独好。
【详解】
本题为半命题的写景作文,要求你按照游览顺序写一处你游览过的风景。回顾游览过的景色,想想哪处让你印象最深刻,最想介绍给大家,与大家分享,然后确定写作内容。我们描写景物时,可以由高到低,由远到近,由整体到局部,由物到人,由动到静等。总之,把握住写景的顺序,描写出的景物才能层次分明,清晰自然。在对景物进行仔细观察的基础_上,根据所见所感展开合理的想象,再把景物状态、颜色描写出来,这样会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写景的目的,不应为写景而写景,重要的是反映作者的思想感情。只有这样,才能为文章注入活力,才能写出生动形象的文章。如果能够做到语言优美,多运用比喻、拟人和排比等修辞,使得文章生动、具体、形象,就是一篇成功的习作。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