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五年级下 21 杨氏之子
一、选择题
1.下列对课文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本文选自《世说新语》,这是一本记载东汉末年至两晋士人的言谈逸事的书。
B.杨氏之子与孔君平针锋相对,生硬的语气让孔君平哑口无言。
C.从“为设果”这一细节可以看出,杨氏之子是个有礼貌的孩子。
D.孔君平对杨氏之子开的玩笑并无恶意,只是逗趣。
2.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
A.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
B.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
C.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
D.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
3.“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对这句话的正确理解是( )
A.我可没有听说孔雀是一种家禽。
B.我可没有听说孔雀是先生您家的鸟。
4.读文言文要注意其节奏和韵味。下列朗读停顿有误的一句是( )
A.为/设果,果/有杨梅。
B.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
C.孔君平/诣/其父。
D.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5.体会语言的妙用,选择最得体的回答。
两位男在谈话。其中一位说,在家里妻子不让他抽烟,真难受。他边说边拿出香烟,问旁边的女士:“我抽烟妨碍您吗?”女士笑了笑,回答了一句,既不让这位先生抽烟,又说得很有礼貌,委婉幽默,引得两位男士都笑了。女士的回答是( )
A.嗨,您害人又害己啊!
B.看,没见写着“禁止抽烟”吗?
C.您夫人还没把您管教好吧!
D.先生,您像在家里一样好啦!
二、填空题
6.写出下列画横线词语的意思。
1.杨氏 之子。( )( )
2.甚聪惠( )
3.孔君平诣其父( )( )
4.本文选自________编写的《______》
该书主要记载:__________________。
7.比一比,组词语。
诣( ) 未( ) 夫( ) 纸( )
指( ) 末( ) 天( ) 氏( )
三、语言表达
8.课堂上老师指导一年级学生学习《姓氏歌》,为了让学生加深对姓氏的印象,老师鼓励学生举例说说自己是怎样准确地记住某个姓氏的。杨晓同学说:“当我在电视上看到一些人用诈骗的手段骗取大量金钱的时候,我觉得这样的钱充满了铜臭。我记住了‘钱’这个姓氏。”班里一个叫钱军的同学不乐意了,他站起来接着杨晓同学的话说……假如你也姓钱,你会怎样说?能既风趣幽默,又不伤人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整体感知。
9.杨氏之子中哪一句可以看出孔君平与杨氏子很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你喜欢孔君平说的话还是杨氏之子说的话?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现代文阅读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春秋时代有一个琴师叫俞伯牙,拜成连先生为师。他苦学了三年,创作了一部乐曲,名叫《高山流水》。他非常高兴地把这部乐曲演奏给老师听。老师听完后,笑笑说□我有个老师比我高明得多□明天我带你去访问他□你一定会有收获□
第二天清晨,成连先生带着俞伯牙划船来到一个海岛上,并告诉他说:“老师就在岛上,你自己去找吧。十天后,我再来接你。”
成连先生走后,俞伯牙怎么也找不到那位高明的琴师。他累得气喘吁吁,心情烦躁地坐在沙滩上。前面是一望无际的大海,身后是高耸入云的山峰。那惊涛骇浪拍击岩石的“哗哗”声,那扣人心弦的阵阵松涛声,使俞伯牙激动得欢呼起来。他忽然明白了老师的用意,立刻面对大海弹起琴来。
十天后,成连先生真的来了。俞伯牙把修改过的乐曲再弹给他听,老师连连夸奖说:“好,好,好极了!”
11.在第1自然段的“□”内加上合适的标点符号。
12.用“√”在括号里给下列词中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明白:(1)明亮( ) (2)清楚( ) (3)公开( )
苦学:(1)痛苦( ) (2)像胆汁或黄连的味道( ) (3)有耐心地,尽力地( )
13.仔细读第3自然段,想一想再填空。
俞伯牙修改乐曲时,面对的是 ,身后是 。“高明的琴师”主要指点的两种声音是 、 。
14.“他忽然明白了老师的用意”一句中,“他”指的是______,“老师的用意”是_______。
15.给短文加个合适的题目,写在短文前的横线上。
课外阅读。
晏子使楚
春秋末期,齐国和楚国都是大国。
有一回,齐王派大夫晏子去访问楚国。楚王仗着自己国势强盛,想乘机侮辱晏子,显显楚国的威风。
楚王知道晏子身材矮小,就叫人在城门旁边开了一个五尺来高的洞。晏子来到楚国,楚王叫人把城门关了,让晏子从这个洞进去。晏子看了看,对接待的人说:“这是个狗洞,不是城门。只有访问‘狗国’,才从狗洞进去。我在这儿等一会儿。你们先去问个明白,楚国到底是个什么样的国家?”接待的人立刻把晏子的话传给了楚王。楚王只好吩咐大开城门,迎接晏子。
晏子见了楚王。楚王瞅了他一眼,冷笑一声,说:“难道齐国没有人了吗?”晏子严肃地回答:“这是什么话?我国首都临淄住满了人。大伙儿把袖子举起来,就是一片云;大伙儿甩一把汗,就是一阵雨;街上的行人肩膀擦着肩膀,脚尖碰着脚跟。大王怎么说齐国没有人呢?”楚王说:“既然有这么多人,为什么打发你来呢?”晏子装着很为难的样子,说:“您这一问,我实在不好回答。撒谎吧,怕犯了欺骗大王的罪;说实话吧,又怕大王生气。”楚王说:“实话实说,我不生气。”晏子拱了拱手,说:“敝国有个规矩:访问上等的国家,就派上等人去;访问下等的国家,就派下等人去。我最不中用,所以派到这儿来了。”说着他故意笑了笑,楚王只好陪着笑。
楚王安排酒席招待晏子。正当他们吃得高兴的时候,有两个武士押着一个囚犯,从堂下走过。楚王看见了,问他们:“那个囚犯犯的什么罪?他是哪里人?”武士回答说:“犯了盗窃罪,是齐国人。”楚王笑嘻嘻地对晏子说:“齐国人怎么这样没出息,干这种事儿?”楚国的大臣们听了,都得意洋洋地笑起来,以为这一下可让晏子丢尽了脸了。哪知晏子面不改色,站起来,说:“大王怎么不知道哇?淮南的柑橘,又大又甜。可是橘树一种到淮北,就只能结又小又苦的枳,还不是因为水土不同吗?同样的道理,齐国人在齐国安居乐业,好好地劳动,一到楚国,就做起盗贼来了,也许是两国的水土不同吧。”楚王听了,只好赔不是,说:“我原来想取笑大夫,没想到反让大夫取笑了。”
从这以后,楚王不敢不尊重晏子了。
16.把下列句子换个说法,意思不变。
(1)可是橘树一种到淮北,就只能结又小又苦的枳,还不是因为水土不同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这以后,楚王不敢不尊重晏子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这篇短文记叙了春秋时期,齐国的晏子出使楚国时,楚王______次侮辱他,想_______,晏子巧妙回击,维护了_____的尊严的故事。
18.文中三次写楚王的“笑”,每一次分别反映了楚王怎样的心理?
A.不怀好意,笑里藏刀 B.蔑视晏子 C.掩饰自己的尴尬
①楚王瞅了他一眼,冷笑一声,说:“难道齐国没有人了吗?”( )
②说着他故意笑了笑,楚王只好陪着笑。( )
③楚王笑嘻嘻地对晏子说:“齐国人怎么这样没出息,干这种事儿?”( )
19.短文中晏子与楚王几次斗智,分别采用怎样的方法?
A.贬低自己,贬低对方。 B.举例比较,贬低对方。 C.将计就计,顺水推舟。
①第一次斗智( ) ②第二次斗智( )
③第三次斗智( )
20.你认为晏子是一个怎样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B
【详解】
本题考查对课文的理解能力。B项中,“生硬的语气”与原文中“未闻孔雀是去子家禽”一句有冲突,从原文可以推测,杨氏之子在应答时是彬彬有礼、言辞委婉的。因此,B项是错误的。
2.B
【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断句。
句子出自南北朝刘庆义的《杨氏之子》。句意:孔君平指着杨梅给孩子看,说:“这是你家的水果。”根据句意划分为: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
B项正确,故本题选B。
3.B
【详解】
考查对句子的翻译能力。
“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出自刘义庆的《杨氏之子》,原文:
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为设果,果有杨梅。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译文:在梁国,有一户姓杨的人家,家里有个九岁的儿子,非常聪明。孔君平来拜见他的父亲,恰巧他父亲不在家,于是便叫杨氏子出来。杨氏子为孔君平端来水果,水果中有杨梅。孔君平指着杨梅对杨氏之子,并说:“这是你家的水果。”杨氏子马上回答说:“我可没有听说孔雀是先生您家的鸟。“
4.D
【详解】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为文言文断句。同学们想要做好此类题目,首先要仔细阅读原文,深刻理解原文内容,掌握文言句子的意思。然后,我们根据句意对句子进行合理断句。
D项正确的断句应为: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5.D
【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句子含义。结合“既不让这位先生抽烟,又说得很有礼貌,委婉幽默”可知选项D符合。
6. 姓氏,表示家族的姓。 的。 智慧的意思。 拜见。 他的父亲。 刘义庆 世说新语 汉末至晋代士族阶层言谈轶事的小说。本文讲述了南北朝时期梁国一户姓杨的人家中一个聪明的九岁男孩的故事。
【详解】
本题考查的是文言文字词解释。
本题可结合句意进行分析,1.可理解为:姓杨一家的儿子;2.可理解为:非常聪明;3.可理解为:孔君平来拜访他的父亲;4.本题出自刘义庆的《世说新语》,该书是一部主要记载汉末至晋代士族阶层言谈轶事的小说。本文讲述了南北朝时期梁国一户姓杨的人家中一个聪明的九岁男孩的故事。
7. 造诣 未来 夫人 纸张 指挥 末尾 天上 氏族
【详解】
本题考查形近字组词。
诣可以组词为:苦心孤诣、造诣、避诣、超诣、诣人、方诣、朗诣、诣理、稽诣、切诣、孤诣。
指可以组词为:指示、指甲、指手画脚、染指、指望、指出、指挥、首屈一指、指派、指针。
未可以组词为:未来、未知、惊魂未定、闻所未闻、防患未然、未便、未尝、未卜、未老先衰。
末可以组词为:末年、末日、末代、末梢、穷途末路、细枝末节、舍本逐末、本末倒置、末后。
夫可以组词为:农夫、功夫、丈夫、妹夫、夫人、凡夫俗子、鳏夫、赳赳武夫、下工夫。
天可以组词为:天生、半天、先天、别有洞天、冬天、热火朝天、热天、阴天、回天无力。
纸可以组词为:纸条、纸张、纸巾、报纸、宣纸、稿纸、纸袋、图纸、纸锭、瓦楞纸。
氏可以组词为:摄氏度、姓氏、和氏璧、摄氏、轩辕氏、月氏、人氏、氏族、名氏。
8.星期六下午,我看到杨晓同学用十元钱买了一大盘“杨”肉串,吃得津津有味,我当时感到原来“钱”和“杨”肉串一样都充满着诱人的香味,我不但加深了对“钱”姓的感情,也记住了香喷喷的“杨”姓。
略
9.“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从孔君平来拜见孩子的父亲一事看,两家的关系很好,常来常往。所以当得知孩子的父亲不在时,孔并没有马上离开,而是叫出了这个孩子。可见,孔与孩子很熟。
10.无论是喜欢“孔君平”的话还是杨氏之子的话都可以,只要能说出为什么以及话的意思即可。
略
11.:“。 , 。 ”
12.(2)√ (3)√
13.大海 山峰 海浪声 松涛声
14. 俞伯牙 让他向大自然学习,完善自己的乐曲
15.技艺超群的琴师
略
16. 可是橘树一种到淮北,就只能结又小又苦的枳,这是因为水土不同。 从这以后,楚王只好尊重晏子了。
17. 三 显显楚国的威风 齐国
18. B C A
19. C A B
20.晏子是一个聪明机智、能言善辩、勇敢大胆、不畏强权的人。
略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