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七年级上册 第6课 动荡的春秋时期 同步练习卷
一、选择题
1.下图是河南辉县出土的铁舌,它是一种铁制的农业生产工具,通常用来除草、作坑等。我国最早使用铁制农具进行农业生产开始于( )
A.夏朝 B.商朝 C.春秋时期 D.战国时期
2.从“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到“礼乐征伐自诸侯出”,反映了春秋时期的特点是( )
A.重视礼乐 B.王权加强 C.扶助弱小 D.王室衰微
3.春秋时期社会发生了一系列变化,这些变化不包括( )
A.经济发展 B.王室衰微 C.诸侯争霸 D.三家分晋
4.春秋时期提出“尊王攘夷”口号,第一个取得霸主地位的是
A.齐桓公 B.晋文公 C.楚庄王 D.秦穆公
5.成语故事是历史的再现。下列成语中,能够反映春秋战国时期历史的有
①退避三舍 ②百发百中 ③牧野之战 ④破釜沉舟
A.②③ B.③④ C.①② D.①④
6.春秋时期的第一个霸主是
A.秦穆公 B.楚庄王 C.齐桓公 D.晋文公
7.春秋战国时期,与铭刻文字有关的工具有:凿、锥、锤、刮刀、削、钩、针、锯、斧。而《子.海王篇》称:工匠必有斧、凿、锯、锤等分工。这些工具出现的直接原因是( )
A.社会经济的进步 B.铁犁牛耕的推广 C.政治改革的影响 D.冶铁技术的进步
8.在我国古代,人们常以“牛”、“耕”作名为字。例孔子的弟子司马耕,字子牛;晋国大力士姓牛,名子耕。这反映了牛耕技术在当时备受人们推崇。牛耕的使用开始于( )
A.夏商周时期 B.春秋时期 C.战国时期 D.秦汉时期
9.据《左传》记载,春秋时期我国境内有大大小小一百多个诸侯国,经过二百多年激烈兼并,到春秋末战国初的时候,只剩下一二十个大国。由此反映了春秋战国时期争霸和兼并战争所带来的影响是( )
A.给各国百姓带来深重灾难 B.客观上促进国家走向统一
C.促进各诸侯国经济的发展 D.出现了大规模的民族交融
10.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人类发展的不竭动力。我国最早出现铁农具和牛耕技术是在什么时期( )
A.西周 B.商朝 C.春秋 D.战国
11.任何历史现象都是在特定的、具体的时空条件下发生的。下列四幅图代表的历史事件最早出现的是
A. B.
C. D.
12.春秋时期,被华夏视为戎、狄、蛮、夷的周边诸族群纷纷进入中原,形成了与诸夏交错杂居的现象。这种现象的出现
A.加速了社会转型 B.促进了民族交融
C.瓦解了封建制度 D.推动了战国变法
13.下图是某同学绘制的历史年代尺,请问A、B、C、D四个选项中,表示“东周”的是( )
A.A B.B C.C D.D
14.中国古代农业生产力飞跃发展的重要阶段是
A.西周统治时期 B.20万年前
C.春秋战国时期 D.7000年前
15.孟子之所以说“春秋无义战”,最主要是因为这一时期的战争
A.阻碍了各民族交融 B.削弱了周王室的统治
C.不利于国家的统一 D.给人民带来深重灾难
二、综合题
16.春秋时期,社会处于急剧变化的时期,在政治和经济方面都有很大的变化。诸侯争霸,精彩纷呈。
材料一 子曰:“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
子曰:“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
——《论语》
材料二 平王立,东迁于洛邑,辟戎寇。平王之时,周室衰微,诸侯强并弱,齐、楚、秦、晋始大,政由方伯。
——《史记》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时期的什么历史事实?
(2)说说“桓公”之后出现的几个霸主。
(3)据材料二,分析春秋争霸局面出现的原因。
(4)你认为春秋争霸战争有什么历史作用?
1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读下图
材料二 为了巩固统治,西周实行分封制。周天子把土地和平民、奴隶,分给亲属、功臣等,封他们为诸侯。诸侯必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向天子交纳贡品,平时镇守疆土,战时带兵随从天子作战。
材料三“平王之东迁于洛邑,辟(避)戎寇。平王之时,周室衰微,诸侯强并弱,齐、楚、秦、晋始大,政由方伯(诸侯)。”
(1)为了将材料一中图片的信息补充完整,①、②处应填写的制度和人物分别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指出诸侯在接受周天子分封的同时,必须向周天子承担哪些义务?
(3)请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说西周分封制的影响。
(4)从材料三可看出这一制度有什么变化?反映了什么趋势?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C
【详解】
根据所学可知,我国最早使用铁制农具进行农业生产开始于春秋时期。春秋后期,铁制农具和牛耕出现,促进了农业上的深耕细作,并为开发山林、扩大耕地创造了条件,C项正确;夏朝和商朝的的农具是铜或青铜制成的农具,排除AB项;战国时期铁制农具得到推广,排除D项。故选C项。
2.D
【详解】
“礼乐征伐自天子出”指的是周王号令天下,“礼乐征伐自诸侯出”指的是诸侯号令天下,因此“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到“礼乐征伐自诸侯出”,反映的是春秋时期周王室衰微,诸侯争霸的政治特点,D项正确;材料没有强调重视礼乐,排除A项;材料反映的是王室衰微,排除B项;材料没有体现扶助弱小 ,排除C项。故选D项。
【点睛】
3.D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战国初年,晋国被韩、赵、魏大夫瓜分,故“三家分晋”发生在战国时期,D项符合题意;春秋时期,社会经济有很大发展,排除A项;周平王内迁前后,周王室的统治力减弱,周王虽然是名义上的“共主”,但以无力控制诸侯,排除B项;春秋时期,周王室地位下降,大的诸侯势力崛起,他们竞相称霸,操控政治局面,实际上取代了周天子的地位,排除C项。故选D项。
4.A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春秋时期齐桓公任用管仲为相,对内改革发展国力,对外提出“尊王攘夷”口号,成为春秋时期的第一位霸主,A项正确;晋文公、楚庄王、秦穆公都是齐桓公之后的春秋霸主,排除BCD项。故选A项。
5.C
【详解】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退避三舍指的是春秋时期,晋楚两国在城濮大战,决战前,晋军以报答楚王为名,“退避三舍”,诱敌深入,大败楚军,①符合题意;百发百中反映的是春秋时期,楚国的养由基箭法超群,独步天下, ②符合题意。由此可知,①②均符合题意,C项正确;牧野之战是周武王伐纣灭商的战役,所以③与题意不符,排除A、B项;“破釜沉舟”反映的是秦末巨鹿之战中,项羽砸破烧饭的锅子,凿沉船只,与秦军主力拼死一战,最后大败秦军,这与材料时间不符,④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故选C项。
6.C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齐桓公任用管仲 为相,实行改革,发展生产,改革军制,成为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选项C符合题意;选项C符合题意;晋文公、楚庄王、秦穆公等都是在齐桓公之后而称霸中原的,ABD不符合题意。故选C。
7.D
【详解】
根据所学和材料“凿、锥、锤、刮刀、削、钩、针、锯、斧”可知,这些均是铁制工具,是冶铁技术的进步催生了它们,D项正确;社会经济的进步、 铁犁牛耕的推广、政治改革的影响均是重要原因,排除ABC三项。故选D项。
8.B
【详解】
春秋后期,铁制农具和牛耕出现,促进了农业上的深耕细作,B项正确;夏商周时期尚未出现牛耕技术,排除A项;战国和秦汉时期晚于春秋时期,排除C和D项。故选B项。
【点睛】
9.B
【详解】
根据材料内容“春秋时期我国境内有大大小小一百多个诸侯国,经过二百多年激烈兼并,到春秋末战国初的时候,只剩下一二十个大国。”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春秋战国时期的争霸和兼并战争,给社会带来了种种的灾难。但在战争中,有些诸侯国被消灭,出现了一些疆域较大的国家,实现了局部地区的统一,有利于国家走向统一。B项正确;A项表述片面,与材料内容不符,排除A项;材料内容没有涉及经济方面,排除C项;材料内容与民族交融无关,排除D项。故选B项。
【点睛】
10.C
【详解】
详解
根据材料及所学可知,春秋时期,社会经济有很大的发展。尤其是春秋后期,铁制农具和牛耕出现,促进了农业上的深耕细作,并为开发山林、扩大耕地创造了条件。故我国最早出现铁农具和牛耕技术是在春秋时期,C项正确;A、B、D项不符合史实,排除A、B、D项。故选C项。
11.C
【详解】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四个图片分别代表的是丝绸之路、战国七雄、春秋五霸和赤壁之战。丝绸之路的开辟是在汉武帝时期;战国七雄是在春秋之后;赤壁之战是在三国时期,即东汉末年。所以四个事件中发生最早的是春秋五霸,选项C符合题意;丝绸之路、战国七雄和赤壁之战都在春秋之后,所以排除ABD项,故选C。
12.B
【详解】
结合所学内容可知,春秋时期,周边的少数民族纷纷进入中原,形成了与诸夏交错杂居的现象,这就有利于不同民族间的交流与融合,B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民族交融,不是社会转型和变法,与瓦解封建制度无关,排除ACD项。故选B项。
13.B
【详解】
根据所学可知,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洛邑,建立东周,B项正确;约公元前1600年,商汤灭夏,建立的是商朝,排除A项;东周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历史时期,C属于战国时期,排除C项;公元前221年建立的是秦朝,排除D项。故选B项。
14.C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古代农业生产力飞跃发展,主要体现为春秋战国时期铁犁牛耕技术的出现,C项正确;西周统治时期处于努力社会时期,农业生产力发展缓慢,排除A项;20万年前处于原始社会时期,农业还未产生,排除B项;7000年前处于原始农耕时期,农业发展缓慢,排除D项。故选C项。
【点睛】
15.D
【详解】
根据材料及所学可知,孟子之所以说“春秋无义战”,最主要的是这一时期的战争是给劳动人民带来深重灾难和痛苦的非正义战争,D项正确;春秋战争过程中,促进了民族融合,排除A项;削弱了周王室的统治,不是主要原因,排除B项;春秋时期的战争,使得一些小的诸侯国被灭掉,几个大的诸侯国掌握着政局,顺应了统一的趋势,排除C项。故选D项。
【点睛】
16.(1)春秋时期;齐桓公称霸。
(2)晋文公、楚庄王、秦穆公等。
(3)王室衰微,诸侯强大。
(4)在争霸过程中,有的诸侯国被灭掉,加速了统一进程;出现了大规模的民族交融。
【详解】
(1)根据材料一中的“管仲相桓公,霸诸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反映的是春秋时期的齐桓公称霸的史实。
(2)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齐桓公之后称霸的霸主有:晋文公、楚庄王、秦穆公等。
(3)根据材料二的内容“平王之时,周室衰微,诸侯强并弱,齐、楚、秦、晋始大,政由方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春秋争霸局面出现的原因是由于周王室衰微,诸侯强大。
(4)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争霸过程中,有的诸侯国被灭掉,加速了统一进程;出现了大规模的民族交融,对于历史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17.(1)制度:禅让制;人物:启.
(2)义务:必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向天子交纳贡品,平时镇守疆土,战时带兵随从天子作战.
(3)影响:西周通过分封,打破了夏商时期众邦林立的状态,加强了周王室与各诸侯国的经济、文化联系,密切了同周边各少数民族的关系,推动了边远地区的经济开发和文化发展.
(4)东周时,周王室已经衰微,权力已经转移到霸主手中.趋势:分封制逐渐走向瓦解.
【详解】
(1)制度: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与尧、舜、禹继位方式相关的制度是禅让制,所以①处应填“禅让制”。人物: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禹的儿子继承了王位,破坏了禅让制,开启了世袭制,所以②处应填“启”。
(2)义务:根据材料二“……诸侯必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向天子交纳贡品,平时镇守疆土,战时带兵随从天子作战”,可知,诸侯必须向周天子承担的义务有:诸侯必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向天子交纳贡品,平时镇守疆土,战时带兵随从天子作战。
(3)影响: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从西周通过分封,打破了夏商时期众邦林立的状态,加强了周王室与各诸侯国的经济、文化联系,密切了同周边各少数民族的关系,推动了边远地区的经济开发和文化发展等方面概括西周分封制的影响。
(4)变化:根据材料三“……平王之时,周室衰微,诸侯强并弱,齐、楚、秦、晋始大,政由方伯(诸侯)”,并结合所学可知,东周时,周王室已经衰微,权力已经转移到霸主手中。趋势: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可知,材料三现象的出现,说明分封制逐渐瓦解。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