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新课标)四年级数学下册导学案第三单元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新课标)四年级数学下册导学案第三单元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9.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3-02-26 22:54:4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题 加法运算定律(1)
班级 姓名 评价
主备人 审核人 使用人 使用日期
教学过程(修改栏) 加法交换律教学内容:教科书P28的例1和做一做;练习五的1~3题。学习目标:1、理解并掌握加法交换律的意义。2、能够用字母来表示加法交换律。3、能运用加法交换律解答实际问题,培养说理、推理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和掌握加法交换律。[教学难点]:对加法交换律的熟练应用。一、课前热身37+22= 128+315= 124+261= 0+150=二、预习感知 自学教科书P28例1内容。1、你会画出线段图吗? 2、你能用两个算式求“李叔叔一共骑的路程”吗? (1) (2)3、两个算式的结果一样吗?我们可以用一个什么符号把两个算式连接起来?试一试。 4、请举出几个这样的例子。 三 、合作探究1、加法交换律有什么特点?(什么叫做加法交换律?) 2、我会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加法交换律: 3、想一想,在那些计算中用了加法交换律。 四、检测反馈1、完成P28做一做。 2、运用加法交换律,填上合适的数。54+17=17+ ( ) 32+47=47+( ) 23+54=54+( )126+321=( )+( ) 450+359=( )+( ) a+b=( )+( )3、填空。( 1) 把( )个数合并成( )个数的运算叫做加法。(2) 一个数加0,还得( )。 ( 3) 两个加数( )位置,( )不变,这叫做加法( )。4、下面个等式哪些符合加法交换律?符合的画“ ”。 276+124=180+220 ( ) a+20=400+a ( ) 550+240=240+550 ( ) a+c=b+c ( )5、完成练习五1~3题。五、总结、评价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加法结合律(2)
班级 姓名 评价
主备人 审核人 使用人 使用日期
教学过程(修改栏) 加法运算定律(2)教学内容:教科书P29的内容。学习目标:1、掌握加法结合律的意义,并能够用字母来表示加法结合律。 2、会运用加法结合律使计算简便。3、经历探索加法结合律的过程,通过对熟悉的实际问题的解决,进行比较和分析,发现并概括出加法结合律。 [教学重点]:理解和掌握加法结合律。[教学难点]:加法结合律的推导。一、知识链接什么叫做加法交换律?用字母如何表示 二、预习感知 自学教科书P29例2内容。①你能用两种算法求“李叔叔三天一共骑的路程”吗?两种算法中那一种比较简便?为什么? ②你能用简明的方式来表示这个简便运算的定律吗? ③尝试练习完成教科书P31“练习五”第4题。三 、合作探究1、加法结合律有什么特点?(什么叫做加法结合律?) 2、我会用字母表示: 四、检测反馈1、运用加法结合律,填上合适的数。146+(54+17)=(146+ )+ (32+47)+53=32=( + )(73+42)+128=73+( + ) 326+a+254=a+( + )2、运用加法结合律进行计算。138+487+113 69+(98+121) 84+(16+467)75+186+25 67+25+33+75 245+180+20+1553、学校图书馆有科技书758本,故事书665本,文艺书535本,这三类书一共有多少本?*4、516-56-44-16五、总结、评价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课题 加法运算定律(3)
班级 姓名 评价
主备人 审核人 使用人 使用日期
教学过程(修改栏) 加法运算定律的运用教学内容:教科书P30的例3、做一做及练习五的4~7题及思考题。学习目标:1、能够运用加法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2、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熟练运用加法运算定律。一、课前热身1、用字母表示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加法交换律: 加法结合律: 2、根据运算定律在( )里填上恰当的数。(1)348+217+162=348+( + )(2)(25+68)+32= 25+( + )(3)56+47+44=56+( + )3、用语言叙述什么叫加法交换律,什么叫加法结合律? 二、预习感知 自学教科书P30例3。1、理解题意,明确需要解决的问题。2、我会列出算式。 3、我会用几种不同的算法。 (1) (2) (3)三 、合作探究1、为什么要改变加数的位置和连加的顺序? 2、观察下面的算式,说说怎样计算简便。425+14+286 32+179+68 175+180+20+225四、检测反馈1、把计算比较简便的算式的序号填在( )里。 (1)299+145+301=( ) A.299+(145+301) B.145+(299+301) (2) 274+168+26+332=( ) A.(274+26)+(168+332) B.(274+26)+168+3322、用简便算法计算下面各题,说说应用了哪些运算定律。 91+89+11 85+47+15+53 168+250+3297+89+11 85+248+65 26+47+174815+49+65+14+11 18+77+40+23+48 3、完成练习五4~7题。五、总结、评价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课题 乘法运算定律(1)
班级 姓名 评价
主备人 审核人 使用人 使用日期
教学过程(修改栏) 乘法交换律教学内容:教科书P33、34的例1。学习目标:1、理解并掌握乘法交换律,并能运用它进行验算。2、借助观察、比较、概括等方法,培养分析推理能力。3、会运用乘法交换律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理解并运用乘法交换律。[教学难点]:对乘法交换律的熟练应用。一、课前热身 1、口算 50×70 4×25 11×7 13×20 23×7 15×6 2、我知道乘法算式的各部分名称。 5 × 4 = 20 ( ) ( ) ( )二、预习感知自学教科书P33、34例1内容。1、说说你从图中了解到哪些信息。2、理解题意。 思考:要解“答负责挖坑、种树的一共多少人”需要知道哪些相关信息? 3、分析数量关系。用两种解法列式解答。 4、观察、比较两种解法的结果。5、两个算式的结果一样吗?我们可以用一个什么符号把两个算式连接起来?试一试。 6、请再举出几个这样的例子。 三 、合作探究1、乘法交换律有什么特点?(什么叫做乘法交换律?) 2、我会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乘法交换律: 3、想一想,在那些计算中用了乘法交换律。 四、检测反馈1、乘法交换律用字母表示是: 2、填空。 32+32+32+32=( )× ( ) 75 × 26=( )× ( ) a×b=( ) × ( ) a × ( )=15× ( ) 一个数和1相乘得( )。 一个数和0相乘得( )。3、把应用乘法交换律的算式连起来。12× 13 6+5 20× 17 a× 0 5+6 17× 20 13× 12 0× a4、计算下面各题并验算。 248× 810 307× 52 1010× 303 5182× 174五、总结、评价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乘法运算定律(2)
班级 姓名 评价
主备人 审核人 使用人 使用日期
教学过程(修改栏) 乘法结合律教学内容:教科书P34的例2。学习目标:1、理解并掌握乘法结合律。2、会应用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进行简便计算。[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乘法结合律。[教学难点]:对乘法结合律的熟练应用。一、课前热身 1、口算 50×70 4×25 125×8 130×4 25×8 150×6 2、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 ( )× 5=( )× 20 60× a=a × ( ) 28+( )=12+( ) 二、预习感知自学教科书P34例2内容。1、有25个小组,每组要种5棵树,每棵树要浇2桶水。一共要浇多少桶水?2、理解题意,分析数量关系。 3、。用不同的方法列式解答。 方法一: 方法二:4、观察、比较两种解法的相同点和不同点。相同点: 不同点: 5、我们可以用一个什么符号把两个算式连接起来?试一试。 6、是不是所有三个数相乘,改变相乘顺序,它们的结果仍然不变呢?请举出几个例子看一看。 三 、合作探究1、乘法交换律有什么特点?(什么叫做结合交换律?) 2、我会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乘法结合律: 3、思考:37×25 ×4怎样计算简便?试一试。 四、检测反馈1、乘法交换律用字母表示是: 乘法结合律用字母表示是: 2、想一想,下面哪个等式应用了乘法结合律。 2 × (3× 4)=(2 × 3)× 4 6 ×(2 × b)=6 × (b× 2) 2 × 3× 4× 5=3× (2× 5) × 43、根据乘法运算定律,在( )里填上适当的数。8×2=2×( ) 125×7×8=( )×( )×7 (40×15×( )=40×( ×6) 25×(4× )=( ×4) ×13 2×4×6×5=(4×6)×( × )4、教材35页“做一做”。5、学校教学楼共有4层,每层有5间教室,每个教室安6盏灯。一共需要多少盏灯? 五、总结、评价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课题 乘法运算定律(3)
班级 姓名 评价
主备人 审核人 使用人 使用日期
教学过程(修改栏) 乘法交换律教学内容:教科书P36的例3及37、38页的练习六。学习目标:1、理解并掌握乘法分配律,并会用字母表示。2、培养自主探究,自主得出结论的学习意识。[教学重点]:理解乘法分配律的意义。[教学难点]:乘法分配律的归纳概括。一、课前热身 1、口算50×13×2 125×16 4×13×254×(5+8) 8×(4+5) 7×3+6×34×5+4×8 8×4+8×5 (7+6)×3二、预习感知自学教科书P36例3内容。1、理解题意,明确要解决的问题。 2、分析数量关系。独立立式列式解答。 3、小组交流不同算法的解题思路。4、分析比较,仔细观察两种方法有什么不同? 三 、合作探究1、探究规律。(1)(4+2)×25=4×25+2×25(2)(23+8)×3o 23×3+8×3(3)(17+18)×5 o 17×5+18×5(4)125×(4+8) o 125×4+125×8观察思考:(2)(3)(4)组中的两个算式能用什么符号连接?2、从上面的例子你发现了什么规律,用你的语言加以叙述。3、试着填规律。两个数的( )与一个数( ),可以吧两个( )与这个数( ),再( ),( )不变。这叫做乘法分配律。4、根据这一规律,试着写出一些等式。 5、想一想,怎样用字母表示乘法分配律。 四、检测反馈1、教材第36页“做一做”。2、根据运算定律在( )里填上适当的数。 (32+25)×4=( )× 4+( )× 4 (25+26)× a=( ) (64+37)×8=( )× 8+( )× 8 53×a+53 ×b=53 ×( )18×(31+16)=18×(  )+18 ×(  ) 18×a+b×()=()×(a+b)  3、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 )里。 (100+2)× 45=( ) A.100× 45+45 B.100× 2+45 C.100× 45× 2 D.100× 45+2× 45 29× 7+39× 7=( ) A.29× *7× 39 B.29+39× 7 C.(29+39) × 7 D.29× 39× 74、用乘法分配律计算下面各题。106× 14 55×200 25×14 39× 8+6× 9-39× 4 28× 225-2× 225-6× 225五、总结、评价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课题:连减的简便计算
班级 姓名 评价
主备人 审核人 使用人 使用日期
教学过程(修改栏) 使用说明及学法指导:1、结合问题自学课本第39、40页,独立思考完成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任务,并总结规律方法。2、针对自主学习中找出的疑惑点,课上小组讨论交流,答疑解惑。3、独立完成过关检测。学习目标:1、使学生理解减法的运算性质。2、培养学生应用定律性质灵活计算加、减法。3、渗透“从特殊到一般,从一般到特殊”的数学思想。学习重点:使学生正确理解减法的运算性质。学习难点:加、减法的灵活应用。
一、自主学习1、口算。16×5 120×10 25×8 45×22、写出用字母表示的各运算定律。加法交换律:( ) 加法结合律:( )乘法分配律:( ) 乘法结合律:( ) 乘法交换律:( ) 二、合作学习、探究新知1、观察例1主题图,合作交流。(1)同桌分析数量关系,可叙述或演示或画线段帮助理解数量关系。(2)独立列式计算。(3)汇报解答问题的不同思路,并比较方法的不同。(4)学生总结归纳规律。2、参观图书馆(例2)(1)从图中能知道什么信息?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2)同桌讨论“总价在100元左右“是什么意思?(3)以小组为单位仔细算一算,这四本书中的哪三本书的总价在100元左右?(4)小组展示并评价哪个小组的方法最简便。3、完成教材第39页的“做一做”。三、过关检测:1、判断下面各式是否符合减法的运算性质。73-12-8=73-12+8 ( ) 74-(13+4)=74-13-4 ( )80-(42-15)=80-42-15 ( )2、在下面的○里填上加号或减号。(1)456-102=456○100○2 (2)460-124-50=460○(124○50)(3)258-(39+62)=258○39○623、用简便方法计算下面各题。(1)160-(60-42) (2)2400-135-265(3)468-(125+168) (4)270-52-148总结、评价:今天的学习,我学会了: ,我在 方面的表现很好,在 方面表现不够,以后要注意的是: 。总体表现(优、良、差),愉悦指数(高兴、一般、痛苦)
课题:除法的简便计算
班级 姓名 评价
主备人 审核人 使用人 使用日期
教学过程(修改栏) 使用说明及学法指导:1、结合问题自学课本第43页,独立思考完成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任务,并总结规律方法。2、针对自主学习中找出的疑惑点,课上小组讨论交流,答疑解惑。3、独立完成过关检测。学习目标:1、使学生懂得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可以用这个数除以两个除数的积。2、使学生会用上述规律进行简便计算,并会用来解决问题。学习重点:使学生正确理解除法的运算性质。学习难点:乘、除法计算的灵活应用。
一、自主学习1、口算。240÷3÷8= 1800÷3÷6= 240÷24= 1800÷(3×6)=同桌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 二、合作学习、探究新知1、观察例1主题图,合作交流。(1)小组内分析题意,并且提出问题。(2)学生独立解决问题。(3)组内交流、探讨,观察比较。(4)学生汇报并总结归纳规律。2、完成教材第43页的“做一做”。三、过关检测:1、口算并说出口算的方法。27÷3÷3 350÷(25×7) 480÷24÷21500÷3÷5 240÷24÷5 180÷(45×2) 2、用简便方法计算下面各题。(1)8000÷16÷5 (2)4×12×25(3)150÷25÷2 (4)1800÷9÷23、制衣厂30人10天生产服装4500件,平均每人每天能生产服装多少件?4、修路队计划修一条长1080千米的公路,原计划30天修完,实际提前3天完成了任务。实际每天多修多少米?总结、评价:今天的学习,我学会了: ,我在 方面的表现很好,在 方面表现不够,以后要注意的是: 。总体表现(优、良、差),愉悦指数(高兴、一般、痛苦)
课题:乘、除法的灵活应用
班级 姓名 评价
主备人 审核人 使用人 使用日期
教学过程(修改栏) 使用说明及学法指导:1、结合问题自学课本第44页,独立思考完成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任务,并总结规律方法。2、针对自主学习中找出的疑惑点,课上小组讨论交流,答疑解惑。3、独立完成过关检测。学习目标:1、使学生在计算乘法时,能灵活运用乘法运算定律。2、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学习重点:灵活运用运算定律。学习难点:理解算法。
一、自主学习1、口答。分别用文字和字母表示出乘法的运算定律和减法性质。(          )    (         )(          )    (         )2、填空。12=4×( ) 25=100÷( ) 32=4×( ) 125=1000÷( )二、合作学习、探究新知1、学习例4,合作交流。(1)出示例4的插图和四个已知条件,交流从图中你知道了哪些信息?(2)提出问题。根据图中所给已知条件,我们可以提出什么数学问题?a b c de f(3)解答问题。分组讨论,你们愿意解决哪个问题,选择后,得出结论。汇报解答结果。a b c de f(4)学生发表自己的方法,并小组讨论:为什么可以这样算?。三、过关检测:1、用简便方法计算下面各题。(1)32×125 (2)35×18 (3)25×122、简算。15×4×25×6 95×102 25×28×73、粮店有面粉96袋,每袋25千克。卖出一半后,还剩下多少千克?(用两种方法解答)总结、评价:今天的学习,我学会了: ,我在 方面的表现很好,在 方面表现不够,以后要注意的是: 。总体表现(优、良、差),愉悦指数(高兴、一般、痛苦)
课题:乘、加法的灵活应用
班级 姓名 评价
主备人 审核人 使用人 使用日期
教学过程(修改栏) 使用说明及学法指导:1、结合问题自学课本第45页的例5,独立思考完成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任务,并总结规律方法。2、针对自主学习中找出的疑惑点,课上小组讨论交流,答疑解惑。3、独立完成过关检测。学习目标:1、使学生能将简便计算应用于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2、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习重点、难点:灵活应用乘、加法的运算定律。
一、自主学习1、计算。127×5×20 150×24 125×25×8×4学生在练习本上完成,并以小组展示结果。2、小组交流怎样计算简便。二、合作学习、探究新知1、观察例5,合作交流。(1)通过观察,从文字和画面上找出已知信息和需要解答的问题明确:科考队3月1日出发,7月26日返回,要求的是科学考察实际用的天数。(2)独立思考。(3)尝试解答。方法一: 方法二:(4)汇报交流,并讨论还能提出什么问题?三、过关检测:1、用简便方法计算。875-147-23 88×25 125×16×252、计算下面各题,怎样简便就怎样计算。298+135+102 48×25 99×23+233、巧算下面各题。(1)302×99+302 (2)35×4×25×20(3)27000÷(125×3) (4)360×4÷60总结、评价:今天的学习,我学会了: ,我在 方面的表现很好,在 方面表现不够,以后要注意的是: 。总体表现(优、良、差),愉悦指数(高兴、一般、痛苦)
课题:小小营养师
班级 姓名 评价
主备人 审核人 使用人 使用日期
教学过程(修改栏) 使用说明及学法指导:1、结合问题自学课本第48、49页,独立思考完成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任务,并总结规律方法。2、针对自主学习中找出的疑惑点,课上小组讨论交流,答疑解惑。3、独立完成过关检测。学习目标:1、使学生综合运用简单的拍了组合、统计等相关知识解决问题。2、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价值。3、教育学生养成科学饮食的习惯。学习重点:培养学生整理数据、利用数据的能力。 学习难点:理解“不低于、不超过”的含义。
一、自主学习1、讨论。小组内了解午餐营养情况。交流你对菜中营养成分的了解情况。说一说自己的饮食习惯。2、提问。自己阐述营养午餐需要符合哪些条件?应主要从哪几方面进行评价?(学生就自己所知,大胆阐述自己的想法。)二、合作学习、探究新知1、判断。(1)学生观察手中的三种午餐菜谱,选择一种作为自己的午餐方案。(2)小组讨论各成员的菜谱是否符合营养条件。2、搭配。根据营养专家给出的两个指标和10中菜肴,小组合作搭配出符合营养标准的午餐,看看哪组的搭配既合理,方案有多。3、评选。各小组展出你最喜欢的3种搭配方案,并说出理由。4、回答问题。哪一种搭配获取的蛋白质最多?三、过关检测:1、请你为全家设计出周六、周日的菜谱。总结、评价:今天的学习,我学会了: ,我在 方面的表现很好,在 方面表现不够,以后要注意的是: 。总体表现(优、良、差),愉悦指数(高兴、一般、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