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第1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同步练习(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第1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同步练习(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64.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04-18 06:32:5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 第1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一、选择题
1.标志着祖国大陆获得统一,各族人民实现大团结的历史事件是
A.北平和平解放 B.新中国的成立
C.西藏和平解放 D.香港澳门的回归
2.下图所对应的历史事件“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下列对“新纪元”的理解正确的是( )
A.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
B.成为中华民族由衰败到振兴的转折点
C.标志着我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D.结束了中国百年来任人宰割的屈辱历史
3.《人民日报》曾刊载的文章中写道“中国,中国人,将不再是屈辱的殖民地奴隶的代名词,而要永远地受到全世界爱好和平民主的人民的尊敬了。中国人民从此有了屹立于世界和平民主阵营的祖国,有了真能保护自己、代表自己的政府”该文章评价的是中国( )
A.抗美援朝的伟大胜利 B.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C.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 D.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4.新中国的国名、国旗、国歌及国家性质是在( )会议上确定的。
A.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B.开国大典
C.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D.党的代表大会
5.1949年10月1日,在开国大典上随着五星红旗冉冉升起,乐队奏起《义勇军进行曲》,54门礼炮齐鸣28响。礼炮齐鸣28响的寓意是( )
A.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英勇奋斗28年
B.人民解放军有28个方阵经过天安门广场
C.有28个民族参加了开国大典
D.有28个民族参加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
6.下列不属于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通过的决定是
A.以《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 B.采用公元纪年
C.任命周恩来为政务院总理兼外交部长 D.以五星红旗为国旗
7.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的盛大阅兵式上,任检阅司令员的是( )
A.毛泽东 B.聂荣臻 C.朱德 D.周恩来
8.1949年10月1日下午3时,首都30万军民齐集天安门广场,毛泽东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接着,受检阅部队以海军的两个排为前导,步兵师、炮兵师、战车师、骑兵师依次通过主席台,空军14架飞机在会场上空飞行受阅。与上述材料相关的史实是( )
A.开国大典 B.抗美援朝 C.土地改革 D.渡江战役
9.周恩来总理曾经把某一历史时期形象地比作“从天安门到天安门”,你认为“从天安门到天安门”这一历史时期指的是(  )
A.抗日战争时期 B.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C.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D.解放故争时期
10.下列所述内容属于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的有( )
①决定以“共同纲领”为中央人民政府的施政方针②选举毛泽东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③决定改北平为北京,作为新中国的首都④确定国旗、代国歌、国徽等⑤决定在首都天安门广场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②③⑤
11.人民当家作主的新政权诞生的标志是
A.五四运动 B.开国大典 C.土地改革 D.三大改造
12.下表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与会代表构成表,从中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构成 区域代表 团体代表 党派代表 解放军代表 特邀代表
人数 116人 235人 165人 71人 75人
A.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B.会议具有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性质
C.会议选举了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 D.会议讨论成立新中国的问题
13.1949年9月,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上,毛泽东说:“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起来了。”“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的含义是( )
A.三大改造顺利完成 B.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民主 C.实现工业化 D.进入社会主义社会
14.“经过三十年斗争,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新民主主义革命基本取得胜利。”其标志是( )
A.三大战役的胜利 B.西藏和平解放
C.开国大典 D.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
15.祖国大陆获得统一,各族人民实现团结的标志性事件是
A.1947年,内蒙古自治区成立 B.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C.西藏和平解放 D.林彪反革命集团被粉碎
二、综合题
1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毛泽东在天安门城楼上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在54门礼炮的齐鸣声中,毛泽东按动电钮,升起了新中国第一面五星红旗。
材料二 由中影集团投资的纪念新中国成立60周年献礼片《建国大业》于2009年9月17日在全国上映,影片讲述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召开前后,毛泽东与后来当选为国家副主席的宋庆聆、李济深、张澜3位非中国共产党人士的故事,情节起伏,情感浓重,生动地再现了中国共产党人与民主党派在漫长的革命岁月结下的深厚情谊。
材料三 2009年2月6日,在元宵佳节即将来临之际,作为新中国成立60年来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见证人,北京市丰台区卢沟桥街道大井社区的孙光意、刘淑蓝等三对金婚老人戴着鲜艳的围巾,身穿唐装高兴地参加社区举办的灯会,体验今天的幸福生活。
(1)周恩来总理曾说,“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就是从天安门到天安门”。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第二个“天安门”与哪一历史事件有关?请用一句话概括这个事件的意义。
(2)结合材料二,如果你参与《建国大业》的拍摄,请你设计出关于这部电影的三个场景。
(3)孙光意、刘淑蓝等三对金婚老人现在要让人们感受到新中国成立以来发生的新变化,你认为他们可以使用哪些方式展示?
17.中国近代史是中华民族对外反抗侵略,对内反对专制,为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努力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而奋斗的历史。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从1840年开始,在炮口的逼迫下,中国蹒跚地步入近代,随后的一百余年里,外国人通过条约“合法”地剥夺榨取、管束控制中国,驱使中国社会脱出常轨,改道变形。
——摘编自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1)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回答,1840年英国发动了对中国具有转折性影响的什么侵略战争?随后“外国人通过条约‘合法’地剥夺榨取、管束控制中国”,其中哪个条约使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材料二:1911年10月10日晚,新军工程营的革命党人首先起义,他们……进攻总督衙门。一夜之间,全城被起义军占领…..10月11日,起义军成立湖北军政府。
——摘编自部编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
(2)材料二中所描述的是哪一场起义?此后,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宣告了中国哪一制度的终结?
材料三:1937年8月,淞沪会战爆发。从全国各地赶来的中国军队,以伤亡25万余人的巨大代价,奋力抵抗三个月,常常整连整营地战死。
——摘编自贾永、孙承斌《“这一天”,中华民族浴火重生》
(3)根据材料三的表述,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中华民族面临生死存亡的民族危机。请回顾,中国全民族抗战开始的标志是什么?
材料四:1949年10月1日下午3点,毛泽东在天安门城楼上,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
(4)根据材料四指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标志是什么事件?有什么国际意义?
(5)根据上述材料,你可以得到什么启示?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C
【详解】
根据所学可知,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标志着祖国大陆获得统一,各族人民实现大团结,故C符合题意;北平和平解放是平津战役的成就之一,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国家独立了,香港澳门的回归表明一国两制的英明,故ABD均不符合题意。故选C。
2.D
【详解】
由材料可知,题干中“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是指1949年新中国成立,这一事件结束了中国百年来任人宰割的屈辱历史,D项正确;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是在1952年土地改革完成后,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A项;中华民族由衰败到振兴的转折点是抗日战争的胜利,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B项;我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标志是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C项。故选D项。
3.B
【详解】
根据“中国人民从此有了屹立于世界和平民主阵营的祖国,有了真能保护自己、代表自己的政府”可知,文章评价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的意义,B项正确;1953年抗美援朝的伟大胜利,1949年新中国成立,A项与“中国人民从此有了屹立于世界和平民主阵营的祖国”不符合,排除A项;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主要任务是筹备建设新中国,与“中国人民从此有了屹立于世界和平民主阵营的祖国”不符合,排除C项;1964年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949年新中国成立,时间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故选B项。
【点睛】
4.A
【详解】
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召开。会议定内容: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通过《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简称《共同纲领》,具有临时宪法的作用;会议选举毛泽东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改北平为北京,作为新中国的首都;以五星红旗为国旗,以《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采用公元纪年;决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以表示对革命先烈的崇敬和缅怀。A项正确;开国大典标志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排除B项;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标志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形成,排除C项;党的代表大会没有明确是第几次代表大会,排除D项。故选A项。
5.A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21年7月,中共一大在上海秘密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1949-1921=28。因此,28响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英勇奋斗的28年,A项正确;由此可知,礼炮齐鸣28响的寓意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英勇奋斗28年,因此,BCD项不符合题意,排除BCD项。故选A项。
6.C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在北平隆重举行,大会制定了《共同纲领》,大会选举产生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选举毛泽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主席。大会确定五星红旗为新中国的国旗,以《义勇军进行曲》为新中国代国歌,大会决定在首都天安门广场建立一座人民英雄纪念碑。任命周恩来为政务院总理兼外交部长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的决定,因此根据题意要求,C项符合题意;排除ABD项。故选C项。
7.C
【详解】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典礼,即开国大典,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在《义勇军进行曲》的雄壮旋律中,毛泽东按动电钮,新中国第一面五星红旗冉冉升起。广场上,54门礼炮齐鸣28响,象征着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艰苦奋斗28年的光辉历程。阅兵式开始,朱德总司令在阅兵总指挥聂荣臻陪同下,乘敞篷汽车检阅部队。故C符合题意;毛泽东是国家主席,排除A;聂荣臻是阅兵总指挥,排除B;周恩来是政务院总理,排除D。故选C。
8.A
【详解】
根据材料信息,“1949年10月1日下午3时,首都30万军民齐集天安门广场,毛泽东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并结合所学知识,这反映是开国大典,标志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成为新国家、新社会的主人,A项正确;抗美援朝提高中国国际地位,为国家发展提供良好和平环境,排除B项;土地改革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人民成为国家主人,排除C项;渡江战役解放南京,标志南京国民政府结束在大陆统治,排除D项。故选A项。
9.C
【详解】
1919年5月4日,北京大学等校学生三千多人,在天安门前集会演讲,从此拉开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而1949年10月1日,天安门见证了新中国的诞生,也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终结,因此“从天安门到天安门”指的便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C项符合题意。抗日战争不是爆发于北京,也不是在北京取得抗战胜利,A项排除;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指的是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之前的历史,B项排除;解放故争时期指的是1946年蒋介石发动全面内战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期间的历史时期,D项排除。故选C。
10.D
【详解】
根据所学可知,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在北平隆重举行,会议的中心议题是讨论新中国成立的问题。大会制定了《共同纲领》,起了临时宪法的作用。大会选举了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选举毛泽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主席。会议决定以五星红旗为国旗,以《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改北平为北京,作为新中国的首都,采用公元纪年。大会还决定在首都天安门广场建立一座人民英雄纪念碑。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为成立新中国做好了准备工作,②③⑤符合题意,D项正确;决定以《共同纲领》为中央人民政府的施政方针,不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通过的内容,①不符合题意,排除A项;确定国徽,不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通过的内容,④不符合题意,排除B、C项。故选D项。
11.B
【详解】
依据所学可知,人民当家作主的新政权诞生的标志是开国大典。1949年10月1日下午3点,首都30万军民齐集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开国大典,标志着新中国的成立。新中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故B符合题意;五四运动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排除A;土地改革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2000多年的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排除C;三大改造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排除D。故选B。
12.B
【详解】
由“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与会代表构成”可知,人民代表具有广泛的代表性,故会议具有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性质,故B项正确;新中国成立,标志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排除A项;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选举了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排除C项;材料没有反映讨论新中国成立的信息,排除D项。故选B项。
【点睛】
13.B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起来了。”“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的含义是中国人民实现民族独立,人民成为国家的主人,实现人民民主,B项正确;三大改造完成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制度,进入社会主义社会,排除AD项;一五计划完成,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排除C项。故选B项。
14.C
【详解】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基本取得胜利的标志是1949年新中国成立,即开国大典,C项正确;三大战役的胜利,奠定了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胜利的坚实基础,排除A项;西藏和平解放,使祖国大陆实现了统一,排除B项;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为新中国成立做了准备,排除D项。故选C项。
15.C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51年,西藏地方政府派出以阿旺晋美为首席代表的代表团到达北京,与中央人民政府谈判,双方经过充分协商谈判,达成《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西藏和平解放,至此,祖国大陆获得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所以C项符合题意;1947年,内蒙古自治区成立,这是我国建立的第一个省级少数民族自治区,所以A项不符合题意;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所以B项不符合题意;1971年,林彪反革命集团被粉碎,加速了文化大革命的结束,所以D项不符合题意;故本题答案为C。
16.(1)开国大典。标志着新中国的成立。
(2)场景:毛泽东致开幕词、以五星红旗为国旗、在天安门广场举行人民英雄纪念碑奠基典礼等。
(3)图片展示、多媒体展示等。
(1)
根据材料一“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结合所学知识,1949年开国大典在北京天安门举行,标志着新中国的成立。新中国成立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故第二个“天安门”与开国大典有关。开国大典标志着新中国成立。
(2)
根据材料二“《建国大业》于2009年9月17日在全国上映,影片讲述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召开前后,……”结合所学知识,可设计的相关场景有:毛泽东致开国大典的开幕词、讨论以五星红旗为国旗、在天安门广场举行人民英雄纪念碑奠基典礼等。
(3)
根据日常经验,生动直观的的介绍比较容易被接受,我认为他们可以使用历史图片、珍贵历史视频等方式展示。
17.(1))鸦片战争;《辛丑条约》。
(2)武昌起义;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3)卢沟桥事变。
(4)开国大典的召开;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
(5)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落后就会挨打(言之有理即可)
(1)
根据所学可知,1840年英国发动的侵略中国的战争是鸦片战争;“使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的条约是《辛丑条约》,《辛丑条约》是近代丧失主权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清政府沦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2)
根据材料可知,“1911年10月10日晚”“”新军工程营的革命党人”指的是1911年10月10,以湖北新军中倾向革命的士兵发动的武昌起义;根据所学可知,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
(3)
根据所学可知,1937年7月7日,日军发动卢沟桥事变,中国军队奋起抵抗,卢沟桥事变标志着中国全民族抗战开始。
(4)
根据材料可知,材料四描述的是开国大典,“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表明开国大典的举行标志着新中国的成立;新中国成立的国际意义包括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鼓舞了世界被压迫国家和民族争取民族独立的信心等。
(5)
根据材料可知,近代中国屡遭列强侵略,说明落后就会挨打;近代早期的近代化探索多遭失败,后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建立新中国说明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等,言之有理即可。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