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 第九章 压 强
9.3 大气压强 同步练习题
一、选择题
1.将少量热水倒入一空矿泉水瓶中(矿泉水瓶未变形),轻轻摇晃后将热水倒出,立即拧紧瓶盖,然后浇上冷水可以看到矿泉水瓶变瘪。产生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在所浇冷水的压力作用下,矿泉水瓶被压瘪
B.矿泉水瓶热胀冷缩的结果
C.矿泉水瓶内热气将它吸进去了
D.在大气压的作用下,矿泉水瓶被压瘪
2.下列现象中与大气无关的是( )
A.马德堡半球实验 B.护士给病入注射肌肉针
C.用吸管吸牛奶盒中的牛奶 D.吸盘可以吸在光滑的墙上
3.对图中有关物理学家和物理史实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图所示实验最早是由托里拆利做的
B.托里拆利通过计算(a)图所示实验中马拉力的大小,最早测出大气压的数值
C.托里拆利通过(b)图所示实验,最早测出大气压的数值
D.马德堡市长通过()图所示实验,最早测出大气压的数值
4.如图所示,利用托里拆利实验装置测量大气压强时,当玻璃管内的水银柱稳定后,向银槽内注入一些水银,那么玻璃管内外水银液面的高度差Δ h将( )
A.保持不变 B.逐渐减小 C.逐渐增大 D.无法判断
5.如图所示,把一根两端开口的细玻璃管,通过橡皮塞插入装有红色水的玻璃瓶中,从管口向瓶内吹入少量气体后,瓶内的水沿玻璃管上升的高度为h。把这个自制气压计从1楼带到5楼的过程中(对瓶子采取了保温措施),观察到管内水柱的高度发生了变化,如表所示。
根据实验现象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A.往瓶内吹气诟,瓶内气压小于瓶外大气压
B.水柱高度h增大,说明大气压降低了
C. 上楼的过程中给瓶子保温是为了避免温度对测量结果的影响
D.水柱高度h越大瓶内外的气体压强差越大
6.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来测量液体的密度。将一个带有阀门的三通 U形管倒置在两个装有液体的容器中,用抽气机对U形管向外抽气,再关闭阀门K。已知左边液体的密度为ρ1,左右两边液柱高度分别为h1、h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实验中必须将U形管内抽成真空
B.若将U形管倾斜,左右两边液柱高度差会增大
C.右边液体的密度ρ2=
D.右边液体的密度ρ2=
二、填空题
7.如图甲所示将杯子里装满水,用纸片把杯口盖严按住纸片,把杯子倒过来,放手后,纸片不会掉下来,这表明 ,若把杯子如图乙、丙所示放置,纸片也不会掉下来。通过图甲、乙、可以说明
8.如图所示,在硬盒内装有较满的豆乳,向外倾倒时采用 (选填“甲”或“乙”)方式能较顺畅地将豆乳倒出来,原因是
9.活塞式抽水机的工作原理如图所示,先向圆筒内加一些水,向上提起活塞时,阀门A(未画出) ,圆筒内气压 外界大气压,在 的作用下,水经过阀门B流入圆筒中。
10.央视《大风车》栏目常介绍科普知识,其中介绍了“天气预报瓶"的创意新品(如图所示),A为玻璃管与大气相通,B为玻璃球,A与B下部相连通内装有红墨水。
(1)当A管液面明显上升时,天气往往转为 (选填"阴雨”或“晴朗”),发生此现象的原因是
(2)当A管和B球液面相平时,瓶内气压 (填“>”“<”或“=”)外界大气压。
(3) "天气预报瓶"利用天气与 (选填"大气压”或“温度”)的关系进行预报。
(4)将该仪器从山顶带到山脚的过程中,A管液面将
11.暑假小芳和爸爸自驾去各地旅行。一路上,小芳利用气压计测得不同高度的大气压数值(将海平面的高度记为零),记录数据如表。分析表中数据可知,该地区在海拔500 m以下大气压强p随高度h变化的关系是: 。到了西藏后,海拔上升到了4 000米左右。为行车的安全和舒适,爸爸把车胎的气放掉了一些,请分析这样做的原因是:
三、简答题
12.如图,装在门内手把上的"门吸”是一个用橡胶做的皮碗。当用力推开门时,手把上的 "门吸” 会被紧紧"压”在墙上起到固定门的作用。用所学的物理知识解释,“门吸” 为什么会紧贴在墙上起到固定门的作用 请另举一个应用到相同物理知识的生活实例。
四、实验探究题
13.小梁同学用实验测量某地大气压的值。她在长约1米一端封闭的玻璃管里灌满水银,用手指将管口堵住,然后倒插在水银槽中,放开手指,管内水银面下降到一定高度时就不再下降,如图所示。
(1)已知水银的密度为13. 6X 103 kg/m3,她通过数据计算得出大气压的值为 Pa. (g=10 N/kg)
(2)如果我们将此装置拿到海平面去测量,则测量结果将 她测量的值。(选填"大于”或"小于”)
(3)小杨同学也利用此装置,测量小梁同学所在地大气压的值,他把水银换成水,将玻璃管灌满水后倒插在水槽内时,发现管中的水柱不会下降。如果你来测量且能够测出,则玻璃管长度____。(选填在“必须大于10 m”或”可以小于10 m”" )
14.小明用2 mL 的注射器、量程为0~10 N的弹簧测力计和刻度尺粗略测大气压的值,本实验的原理是二力平衡和p=
步骤一 :把注射器的活塞推至注射器筒的底端,然后用橡皮帽封住注射器的小孔。
步骤二:如图所示安装好器材,水平向右缓慢拉动注射器筒,当注射器中的活塞时,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5.2 N。
步骤三:用刻度尺测出注射器 长度为4.00 cm。
步骤四:算出大气压强值为
同组的小华分析了影响实验结果的可能因素后,对实验进行了如下改进:
①将步骤一改为:先将注射器内抽满水,再竖直向上推动活塞至注射器筒的底端,然后用橡皮帽封住注射器的小孔,这样便于
②取下橡皮帽,重复步骤二的操作,读得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0. 3 N,由此可知,此时活塞所受到的 (选填“摩擦力”或“大气压力”)为0.3 N。
小华根据改进后测得的数据,重新计算大气压的值。
五、综合题
15.某教师用“试管爬升"实验验证大气压的存在,其做法如下:取两个直径相差很小的平底试管,将细试管底部插入装满水的粗试管内,再将两试管迅速倒置(保持竖直,会看到细试管慢慢 "爬进"粗试管里,如图所示。细试管能否在粗试管内竖直向上“爬升”,取决于开始时细试管插入粗试管内的深度,如果插入过浅,细试管就不能自动上升。
若细试管的重力为G,直径为d,;水的密度为ρ,大气压强为p。请你通过推导计算,回答下列问题:
(1)细试管在“爬升”时,受到大气对它竖直向上的压力是多少
(2)细试管开始插入的深度ho满足什么条件时,它刚好可以向上"爬升”
16.有一种气压保温瓶,其结构如图所示。手压下按压器,气室上方小孔被堵住,在瓶内气体压强作用下,水经出水管流出。按压器面积为S0(cm2),瓶内水面到瓶底的距离为h(cm),瓶内水面到出水管口的距离为h(cm)。已知弹簧的平均弹力为F0(N),外界大气压为p0(Pa),水的密度为ρ (kg/m3),按压器所受重力忽略不计。要将水压出管口,则:
(1)瓶内水面上方的压强至少要多大
(2)瓶内外气体对按压器的压力差△F至少为多大
(3)在按压器上至少要加多大的压力
参考答案
一、1.D 2.B 3.C 4.A 5.A 6.C
二、填空题
7.大气向上有压强 大气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8.乙 随着豆乳的流出,乙中外界空气能够进入盒内,里外气压相同,豆乳在重力作用下流出
9.关闭 小于 大气压
10.(1)阴雨 阴雨天气压低 (2)= (3)大气压 (4)下降
11.ρ=105 Pa-hX10 Pa/m海拔升高,大气压减小,易爆胎
三、简答题
12.当用力推开门时,“门吸”内的空气被排出,气压减小,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手把上的“门吸”会被紧紧“压”在墙上,起到固定门的作用。如用吸盘搬运玻璃、用吸盘贴在墙壁上挂物体等。
四、实验探究题
13.(1)9.52X104 (2)大于 (3)可以小于10 m
14.F/S 刚被拉动 有刻度部分的 1.04X105 ①排空注射器内的空气 ②摩擦力
五、综合题
15.
16.(1)P0+10-2Xρgh0 (2)10-5Xρgh0 S0 (3)10-5Xρgh0 S0 +F0