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3.2《蜀相》课件(34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部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3.2《蜀相》课件(34张PPT)
格式 ppt
文件大小 1.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4-17 11:31:4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4张PPT)
我们的学习目标:
1. 能把握作者的情感,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朗读成诵;
2. 学会从炼字的角度把握诗歌内容,品味语言;
3. 掌握诗歌鉴赏题的炼字题型的答题方法。
蜀 相
杜甫
蜀 相 杜甫
一、导入新课
看对联,猜名人
收二川,排八阵,六出七擒,五丈原前,点四十九盏明灯,一心只为酬三顾;
取西蜀,定南蛮,东和北拒,中军帐里,变金木土爻神卦,水面偏能用火攻。
你猜这个人是谁?
诸葛亮(公元181--234年),字孔明。琅邪阳都人。三国蜀汉政治家、军事家。东汉末年,北方大乱,由山东辗转至襄阳。 刘备根据诸葛亮的策略,联孙攻曹,取得了“赤壁之战”的胜利,占领了荆、益。曹丕代汉称帝后,诸葛亮说服了刘备,建立蜀国称帝,诸葛亮被任为丞相。备死后,刘禅即位,诸葛亮“受遗诏辅后主”,封武乡侯,领益州牧,主持军国大事。
当政期间,励精图治,赏罚严明,抑制豪强,任人唯贤,推行屯田政策,改善民族关系,东和孙权,南平孟获,六出祁山以攻魏,力图收复中原。234年,与魏将司马懿争战于渭南,病死于五丈原军中,葬于定军山。诸葛亮死后,晋统一三国。
一生谨慎,"长于巧思",革新了连弩,能同时发射十箭;制造的"木牛流马",利于山地运输。著有《诸葛亮集》。   
武侯祠位于成都南门武候祠大街,始建于西晋末年。武侯祠是纪念三国时蜀汉丞相武乡候诸葛亮的祠堂,占地面积五十六亩,祠内翠柏森森,殿宇重重,庄严肃穆。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
少陵野老,盛唐大诗人,号称“诗圣”。
原籍湖北襄阳,生于河南巩县。初唐
诗人杜审言之孙。唐肃宗时,官左拾
遗。后入蜀,友人严武推荐他做剑南节度府参谋,加检校工部员外郎。故后世又称他杜拾遗、杜工部。 杜甫和李白齐名,世称“李杜”。他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他热爱生活,热爱人民,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他嫉恶如仇,对朝廷的腐败、社会生活中的黑暗现象都给予批评和揭露。他同情人民,甚至幻想着为解救人民的苦难甘愿做自我牺牲。其诗风格 “沉郁顿挫”。著有《杜工部集》。综观杜甫一生思想是“穷年忧黎元”,“致君尧舜上”,所以他的诗歌创作,始终贯穿着忧国忧民这条主线,由此可见杜甫的伟大。
二、走近作者杜甫
杜诗反映了人民大众的痛苦,显示出唐代由开元、天宝盛世转向分裂衰微的历史过程,故被称为“____”。其主要作品有“三吏”“____”等。因其卓越的成就,被人尊称为“_____”,与“诗仙”李白齐名。
此诗作于唐肃宗上元元年(760)。杜甫初至成都时作,当时唐王朝正处安史之乱,百姓流离。诗人辗转抵达成都,自筑草堂。暇余怀着满腹深情,只身前往附近的武候祠瞻仰凭吊,写下这首诗。杜甫写作此诗,自然不单是发思古之幽情,而是含有忧时忧国之心。目睹国势艰危,生民涂炭,而自身又请缨无路,报国无门,因此诗人对开创基业、挽救时局的诸葛亮,无限仰慕,备加敬重。
杜甫经历了一系列仕途打击,其“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理想彻底落空。诗人流落蜀地,困厄穷途,家事、国事均忧心忡忡,苦闷彷徨。这段时间,他创作了一系列赞扬诸葛亮的诗篇,《蜀相》为其中最著名的一首。
三、探寻写作背景
蜀 相(杜甫)
丞相祠堂何处寻, 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 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 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 长使英雄泪满襟。
四、朗读
单击打开视频朗读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锦官城——古代成都的别称。成都产蜀锦,古代曾经设有专门的官员管理。
森森——形容柏树长得高大而茂密。武侯祠前有大柏树,相传是诸葛亮生前亲手栽种。
五、鉴赏诗歌
丞相——不称“蜀相”,显得亲切。
寻——有目的的专程来访,不是漫不经心地信步由之——对诸葛亮的强烈景仰和缅怀、显访庙吊古心思的急切。
柏森森——自为问答,记祠堂之所在、渲染安谧、肃穆的气氛——记叙兼描述。(外景)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1问:首联哪些词最能触动你的情思?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映阶——映照着台阶。
好音——悦耳的声音,这里指鸟鸣。
特写镜头,由远而近,从祠堂的外
 部到内部。
 (内景)
2问:如果将颔联改写成下文,你觉得好吗?
映阶碧草尽春色,隔叶黄鹂皆好音。
春意盎然、赏心悦目的景色
欣喜愉悦的情感
2问:如果将颔联改写成下文,你觉得好吗?
映阶碧草尽春色,隔叶黄鹂皆好音
不好!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碧草春色,黄鹂好音,入一自字、空字,便凄清之极。
   ——《杜诗解》
3.讨论:分小组讨论“自”“空”二字的妙处。
   碧草映阶,黄鹂隔叶,本是种赏心悦目的景象,然以此二字修饰,则所含之情便大有转折:青草自绿,无人光顾;黄鹂好音,无人倾听,这是何等凄凉伤感。阶前的草一到春天便是一片碧绿,年年如此,可他为谁而绿呢?隔叶的黄鹂叫得那么好听,可有谁听呢?诗人以乐景衬哀情,由此自然使人生出“感物怀人之意”。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三顾(茅庐)——诸葛亮在南阳隐居时,刘备三次登门拜访。“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诸葛亮《出师表》)
频烦——多次。
天下计——诸葛亮精辟地分析了天下形势,提出了统一天下应走鼎足三分,联吴抗曹的道路,也称“隆中对策”。
使用典故: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两朝——蜀先主刘备和后主刘禅两代。
开济——帮助刘备开创基业/辅佐刘禅匡济艰危。
老臣心——尽忠蜀国,不遗余力,死而后已的精神。《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先主病笃,谓亮曰:“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亮涕泣曰:“臣敢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天下计——推崇其匡时雄略。
老臣心——赞扬其报国忠忱。
诸葛亮的雄才大略和生平业绩以及忠贞不渝、坚毅不拔的精神品格是诗人之所以景仰诸葛武侯的缘由。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出师未捷——诸葛亮为伐魏,曾六次北伐中原。公元234年,他统率大军,占据了五丈原,与司马懿隔着渭水相持一百多天。八月,因积劳成疾,病死军中,葬于定军山。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4问:尾联“泪满襟”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泪满襟——这是对诸葛亮献身精神的景仰、事业未竟的痛惜。
4问:尾联“泪满襟”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诸葛亮是英雄,后世无数为国为民、英勇献身的人是英雄,其实,忧国忧民、壮志未酬的诗人杜甫又何尝不是一个英雄呢?正所谓英雄之间彼此惺惺相惜。他的泪,既是为诸葛丞相而流,也是为自己而流,读来倍加感人。
蜀相 杜甫
丞相祠堂何处寻?
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
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
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
长使英雄泪满襟。
首联:何处去寻找武侯诸葛亮的祠堂?在成都城外那柏树茂密的地方。
颔联:碧草照映台阶呈现自然的春色,树上的黄鹂隔枝空对婉啭鸣唱。
颈联:定夺天下先主曾三顾茅庐拜访,辅佐两朝开国与继业忠诚满腔。
尾联:可惜出师伐魏未捷而病亡军中,长使历代英雄们对此涕泪满裳!
六、本课小结
《蜀相》的核心是“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既是叹惋诸葛亮未能完成自己的事业,也是借古人抒发诗人壮志未酬的怀抱。这两句苍凉悲壮,是千古传诵的名句。
六、本课小结
六、本课小结
这首诗在艺术上颇具特色:
一是抓住祠堂典型环境的特征,来渲染寂静、肃穆的气氛,把诗人对诸葛亮的怀念表现得十分真切。
二是对诸葛亮的政治活动作概括性的描述,勾画出了一个有为的政治家的形象。结尾两句,更从诸葛亮功业未遂留给后人无限怀念,表达了对诸葛亮的赞美和惋惜之情。
七、高考拓展-----分析诗眼(炼字)题型
(一)提问方式
1、这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的字是哪一个?为什么?
2、某个字词是全诗的关键,为什么?
3、此诗某联某句中的哪个字有的版本作某字,你觉得这两个字哪一个更好?为什么?
(二)答题步骤
1、解释这个字;2、解释这句话 3、答手法;如果有技法,必需答出用了什么手法。
4、答思想感情。结合主旨谈这句诗表达的作者的思想感情。
答:诗眼是自和空。自的意思是独自,空的意思是白白的,徒然的。台阶旁的绿草独自葱翠,昭示着春光的明媚,躲在叶下的黄鹂尽管叫声悦耳,却无人倾听,这是一幅冷寂、凄凉的春日图。作者寓情于景,表现了心中的感伤,为下文感叹诸葛亮的壮志未酬作铺垫。
步骤3
步骤4
步骤1
步骤2
例题:“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这两句话的诗眼是哪两个字?试作简要分析。
1、解释字 2、解释话 3、答手法 4、答思想感情。
动动脑,动动手,找找诗眼
①“ 山青花欲燃”
②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③ “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
④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⑤ “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① “山青花欲燃”,不仅突出了山花火红的颜色,而且赋予了一种动态美。------炼动词
②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给人一种坚毅挺拔之美,浑圆之美。-------炼形容词
③ “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说明梅花之少,暗中突出一个“早”字。 ------炼数量词
④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写出了戍边将士无一例外的思乡之情。------炼虚词
⑤ “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红”,“绿”在句中是形容词,活用为动词,道出了作者感叹时序匆匆,春光易逝。抓住了这些词,就抓住了诗的关键。----- 词类活用
八、作业练习
阅读下面的宋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溪亭 林景熙
清秋有馀思,日暮尚溪亭。
高树月初白,微风酒半醒。
独行穿落叶,闲坐数流萤。
何处渔歌起?孤灯隔远汀。
结合全诗,评析第三联中“穿”、“数”二字的艺术效果。
八、作业练习
阅读下面的宋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溪亭 林景熙
清秋有馀思,日暮尚溪亭。高树月初白,微风酒半醒。
独行穿落叶,闲坐数流萤。何处渔歌起?孤灯隔远汀。
结合全诗,评析第三联中“穿”、“数”二字的
艺术效果。
参考答案:“穿”指穿行,数指数数。在萧萧落叶中穿行,穿字写出了无人相伴的孤独。一人独坐而无聊,只得数着飞过的流萤。一个“数”字表现了主人公的动作神态,更表现出闲极无聊的寂寞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