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科版八年级上册5.3直线运动同步练习(有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苏科版八年级上册5.3直线运动同步练习(有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2-04-17 20:06:3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苏科版八年级上册 5.3 直线运动 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1.AB两个物体同时同地向东做直线运动,甲、乙两个图象分别描述了AB两个物体的运动情况,根据图得出的下列信息中错误的是(  )
A.A物体作匀速直线运动 B.以B为参照物A向西运动
C.B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 D.B物体运动0.5s通过的距离是1m
2.一物体沿直线运动,第1s内前进了3m,以后4s内前进了12m,这个物体(  )
A.是匀速直线运动
B.先做匀速直线运动,后做变速直线运动
C.所受合力一直为零
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
3.对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的理解,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速度v与路程s成正比 B.速度v与时间t成反比
C.当t一定时,速度v与路程s成正比 D.速度v不随路程s和时间t的变化而变化
4.如图所示,为A、B两物体从同一地点沿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的速度一时间图象。由图可知(  )
A.0~15s内,B物体的速度与路程和时间无关
B.前10s内,A、B两物体的平均速度相同
C.10s末A、B相遇
D.5~15s内,A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
5.如图所示是甲、乙两个物体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图象,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甲做变速直线运动
B.乙做匀速直线运动
C.第20s末,甲、乙两个物体的速度相同
D.0~20s,两个物体所走的路程相同
6.图像能够直观的反映物理规律,下列图像与其对应的物理规律错误的是(  )
A.甲图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
B.乙图表示物体静止
C.丙图表示物体凝固时温度随时间变化规律
D.丁图表示水沸腾时温度随时间变化规律
7.甲 乙两车同时同地向东运动,运动的s—t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0—t1时间内,以甲车为参照物,乙车是向西运动的
B.t2—t4时间内,甲车的平均速度小于乙年车的平均速度
C.0—t1时间内,甲 乙两车相遇了两次
D.t1—t3时间内,甲车做匀速直线运动
8.如图记录了甲、乙两辆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时,在某段时间内的运动过程,关于甲、乙两车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都正确的一组是( )
甲车在做匀速直线运动;
乙车在做变速直线运动;
前内甲车运动的路程小于乙车;
甲、乙两辆车在这内的平均速度相同。
A. B. C. D.
9.甲、乙、丙三辆小车同时、同地向同一方向运动,它们运动的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运动过程中,甲车一直走在乙车前面
B.只有丙车是做匀速直线运动
C.乙车的速度最小
D.经过5s,丙车前进了20m
10.用图象表示物体运动规律,下图中表示同一运动规律的是( )
A.甲和乙 B.乙和丙 C.乙和丁 D.甲和丁
11.某物体从地面上某一点出发沿直线运动,其s﹣t图像如图所示。对物体的运动情况进行分析,得出结论不正确的是(  )
A.物体在6s内运动的路程为15m
B.物体在前2s内做匀速直线运动
C.物体在前2s内和后2s内的速度相等
D.物体在6s内的平均速度为2.5m/s
12.如图所示是测量小车平均速度的实验装置图。小车从A点由静止释放,自由运动到达B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车从A到B运动了10cm
B.小车从A到B的平均速度为3m/s
C.若小车到达B点时未及时停止计时,测得全程的平均速度会偏小
D.测量小车在整个运动过程中CB段的平均速度,应将小车从C处由静止释放
二、填空题
13.甲、乙两物体,同时从同一地点沿直线向同一方向运动,它们的s - t图像如图所示。则 0~4s内甲做_________运动,0~4s内乙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m/s。
14.小明在探究速度的变化时,拍摄了两个小球运动过程的频闪照片,如图所示,闪光时间间隔为1s,图上数字为闪光时刻编号,请根据图中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不可能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小球 ______ (选填“A”或“B”);
(2)小球A和B在第1s至第6s这段时间间隔内的平均速度应为:vA______vB(选填“=”“>”或“<”)。
15.如图所示为两个小球从左向右运动过程的频闪照片.闪光时间间隔为1s,图上数字为闪光时刻编号.

由图可知,小球A做________运动;小球A在从第3到7位置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_m/s.从第5位置以后,以A为参照物,小球B是向________(填“左”或“右”)运动的.
16.物理上常用“频闪照相”来研究物体的运动。如图(a)是照相机记录跑步者甲、乙两次跑步时的频闪照片,已知照片曝光时间间隔一定,由此回答下列问题。
(1)在图(a)记录的时间内,__________(选填“甲”或“乙”下同)跑步的平均速度大。
(2)如图(b)中图象描述的是____________的运动。
(3)如图(c)所示是跑步者的用随身携带手机APP 软件记录的“配速”(配速定义:通过每公里路程所需要的时间)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则:在t1、t2和t3三个时刻中,运动得最快的时刻是______,理由是________-。
三、综合题
17.甲、乙两物体运动的一段时间内,它们运动的“路程﹣时间”、“速度﹣时间”图象如图(1)、(2)所示:
(1)甲物体的速度是多少米每秒________?合多少千米每小时_________?
(2)乙物体在6秒内运动的距离是多少米________?
(3)在图(2)中画出甲物体的“速度﹣时间”图象____________.
18.蜻蜓点水是指雌蜻蜓将卵直接产入水中.如图是小华观察到的蜻蜓贴着水面沿直线飞行,连续三次“点水”后水面振动的波纹图(每次点水只形成一个波纹,时间忽略不计),三个波纹刚好内切于坐标原点O.蜻蜓每次点水所用的时间忽略不计,请根据波纹图解答下列问题:
(1)从图上看,蜻蜓第一次点水的位置在_____.
A.y=1m
B.y=6m
C.y=10 m
D.y=20 m
(2)蜻蜓的运动方向是沿y轴向_____(填“上”或“下”)
(3)蜻蜓飞行的速度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水波的传播速度.
(4)小华测得蜻蜓由第一次点水到第三次点水历时2s,则蜻蜓飞行的平均速度为_____m/s.
19.小明乘西安地铁3号线从起点到终点只需要66分钟,此全程总长为39.9km。
(1)小明坐在车厢内感觉行车时平稳安静,了解到由于车身底部安装了钢弹簧浮置板道床,这种装置可降低振动产生的噪声,这是在______处减弱噪声。他在列车行驶在高架桥段时通过车窗看见夕阳下长安塔巍然耸立,水面上雾气蒙蒙,雾是由水蒸气 ______(填物态变化)形成的。
(2)当车匀速行驶在高架桥段时,他从第1根电线杆开始计时,到第11根电线杆停止计时,共用10秒,他又了解到每根电线杆之间的距离是10m,则车在高架桥段的速度是多少m/s?______合多少km/h?______若车长20m,要全部经过桥上长15m的隔音板,需要多长时间?______
20.如图是苹果下落时的频闪照片,即照相机每隔相等的时间曝光一次所记录的苹果下落的运动情况.
(1)由图可知,苹果做_________(填“匀速”或“变速”)直线运动.
(2)如果该苹果从5 m高处落下,在着地前的最后0. 2 s内通过的距离是1.8 m,则该苹果在整个下落过程中的平均速度_________.
A.等于9 m/s B.大于9 m/s C.小于9 m/s D.无法确定
21.李强同学在乘长途汽车旅行时,注意观察公路旁边的里程碑,并将观察结果记录下来.
观察次数 1 2 3 4 5
里程碑示数 20km 30km 40km 50km 60km
记录时间 8h20min05s 8h35min00s 8h50min50s 9h05min20s 9h20min05s
(1)从记录数据可以看出,汽车做的_____(填“是”或“不是”)匀速直线运动.
(2)这辆汽车在该同学观察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是_____km/h.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B
【详解】
AC.甲图是A物体的v-t图象,由图象可知,A物体的速度不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所以A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乙图是B物体的s-t图象,由图象可知,B物体通过的路程与时间成正比,所以B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故AC正确,AC不符合题意;
B.由图象可知,A物体的速度,B物体的速度
所以
又A、B两个物体同时同地向东做直线运动,则A在前、B在后,若以B为参照物,A物体向东运动,故B错误,B符合题意;
D.有选项C可知,B物体的速度为,0.5s通过的距离为
故D正确,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2.D
【详解】
一个物体做直线运动,第1s内前进了3m,在以后的4s内前进了12m,则物体第1s内和以后的4s内的运动状态可以是匀速、先加速后减速或者先减速后加速或者其它的运动形式都可以满足它第1s内前进了3m,在以后的4s内前进了12m,故它的运动状态无法确定,故ABC错误,D正确。
故选D。
3.D
【详解】
匀速直线运动,其速度大小不变,速度是一个定值,与路程、时间无关,故ABC错误;D正确。
故选D。
4.A
【详解】
A.由图可知,B物体在0~15s内做匀速直线运动,而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路程和时间无关,故A符合题意;
B.前10s内,A物体先静止,从第5s开始做加速运动,直到10s末速度与B相同,而B物体匀速直线运动,故B不符合题意;
C.10s末,A、B物体的速度相同,B通过的路程大于A通过的路程,故C不符合题意;
D.由图可知,5~15s,A的运动图象是倾斜的直线,表示A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5.C
【详解】
A.由图象可知,甲的速度不随时间变化,即甲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故A错误;
B.由图象可知,乙的速度随时间不断增大,即乙物体做加速直线运动,故B错误;
C.甲、乙的v﹣t图线在20s末相交,说明此时甲、乙两物体的速度大小相等,故C正确;
D.在0~20s内,甲的速度不变,乙的速度逐渐增大,且20s 末时甲、乙速度相同,所以乙的平均速度小于甲的速度,则乙通过的路程小于甲通过的路程,故D错误。
故选C。
6.B
【详解】
A.甲图是s﹣t图像,路程与时间成正比,表明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乙图是v﹣t图像,速度不为0,且不随时间而变化,表明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故B错误,符合题意;
C.丙图温度先下降后不变再下降,可以表示物体凝固时温度随时间变化规律,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丁图温度是先上升后不变,可以表示水沸腾时温度随时间变化规律,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B。
7.A
【详解】
A.由图知,0—t1时间内甲通过的路程比乙大,根据可知,此过程中甲车的速度大于乙车的速度,而甲 乙两车同时同地向东运动,所以,以甲车为参照物时,乙车是向西运动,故A正确;
B.由图知,t2—t4时间内甲通过的路程大于乙通过的路程,由可知甲车的速度大于乙车的速度,故B错误;
C.由图知,0—t1时间内甲乙的图像没有交点,则甲 乙两车没有相遇,故C错误;
D.由图知,t1—t3时间内甲离出发点的距离不变,则甲车处于静止状态,故D错误。
故选A。
8.B
【详解】
甲车在相同时间间隔内所通过的路程相同,故甲车做匀速直线运动,故的说法正确;
乙车在相同时间间隔内所通过的路程不同,故乙车做变速直线运动,故的说法正确;
前内甲车运动的路程为,乙车路程为,故的说法错误;
甲、乙两辆车在这内的路程都为,根据可知,平均速度相同,故的说法正确。故B正确。
故选。
9.B
【详解】
A.通过甲乙的s-t图像可知,在相等的时间内,甲通过的路程大于乙通过的路程。所以,在整个运动过程中,甲一直走在乙的前面。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通过甲乙的s-t图像可知,二者通过的路程与运动时间成正比,因此,甲乙做的也是匀速直线运动。故B错误,符合题意;
C.通过甲乙的s-t图像可知,甲的速度为5m/,乙的速度为2.5m/s;通过丙的v-t图像可知,丙的速度一直保持在4m/s不变。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丙的速度为4m/s,5s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为
s=vt=4m/s×5s=20m
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0.B
【详解】
甲s-t图象是一条平行于时间轴的直线,路程不随时间变化,物体静止;乙s-t图象是一条倾斜的直线,路程与时间成正比,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丙v-t图像是一条平行于时间轴的直线,物体的速度不随时间变化,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丁v- t图象是一条倾斜的直线,速度随时间均匀增加,物体做加速运动,是变速运动;综上所述,表示同一运动规律的是乙和丙,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故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
故选B。
11.C
【详解】
A.由图像可知,当t为6s时,路程s为15m,即物体在6s内运动的路程为15m,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有图像可知,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的图像是一条倾斜的直线,直线的倾斜程度与物体的速度大小有关,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物体在前2s内运动的路程为5m,后2s内运动的路程为
15m-5m=10m
即在相等的时间内物体运动的路程不相等,根据
可知,则物体在前2s内和后2s内的速度不相等,故C错误,符合题意;
D.物体在6s内的平均速度为
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2.C
【详解】
A.小车车头在A点时,在10.00cm刻度线处;小车车头在B点时,在1.00cm刻度线处,故小车从A到B运动距离
故A错误;
B.由图可知,小车在A点时,时间为:“15:35:20”,小车在B点时,时间为:“15:35:23”,故小车从A到B的用时3s。根据可知,小车从A到B的平均速度
故B错误;
C.若小车到达B点时未及时停止计时,则测量的时间t会偏大,根据可知,此时计算得出的全程平均速度会偏小,故C正确;
D.小车在C点静止释放至B点所用的时间为,小车在A点静止释放,C点至B点所用的时间为,分析可得,,故测量小车在整个运动过程中CB段的平均速度,应该将小车从A处由静止释放。若从C处静止释放,测量的小车在整个运动过程中CB段的平均速度将偏小,故D错误。
故选C。
13. 匀速直线 2
【详解】
[1]根据图像可以看出甲所运动的路程和运动时间成正比,则甲在做匀速直线运动。
[2]0~4s内乙的路程为8m,则
0~4s内乙的平均速度为2m/s。
14. A =
【详解】
[1]由图可知,在相同的时刻内A球的路程越来越大,所以A球做的是变速直线运动,不可能做匀速直线运动。
[2]由图可知,小球A和B在第1s至第6s这段时间间隔内的路程为sA=sB,由可知,小球A和B在第1s至第6s这段时间间隔内的平均速度应为vA=vB。
15. 变速直线 1.1 左
在相同的时间内通过的距离相等做的是匀速直线运动,否则做的是变速运动;从图中找到第3到7位置的路程和时间,根据速度的公式得到平均速度;由图片判断出A和B的速度大小,根据参照物的不同,来判断小球B的运动方向.
【详解】
由图可知在相同时间内A球通过的路程越来越大,A球做的是变速直线运动;闪光时间间隔为1s,图中5个小格为1m,则每一个小格的长度为0.2m,小球A从第3到7位置通过的路程s=22×0.2m=4.4m,所用时间为4s,则小球A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两个小球从左向右运动,从第5位置以后,相同时间内A球通过距离大于B球通过的距离,A球的速度大于B球的速度,以A球为参照物,那么B球向左运动.
故答案为变速直线;1.1;左.
【点睛】
本题考查速度和运动的知识,知道平均速度是指在某段时间内,物体运动的路程,与所用时间的比值,反映的是某段路程中物体运动的平均快慢.
16. 乙 甲 t2 运动的路程相同所用时间最短
【详解】
(1)[1]设曝光时间间隔t,由图(a)知,甲乙通过的距离s相同,甲所用时间为5t,乙所用时间为3t,由v=st可知,在图(a)的两次记录中乙跑步的平均速度大。
(2)[2]图(b)中s t的图象为过原点的直线,故其速度大小为一定值,由(a)可知,甲在曝光时间间隔△t内通过的距离相同,由v=st,故可知甲的速度不变,故图(b)中的图象描述的是甲的运动。
(3)[3]配速是指跑每公里所用的时间,此数值越小(大),表示运动相同路程所用时间最少(多),根据v=st,可知运动越快(慢),由图知时刻的配速值最小,运动的路程相同所用时间最短,运动速度最快。
17. 5m/s 18km/h 36m
(1)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的s-t图像是一条倾斜的直线,由s-t图像可以求一定时间内的路程,可以求物体的运动速度,分析图像然后答题.
(2)根据求出的甲物体的速度,然后再作出物体的v-t图像.
【详解】
(1)由图甲所示s-t图像可知:则该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在6s内物体通过的路程是30m;物体的速度;
(2)由(2)可知,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v乙=6m/s保持不变,由可得,乙物体在6秒内运动的距离.
(3)甲物体的“速度-时间”图像如图所示.
答:(1)甲物体的速度是5m/s;合18km/h;
(2)乙物体在6秒内运动的距离是36m;
(3)见上图.
【点睛】
本题考查了学生的图象分析能力及作v-t图像,物理学上经常用图象描述物理规律,一定要掌握作图的方法,学会读图、识图.
18. C 下 等于 4.5
【详解】
(1)蜻蜒第一次点水的水面波纹应该是最大的波纹,直径是20cm,所以,点水位置在圆心y=10m的地方,故选C;
(2)因为蜻蜓连续三次点水后,形成三个波纹刚好在O点内切,所以蜻蜓向下飞行;
(3)因为蜻蜓点水后的三个波纹刚好在O点内切,蜻蜓第二次点水的位置刚好是第一次水波运动到的位置,所以水波的速度和蜻蜓飞行的速度相同;
(4)由以上分析知道,蜻蜓第一次点水的位置是:y1=10m,第三次点水的位置是:y3=1m,所以,蜻蜓从第一次点水到第三次点水通过的路程是:s=y1﹣y3=10m﹣1m=9m;故蜻蜓的飞行速度是:=4.5m/s.
19. 声源 液化 10m/s 36km/h 3.5s
【详解】
(1)[1][2]车身底部安装了钢弹簧浮置板道床,这种装置可降低振动产生的噪声,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水面上雾气蒙蒙,雾是小水滴,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
(2)[3]高架桥的长度为
s=10m×(11﹣1)=100m
车的速度
[4]换算单位
10m/s=10×3.6km/h=36km/h
[5]车完全通过桥上的隔音板通过的路程
s′=15m+20m=35m
车完全通过桥上的隔音板所用时间
20. 变速 C
【详解】
(1)[1]由频闪照片知道,苹果运动的越来越快,故苹果做的是变速运动;
(2)[2]在最后0.2s苹果的速度是:
v=s/t=1.8m/0.2s =9m/s;
即苹果运动的最大速度是9m/s,故全程的平均速度一定小于9m/s, C符合题意.
21. 不是 40
【详解】
(1)通过第一个和第二个里程碑之间,所用的时间t1=8:35:00﹣8:20:05=14min55s,
通过第二个和第三个里程碑之间,所用的时间t2=8:50:50﹣8:35:00=15min50s,
通过第三个和第四个里程碑之间,所用的时间t3=9:05:20﹣8:50:50=14min30s,
通过第四个和第五个里程碑之间,所用的时间t4=9:20:05﹣9:05:20=14min45s,
可见,通过相同的距离,所用的时间不同,速度也就不同,所以说汽车做的不是匀速直线运动.
(2)总路程为:s=s1+s2+s3+s4=40km
总时间为:t=t1+t2+t3+t4=1h
平均速度为:.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