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青山不老 同步练习(含答案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20青山不老 同步练习(含答案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51.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4-17 17:13:2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 20*青山不老 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1.下面画线字的读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盘踞(jù) B.肆虐(nuè)
C.擎天(qíng) D.铁锹(qiāo)
2.在下面加点的字的正确的读音下划横“ ”。
不禁(jīn jìn) 险恶(wù è) 恭(gōng gòng)敬
盘踞(jù jū) 归宿(sù xiù) 擎(qíng jìng)起
3.下列对《青山不老》中“青山是不会老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青山由于绿树鲜花的存在,会万古长青,永远不会衰老。
B.老人用自己的勤劳善良创造了这片绿洲,生命的意义在茫茫青山中延续,而且随着青山万古长青。
C.这句话的意思是老农改造山林、绿化家园的精神是永远不会被忘记的。
4.课文以“青山不老”为标题概括了文章的主题,下面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体现出老人用自己的勤劳善良创造了这片绿洲,以有限的生命创造了无限的价值。
B.体现了老人生命的意义在他创造的茫茫青山中得到了扩张,而且将随着青山永垂不朽。
C.青山表面上是老人创造的奇迹,实际上象征着老人执着的精神就像青山一样充满生机,将时代流传。
D.人的生命是有限的,老人终有一天会离去,但青山不管怎样都永远不会消失。
5.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苏金伞的诗多从大众的生活和语言中取材,又经过个人才华的淘洗和提炼,质朴中伴随着激情诗意。
B.《三黑和土地》讲的是抗战胜利前夕的土地改革运动。
C.《三黑和土地》全诗透露出三黑的无奈与现实的悲凉。
D.《三黑和土地》用词雅致而富有文采,具有黄土地一样坦荡的气质。
二、填空题
6.根据拼音写出同音字。
kàng抵________ 土________ ________奋
7.在横线上填上合适的量词。
一________母亲 一________沙滩 一________耕地
一________松针 一________河流 一________昆虫
三、语言表达
8.按要求写句子。
1.老人在山上植树。(扩写句子,至少扩三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老汉不愿意跟女儿回城里享清福。老汉觉得屋后的青山就是生命的归宿。(用关联词语合成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认真观察漫画,按要求答题。
9.请用简洁的语言介绍这幅漫画的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这幅漫画对你有什么启示?简要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现代文阅读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一位植树老人的心愿
1984年,尚未退休的刘道乾就带着妻子、孩子,来到这片白碱滩(tāng tān)开荒植树。
如今,经他改良的土地有200多亩,除了生产用地,他都栽上了树。当年种下的小树苗,已长成顶天立地、郁郁葱葱的大树。他绿化了大片白碱滩,造出了一个新林场。
“我们刚来的时候,碱滩上光秃秃的,没有几棵树,荒凉得很。现在条件好了、生活好了,我要让这片荒滩都绿起来。”带着强烈的使命感,刘道乾踏(tà tā)上了漫漫的植树之路。没有树苗,他和老伴省吃俭用,把退休工资的绝大部分拿出来买树苗。盐碱滩上缺水,树苗极易枯死。为了提高成活率,刘道乾一遍遍地给树苗浇水。有一年林场旱情严重,为了抗旱,刘道乾又投资打了两眼机井,其中还跟女儿借了3000元钱。为了种树,他已累(léi lěi)计投入资金6万余元。
“种树好处太多了,既能绿化碱滩、防风固沙,又可以活动筋骨、锻炼身体。你看我72岁了,耳不聋,眼不花,这都是种树的结果。有生之年,我还会继续种下去,有一天我不在了,也要为子孙后代留下一片绿荫。”刘道乾自豪地说。
临别前,我们问老人种了这么多年树,特别爱种什么树。刘道乾爽朗地笑着说:“我就爱种‘钻天杨’,正直、挺拔、好看,有精气神儿,看着就像咱兵团人。”
11.用“√”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12.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
顶天立地:__________________
省吃俭用:__________________
13.刘道乾认为种树有什么好处呢?你认为种树还有哪些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从画“ ”的句子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文章的标题是“一位植树老人的心愿”,植树老人的心愿是什么?请用“ ”在文中画出来。
课内阅读。
他敲着早烟锅不紧不慢地说着,村干部在旁边恭敬地补充着……十五年啊,绿化了八条沟,造了七条防风林带,三千七百亩林网,这是多么了不起的奇迹。
去年冬天,他用林业收入资助每户村民买了一台电视机——他还有宏伟设想,还要载树,直到自己爬不起来为止。
在屋里说完话,老人陪我们到沟里去看树。杨树、柳村,如臂如股,劲挺在山洼山腰。看不见它们的根,山洪涌下的泥埋住了树的下半截,树却勇敢地顶住了它的凶猛。这山已失去了原来的坡形,依着一层层的树形成一层层的梯。老人说:“这树下的淤泥有两米厚,都是好土啊。”是的,保住了这黄土,我们才有这绿树;有了这绿树,我们才守住了这片土。
16.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画“√”。
埋住( mái mán) 淤泥(yū yú)
17.文中画线句子用了一连串的数字,是为了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用“_______”画出文中的一个拟人句。
19.从这两段文字中,你可以看出这位老人是一个怎样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B
【详解】
本题考查对字音的掌握。“肆虐”的“虐”正确拼音是nüè。
2.不禁(jīn ) 险恶( è ) 恭(gōng)敬
盘踞(jù ) 归宿(sù ) 擎(qíng )起
【详解】

3.A

4.D
【详解】
本题考查课外内容理解。
“青山不老”主要是要体现出,老人用自己的勤劳善良创造了这片绿洲,以有限的生命创造了无限的价值,生命的意义在茫茫青山中得到了扩张,而且将随着青山永垂不朽,这是不会因为年龄的增长而变老的。总之是这位老人让我们领悟到:青山是不会老的。
5.A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掌握。涉及的课文是《三黑与土地》一诗。
A:苏金伞的诗始终保持着朴素无华的风格,争取做到深厚蕴含中透出清新;坚持用生活中的语言写诗,不矫情造作,不故作深奥,使人感到晦涩难懂;坚持现实主义。生活是诗的基础,诗是生活的升华。他的诗从大众的生活和语言中取材,又经过个人才华的淘洗和提炼,质朴中伴随着激情诗意。所以本题说法正确。
B:《三黑与土地》讲的是新中国成立的前夕解放区进行的土地改革。所以本题说法错误。
C:《三黑与土地》展现了以三黑为代表的农民们重获土地后的喜悦之情。所以本题说法错误。
D:《三黑与土地》一诗语言朴实简练,贴切地表现了农民和土地之间的深厚情谊。课文多次巧妙地使用过渡,使文章更加连贯自然。所以本题说法错误。
6. 抗 炕 亢
【详解】
此题主要考查学生用同音字组词的能力。音同,形、意不同,组词不同。如:“kàng”:抵抗、土炕、亢奋。
【点评】
主要测试学生对同音字的掌握,从结构、字义两方面加以区别,然后再选词填空,如:“毫、豪”组成词:丝毫、自豪。
7. 位 片 块 枚 条 只
【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量词的掌握情况及对课文的熟练程度,在于平时学生多读。这道题是让填量词,量词通常用来表示人、事物或动作的数量单位的词,如:一位母亲、一片沙滩、一块耕地、一枚松针、一条河流、一只昆虫。
【点评】
掌握量词的用法,学生做题就容易了,平时要注意积累。
8. 孤独的老人在荒芜一人的深山上勤勤恳恳地植树。 之所以老汉不愿意跟女儿回城里享清福,是因为他觉得屋后的青山就是生命的归宿。
【详解】
1题考查学生对句子的掌握能力,根据表达需要合理增添有效的成份,不要生硬地堆砌意思相同的词语,不要前后重复,也不要改变原句的意思。2题考查关联词的运用。解答时要先理解分句前后表示的是何种关系,再根据句子的意思来选择恰当的关联词语填写。
答案为:1.孤独的老人在荒芜一人的深山上勤勤恳恳地植树。2.之所以老汉不愿意跟女儿回城里享清福,是因为他觉得屋后的青山就是生命的归宿。
9.驴听蝉唱歌觉得很好听,便也要学蝉唱歌。但因为它嗓子的原因,歌唱的很难听。
10.做任何事要量力而行,不能盲目效仿,只有定位明确,才是成功的前提。

11.tān tà lěi
12. 头顶青天,脚立在地上。形容形象高大,气概雄伟豪迈。 形容生活中节衣缩食,非常简朴、节约。
13.既能绿化碱滩、防风固沙,又可以活动筋骨、锻炼身体。
示例:我认为种树还能净化空气,创造经济价值。
14.刘道乾老人也有“钻天杨”的这种精神品质,为了改造白碱滩,他不辞辛苦,几十年如一日地种树,内心正直,乐观向上。
15.为子孙后代留下一片绿荫。
11.此题考查学生辨析字音的能力,正确读准字音,注意区别形近字、多音字的读音,还要注意声调、韵母的区别,平时要多读,多练。
12.考查对语句的辨析和理解,在解答时注意联系上下文的内容。顶天立地:头顶青天,脚立在地上。形容形象高大,气概雄伟豪迈。省吃俭用:形容生活中节衣缩食,非常简朴、节约。
13.本题考查对文章的分析能力。先到文章中找到重点句:“种树好处太多了”,后面的内容即种树的好处。接着根据日常的积累,说一说其他的好处。
14.本题考查对人物形象的分析,刘道乾老人爱种“钻天杨”,喜爱这种杨树的品质,说明他自己也具有这样的品质,为了改造白碱滩,他不辞辛苦,几十年如一日地种树,内心正直,乐观向上。
15.本题考查对信息提取能力。我们到文章中找老人所希望的就可以了。在倒数第二自然段。
16.mái yū
17.这位八十一岁的老人,在年迈之时创造的奇迹。
18.杨树、柳树,如臂如股,劲挺在山洼山腰。
19.无私、有爱心、坚强、珍爱自然。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