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第三单元11.1《过秦论》教学设计(第2课时)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第三单元11.1《过秦论》教学设计(第2课时)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2.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4-17 08:22:5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文言文阅读复习——课内巩固
《过秦论》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文本内容
2.巩固常见文言实词、虚词和特殊句式
【教学重点难点】
1.掌握本文一些重要的文言实词、虚词,会翻译重点句子。
2.熟练背诵课文。
【课时安排】
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一、熟读背诵课文,疏通文本意义
二、巩固文言知识点
(一)通假字
①外连衡而斗诸侯 ②孝公既没
③合从缔交 ④秦有余力而制其弊
⑤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⑥倔起阡陌之中
⑦赢粮而景从 ⑧百有余年矣
⑨非抗于九国之师也 ⑩威振四海
(二)古今异义
①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
②于是六国之士,有宁越、徐尚、苏秦、杜赫之属为之谋;
③山东豪俊遂并起
(三)一词多义
1.固
①据崤函之固 ②君臣固守以窥周室
③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渊,以为固
2.因
①因遗策 ②因利乘便
③因河为池
3.亡
①秦无亡矢遗镞之费 ②追亡逐北
③吞二周而亡诸侯
4.兵
①……赵奢之伦制其兵 ②收天下之兵
5.之
①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 ②……赵奢之伦制其兵
③商君佐之 ④聚之咸阳
6.爱
①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 ②宽厚而爱人
二、课内基础巩固
1. 1.下列各组中,加点的词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崤函(yáo)   囊括(kuò)   拱手(ɡǒnɡ)    要害(yào)
B.合从(zònɡ) 逡巡(qūn) 遗镞(zú) 鞭笞(chī)
C.藩篱(fān) 锋镝(zhé) 劲弩(nǔ) 瓮牖(yǒu)
D.墨翟(dí) 行伍(hánɡ) 万乘(chénɡ) 作难(nàn)
2.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孝公既没,惠文、武、昭襄蒙故业,因遗策   
B.而倔起阡陌之中
C.蹑足行伍之间
D.百有余年矣
3.请选出句中没有词的活用现象的一项(  )
A.会盟而谋弱秦 B.追亡逐北
C.天下云集响应 D.始皇既没,余威震于殊俗
4.下列句子中,句式不同于其他三句的一句是(  )
A.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
B.委命下吏
C.铸以为金人十二
D.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
5.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蒙故业,因遗策(前代的策略)  因利乘便(因为)
B.合从缔交,相举为一(一体)  奋六世之余烈(余威)
C.追亡逐北(溃败〈的军队〉)  斩木为兵,揭竿为旗(揭开)
D.将数百之众(率领) 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坚固的城防)
6.下列加点词的用法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会盟而谋弱秦 弱:使……弱
B.天下云合而响应 云:像云一样
C.序八州而朝同列 序:控制,统治
D.外连衡而斗诸侯 斗:对……斗争
7.下列句子中的“之”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有宁越、徐尚、苏秦、杜赫之属
A.当是时也,商君佐之
B.翟景、苏厉、乐毅之徒通其意
C.以致天下之士
D.沛公引兵之薛
8.下列各句已补出被省略的成分,错误的一项是( )
A.南取百越之地,以(之)为桂林、象郡
B.收天下之 兵,聚之(于)咸阳
C.俯首系颈,委命(于)下吏
D.(百越之君)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
9.翻译下列句子。
①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天下之士,合从缔交,相与为一。
译文:
②秦无亡矢遗镞之费,而天下诸侯已困矣。
译文:
③秦有余力而制其弊,追亡逐北。
译文:
10.翻译短文(发展题)
曾子衣敝衣以耕,鲁君使人往致邑焉,曰:“请以此修衣。”曾子不受。反,复往,又不受,使者曰:“先生非求于人,人则献之,奚为不受?”曾子曰:“臣闻之,受人者畏人,予人者骄人;纵子有赐不我骄也,我能勿畏乎?”终不受。孔子闻之曰:“参之言,足以全其节也。”
译文:
三、作业布置
1、A 整理落实课文中的重要文言知识点
2、B 诵读课外文言文,梳理巩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